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群蜂,為什麼有的蜂群產蜜多,有的卻產不出多少蜜?

2021-02-08 騰訊網

養蜂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養蜂人需要時刻關注蜂群的狀態,對蜂群做好科學管理,保證蜂蜜的穩產高產,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可以說是養蜂的「痛」;而當到了割蜜的時候,看到蜂蜜產量很高,養蜂人會感覺之前的「痛」都是值得的,這就是養蜂的「快樂」所在了!但在實際的養蜂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是讓養蜂人非常頭疼的,那就是有些蜂群產蜜量高,而有些蜂群很難產出蜂蜜,即使是同一群蜂,也是有的產蜜多,有的產蜜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在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之前,大家需要先了解蜜蜂的採集行為特點。

一、蜜蜂採蜜、釀蜜行為特點

我們都知道,蜜蜂作為一種弱小的昆蟲,採蜜範圍有限,中蜂一般在蜂巢範圍一兩公裡左右,意蜂也只有三公裡左右的範圍。而蜜蜂的飛行速度並不是特別快,採集花蜜還是比較費勁的。並且,蜜蜂的體力非常有限,無法長時間飛行,飛行一段距離就需要休息一下,如果天氣狀況較差,需要逆風飛行,採蜜就會變得更加艱難。

即使蜜蜂到達蜜源點,也有著很大的工作量在等著它們。到達蜜源地後,蜜蜂需要不斷採集花蜜,而每一朵花可以提供的花蜜量有限,蜜蜂可能需要採集成百上千朵花,才能裝滿蜜脾,每天需要採集10次左右。採集到的這些花蜜都是含水量非常高的,需要釀造蜂混入活性酶,經過反覆釀製,最終變為成熟蜜。所以說,蜜蜂採蜜是非常不易的,需要蜜蜂付出很多努力。

二、蜂群可以投入多少採集蜂

蜂群在蜂王信息素的控制下,具有高度社會化的分工,每隻蜜蜂都各司其職,才能保證蜂群的正常運作。比如:採集蜂負責採蜜、哺育蜂負責投餵幼蟲等等。所以,即使蜂群中有幾萬隻工蜂,真正能夠投入採蜜的可能只有一半,如果群勢弱,蜂群數量少,能夠投入的採集蜂甚至只有總數的1/4。

此外,如果蜂群內的幼蟲比較多,採集蜂就會分出一部分,轉變為哺育蜂來哺育幼蟲,這也會導致採集蜂數量減少,蜂蜜產量也就會相應減少。

三、同樣是一群蜂,為什麼有的產蜜多,有的產蜜少

蜜蜂的產蜜量與可投入的採集蜂數量、蜜蜂採蜜釀蜜的特點有關。無論是多麼專業的養蜂人,都無法保證所有蜂群的群勢都達到平衡,蜂群必定會出現有強有弱的情況。這樣到了大流蜜期,強群就會投入更多的採集蜂來搶奪花蜜,而弱群本來工蜂數量就不足,還需要分出一部分哺育蜂,可投入的採集蜂數量就更少了,最終產蜜量自然不如強群。因此,同樣是一群蜂,蜂蜜的產量也就有高有低了。

所以說,蜂群強勢是奪取蜜源的必備條件,蜂蜜的產量自然就會遠遠高於弱群,這也是為什麼養蜂人總是追求強群的原因。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建議養蜂人除了學習養蜂專業知識外,還要學會對蜂群的科學管理,這是讓蜂群變為強群的必備條件。

