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徵北戰》飾師政委,執導74《渡江偵察記》,吳海燕是外甥女

2020-12-16 娛文娛視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36)——湯化達】

No.1

8月20日,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導演湯化達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在此百年之際,娛文娛視向湯化達老藝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說起湯化達,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可能不多了,但在中國電影史上,他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電影藝術家,既做過演員,出演過許多重要角色,也做過導演,執導過許多經典影片。

如表演方面,湯化達曾經在《上饒集中營》中飾演男主角趙宏、《南徵北戰》中飾演師政委、《偉大的起點》中飾演書記陳向群、《護士日記》中飾演工地書記高昌平等。

導演方面,湯化達曾先後執導過《渡江偵察記》《大刀記》《等到滿山紅葉時》《石榴花》《不平靜的旅程》等。

這裡的《渡江偵察記》是指的1974年版,與湯曉丹聯合執導。而湯化達與湯曉丹曾三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1952年的《南徵北戰》,兩人一個演員、一個導演;第二次合作是1960年,湯化達和湯曉丹合作導演了影片《紅日》;第三次合作就是1974年版《渡江偵察記》。湯化達還是湯曉丹的入黨介紹人,雖然他比湯曉丹小10歲。

No.2

湯化達,1920年8月20日出生,江蘇灌南人。他從小聰明靈氣,尤其喜歡古典名著。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過縣自衛隊。1938年參加八路軍,先後擔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新四軍四師九旅、華東軍區海軍政治宣傳部幹事、指導員、文工團團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湯化達與金焰、趙丹、白楊、劉瓊、秦怡、上官雲珠、孫道臨、張瑞芳、王丹鳳、馮喆等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的第一批演員,之後,他先後任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副導演、導演。

進入上影后,湯化達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上饒集中營》,該片由沙蒙、張客執導,他在其中作為男主角,主演了新四軍組織部長趙宏。該片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中的二等獎。

1952年,湯化達在《南徵北戰》中扮演了師政委,他的表演樸實自然,親切大方,很好地表現了一位軍隊首長的風採。

1954年,湯化達在電影《偉大的起點》中演黨委書記陳向群,1957年在《護士日記》中演工地書記高昌平。同時,還參演了《沉默的星》等電影。

上世紀60年代之後,湯曉丹從幕前向幕後轉移,開始從事導演工作。他參加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是《紅日》。當然,有朋友會說《紅日》片頭中根本沒有湯化達的名字,是的,當年沒有給湯化達署名,但湯曉丹曾在一篇紀念湯化達的文章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紅日》攝製歷時三年,我常常想,如果當時攝製主創人員中沒有湯化達,後果很難預料。我多次向廠裡提出在片頭字幕上的署名是湯曉丹、湯化達聯合導演。雖然沒有被批准,但我心裡默默地牢記,是湯化達的無私合作,才有了這個擁有經典影片美名的《紅日》。」

No.3

1974年,湯化達、湯曉丹合作執導了彩色版《渡江偵察記》,導演署名是「湯化達 湯曉丹」。這一版主演有王惠、張金玲、吳喜千、李川彬、李蘭發、溫錫瑩、毛永明等,男一號李連長由王惠飾演,而1952年版男一號則由孫道臨飾演。

1978年之後,湯化達先後執導過《大刀記》《等到滿山紅葉時》《石榴花》《不平靜的旅程》等電影。

有一點大家可能不知道,湯化達是著名演員吳海燕的舅舅,也就是說,吳海燕是湯化達的外甥女。

2018年6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向大師致敬」展映單元,由王丹鳳主演的《護士日記》修復版亮相上海影城。期間,《護士日記》主要演職人員的家人或親屬被邀請參加了首映式,吳海燕代表劇中男一號高昌平飾演者湯化達的家人,出席了活動。

吳海燕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幹部家庭。父親吳石堅是位老革命,創建了上海京劇院,母親湯化葵則是一位演員。而湯化葵和湯化達是姐弟關係。吳海燕曾主演過湯化達執導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在其中飾演了女一號楊英。

