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扇形濾杯-Melitta、Kalita、三洋 三大品牌濾杯流速對比

2021-02-08 火箭咖啡RocketCafe


作者:editer  2018-01-07 13:53


談到梯形濾杯,相信大家一定會想起扇形濾杯的祖先,也就是Melitta。 關於Melitta的歷史,網絡上已經有許多的數據可以找了,這邊就不多贅述啦 。



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近五年咖啡店家營業用常見的扇形濾杯。


除了千禧年初期時的店家常用的Kalita濾杯外,近年慣用扇形濾杯的店家中,有不少店家是使用 "三洋濾杯",也就是 日本咖啡界教父等級的巴哈咖啡老闆田口 護先生 用的濾杯。


這次實驗,我將使用4款濾杯進行流速比對,分別是:


1. Melitta 1X1 樹酯濾杯


2. Kalita 101 陶瓷濾杯


3. Kalita 101 波佐見燒 陶瓷濾杯


4. 三洋 有田燒 Coffee Dripper 101 陶瓷濾杯


同樣的實驗的參數,除了濾杯外,其餘皆相同。


水: 常溫RO逆滲透水


TDS:0.03ppm


水量:250克


濾紙:Kalita 101 無漂白濾紙


智能秤:ACAIA


 


實驗方式:


1.將下座方在智能秤上,上座(濾杯)置於手衝架上,與下座分離


2.將濾紙折好後套在濾杯上,將250克的水一次灌入罩好濾紙的濾杯中




上圖是 Melitta 1X1 樹酯濾杯瀝乾後,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由照片中看的出來,由於肋骨的分布關係,使得濾杯與濾紙貼合的部分僅於肋骨頂端處有貼到。 再讓我們看看流速的變化:




由上圖中,上方式總水量累積的速度曲線;下方則是壓力曲線。


根據圖中的狀況可知,或許是出水口偏一邊的關係,水壓一直很穩定,約在1分52秒時,壓力才開始下降,代表流速變快了,而此時的水位正好降至肋骨的位置,完全瀝乾的時間約為兩分鐘。



 


上圖是 Kalita 101陶瓷濾杯瀝乾後,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由照片中看的出來,由於肋骨很淺,使得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幾乎是全貼住的情形。 再讓我們看看流速的變化:




根據圖中的狀況可知,與Melitta 1X1的狀況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壓力約在第20秒時就開始下降了,完全瀝乾的時間也是約47秒,明顯的比Melitta 1X1快很多。


上圖是 Kalita 101波佐見燒濾杯瀝乾後,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由照片中看的出來,肋骨比Kalita 101陶瓷濾杯深很多,而濾杯底部也加深了,使得濾紙底部完全貼不到濾杯的底部,這樣的斷差剛好形成的一個空間。 再讓我們看看流速的變化:

根據圖中的狀況可知,與Kalita101陶瓷濾杯的狀況也是有很明顯的不同,壓力約在第14秒時就開始下降了,完全瀝乾的時間更是提前在約30秒左右,明顯的比Melitta 1X1 及Kalita101都還要快的多。


最後是 三洋 101陶瓷濾杯瀝乾後,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由照片中看的出來,肋骨是深的,所以濾紙與濾杯貼合的區塊並沒有太多。 濾杯底部則是一的大孔,與Kalita的三個小孔不同。 再讓我們看看流速的變化:最後是 三洋 101陶瓷濾杯瀝乾後,濾杯與濾紙貼合的狀況,由照片中看的出來,肋骨是深的,所以濾紙與濾杯貼合的區塊並沒有太多。 濾杯底部則是一的大孔,與Kalita的三個小孔不同。 再讓我們看看流速的變化:

根據圖中的狀況可知,較Kalita波佐見燒的流速有一點點差異,壓力約在第5秒時開始等速下降,完全瀝乾的時間約35秒。根據圖中的狀況可知,較Kalita波佐見燒的流速有一點點差異,壓力約在第5秒時開始等速下降,完全瀝乾的時間約35秒

上圖是我將四款濾杯的流速狀況重迭後的比對圖,顏色分別是:上圖是我將四款濾杯的流速狀況重迭後的比對圖,顏色分別是:

藍色: Melitta 1X1 樹酯濾杯藍色: Melitta 1X1 樹酯濾杯

紫色:Kalita 101陶瓷濾杯紫色:Kalita 101陶瓷濾杯

綠色:三洋 101陶瓷濾杯綠色:三洋 101陶瓷濾杯

紅色:Kalita 101波佐見燒紅色:Kalita 101波佐見燒

從這個比較圖中,也證實到這四款內部結構不同所懺生的差異性。從這個比較圖中,也證實到這四款內部結構不同所懺生的差異性。

波佐見燒因為底部沒有貼死,反而是流速最快的;而 Melitta 1X1 樹酯濾杯 因為出水口在側邊,而且是高於做底部,流速是四款中,最穩定,也是最慢的。

而Kalita一般款與三洋的結構較接近,因此流速的狀況也較為接近

以上給大家參考!