我是秦地原品,普及專業養蜂和蜂蜜知識,如有疑問,歡迎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蜂是吃花粉好還是吃白糖好?蜜蜂要如何養殖才能多產蜜呢?
    花粉:正宗的花粉是蜜蜂從蜜源植物上採集而來,蜜源植物當中,有的蜜源是會流粉或者流蜜,而有的是既有粉也有蜜,像薔薇花只有粉,沒有蜜,香糯花有蜜沒有粉,油菜花有粉也有蜜。根據不同蜂種採集的強度,中蜂養殖戶通常不會特意採收花粉,而意蜂採集強度大,養殖戶會在巢門口安裝脫粉器,能採收到大量的花粉,可以直接被人群食用,也可以在非常時期給蜜蜂補給營養。
  • 一畝地槐花養蜂能產多少蜂蜜?
    一畝地槐花養蜂,能產多少蜂蜜?這可說不準。養蜂是沒有具體數據的,必須依據條件來判斷。槐花蜜是優質的蜂蜜槐花,在流蜜條件好的情況下流蜜量大,產蜜量多,是養蜂人非常喜歡的花蜜。但是槐花流蜜苛刻,是否真正能產出蜂蜜必須要達到條件。
  • 怎樣才有大子脾大蜜脾?為什麼蜜蜂不聽從你的安排?
    這樣蟲蛹和蜜粉混在一起,取蜜就不容易了,勉強取蜜容易傷到蟲蛹。所以有的人就很奇怪,為什麼蜜蜂不把蜂蜜搬到上面的蜜脾來勒?為什么子脾產子不多要存那麼多蜂蜜呢?其實蜜蜂存蜜是有規矩的,造成這種現象也是管理不當。
  • 不使用搖蜜機,有啥辦法可以取蜜不傷蜂?有經驗的養蜂人愛這樣做
    ,蜜蜂的蜂巢中的蜂脾被分為子脾和蜜粉脾,子脾是用來給蜂王產卵的,蜜粉脾是用來給蜜蜂存儲花蜜和花粉的的,但是蜜蜂並沒有蜜粉脾和子脾嚴格分開,所以蜂群中的子脾和蜜粉脾之間經常會出蜜子同存的現象,這主要與蜜蜂群勢有關,如果群勢很大,,經常蜜子同脾的蜂脾會比較少,而群是比較小的蜂群,大多蜂脾上都是既有蜂蜜也有蜂子,而我們在取蜜的時候,由於要用巢框放進搖蜜機中搖蜜,又無法把幼蟲先保護起來,導致我們在搖蜜的時候有的幼蟲被搖出來
  • 夏季高溫,蜂群缺粉缺蜜的情況下該怎么正確管理?
    「夏季高溫,缺粉缺蜜,蜂群該怎麼管理?」,在聽蜂之語看來這就是典型的蜂群度夏難題。我們將這個問題細分為三個方面來分析和解答:一、夏季高溫。1、夏季高溫對蜂群的影響:①、增加了蜜蜂的護脾護子難度。溫度高護脾量大,外出採蜜消耗大,工蜂此時的壽命是最短的,能活一個月都算「長壽」。工蜂夏季護脾就好比夏天開車開空調製冷遠遠比冬天開車開空調製熱要耗的油多得多。蜜蜂所耗的「油」就是它身體裡的蛋白質。工蜂壽命短這就是度夏期蜂群數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2、溫度太高的應對措施:遮陽降溫:①、選擇陰涼通風處擺放蜂箱。②、蜂箱上面做好隔熱,防曬措施。
  • 為什麼交尾新蜂王群2個月只見蜜不見子?
    養蜂的幫手,愛蜜者的助手!一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養蜂人便開始蓄謀已久的換蜂王計劃。第一批換王會把各項性能都不達標的蜂王替換,比如產蜜不行、產卵不行、維持群勢不行的這些蜂群的蜂王替換成新培育的蜂王。替換蜂王的步驟很簡單,就是先提走老蜂王,一天後再介入成熟王臺就行。
  • 進入春季大流蜜期,為啥群勢相同的蜂群產量卻千差萬別?值得重視
    說到大流蜜期取蜜,很多朋友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尤其是我們轉場放蜂的朋友,每年秋季以後都會轉移到暖和的地方給蜜蜂越冬,而春季以後的第一個主要蜜源,往往都是油菜花,所以說對於我們追花奪蜜的蜂友來說,其實每個蜂場在春季接受的蜜源大致都一樣,因為沒有哪個養蜂人會把蜜蜂搬到沒有蜜源的地方越冬,既然是有充足蜜源,那麼原則上來說,蜜蜂產蜜的多少,主要就看我們蜜蜂的多少,蜜蜂多產蜜就多
  • 剛取蜜的蜂群適合增加巢脾嗎?弄清3個問題,答案自在其中
    1.養蜂人中需要加脾的情況2.蜂脾多少對蜂群的影響3.割蜜後如何判斷蜂群是不是應該增加新脾養蜂中需要加脾的情況上面蜂部落說了,一個蜂群中是否要增加新脾,與我們是否取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那麼具體我們一個蜂群加脾的標準是什麼呢
  • 為什麼蜜蜂採花粉多,而採蜜少?養蜂師傅這樣說
    關於蜜蜂採花粉多採蜜少的問題,其實蜜蜂採蜜和採粉的具體要求要按照蜂群中的結構來分配的,也就是說蜜蜂擁有解決蜂群中緊迫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往往體現在蜜蜂的行為上,而蜜蜂是採粉還是採蜜,分工則是按照蜂群中的需求來分配工蜂任務的。蜜蜂採粉多還是採蜜多我們能看出來嗎?
  • 最抗癌的蜂蜜:烏桕蜜;影響烏桕流蜜與蜂蜜產量的幾個因素
    但是在實踐中,在地理位置、氣候不一樣的年分,烏桕可能流蜜或不流蜜。經筆者多年在各縣(市區)放蜂採集烏桕蜜源的觀察記錄,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1.乾旱烏桕樹一般是農家多年前栽種的可採收果實"棬子"的油料樹種(也有野生的,稱山烏桕,植株沒有種植的樹冠高大)。烏桕樹的發芽時間比當地其他植物晚。
