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一部懸疑與哲學結合的小說,讀後感悟

2020-12-26 情感小高層

《蘇菲的世界》豆瓣評分8.5,被評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該書作者是挪威的一名哲學教師,憑藉此書一躍成為全球知名暢銷書作家。

01

此書主要是講,一名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意外地發現了一封寫給自己的信,裡面只有一張跟信封一樣大小的紙,上面寫著:你是誰?

蘇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從此改變了她的世界……

在某個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從蘇格拉底到康德,從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學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書中一開始通過懸疑設置,一步一步使我們跟隨「蘇菲」進入一個「夢的世界」、一個「智慧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歷程隨著小說情節的推進,一步一步展現出來。

而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開放式的結局,留給讀者無限遐想,很佩服作者的巧妙構思。

雖然小說有關哲學,但內容並不深奧難懂,作者深入淺出,讀完世界觀、人生觀豁然開朗。

02

書中一些話語,讓人感悟很深:

1、「生在這世界上,卻連「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也不問一問,實在是很不恭敬」

回想自己人生,確實沒有認真思考過「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

當我停下來,認真思考後,雖然仍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再次面對生活的煩惱瑣事時,才發現有些事情微不足道,沒必要煩惱憂愁。

據我們所知,沒有一種文化不關心「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

也許這就是哲學的意義,讓我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去認識世界,去認識自己,關注真正重要的,本質的東西,不陷入無謂的煩惱。

2、「如果你不認為活著是多麼奇妙和不可思議的事時,你也無法體會你必須要死去的事實」

哲學揭示生命的來源與歸宿,解釋「我們是誰,我們將到哪兒去」。

生命是何等的珍貴,大自然經過無數個世代,才孕育出生命,又經過無數個世代才進化出人類。

擁有生命,且生而為人,比那些灰塵石頭、花花草草、昆蟲野獸,要幸運得多。

作為有生命的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幸福,應該好好珍惜,好好過完一生,不要隨隨便便放棄生命,放棄自己的人生。

3 、「我這一輩子只見過黑色的烏鴉,但這並不表示世間沒有白色的烏鴉」

哲學使人明辨,教會我們思考,不會讓我們「坐井觀天」,能夠讓我們對以前的認知敢於產生懷疑。

宇宙是無限的,有限的個人人生是無法全部了解,不要妄下結論,要持續探索。

有限的個人融入整個人類,那麼就變成了無限,從而最終可以認識世界,認識宇宙。

這也是哲學賦予個人生命的意義。

4 、「遺憾的是,當我們成長時,不僅習慣了有地心引力這回事,同時也很快習慣了世上的一切。」

習以為常,不再驚喜,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應該,於是不懂得珍惜,也不會感倒好奇。

由於種種理由,大多數人都忙於日常生活的瑣事,因此他們對於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壓抑。

太陽系中地球的出現,是需要達到很多條件的,這不是必然,是一種偶然。我們應該非常珍惜和愛惜地球,應該要好好保護它。

也許,我們覺得每天太陽東升西落,是很平常的。

而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人,是多麼渴望看看,宇宙中太陽升起這種奇觀。

比如,著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國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慈善家凱倫·凱勒,她因為從小看不到,就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奇蹟。

5、「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問為什麼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世界原本就是豐富多彩,和而不同。

不要因為別人和我們信仰不同、膚色不同或生活習慣不同,而歧視他們。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也許美國就不會一直出現「警察殺死黑人」事件了。

03

最後想說,哲學是一門使人變聰明的學科。

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成為哲學家,但我們可以以哲學的思考方式來指點一下自己的人生。

用哲學來豐富一下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讓自己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一趟。

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

不知道親愛的你,有沒有看過這本書,如果有,你有什麼收穫嗎?