火箭咖啡經典誠獻!

更新上線

日本原產有田燒

三洋扇形101&102咖啡濾杯

田口護推薦使用

  

  

  

  

  

相關焦點

  • 咖啡濾杯——梯形/扇形濾杯特點
    扇形(梯形)的濾杯結構,使其在眾多的錐形濾杯中格外的顯眼。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關於梅麗塔濾杯,Melitta濾杯和Kalita濾杯的關係,以及梯形濾杯有什麼特點。Melitta濾杯一位咖啡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梅麗塔夫人,她用自己的發明影響了咖啡界100多年。
  • 星巴克梅麗塔濾杯歷史 梅麗塔和卡麗塔濾杯區別 梯形扇形濾杯特點
    如果有去過星巴克喝手衝咖啡的小夥伴,相信對梅麗塔的衝煮濾杯不陌生。扇形(梯形)的濾杯結構,使在眾多的錐形濾杯中格外的顯眼。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關於梅麗塔濾杯濾杯,Melitta濾杯和Kalita濾杯的關係,以及梯形濾杯有什麼特點。
  • 都是新手入門推薦,KONO濾杯和kalita梯形濾杯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濾杯,可以讓同一款咖啡豆,呈現不同的味覺感受。KONO濾杯和kalita梯形濾杯同樣都是以浸泡式萃取為主的,通常都會被認為較為適合新手入門,因為對注水的手法要求不高。但這兩款濾杯具體會對咖啡的風味有什麼影響呢?今天小編打算對比一下KONO濾杯和kalita梯形濾杯,衝煮同一款豆子會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嘞!
  • 咖啡師養成記 | 經典的Kalita濾杯使用指南
    ,除了經典的hario v60濾杯、之前分享的origami濾杯,其中一款Kalita扇形濾杯也是深受歡迎,到底是什麼特點讓這款濾杯如此特別呢?扇形濾杯的發明者其實並不是Kalita,而是梅莉塔夫人,發明的濾杯是將銅杯底下挖一個洞,而後Melitta公司推出的濾杯就是現在常見的單孔扇形濾杯。1959年,Kalita模仿改良了扇形濾杯,將單孔改為三孔,減少堵塞,衝煮者可藉由控制水流速度來調整咖啡的濃度。Kalita扇形濾杯,又稱「梯形濾杯」或「臺形濾杯」,底下的孔洞較小。從單孔到多孔都有,最常見的為三孔的扇形濾杯。
  • 手衝咖啡濾杯種類 咖啡濾杯哪種好 咖啡蛋糕濾杯的特點
    咖啡的時候除了手衝壺之外還有濾杯,濾杯這麼多,難以讓人選擇,今天小編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全部的濾杯吧。濾杯設計:完美的錐形,鑽石狀的紋路萃取特點:濾杯鑽石紋路的設計可以使流速更均勻;濾杯的中心大圓孔的設計可以增大流速,一定程度上彌補萃取的不均勻性。使用鑽石濾杯也是需要一定的衝煮技巧和穩定性。
  • 咖啡濾杯評測:購買濾杯前必看指導
    在閒暇時,筆者特地做了一個咖啡濾杯的評測,有一些主觀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手頭有幾支濾杯,分別是kono紫砂、kono塑膠濾杯、陶瓷版仿kono、田口護版三洋濾杯、Hario v60、藍瓶子濾杯(二代)、kalita蛋糕濾杯、bonmac船型濾杯、zero japan。  平時都是喝深焙綜合豆,偶爾會喝淺焙 Gesha 和耶加雪菲換換口味。
  • 【前街咖啡師手記】kalita三孔梯形濾杯手衝視頻教程
    其實梯形濾杯的發明者一開始並不是kalita,而是梅莉塔夫人,發明的濾杯是將銅杯底下挖一個洞,而後Melitta公司推出的濾杯就是現在常見的單孔扇形濾杯。1959年,Kalita模仿改良了扇形濾杯,將單孔改為三孔,減少堵塞,衝煮者可藉由控制水流速度來調整咖啡的濃度。
  • 咖啡師養成記 | 教你用kalita梯形濾杯衝手衝咖啡
    >(長按複製)kaixinguoguo0925導讀很多小夥伴私信說v60的水流過濾速度快,比較難把握,有沒有其他濾杯推薦那麼關於過濾速度偏快的問題,我們可以嘗試使用一些過濾孔徑較小的濾杯,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其中一款kalita梯形三孔濾杯。 什麼是kalita濾杯Kalita,它是一間公司的名稱,Kalita公司從1950年開始在旗下的一間日本公司製作咖啡器具。
  • 一款非常出色的手衝裝備—Kalita三孔陶瓷濾杯
    KalitaWaveDripper是一款來自日本的平底手衝濾杯,Kalita卡麗塔被譽為日本咖啡周邊第一品牌,創立於
