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災難片,物種大滅絕的時候誰能獨善其身?

2020-12-21 1905電影網

2020年最新災難片,物種大滅絕的時候誰能獨善其身?

時間:2020.09.1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微米電影 分享到:

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格陵蘭 》(Greenland)是一部2020年美國災難片,由雷克·羅曼·沃執導,克裡斯·斯帕林編劇,主演包括傑哈·巴特勒、莫蓮娜·芭卡琳、史考特·葛倫、安德魯·巴赫勒和大衛·丹曼。故事描述一群彗星的碎片將對地球造成前所未有的浩劫,這使傑哈·巴特勒所演的一名父親攜家帶眷試圖逃到政府庇護所中。

格陵蘭 》講一顆名為克拉克的彗星,從地球旁邊高速掠過,其大型碎片落入地球,會造成城市毀滅與難以估計的生命財產損失。政府緊急開放給某些人有資格躲入地下緊急避難所,以躲避之後更具毀滅性的隕石衝擊,約翰蓋瑞迪(傑哈巴特勒飾)雖然不明白自己為何被選中,但是他決定把握這個機會,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活下去的機會。

電影有預言的功能,這部電影具有世人所關心的未來是否有宇宙中行星撞地球的災難發生,這種故事其實已經變成很鮮明的宇宙災難電影的源頭,導演雷克羅曼沃與製片人哈巴特勒參考了《世界末日》與《2012》等許多經典好萊塢災難電影,從地球的歷史上來看,也不乏有類似行星撞到地球而引起大災難的轉變。

這部電影正好提醒觀眾,前一陣子有一個小行星經過地球,所幸並沒有引起太多媒體的注意,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NASA曾警告說 2002小行星PZ39將在2020年2月15日晚上11:00以距地球580萬公裡的距離出現。這顆小行星以相對於地球的速度每小時近55,000公裡移動,其直徑介於440公尺至990公尺之間。根據NASA的說法,如果一顆大於25公尺,但小於1千公尺的巖石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隕石很可能會對撞擊區域造成局部破壞;大小超過1千或2千公尺的隕石將具有對全球造成影響的可能性。據《商業內幕》報導,多數小行星都存在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軌道,因此這些小行星對地球是幾乎沒有危險性,但該媒體補充說 2002 PZ39是罕見的例外之一。

在正式拍攝《格陵蘭 》之前,導演雷克表示:我們掌握了這些經典電影的核心價值:家人,在超乎想像的災難特效畫面之外,家人的重要與不可取代性,《格陵蘭 》會讓觀眾問自己,當世界末日來臨時,你想和誰一起度過?

這個災難彗星撞擊地球的恐懼,其中不乏大場面的山河變色的特效場景,人也顯露出人在危機中自私與暴力本性,電影是有預言的預知功能,也提醒觀眾對於人性的警覺性,所以,看這部電影能夠讓大家能夠覺察地球其實是非常有可能性遇到的災難現場。

但是,人類應該不會只是如此脆弱,畢竟人類在宇宙中還是具有一定的作用,除非人類自己不能夠自愛,遭到宇宙的毀滅,這可能是來自於自己對於地球的破壞,而遭到大自然的反撲,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給一般世人一個警惕,也達到電影寓教於樂的功能。

