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豆瓣評分8.5,被評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該書作者是挪威的一名哲學教師,憑藉此書一躍成為全球知名暢銷書作家。
01
此書主要是講,一名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意外地發現了一封寫給自己的信,裡面只有一張跟信封一樣大小的紙,上面寫著:你是誰?
蘇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從此改變了她的世界……
在某個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從蘇格拉底到康德,從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學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書中一開始通過懸疑設置,一步一步使我們跟隨「蘇菲」進入一個「夢的世界」、一個「智慧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歷程隨著小說情節的推進,一步一步展現出來。
而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讀者無限遐想,很佩服作者的巧妙構思。
雖然小說有關哲學,但內容並不深奧難懂,作者深入淺出,讀完世界觀、人生觀豁然開朗。
02
書中一些話語,讓人感悟很深:
1、「生在這世界上,卻連「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也不問一問,實在是很不恭敬」
回想自己人生,確實沒有認真思考過「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
當我停下來,認真思考後,雖然仍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再次面對生活的煩惱瑣事時,才發現有些事情微不足道,沒必要煩惱憂愁。
據我們所知,沒有一種文化不關心「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
也許這就是哲學的意義,讓我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去認識世界,去認識自己,關注真正重要的,本質的東西,不陷入無謂的煩惱。
2、「如果你不認為活著是多麼奇妙和不可思議的事時,你也無法體會你必須要死去的事實」
哲學揭示生命的來源與歸宿,解釋「我們是誰,我們將到哪兒去」。
生命是何等的珍貴,大自然經過無數個世代,才孕育出生命,又經過無數個世代才進化出人類。
擁有生命,且生而為人,比那些灰塵石頭、花花草草、昆蟲野獸,要幸運得多。
作為有生命的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幸福,應該好好珍惜,好好過完一生,不要隨隨便便放棄生命,放棄自己的人生。
3 、「我這一輩子只見過黑色的烏鴉,但這並不表示世間沒有白色的烏鴉」
哲學使人明辨,教會我們思考,不會讓我們「坐井觀天」,能夠讓我們對以前的認知敢於產生懷疑。
宇宙是無限的,有限的個人人生是無法全部了解,不要妄下結論,要持續探索。
有限的個人融入整個人類,那麼就變成了無限,從而最終可以認識世界,認識宇宙。
這也是哲學賦予個人生命的意義。
4 、「遺憾的是,當我們成長時,不僅習慣了有地心引力這回事,同時也很快習慣了世上的一切。」
習以為常,不再驚喜,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應該,於是不懂得珍惜,也不會感倒好奇。
由於種種理由,大多數人都忙於日常生活的瑣事,因此他們對於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壓抑。
太陽系中地球的出現,是需要達到很多條件的,這不是必然,是一種偶然。我們應該非常珍惜和愛惜地球,應該要好好保護它。
也許,我們覺得每天太陽東升西落,是很平常的。
而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人,是多麼渴望看看,宇宙中太陽升起這種奇觀。
比如,著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國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慈善家凱倫·凱勒,她因為從小看不到,就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奇蹟。
5、「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問為什麼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世界原本就是豐富多彩,和而不同。
不要因為別人和我們信仰不同、膚色不同或生活習慣不同,而歧視他們。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也許美國就不會一直出現「警察殺死黑人」事件了。
03
最後想說,哲學是一門使人變聰明的學科。
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成為哲學家,但我們可以以哲學的思考方式來指點一下自己的人生。
用哲學來豐富一下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讓自己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一趟。
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
不知道親愛的你,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如果有,你有什麼收穫嗎?
作者簡介:現代小高層,熱愛寫作,希望多交朋友,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