2011年11月9日,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導演湯化達病逝,享年91歲。

再一次向湯化達老藝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相關焦點

  • 他是74版《渡江偵察記》吳老貴,身患重病依然帶病拍戲,64歲離世
    說起《渡江偵察記》,想必大家知道,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兩次拍攝該片,第一次是1954年的黑白版,湯曉丹執導,孫道臨、李玲君、齊衡、孫永平、康泰、中叔皇主演,第二次即1974年的重拍彩色版,湯化達、湯曉丹執導,王惠、張金玲、吳喜千、李川彬、李蘭發、溫錫瑩主演。
  • 《渡江偵察記》飾我參謀長,妻是名演員汪漪,49歲自盡讓人悲嘆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59)——穆宏】No.1說起1954年版《渡江偵察記》,大家印象深的有李連長的飾演者孫道臨、周長喜的飾演者康泰、劉四姐的飾演者李玲君,甚至敵情報處長的飾演者陳述、敵軍長的飾演者崔超明,那麼在該片中,我軍參謀長的飾演者是誰你還記得嗎?
  • 電影背後的故事:沈默君《南徵北戰》後第二部劇作《渡江偵察記》
    1931年到上海,任天一影片公司布景師、導演。後赴香港拍片。抗戰爆發後拍攝了《民族的吼聲》等抗日影片。香港淪陷後拒絕與日本佔領軍合作拍片潛往重慶。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建國後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擅長導演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戰爭題材的影片。代表作:《白金龍》(戲曲片)、《天堂春夢》、《南徵北戰》(與成蔭合作)、《渡江偵察記》、《不夜城》、《紅日》、《南昌起義》等。
  •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
    《南徵北戰》《紅日》等電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影的代表,這兩部影片包括那個時代的其他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在感情戲上都是著墨不多或者乾脆沒有,像《南徵北戰》裡稍微有那麼一點兒苗頭,《鐵道遊擊隊》裡進了一步但還不完整,也不是很浪漫。相對來說,誕生在1954年的《渡江偵察記》裡卻擁有一段比較完整也比較浪漫的感情戲,這在當時的戰爭電影裡是極少見的。
  • 著名反角陳述:兩飾《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到去世只是中級職稱
    陳述最著名的經典角色,是在《渡江偵察記》中兩次飾演的敵情報處長。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陳述不是在電影中表演人物,而是他天然就是敵情報處長。大家知道,我國曾拍過兩部《渡江偵察記》。第一次拍攝的是1954年黑白片,湯曉丹執導,孫道臨、李玲君、齊衡、孫永平、康泰、中叔皇主演。
  • 《渡江偵察記》中的吳老貴,他劇中飾演老班長,妻子也是知名演員
    《渡江偵察記》中的吳老貴,他劇中飾演老班長,妻子也是知名演員1954年跟觀眾們見面的黑白片《渡邊偵察記》,不論是李連長的精彩演藝,還是劉四姐,或者是班長吳老貴,以及小馬跟大家告別前,所說的那段話,都讓觀眾回味無窮。
  • 記得黑白片《渡江偵察記》吳老貴嗎?樂觀老班長,妻也是知名演員
    對於看過1954年黑白片《渡江偵察記》的朋友來說,這段對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這是李連長、劉四姐在與班長吳老貴、小馬握手告別時說過的一段話。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大軍後天就要渡江,如果不能將敵人的榴彈炮陣地處理掉,我軍就要遭到敵人炮火的巨大殺傷。所以,李連長要求吳老貴、小馬無論如何「要在明天拂曉以前送過江去,不然就來不及了。」
  • 上影老藝術家李季,參演《渡江偵察記》,一輩子做配角,百歲去世
    作為演員,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鄭小秋執導,呂玉堃、朱琳、周芻主演,1949年上映的《二百五小傳》,他在其中飾演了一位副經理角色,同年在唐紹華執導的《再生年華》中出演了角色。新中國成立後,李季先是出演過《人獸之間》《勝利重逢》等電影。1953年成為上影廠演員劇團的演員後,參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湯曉丹執導,孫道臨、李玲君、齊衡、孫永平、康泰、中叔皇主演的《渡江偵察記》。
