《決戰中途島》:二戰中美軍智慧反擊一役

2020-12-11 賞影貓女

對於二戰,有不少影視作品以此為題材,也讓我們不要忘了歷史上時長多年的殘酷戰爭,在這次漫長的戰鬥中,涉及了全球多個國家,最終以日本投降拉下了序幕,而日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美國對衝繩投放的原子彈。

1939年9月1日-9月30日波德戰爭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二戰擴張到最大規模)1942年6月4日-6日美國在中途島海域交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史達林格勒戰役(歐洲戰場的轉折點)1942年10月23日-11月4日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的轉折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二戰全面結束)

為什麼美國會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呢?最大的導火線其實就是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讓美國元氣大傷,關於珍珠港事件,電影作品最出名的莫過於《珍珠港》,但今天推薦的作品是關於美國對日本的一次回擊 ---中途島戰役

影片一開始就直截了當地將珍珠港事件擺出來了

日本存心積慮地為了突擊珍珠港而準備著,美軍遲鈍的表現和自大的表現也是給了日本很大的機會,珍珠港事件就如同電影中這句話:日本叫醒了沉睡的巨人。

在一堆燒焦的屍體中只能憑著某些遺物才能找到好友的屍體,起碼還能有屍體可尋,成千上萬的人為戰爭犧牲,對於他們的家屬而言留下的可能只剩下回憶了。

首先,我本人對於二戰每一場歷史戰役的了解並不是太深入,所以對於這部影片,我不能以很科普的形式來寫出來,自己也暫時沒有這個能力寫出來,而為何我要推薦這部作品呢?

我想我是因為美國在這場戰役中的智慧所感動。

我相信在地球上沒有一名人類是希望活在戰爭中,大家都渴望著和平,從古到今所有王朝都是為了統一而努力,而統一的最終目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應該就是安穩。

至於每朝每代都會出現不少暴君,例如埃及的尼祿,韓國的燕山大君等,這類型的君王其實在歷史上對於他們的評價不可能是完全貶義,畢竟每位歷史人物的出現對於現代我們而言都有著巨大的意義,包括歷史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是如此。

珍珠港事件在百科中給予的作用是「二戰擴張到最大規模」

也正如中國的一句老話:國家弱就會挨打

對於美國而言,這次珍珠港的發生其實跟他們國家內部輕敵和自大有很大關係,影片中有一幕是男主角到醫院尋找好友的屍體,最後只能憑戒指等某些遺物在一具具燒焦的屍體中尋找,而這位被燒焦的軍官羅伊·皮爾斯在珍珠港偷襲前他與很多軍官一樣,都在艦艇上悠閒地渡著周末,跟一班水手閒聊打鬧呢

本來日本是可以有機會讓美國一蹶不振,但這次襲擊日本最後收手了,沒有繼續轟炸美軍最重要的油庫。指揮這次轟炸的是日本將領中有名叫南雲忠一,日本認為就是南雲的謹慎行事錯失了一次大機會。

有句名言是:「南雲作戰,如入室之小賊,去時信心滿滿,躊躇滿志;一旦得手,則心驚膽戰,狼狽逃竄。」

影片中關於珍珠港襲擊的片段有一艘戰艦是最慘烈的,它就是「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也就是被燒焦的軍官羅伊·皮爾斯所在的那艘,片中,羅伊讓年輕手水爬繩過去另一艘戰艦,而自己就被燒死了。「亞利桑那」號在這次襲擊中,死掉了一千多人,佔到陣亡美軍的一半。

美國回擊,情報員萊頓和羅切福特中校的布局

情報員萊頓我認為是《決戰中途島》影片中最主要的角色,對於這個人物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雖然一開始他因為珍珠港襲擊前沒有獲取到日軍這次行動的準確信息而自責不已。

珍珠港事件後,萊頓的情報小組沒日沒夜地監聽和破譯敵方的電文,終於從電文中獲取到日軍將在珊瑚海出現,預測正確!美軍高管們都希望萊頓能繼續加強工作,他們希望能夠給日軍一頓猛藥。

這個時候,除了萊頓之外,美軍情報小組的大頭目羅切福特中校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說起羅切福特中校領導的這隻情報小組裡面真的人才輩出,什麼專家都有,數學家、語音家、密碼專家甚至還有音樂家,因為這班萬精油們,才發現了AF這玩意。

AF代表是什麼意思?是哪一個地方呢? 為什麼頻繁會在日軍的電文出現呢?