  • Kalita粗陶古樸限定款三孔濾杯開盒啦!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Kalita一款限量生產的三孔濾杯,其實提到Kalita,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本咖啡器具品牌了,相信身邊每個咖啡愛好者,都能有個一件或者多件
  • 手工濾杯:不同手工煮的濾杯咖啡有什麼區別?
    怎麼你用透明塑料濾杯,別人卻用陶瓷的,是有什麼講究或者區別嗎?」朋友的問題「等等,你在說啥?怎麼單單一個濾杯這其中的學問還怎麼大?」朋友的問題。關於濾紙的知識呢?我們來談談新手入門手洗,如何選擇合適的過濾杯。
  • 咖啡攻略 | 為什麼星巴克這麼喜歡用單孔扇形濾杯?
    隨著20世紀初咖啡濾紙、濾杯被發明,經歷了百年的演進以及改良,現在市面上的濾杯、濾紙非常多樣,不只是外形的不同,也影響著流速、萃取時間導致咖啡的口感在每種器具下都不太相同。扇形濾杯,又被稱為梯形濾杯、臺形濾杯……提到扇形單孔濾杯,不能夠忽略的就是手沖-Melitta。
  • 測評 | 都是浸泡型,KONO和梯形濾杯區別大嗎?
    不同的濾杯,可以讓同一款咖啡豆,呈現不同的味覺感受。KONO濾杯和kalita梯形濾杯同樣都是以浸泡式萃取為主的,但具體會對咖啡的風味有什麼影響呢?今天小編打算對比一下KONO濾杯和kalita梯形濾杯,衝煮同一款豆子會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嘞!KONO濾杯
  • Sucakoo濾杯 VS 鑽石濾杯:流速對比看風味變化
    】的流速會比較快,沒有那麼容易出現過萃的情況;因此小編想試試同樣是錐形的【Sucakoo濾杯】對比一下它們之間的水流疏導能力和咖啡萃取的完整性。 先從【Sucakoo濾杯】和【鑽石濾杯】的外觀進行觀察,剛說過Sucakoo濾杯紋路是等長條紋;鑽石杯看上去像菱形網狀設計而且成金字塔樣的凸起
  • 手衝咖啡濾杯學問大!手衝式咖啡濾杯的不同類型、功效及用途
    【無濾紙組 流速測試 秒/400CC】    KALITA 101陶瓷濾杯 12秒    SANYO 三洋陶瓷濾杯 18秒    【濾紙組 流速測試 秒/400CC】    名稱 時間    SANYO 三洋陶瓷濾杯 45秒    SANYO 三洋陶瓷濾杯
  • 日本三洋花漾手衝咖啡濾杯使用測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來自日本三洋花漾手衝咖啡濾杯,我相信了解和使用這款濾杯的小夥伴,應該更多是因為了它的顏值,不過今天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這款花瓣型濾杯的細節吧。其實這種花瓣形濾杯可絕非僅僅是為了造型好看,才做出了如此的設計。其實核心在於通過花瓣造型讓濾杯內側的肋骨的濾槽變深了。
  • 咖啡濾杯不一樣,衝煮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嗎?
    我們都知道,水位下降的速度是會影響到咖啡粉在水中浸泡的時間,扇形濾杯通過加深肋骨的深度,也就是加大排氣效應的方式來改善這一因素;還有另一種做法就是改變濾杯的外形以增加水流的集中度,圓錐形濾杯就應運而生。而且使用不同的濾杯衝煮出來的咖啡在風味上是有著比較大的差別的,自然啦,在衝煮手法上也是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 濾杯和濾紙的「專一愛情」
    ·梯形濾紙❤101&102濾杯梯形濾紙,也稱「扇形濾紙」,扇形咖啡濾紙的大小主要由兩側邊長來決定,分為1號,2號,4號,6號4種尺寸通常101和102的濾杯底部有2-3孔(當然也類似bonmac、blue bottle這類知名品牌,還有單孔的梯形濾杯),用於製作手衝咖啡,通常三孔濾杯比較經典的就是kalita,三孔杯相對流速較慢,再配合細水慢注的手法,能製作出比較醇香濃鬱的咖啡
  • 草莓濾杯和KONO濾杯對比 | 流速慢的濾杯應該怎麼衝?
    另一個經常被說流速較慢的就是——【草莓濾杯】了,因為下水孔比較小,所以流速也比較慢。這使小編很好奇,它們之間到底哪一個會更慢呢?若慢了應該怎麼樣調整使咖啡風味更加完整豐富呢? 先簡單介紹一下兩個濾杯之間的特點吧! 【草莓濾杯】
  • 手衝咖啡的碎碎念——Melitta Aroma濾杯測評(中)
    和三洋梯形濾紙不同,Melitta的濾紙有兩道密封壓痕。在折濾紙的時候就會注意到,melitta濾紙的底部,側部的空間,比三洋的濾紙要來的更寬。這樣的好處首先是能夠完美貼合自家濾杯的龍骨。其次是咖啡粉接觸水的面積會更大,在衝泡的過程中,咖啡粉能更均勻的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