  • 大東北獨特的東北黑蜂和椴樹蜜
    層巒疊翠的茫茫林海孕育出了綠色、健康的蠶蜂產業,是全國著名的蠶蜂生產大省和資源大省。近年來,蠶蜂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效果顯著,蠶蜂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發生了「三變化」:一是發展方式發生變化。
  • 蜂群春繁抓三月,培育適齡採集蜂看四月
    實踐證明,用合理的群勢開繁,有利於整個蜂群相互依存、通力合作抵禦風寒,可充分發揮哺育力,培育出來的新蜂體質健壯、壽命長。其標準,在我地1隻頭年優質產卵王和4框健康足蜂即可組織1個實力較強的單王開繁群,多了是浪費,少了不理想。這裡至關重要的是如何保好溫。
  • 談用平箱養蜂,淺繼箱取蜜
    中蜂的最佳活框飼養模式,是用合適的平箱飼養,管理簡單方便:流蜜期上淺繼箱取蜜,取蜜也輕而易舉,而且生產出的是質量優良的"上隔蜜"。寬大的是意標箱,適合飼養大群勢意蜂,用來養中蜂很明顯巢脾太寬,不利於中蜂結成半球形蜂團護脾保溫,故春繁效果差,弱群復壯難。巢脾也是蜜、粉、子混合的,搖蜜傷子。扁小的是GN箱,巢框矮小養一般群勢的中蜂群都必須加繼箱,在巢脾繁多時不上下調脾,日常管理就非常麻煩。
  • 要明白繁蜂的目的和方法,才能蜂多蜜多
    我們都知道,只有蜂群強盛起來,才能多產蜜,蜂多蜜才多。可是有的人想蜂多起來很難,等蜂多了又無蜜源花可採集,忙一年也沒有多少收益。這是不明白繁蜂的基本原則,什麼時候該繁蜂,怎樣正確的繁蜂?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工蜂能撫育多少幼蟲決定著能繁育多少蜂。
  • 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
    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東北黑蜂雪蜜是我國東北地區的特色蜜種,源於東北黑蜂採集椴樹花蜜釀製而成的,因極易結晶且結晶後如同白雪一樣而得名,更因產量稀缺且品質優良而價格不菲,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吧!
  • 不想分蜂這樣操作,讓你的蜜蜂輕鬆爆箱產蜜更高
    大家好,我是老丁今天來我同學的蜂場幫她查蜂啊她想看看她的蜂群有沒有已經起王臺的,看需不需要分蜂我同學自己也是好久都沒開箱看這些蜜蜂了哈所以我給她開個箱看一下吧這箱蜂一共有四脾啊看一下第一脾,蜜蜂還是挺旺的,但是這一脾沒有起王臺啊
  • 農家自產洋槐蜜、椴樹蜜、油菜花蜜算不算土蜂蜜?
    農家自產洋槐蜜、椴樹蜜、油菜花蜜算不算土蜂蜜?喜歡吃蜂蜜的朋友應該經常會看到椴樹蜜、洋槐蜜、油菜花蜜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蜂蜜名稱。這些蜂蜜多數被冠以「野生農家蜂蜜」的名號出售,讓大家誤以為它們是土蜂蜜。但是洋槐蜜、椴樹蜜、油菜花蜜真的是土蜂蜜嗎?了解蜂蜜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在定義土蜂蜜與意蜂蜜的時候是根據蜜蜂的品種來定義的,土蜂(中蜂)所產的蜜叫做土蜂蜜,意蜂所產的蜜叫做意蜂蜜,而不是說「野生農家蜂蜜」就是土蜂蜜。而像洋槐蜜、椴樹蜜、油菜花蜜等等是哪種蜜蜂釀的呢?意蜂。
  • 不保溫不獎飼 春繁期蜂群發展更快
    為蜂群春繁期快速發展,以往採取了很多管理措施,如蜂箱內外保溫、獎飼等,可年年如此,年年爬蜂得病,蜂群變春衰,為什麼,實驗與實踐證明,不保溫不獎飼蜂群發展更快,更健康,不病不爬蜂。如蜂王的計劃性生育,早春蜜粉來臨之前,只產一小片卵,不再多生,當寒潮來到時,群蜂收縮成團,產熱保溫,使卵蟲不受凍害,個個羽化為健壯成蜂,抗逆力強,勞作能力強,加快了蜂群更新,群內增加了快速發展潛力。
  • 餵養蜜蜂白糖水釀出的蜜,到底能不能算蜂蜜?這一噴,其實不科學
    餵養蜜蜂白糖水釀出的蜜,到底能不能算蜂蜜?這一噴,其實不科學「白糖蜜」到底算不算蜂蜜?營養比真蜂蜜差了多少?
  • 南方地區養蜜蜂,初夏蜂群有問題,是採蜜還是分蜂呢?
    前一段時間沒有收到蜂蜜的蜂友們,好多現在才開始再收蜜,如果此時分蜂,當然會影響蜂蜜的產量,但是此時不分蜂,又會出現分蜂熱。這確實是一個讓蜂友們兩難的選擇,那到底要分蜂還是要生產蜂蜜呢?其實這時候如果蜂群起分蜂熱,那也會造成蜜蜂怠工問題,這同樣影響蜂蜜的生產。所以閩南蜂哥要教大家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