對於美軍來說,在為破譯到AF前,他們都認為AF肯定是某個地方,也是日軍未來將要襲擊的地方,只要成功破譯到AF,那麼就可以布局一場大戰。

最終,情報小組成功分析到:AF代表的就是中途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婚禮在那裡舉辦,下面需要確定的是來多少人,以及什麼時間來

美軍已經掌握到日軍的信息,就等待著日軍掉入他們設防的海上陷阱。

海上大戰

關於中途島戰役,在影片中用了很激動人心的畫面去陳述,包括美軍飛行員不斷努力練習覆仰式作戰模式等等,一切都為了這一次大戰。

日軍以為這次可以重複珍珠港襲擊的套路,誰不知美軍已知道日軍的目的,美軍表面上讓日軍攻擊中途島,但事實上美軍將很大的武力集中到日軍海上的戰艦。

日軍4艘主力航母被美軍自殺式的空中投彈而沉沒。

對於這場戰役在影片中的過程我就不在此多說,視覺效果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錯,我希望能聚焦點放在這次美軍反擊的戰術上,的確是一場智慧之戰呀。

中途島戰役結束了。

我們要記住它在歷史上的意義。

世界和平是全球人類共同的願望。

-END-

相關焦點

  • 電影《決戰中途島》發新預告 再現空前戰爭危機
    網易娛樂10月29日報導 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好萊塢超級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確認將於11月8日中國內地上映,與北美檔期同步,並於今天發布了一款全新預告。面對空前的戰爭危機,每一個戰士都時刻準備著挺身而出,背水一戰。
  • 《決戰中途島》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關鍵一戰!電影硬核不狗血!
    在去年11月8日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新片《決戰中途島》上映。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都是圍繞著中途島之戰以及相關主要角色展開的。這部電影真的太刺激了,真實還原二戰時的太平洋戰役,空中的美日空軍大戰,美國轟炸機對決日軍航母。
  • 從《決戰中途島》看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
    近年來,二戰題材的電影似乎備受青睞,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也在2019年被搬上了熒幕,影片以參戰士兵鮮活的故事和激烈的戰鬥畫面,將1942年6月初發生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那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展現在觀眾眼前,拋開戰爭場面、人性刻畫、演員演技不談,情報之戰似乎是剖析這場轉折之戰絕佳的切入點。
  • 這12部表現太平洋戰爭的電影都比《決戰中途島》好看!
    雪夜認為《決戰中途島》講了很多中途島戰役的背景,卻沒有把中途島戰役講好。整部電影看下來,缺乏緊張感,缺乏美、日兩軍之間的相互博弈,仿佛美軍在破譯日軍要襲擊中途島的計劃之後,美軍取得勝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樣。
  • 影評《決戰中途島》
    看上去,這部電影既不是中國風格,也不是歐美風格,而是有點中西結合,這部電影就是《決戰中途島》。電影雖然以決戰中途島命名,但並不是只圍繞這次戰役進行,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都有詳盡的敘述,並且穿插了空襲東京的這一個在二戰史上作用並不大的事件。
  • 如何評價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決戰中途島》
    說下這部,《決戰中途島》,作為一部戰爭電影,跟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而且有一處難得一見的場面。了解一下史上最危險最華麗的戰術:俯衝轟炸先來說電影本身,小弟稱之為「戰爭科普電影」,這是有別於傳統戰爭片的一種存在。在我們印象裡戰爭電影是什麼樣子?
  • 日本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中了美軍調虎離山之計
    實力位於世界第一的美軍在二戰中扭轉了戰爭局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二戰的戰火早日停息,世界人民早日脫離戰爭的苦海。其實,美國在一開始沒有加入二戰,對二戰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主要是進行武器裝備的出口來獲取利益。
  • 《決戰中途島》,一部需要帶著歷史知識去看的大片
    (文章有部分劇透,請注意)周末去看了個電影,《決戰中途島》(Midway)。電影上映才一周,但是我們這電影院裡看這片的人卻不多,而且大部分是老人。我跟LD猜他們中可能有家人參加過二戰,來懷舊。
  • 「二戰風雲91」決戰中途島·二——艱難的情報破譯
    就在日本海軍全力規劃中途島戰役的具體行動細節時,珊瑚海戰鬥爆發了。在這場戰役中,美國的中型航母列剋星敦號沉沒,約克城號也受到了相當重的創傷。但作為交換,美國海軍成功的擊沉了日本的輕型航母祥鳳號,重創翔鶴號,並且還對瑞鶴號上的作戰人員進行了大量殺傷。
  • 《決戰中途島》:尷尬一言難盡
    僅有一部1976年好萊塢拍攝的《中途島之戰》(以下稱「舊版」)。舊版是美國那個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巨星雲集,但中規中矩,特效寒酸,借用大量紀錄片資料畫面,頗有缺憾。中途島戰役,美日雙方開火軍迷的期盼總算在近期獲得落實,等來了《決戰中途島》(以下簡稱《中途島》),且是名導羅蘭·艾默裡奇作品。我觀影之後料想不到:《中途島》在一些方面並不如43年前的舊版。
