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 義大利
米可-貝勒,一個雖然出生在窮鄉僻壤,心中卻擁有一個電影大師的夢的健康活潑的男孩。家裡很窮,但是他有愛他的爸爸媽媽。
他和同伴們也相處的很好
每天 釣魚栽花泡溫泉打馬吊 抓個鬼玩玩彈珠什麼的......
直到這一天,一切都被打破了。
米可在家裡玩弄一支來復槍的時候不幸走火,弄傷了眼睛,從此他眼裡的世界就變成了這樣
戴眼鏡的同學們可以用剛吃完薯片的手摸一摸鏡片再戴上
不戴眼鏡的同學(估計不多)可以拿個空玻璃瓶,透過底部看一看
由於當時的義大利政府規定,米可將不能繼續留在普通學校上學,而是轉到一所盲人學校。
剛開始米可並不能很好地適應這裡的環境,不會用寫字板,還與同學起了矛盾,為此老師把他關進了小黑屋好好反省。
而正是這次機遇,米可找到了一件東西——錄音機
俗話說:「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往往他會為你打開另一扇」
這樣的生活一度令米可感到沮喪萬分,仿佛活著已沒有了動力。然而盲校的唐老師的一番話讓米可豁然開朗。
「為什麼音樂家在演奏時會閉上眼睛
因為那樣音符會蛻變變的更有力量。」
於是,米可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而正是有了這臺錄音機,從此我們的主人公開啟了他的逆襲之路!
有一次唐老師留了一項作業(他們也是有作業的......)
主題是「季節」
米可和他的好朋友菲利契拿了學校的錄音帶
用身邊的東西模擬大自然的聲音
錄出了他的作品——《雨過天晴》
但是!
校長出現了
校長認為盲人學校就是要教育盲人,把他們訓練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學習做接線生或紡織工等等制式化工作,不能擁有可笑的「夢想」
在校長的壓迫下,米可幾乎被迫退學。
然而!
事情卻沒有按照校長預想的那樣順利進行......
學校要為校慶排演話劇,到時候家長們都能來看,可惜參演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而校長心裡的頭號對象米可毫無疑問不在這之列。
主人公怎麼能不參演呢?!
於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戰鬥童話故事即將上演......
這部電影《聽見天堂》於2006年10月17日上映,改編自義大利電影界最著名的聲音剪輯師米可曼卡西的真實故事。
曾經我怕看到「真實事件改編」這幾個字,也許是因為它不僅僅代表著切實發生過,更意味著它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
我依賴我的眼睛,
身為一個眼鏡黨,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眼鏡,
不然模糊的世界很沒有安全感;
我依賴我的耳朵,
我用它每時每刻接受外界的信息,
生怕錯過一點重要的內容;
我依賴我的嘴巴,
我用它說話、吃飯,
我用它來表達自己、滿足自己。
這些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使用它們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是我從來不曾想像失去一個器官我的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有一句話好像是這樣說的:「擁有後再失去,不如當初不曾擁有」。我想對於米可來說,曾經擁有過明亮清晰的世界,讓他適應起漆黑模糊的世界會更加艱難。
電影中有一段對話我印象很深:
菲利契:喂,米可,你看得見麼?
米可:當然啊,你什麼時候看不見的?
菲利契:從出生就這樣了,顏色是什麼樣子?
米可:棒極了!
菲利契:你最喜歡什麼顏色?
米可:藍色
菲利契:藍色像什麼?
米可:像是騎腳踏車時風吹在你的臉上的感覺,或是......像海
還有棕色,摸摸看,棕色像這樹幹,很粗糙吧?
菲利契:是很粗糙,那……紅色呢?
米可:紅色像火一樣,像是太陽下山的天空
當時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想
原來顏色是可以這樣被詩一樣的語言描述出來的啊
生活中也有各種新聞報導,因意外失明的人有很多。很多意外的發生我們預想不到,這是不為我們所控的,我們能做的只有積極的去面對,然後依舊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米可用耳朵聽到了四季的變化,而我們不僅僅可以用眼睛去看到,還可以聽到,品嘗到,聞到,觸摸到。體會身邊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天堂也是如此,我們不僅可以看見天堂,還可以聽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