  • 渡江偵察記:66年過去,孫道臨陳述已過世,唯90歲「劉四姐」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6《渡江偵察記》】No.18月1日,是八一建軍節,也是中國軍人的節日。戰爭年代,他們為國流血捐軀,和平年代,他們衝在人民需要的第一線。在此,我們向「最可愛的人」致敬!借這個機會,我們來聊一聊一部有關中國軍人的經典電影——1954年版《渡江偵察記》。這裡為什麼單獨提出1954年版呢?原來,《渡江偵察記》有兩部,第一部是上影廠1954年版,黑白片,湯曉丹執導,孫道臨、李玲君、齊衡、孫永平、康泰、中叔皇主演,男一號李連長是孫道臨飾演,女一號遊擊隊長劉四姐是李玲君飾演。
  • 《渡江偵察記》「劉四姐」:自身的內在價值更能贏得男人的尊重
    對,沒錯,她就是《渡江偵察記》中女遊擊隊長劉四姐的扮演者,劉四姐這個角色,稍微上點歲數的人在內心深處應該都會記憶猶新。在1974年的時候,上海電影製片廠要重拍《渡江偵察記》,樣貌姣好的張金玲被導演湯曉丹選中,飾演女遊擊隊長劉四姐。這是張金玲的第一部影片,聰明、果敢、剛毅的劉四姐讓張金玲一炮而紅,讓人們都迅速認識了這個長相甜美而又身材高挑的女演員。
  • 《渡江偵察記》參謀長,穆宏49歲遭誣陷自盡,獨留嬌妻苦守43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多太多的人被我們在時代裡淡忘,如《渡江偵察記》中飾演了參謀長的穆宏,而他不幸的經歷,今日仍讓人淚目,他拋下妻女含冤離世的結局也令人不由心酸不已。穆宏,原名劉慶謙,1920年出生在山東泰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少年可謂是飽受人間疾苦。
  • 《南徵北戰》:場面宏大,臺詞經典,堪稱新中國電影不朽戰爭史詩
    這一版本由成蔭、湯曉丹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王力、仲星火、張瑞芳、項堃、白穆等主演。為什麼用了「這一版本」這個說法,原因是197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還重拍過一部彩色片,雖說編劇、導演變化不大,但演員幾乎都換了一個遍。若論「經典」,74版就談不上了。黑白片場面宏大。
  • 54版《渡江偵察記》問世66年後,主角大多都已過世,唯劉四姐健在
    No.16月14日,是曾經在老版《渡江偵察記》中飾演劉四姐的表演藝術家李玲君90歲(虛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李玲君老藝術家生日快樂,並祝健康長壽!說起李玲君,當下的影視觀眾恐怕知道的不多了,因為她畢竟年事已高,但她曾為廣大電影觀眾留下過若干銀幕角色,許多觀眾還不時能夠想起她。
  • 率先打進南京總統府的,是此少將,新中國任大軍區政委14年!
    以後,他一直在膠東部隊從事政治工作,先擔任軍區教導2團政委,後改任許世友嫡系九縱的第27師政治部主任、政委,先後參加泰(安)蒙(陰)戰役、孟良崮戰役、南臨戰役、膠(縣)高(密)戰役、萊陽戰役、周(村)張(店)戰役、濰縣戰役、濟南戰役等許多著名戰役。 作為政工幹部,嚴政獨立指揮的戰鬥並不多,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 因《渡江偵察記》走紅:顛峰棄影教子遭婚變,再嫁富商成著名畫家
    歲月不曾蝕氣質,墨池又許竟馳鞭",她是《渡江偵察記》裡的劉四姐,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影視女星,在巔峰之際,急流勇退,相夫教子,淡出了人們視線,後慘遭婚變,再嫁富商,到如今,她是國內著名書畫家,一幅畫拍出120萬,她就是張金玲。如今的許多人也許不記得張金玲這個名字,但只要看過她的照片,相信有一多半人都會想起她。
  • 《獨立大隊》地主婆,蘇芸嫁大11歲《渡江偵察記》敵軍長崔超明?
    導演則是桑弧,這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導演,在我國的電影史上,留下了真正屬於他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第一部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都是由他執導的。
  • 八路軍最初的三個師政委,兩位病逝,一位成元帥
    八路軍成立後,只有三個師,師長後來都是元帥,副師長有兩位也是元帥,只有蕭克評了上將,而且是第一上將。所以大家都說,八路軍的師長和副師長那都是元帥級別的。那麼,八路軍的師政委呢?八路軍最初成立的時候,沿用國民黨的部隊番號,沒有政委一說,叫政訓處主任。在八路軍成立不久,我軍的優良傳統政委制度恢復,三個師的政委都是誰呢?分別是聶榮臻、關向應和張浩。按理說,這三位師政委也是元帥級別的,因為師政委和師長平級,還要大於副師長,所以,師政委也應該評元帥。那麼,這三位師政委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