作者簡介:現代小高層,熱愛寫作,希望多交朋友,歡迎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當哲學遇上科幻與懸疑,不一樣的哲學科普書《蘇菲的世界》!
    這一猜測,就有點偵探小說的意味了,就有趣了。書中的蘇菲和哲學老師是活在席德爸爸寫的書裡,而席德和他爸爸顯然是活在作者的筆下。那麼,在作者活著的世界外面又有沒有另一個世界呢?我想,作者也是這麼引導我們去思考的。
  •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教育的天堂,充滿了成年人不能理解的內容
    你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對任何事情都不會感到驚訝。——《蘇菲的世界》這是一部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是20世紀100部經典作品之一,「1994年德國青年文學獎和優秀作品獎」。《蘇菲的世界》是用小說的形式來展示的哲學作品,這部作品通過一位哲學導師向一個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過程,揭示了西方哲學的歷史。有人說他們不明白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也許是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這卻是通俗易懂的哲學,具體的讓筆者來為你介紹。
  • 《蘇菲的世界》:哲學也很接地氣,14歲少女學得很帶勁
    談起哲學,很多人覺得高深莫測,太燒腦了。這其實是誤解,哲學其實很接地氣,哲學探究的是世界最根本的問題,如世界的起源、上帝是否存在、世界的組成與變化以及人存在的形式與意義等,這些都與人類的生存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任何人都可以去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作品動人心弦,啟發無數讀者對個人生命、對歷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討
  • 世界讀書日~《蘇菲的世界》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作為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相信都會有自己和書籍的故事。「蘇菲」是一個經常在各種小說啊,動漫啊,影視中出現的角色名稱。第一次見到「蘇菲」,那個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宮崎駿老先生的一部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女主角叫做蘇菲,劇情我已經記不太清,但是作為一個小男孩,女主角和唯美的畫面組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我也就喜歡上了「蘇菲」這個名字,感覺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溫柔。讓人難以忘懷。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封面《蘇菲的世界》第一遍終於讀完了,讀得較慢,因為關於哲學,比較燒腦,並且每天和一本散文類的書搭配看,搭配的兩本散文書早讀完了,也虧後來搭配的《沈從文經典作品選》大開本,耐讀,還剩有幾十頁,終是熬過了《蘇菲的世界》。
  • 名著導讀|《蘇菲的世界》最好的哲學啟蒙書
    於是她通過這些來信,不僅知道了哲學、世界、還知道了蘇格拉底、薩特、亞里斯多德、笛卡兒、黑格爾這些哲學家的思想……page1從收到神秘來信的那一天起,蘇菲就在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不斷學習著哲學課程,涵蓋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整個哲學體系。
  • 《蘇菲的世界》: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傳授
    《蘇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後來,他在芬蘭教授哲學,於1991年成為一位全職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銷量達到三百萬冊,現今已有三十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使《蘇菲的世界》享譽全球。
  • 《蘇菲的世界》 共同閱讀 柏客來
    《蘇菲的世界》作者簡介: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級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時主修哲學、神學以及文學,並於奧斯陸大學獲得斯堪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組的學位,曾擔任文學與哲學教師,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以來
