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一場全民「防疫戰」就此打響。目前疫情形勢已有好轉跡象,但返工潮來臨又增加了各地的防疫壓力,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一些出行人員更是口罩、手套、雨衣、浴帽齊上陣。那麼特殊時期究竟該如何做好頭皮頭髮的清潔防護?為此,記者採訪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黃述江教授,就頭髮頭皮護理的相關話題展開探討。
頭皮防護減少病毒沉積風險
針對疫情期間外出通勤群體的防護問題,黃教授的建議是戴帽子,「長發可以盤起」,減少頭髮與外界的接觸面積。「在較乾燥的季節,頭髮易產生靜電,容易吸附灰塵、油分和空氣中的細菌。」冠狀病毒也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而沉積在頭皮上。沉積物會刺激頭皮引發頭癢,抓頭時不小心接觸沉積物,再觸碰臉部就有可能被感染疾病風險。「醫護人員把頭髮剪短或者包起來,就是為了減少這種風險。」
儘管大於56°C、時間持續30分鐘的熱水或75%的酒精都可有效殺死冠狀病毒,黃教授提醒大家切勿通過噴灑酒精或過高水溫給頭皮頭髮消毒:「它只會讓頭皮天然肌膚屏障受損,刺激毛囊壞死,進而損傷頭髮,甚至導致脫髮。」黃教授認為定期清潔才是頭皮頭髮的防護重點,並強調兩者最好分開護理。「頭皮和頭髮是不同的組織,洗髮水不能完全洗淨頭皮上的沉積物,它的一些護髮化學成分甚至還對頭皮有刺激,比如矽油。」
頭皮清洗不當或會導致脫髮
頭皮清洗不乾淨會導致什麼結果?黃教授表示,由於油脂、汗腺分泌更發達且被頭髮遮蓋,頭皮更容易沉積汙染物和細菌,清潔不到位不僅增加病毒侵擾的風險,「長期以往還容易導致毛囊被堵塞,頭皮上水油、菌群和代謝失衡的問題,從而引發頭屑、頭油、頭癢、敏感、甚至掉發等情況。」
在黃教授看來,脫髮60%跟遺傳基因有關,但也受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清潔方式等影響,脫髮年輕化的社會現象跟熬夜、壓力、食用刺激性食物、忽略頭皮清潔護理等問題關係較大:「這些都會造成屏障受損、代謝異常、毛囊結構和生長周期改變等頭皮問題,容易導致脫髮。」為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關鍵——減少壓力、充足睡眠、清淡飲食、營養均衡。他同時呼籲大家注意洗頭,特別是頭皮護理問題等:「頭皮狀況改善了,頭髮自然變好,形象也好嘛。」
根據成分選擇頭皮清潔產品
在挑選頭皮清潔類產品的問題上,黃教授建議大家使用專門針對頭皮護理的頭皮清潔產品,最好是天然的,這樣對皮膚刺激少,能溫和地清除頭皮上老化的角質、油脂,或者燙染劑、空氣汙染物等。」主含植物功效成分的產品也是他的選擇:「很多植物可以幫助我們對抗頭皮問題,如咖啡因、側柏葉緩解掉發,柳蘭對抗頭屑,牛蒡可以控油。」
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產品當中,黃教授比較推薦的是芊嘉品牌的頭皮肌活液:「它區別於洗髮水,是用來專門清潔頭皮的,成分很溫和,裡面大多數都是植物成分,一方面它含有APG潔淨成分,主要來源於椰子油、太陽花籽油等植物,很多高端護膚品的配方都在使用,可以去除多餘油脂、角質和外界汙染物。」 另一方面,它添加了植物成分的益生元,有助於調節頭皮肌膚的保護屏障,頭皮屏障的維穩有助於增強頭皮對於外界刺激和汙染的抵抗力。
專家介紹:黃述江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廣東省皮膚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毛髮專業委員會常委,第二屆廣東省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委員,第一屆廣州抗癌協會皮膚腫瘤專業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20多年,主持或參與多項省科研項目,對各類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和複雜病的診斷和綜合治療有較深的研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