  • 《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將在中國上映 為觀眾帶來了怎樣的視覺震撼?
    在《獨立日》《2012》《後天》《哥斯拉》中毀遍全球的羅蘭·艾默裡奇是很多影迷心中的第一人選。他的新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將在中國上映,艾默裡奇這次為觀眾帶來了怎樣的視覺震撼,在還原戰爭的同時又注入了怎樣的情感?11月5日,大河電影口碑榜的影迷在鄭州奧斯卡大上海國際影城搶先觀看了該片,被那段熱血傳奇再次感動。
  • 《決戰中途島》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睹航母群戰轟炸太平洋
    好萊塢戰爭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公映,片方曝光最新海報及特輯。在漫天的火光與硝煙中,美軍飛行員們「將自己變成炸彈」,以生命為代價擊毀敵方軍艦,展現勇士們保衛國家的無畏精神。看點一:第一視角真實細節震撼呈現《決戰中途島》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美軍艦隊與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的決戰。影片講述在美軍遭遇當時世界最強海軍——日本海軍的威脅時,扭轉乾坤、以弱勝強的故事。同時,這也是關於兄弟間、戰友間情義的紀實故事,記錄了戰士們拼搏奮戰、不惜犧牲性命以守護家園的熱血傳奇。
  • 《決戰中途島》到底好看嗎?為什麼懂行的人都覺得好?
    不過,話說過來,中途島戰役這個選題絕對是好萊塢最中意的,以弱勝強,絕地反擊,個人英雄主義,再穿插火爆的戰爭場面,點綴一些溫溫馨的感情戲,很對好萊塢的路數。在劇情結構上,影片一開始的引子是1937年羅斯福總統針對日本侵略中國發表的著名的「防疫演說」,接著是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海軍武官萊頓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對世界局勢的討論。
  • 《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美軍俯衝轟炸機編隊發現日軍艦隊的偶然,來自於美軍鸚鵡螺號潛艇和日軍驅逐艦的貢獻,這一點拍的很好。杜立特空襲後受到中國人民的救助,同時中國軍民由於日軍報復付出慘重代價。這件事在之前電影中甚至在美國歷史紀錄片中都很少提及,甭管艾默裡奇是不是為了討好中國,反正能拍出這一點就值得稱讚。
  • 《決戰中途島》,名導執導還原歷史事件,影片堪稱軍事教科書
    看到去年11月上映的二戰題材大片《決戰中途島》,豆瓣評分7.7分,因此便迫不及待地觀看了它。場面大氣磅礴,轟炸效果震憾作為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大片,而且又涉及到美國本土的重大事件,自然是大手筆、大製作、大場面。
  • 入選年度賠錢電影榜,《決戰中途島》偉大的戰爭片,失敗的商業片
    《決戰中途島》即便對普通觀眾而言,羅蘭艾默裡奇也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決戰中途島》中,艾默裡奇延續了他的一貫風格。用最震撼的特效、最瘋狂的大場面,為觀眾再現了二戰中美日兩軍在中途島進行海空軍大決戰。開場,影片就展示了日本空軍對珍珠港的偷襲行動。
  • 《決戰中途島》: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導演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災難場景的巧妙調度,從航母簇到空戰再現,將《決戰中途島》作為戰爭片,儘可能還原對二戰決戰的因果關係,而讓人覺得感受到在激烈的戰爭中影片只停留在範疇的主旋律中。儘管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在宣布的,但美國和日本已經決定了中途島的勝負,在中途島海戰之後,他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的日本和數千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所以中途島確實是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 《決戰中途島》終極預告片發布
    《決戰中途島》終極預告片發布 影片也曝光終極預告及海報,在呈現激燃恢弘戰爭場面的同時,以多位歷史人物的視角呈現戰爭原貌,傳遞給觀眾血肉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動人的情感。據悉,為幫助演員找到歷史感和真實感,影片大部分場景都是在二戰歷史建築中實景拍攝。而棚拍的部分,更是將場景道具原尺寸復刻,力求達到真實呈現。
  • 繼中途島後,美日航母展開巔峰對決!羅斯福總統親自嘉獎企業號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2年5月到6月一系列海戰中,美軍先後擊沉日軍5艘航母,給日本航母戰鬥群以沉重打擊。中途島海戰結束後,美軍乘勝追擊,在瓜島向日軍展開反擊。美日雙方的航母艦隊在瓜島附近海域展開了繼中途島海戰後的又一場航母大戰。這就是所羅門以東海戰。
  • 如果日軍攻擊中途島的電報沒有被美軍破譯,海戰結果會不會改變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遇到的第一次慘敗,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而美軍能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日軍的動向,因此可以從容部署,以有心算無心,從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