  • 《蘇菲的世界》 共同閱讀 閃族文化
    《蘇菲的世界》作者簡介: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級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大學時主修哲學、神學以及文學,並於奧斯陸大學獲得斯堪那維亞文學系挪威文組的學位,曾擔任文學與哲學教師,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創作以來
  • 耳根修真小說《一念永恆》讀後感
    網絡小說《一念永恆》,網絡作家耳根所著。近來鬧書荒,《一念永恆》是筆者最近常看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寫得輕鬆搞笑,常讓筆者為之捧腹。先前剛開始閱讀《一念永恆》之時,筆者曾經寫過關於這部小說的讀後感,不過現在覺得那篇讀後感有些膚淺,結合自己最近的閱讀感受,也就想再和大家聊一聊《一念永恆》了。
  •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怎樣一部電影,哈爾與蘇菲的愛情你羨慕嗎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日本動漫的時候,就是在少兒頻道的動漫世界,其實還不知道是日本動漫,那時候播的是宮崎駿爺爺的《哈爾的移動城堡》,記得好像是深夜檔12點的,當時就喜歡上了,每天晚上都守著電視看有沒有播到,真的被驚豔到了,裡面的故事、人物、畫風,當時簡直真的只能用驚豔二字來形容我小時候的心情
  • 《蘇菲的世界》文藝復興,數學家也跨界哲學脫口秀
    接著上一講,接下來聊一聊《蘇菲的世界》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三章。這部分會談到,黑暗中世紀之後,歐洲的哲學思想迎來了一波高速發展期。文藝復興(十四至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世紀末期起文化蓬勃發展的現象。因為他們發現,物理世界如此精妙地運轉,除了上帝,再也不可能有一個超自然的存在可以控制得了。牛頓晚年的時候,甚至放棄科學,沉迷於研究神學。
  • 3部宋朝懸疑小說,再現兩宋歷史風貌,懸疑迭起讓人膽戰心驚
    下面幾本燒腦勁爆的懸疑小說,都是發生在遙遠的宋朝……《清明上河圖密碼》近幾年,一部名為《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小說在懸疑圈中聲名鵲起,而每一個讀過這本小說的人都只有一個「服」字。作者冶文彪在人盡皆知的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為畫上的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姓名和背景,同時讓這八百多個人在畫中的世界上演了一出詭計、陰謀、機關的滔天大案,亦真亦假,令人沉醉。小說洋洋灑灑三百萬字,想讀的一定要做好準備啦。
  • 一部懸疑探案類言情小說,類似《大唐女法醫》,環環相扣劇情跌宕
    懸疑探案類言情小說有很多,其中IP最大的要屬《大唐女法醫》這部小說。該小說已被改編成電視劇,環環相扣的劇情,跌宕起伏的故事呈現,使小說不但具有極強的可看性,而且在看的時候十分燒腦,案件和情感的交叉,使小說更具有骨幹。
  • 不要過分熟悉這個世界:擁有好奇心是對這個世界最起碼的敬畏
    一說到哲學,很多人都會覺得艱澀難懂,很燒腦,看得昏昏沉沉,不知所云。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也深知這一點,為此,他用書信小說的方式來講述哲學艱澀難懂的知識,讓人看完不覺豁然開朗,「原來哲學也可以如此有趣!」賈德講述的有趣哲學就是他的小說《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被稱為哲學啟蒙小說,一經問世便風靡全球。
  • 《蘇菲的世界》:我們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
    ……面對內心紛亂的種種想法,舉棋不定……或者,此時此刻,你還沒意識到,你其實已經在思考人生必然的哲學問題啦。哲學,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離我們很遠很遠。因為,人生的意義——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所以,你會經常聽到許多人講:每個人這一生,都需要讀一讀哲學,哪怕是入門也好。
  • 讀蘇菲:柏拉圖創立了一個哲學學院
    繼續讀《蘇菲的世界》。第十四封棕色的信,詳細的介紹了柏拉圖。那年蘇格拉底死時,柏拉圖才29歲,已經受教於蘇格拉底門下一段時間了。他密切注意蘇格拉底的受審經過,當他看到雅典人民居然將他們當中最高貴者判以死刑時,內心非常震驚。這件事影響了他後來的哲學生涯。
  • 寂寞思索:帝國終止人彷徨,《蘇菲的世界》〔13〕談中世紀
    文化也會「暫停」,《蘇菲的世界》談中世紀歷史在公元元年前後,就停止了。這是一個偉大的哲學時代的停止。羅馬對希臘地區的徵服,代表著亞平寧文明對希臘文明的勝利。也把希臘文化帶入到了羅馬,形成了一個新的文明譜系。可惜的是,這個譜系由於文化的來源太多,缺乏核心的文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