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海市的一名男子在理髮店消費後,因為向商家索要發票,遭到店員的辱罵。事件視頻畫面顯示,這家理髮店的店員多次高聲羞辱消費者,甚至還多次高罵「活不起就別活」。其中一名店員還上前恐嚇這名索要發票的消費者,動作浮誇,語氣強硬。一名女店員一邊拿手機拍攝,一邊攔著這個情緒激動的同事,旁邊的其他店員都沒有上來阻止自己的同事,還站在一旁看熱鬧。
最後,在其他人的協調下,該理髮店的店員終於同意給這名男子開發票,才將此事平息。
「以顧客為上帝」是一句人盡皆知的話,對於服務行業而言,這句話可以稱得上是行業守則。因為服務業並不是通過生產產品來獲取利益,而是通過優質的服務來獲取利益。換而言之,在服務行業消費者消費的目的便是享受優質的服務。
理髮也是服務行業的一種,所以理髮店的收費也取決於這家店的服務水平。上海的這家理髮店雖然裝修華麗,店員也穿著整齊,但是服務卻令人心寒。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作為服務人員都不應該去辱罵顧客,更何況消費者向商家索要發票是消費者的正當權利。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名理髮店員對開發票這件無比正常的事情如此抗拒,好像是消費者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錯事?
首先,發票是消費者在消費後維權的重要證據,只要消費者持有一家店鋪的發票,就可以證明自己在這家店是消費過的,而這家店鋪就要承擔售後責任。因為理髮店出售的是服務,而不是具體商品,所以售後服務就變得煩瑣,商家為了逃避責任,別不想給消費者開發票。
其次,發票本身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需要商家向稅務局購買的,所以許多商家為了多營利就會選擇不給消費者開發票。最後發票還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依據,當商家的營業額超出了國家的規定範圍,便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而許多商家為了少納稅甚至不納稅,便不向消費者開發票。
消費者向商家索要發票是消費者的權利,商家拒絕便損害了消費者的正當權利,也是對納稅的逃避。對此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消費者向商家索取發票時,商家必須出示,拒不出示者經有關部門調查後,將處一萬元一下罰款,情節嚴重者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商家不開發票的情況,第一時間便要向有關部門舉報,然後等待有關部門前來處理。然而在這次事件中,該男子一直向店員索要發票,導致惹怒了店員,這樣的做法雖然不能說錯,但是也容易讓自己受到傷害,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這家店的店員也稱的上飛揚跋扈,可以說是知法犯法,事件的曝光已經給店鋪的聲譽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影響,失去了消費者的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大,消費者的選擇也有非常多,而這此事件中的理髮店也給所有商家提了個醒。任何一家店鋪想要做大做強,靠的是優質、貼心的服務,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
這件事情的發生同時也反映出許多商家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不惜觸碰法律底線,所以消費者不僅需要了解基本法律,還需要巧妙的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消費者的退讓只會讓這些不法商家肆無忌憚,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大家對這件事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