相關焦點

  • 失去:2020年宣布滅絕的物種
    IUCN將其列為2006年至2020年的「數據不足」時期,這一時期對其分類法進行了辯論,但3月份發表的一篇論文解決了該問題,最新的《紅色名錄》更新將該物種列入了滅絕類別。自2014年以來,日本政府本身就將蝙蝠滅絕。
  • 3.6億年前災難會重現嗎?臭氧空洞擴大,全球變暖引發物種大滅絕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且大都與小行星撞擊、地質活動和火山噴發相關。發生在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生物大滅絕(第二次)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謎,因為沒有任何已知的自然災難時間與之對應。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這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很可能是由迅速變暖的地球氣候引發的,而臭氧層耗儘是最直接的原因。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我們今天不能控制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第六次大滅絕會加速發生。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2020年的地球怎麼了?已宣布滅絕物種頻頻再現,地球在變好?
    2020年的地球怎麼了?已宣布滅絕物種頻頻再現,地球在變好? 在地球上面有生命的歷史已經達到了38億年,而在這38億年當中,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地球上面有80%以上的生物都會滅絕,但是每一次都重新崛起,在生命的不斷演化過程當中,誕生了成千上萬個完全不同的物種,而以此又構建出來了非常自然的食物鏈和生態鏈,促進了地球生態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 鯊魚躲過多次物種滅絕,如今因為人類,它們將面臨滅絕!
    在地球上進化4億年時間,如今正面臨滅絕,和人類有直接關係!這4億年中地球持續變化,甚至連恐龍也在這個過程中滅絕了,它們成功逃脫了地球上大災難,人類不得不佩服它們,它們和恐龍一樣,在海底中稱霸王,截止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已經有300多種鯊魚仍然存在。
  • 細思極恐的物種滅絕,50年已經消失了2/3,人類的孤獨還遠嗎?
    今天看到一篇報導說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被擺上餐桌的動物報導說,這份名為《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的報告統計了1970年至2016年期間4392個物種、超過20000隻野生動物的數量變化,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
  • 盤點:從2019年持續到2020年的4次大災難!
    2019年2月5日,電影流浪地球的上映,讓大家深刻記住了一句劉慈欣先生筆下的名言,那就是:「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 過去27年,我們可能阻止了28個物種的滅絕
    物種滅絕可能性評估 | 參考資料[1]如果不採取措施,每個物種滅絕的可能性有多少?研究顯示,21 種鳥類和 7 種哺乳類滅絕的可能性超過了 90%,它們暫時得以存活,很大程度是依靠保育措施;其中,可能性為 100% 意味著,這些物種在野外已經滅絕,它們目前的存活完全依賴於人類。
  • 水母躲過5次物種大滅絕,有毒也得被吃
    我們知道,地球生物進化經歷了十幾億年的歷史,從最早的單細胞動物,逐漸進化成了現在繁榮的生物圈。在地球歷史上,曾出現過5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有許多曾經非常強大的物種都滅絕了,比如恐龍等。然而還是有一些生物頑強存活,有的甚至一直繁衍到了今天。
  • 還是物種在輪迴?為何滅絕的物種會再次出現?
    2020年堪稱地球最混亂的一年,讓很多人都惴惴不安,地球究竟是怎麼了?這些事情的發生不僅讓人心慌,還讓人感到非常痛心。短時間內疫情在全球的範圍內開始散播,各地的火災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美國地區的山火一起接著一起,雷擊事件數不勝數,2020年的地球究竟是怎麼了?
  • 地球經歷了5次大滅絕,怎麼回事?
    地球上已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而最著名的就是恐龍的滅絕,一般認為恐龍的滅絕和小行星碰撞有關。而最近科學家研究稱,小行星並非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氣候變化導致多種物種消失。總之,死法有很多種。地球很脆,我們要好好愛護珍惜,同時我們也要努力進行科學發展,高科技讓人類更安全。恐龍滅絕也許是由小行星撞擊導致的。
  • 進化衰變時鐘影響物種的形成和滅絕
    進化衰變時鐘影響物種的形成和滅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44:48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Jennifer F. Hoyal Cuthill小組揭示了進化衰變時鐘對物種形成和物種滅絕的影響。
  • ...發出最後的絕響,8年後才被宣布滅絕|物種案例CBCGDF-SPECIES-EN...
    島上有一種特有的蝙蝠,就是當前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較早的已知滅絕的哺乳動物物種。聖誕島伏翼蝙蝠(Pipistrellus murrayi),下文簡稱聖誕島蝙蝠,是一種僅在澳大利亞聖誕島上有發現的蝙蝠。它們體型較小,一隻才3~4.5克重,也就是說體重不到一個雞蛋的10%。它們愛吃昆蟲,棲息在樹洞和腐爛的植被中,約50隻為一群。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2020年即將結束,災難會就此消失嗎?也許一切只是個開始!
    2020年人類經歷重大災難,其實從2019年開始災難頻發,就連我們中國沒有逃脫這一例外,進入下半年後,多個國家都受到山火影響,除此之外包括蝗災、蟲災等等,這些情況都是2020年大自然給人類的一個警示。如今已經進入了10月份,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進入2021年,進入2021年後這一切會有好轉嗎?對此科學家表示今年只是一個開始。
  • 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
    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時間:2020-07-22 15:54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
  • 2020年成功渡過,幸好這3個災難沒有發生,人類足夠幸運!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去年可謂是改變人類命運的預言,不過有很多人卻特別討厭2020年,我們已經迎來了嶄新的2021年,隨著2021年的到來,有很多科學家嘆了一口氣表示,幸好在2020年這3個災難沒有發生,一旦發生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那麼究竟是哪3個災難呢?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全球變暖正導致災難,多種物種面臨滅絕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將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災難性的」生物滅絕,一些生態系統可能在2030年之前就會崩潰。科學家預測,如果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水平,到2100年,地球將會升溫4攝氏度,將有73%的物種面臨前所未有的變暖威脅。最近發生的一些現象已經印證了這種說法,例如大堡礁的大規模漂白,這表明在某些地區,由溫度升高導致的生物大規模死亡已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