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動
王漫妮這樣的女生,現實中很多,表面上清高孤傲,工作也很努力,然而思想卻從未腳踏實地。
他和梁正賢的感情,不能全怪對方太渣,她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梁正賢給她帶來的打擊,反而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
01
王漫妮熱愛精緻,這和她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她做著奢侈品銷售,每天都和有錢的客戶打交道,住著8千一個月的兩室一廳,從不考慮與人合租,因為這影響到了她的生活質量。
追求精緻的生活,本沒有錯,但王漫妮忘了,她追求的,不過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
每天穿梭在昂貴的奢侈品天堂,就以為自己貴得讓一般男人望塵莫及,實際上,她忘了,她的實力和背景,並不屬於這個階層。
她出生在一個小鎮上,想要通過努力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站穩腳跟,所以在上海工作的八年期間,拼命工作,努力賺錢,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而長期憋尿不上廁所,導致她年紀輕輕就得了急性腎炎。
工作上她很拼,但她在思想上從未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實際處境,她想要跨越階層。
然而跨越階層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夢想和真實生活定位的強烈不匹配,是王漫妮活得非常累的原因之一。
她想要過的生活很貴,原本乘坐的是經濟艙的遊輪,她自費去頭等艙的餐廳吃一頓飯,就為了拍幾張照片,炫耀自己。
為了匹配遊輪的待遇,專門買了一雙昂貴的高跟鞋,然而為了不讓高跟鞋磨壞,她在高跟鞋底貼了膠,也因此被梁正賢盯上:能坐的起遊輪的女生,不會在高跟鞋底貼膠的。
所以她才會順理成章的被梁正賢欺騙。
女人可以適當的精緻,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偽精緻,必定會付出代價。
理財師泰米·拉利提出了「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為了凸顯自己的價值,「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偽裝過得很好。
她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能無畏地說出「我可能承擔不起」,或許才是真正的勇敢和解脫。
顯然,三十歲之前的王漫妮無法意識到這一點。
一個人的定位非常重要,我不反對女人有野心有抱負,但前提,應該是腳踏實地,而不是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自己夠不著的人生。
02
王漫妮的高不成低不就,不僅僅體現在她的生活,更體現在她的感情上。
梁正賢能夠那麼輕鬆就闖進了王漫妮的生活,不僅因為他的段位高,有錢有顏,更重要的是,他能夠給王漫妮她夠不著的生活。
比如輕輕鬆鬆出沒遊輪頭等艙,還能親自去後廚體驗,一切她不曾體會過的浪漫,都充滿了金錢的味道。
很多人都說王漫妮物質,也有人為她辯駁,然而我認為,這是不爭的事實,她的物質,從她和前男友的分手理由就能充分看出。
前面我就分析過,她的物質,與她所工作的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
她把自己也當做奢侈圈裡的一員,所以他已經不稀罕再和前男友去過那個平凡的柴米油鹽的人生。
她對自己寧缺毋濫的愛情信條,實質上就是找一個有錢人,連他的母親都清楚,所以才會讓她遇上一個偽富裕的奇葩相親對象。
直到梁正賢的出現,滿足了她對男人的所有幻想,與其說是對男人的幻想,倒不如說是對她夠不到的人生的幻想,那個被昂貴物質充斥著的人生。
他們在遊輪相遇,一切看起來自然美好,實際上,梁正賢未必不懂王漫妮,之所以對王漫妮下手,自然是懂得,她可以用物質來滿足。
然而王漫妮自己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物質的人,她以為她對梁正賢的感情,是真愛,而梁正賢,不過是滿足了她對奢侈精貴生活的一切幻想。
她嚮往的,就是梁正賢這樣的財務自由的生活。
所以王漫妮很快就淪陷了,就連不公開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承認男女朋友關係,簡單的掙扎過後,她還是接受了,畢竟,她無法抗拒梁正賢給予她的生活。
豪車,昂貴的衣服,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圈層的人。
直到梁正賢的正牌女友趙靜語的出現,才徹底打醒了王漫妮。
但她卻沒有選擇馬上離開,這也是很多人討論,女主人設崩塌的點之一,明明知道自己是一個第三者,卻還在猶豫不決。
這些,都是王漫妮掙扎的地方,不是人設崩塌,而是她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模樣。
所以梁正賢對她的打擊是沉痛的,像一個巴掌狠狠把她拍醒。
於是她一時緩不過勁來,回老家了。
即便是回去了,她依然覺得自己是一個高傲的公主,她不甘心過著踏實的生活,所以她和張志的感情,才會不歡而散。
從一開始,她就看不上張志,哪怕張志在小鎮上是一個非常搶手的人。
張志雖然只是一個小地方的公務員,但他的工作和學歷,匹配王漫妮,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但王漫妮的心,依舊很大,她的野心,遠不是一個張志就能滿足的。
所以她回老家的日子,都是掙扎著過的,一面想要向現實低頭和妥協,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而另一方面,又放不下大城市的紛擾。
她一面接受著張志給她安排的工作,另一面,卻打從心裡瞧不上張志。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大城市讓她的心比天高,還有完美男友梁正賢的出現,讓她接受不了這樣的落差。
所以感情歸屬上,王漫妮的高不成低不就,讓她自己在小城市待的艱難,也讓她徹底傷害了張志對他的一片情意。
看不清自己的人生,終究害人害己。
03
真正讓王漫妮認清自己的人,應該是梁正賢的朋友魏志傑魏總,給了他應收這份工作。
她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是真正的豁出去了,從前的偽精緻、虛榮,通通拋之腦後。
憑藉著她身上的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和狠勁,她的業績突出,達成了魏總與她約定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條件。
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他沒有選擇將十萬塊提成拿去買鞋買包,而是選擇拿這筆錢出國讀書,繼續深造,豐富自己的思想層次,真正脫離男人,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得不說,王漫妮才是三個女人當中,最有野心的一個,只不過從前的王漫妮,野心用錯了方式,把想過的生活,赤裸地活成了精緻窮。
直到梁正賢這段感情的挫敗和打擊,一段時間的逃離,才讓她徹底意識到,她想要的生活,只能靠自己。
王漫妮是有能力的,無論是從前在奢侈品銷售,還是後來的應收。
她缺的,只是機會。
所以當她真正學會腳踏實地,做一個精神上獨立的女人之後,她才算是真正擺正自己的定位。
王漫妮之所以活成從前的高不成低不就,是有原因的,從她大學畢業開始,她就開始從事奢侈品銷售,一幹就是八年,想要不被這些物慾迷了雙眼,實在太難。
好在回頭及時,三十歲,還不算太晚。
否則,從前那樣不上不下的人生,註定是場悲劇,她拼命夠的,都是她得不到的,心也懸在上空,從未沉下來。
如果她沒有經歷應收這個來自底層的摸爬滾打,她就不會懂得,什麼叫踏實與心安。
她最終學會了通過學習來提升和武裝自己。
所以她放棄了大好的工作機會,把賺來的錢用來投資自己,而並非購買空洞的奢侈品。
想要擠進那個階層,起碼,自己得有底氣。
王漫妮的故事告訴我們,女人,活到最後,往往精神富有,比空有物質和財富,來的更加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