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想法得到媳婦的大力支持。
於是在網上挑選了一款銷量靠前的理髮工具買回了家。
我真後悔買晚了,買回家後,媳婦左推右剪的,理出來的頭型竟然讓我感覺比他們理髮店理得還要好。不過媳婦把她的「得意之作」用手機拍了照片發給兒子看時,兒子卻給她潑了一盆冷水,說她的手藝就值5元錢的水平。
5元就5元,我們歲數大了,也不會計較那麼多,頭型理得順眼就行。
我為什麼要自己理髮呢?促使我做出這個決定的是,感覺理髮店「不衛生」。 他們儘管都有正規的「牌牌」手續,但,來理髮的人,誰敢保證他們個個都健健康康的?那一把理髮推子要過多少人的頭啊!
我有一次去理髮,在我前面的一位老人竟然是「重病症」患者!我佩服理髮員的職業情操,「來者不拒」,沒有歧視,但我不舒服啊?
我尊重每一個人,不是說有病的人就不能去理髮。但你理髮員既然知道他有「重病」,那麼你能不能給他用專門的理髮工具啊?或者給他理完髮後把理髮工具消消毒?
從那以後我就萌生了自己在家理髮的想法,加上電視上總報導疫情還沒有結束,需要做好自我防護;特別是理髮店動不動還漲價,令人不爽。我們這個四線小城市,稍微好一點的店面,辦卡都要35元理一次!於是,我就更加堅定了自己在家理髮的想法。
再見了,理髮店!你就可勁地漲價吧,春節也到了,你們又可以發一筆小財了。但是,這一切都跟我無關了!
我相信你們再亂漲價下去,你們自己也會把自己打敗的!
都說電商衝擊「實體經濟」,其實最根本的還是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商鋪,你賣的東西價格高,東西還不給退換,有時店員動不動還給顧客臉色看,不淘汰你淘汰誰啊?
都說理髮店受電商影響很小,我發現確實如此,要不他們隔三差五地就會漲價?而且他們漲價好像還有協會似的,步調一致,要漲一起都漲。
不過,這種現象正在改變,據網友講,有些地方的理髮店也開不下去了,經常能看到轉讓的信息!
有個網友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理髮又不是高科技,離了你還不能理髮了?
我發現,網上理髮工具賣得非常好,在留言中,大家不約而同地吐槽理髮店。
網友們,你們說,理髮店總漲價還能玩下去嗎?
(我是東東五一,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生活感悟,歡迎點讚、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