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容及形象塑造越來越關注,其中,染髮更是受到年輕人以及中老年人的追捧。原因有二:染髮能夠修飾由於遺傳、疾病、營養以及自然老化引起的白髮,使人們的外表更加精神煥發;染髮能夠將原本的發色轉換成個人喜愛的顏色(像黑茶色、蜂蜜棕色、髒橘色、粉棕色等),成為彰顯個性,追隨潮流及修飾外形的重要手段之一。染髮在我國歷史悠久,古人即使用天然動植物原料進行染髮,南朝宋何長瑜曾寫《嘲府僚詩》諷詠陸展染髮:「陸展染鬚髮,欲以媚側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復出。」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云:「近來時世輕前輩,好染髭鬚事後生。」 1863年,對苯二胺(PPD)的成功合成是人類染髮史上的裡程碑。自此以後,化學合成染髮劑佔據染髮劑市場的主導地位。對苯二胺及其衍生物是化學合成染髮劑的最主要著色成分,具有致敏性、致癌性以及致突變性的潛在毒性。在我國,染髮類產品是作為特殊用途類化妝品進行管理的。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中規定,對苯二胺在氧化型染髮產品中最大允許濃度為2%,並對對苯二胺的衍生物(如對苯二胺硫酸鹽、對苯二胺鹽酸鹽等)有所規定。但近年來伴隨著「崇尚自然,回歸綠色」以及「安全綠色」的潮流,消費者對天然植物染髮劑更加青睞,天然植物染髮劑再度復興。染髮劑使用不當,可導致各類不良反應,如直接接觸頭皮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再加上紫外線照射,可能出現光接觸性皮炎;更別提對毛髮的損害,包括毛髮乾枯、斷裂、分叉或脫落。不過,只要停止接觸染髮劑,這些不良反應一般是可逆的。但是,長期過量接觸永久染髮劑中常見的對苯二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選購染髮劑產品時,應該選擇具有「國妝特字」或「國妝特進字」的正規產品;選擇合規合格的染髮產品。染髮劑按照染色原理和染色的牢固程度可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暫時性染髮劑暫時性染髮劑染後色澤持續時間最短,只能維持7~10天,一經洗髮就會褪色,只能作為臨時性修飾。由於這些染髮劑的顆粒較大不能通過表皮進入發乾,只是沉積在頭髮表面上,形成著色覆蓋層。這樣染劑與頭髮的相互作用不強,所以很容易用香波和水洗掉。但這類染髮劑很少損傷發質,也不易穿透皮膚,安全性高。半永久性染髮劑一般是指能耐6~12次香波洗滌才褪色,染後色澤可維持3~4周。半永久性染髮劑塗於頭髮上,停留20~30分鐘後,用水衝洗,即可使頭髮上色。其作用原理是相對分子量較小的染料分子滲透進入頭髮表皮,部分進入皮質,使得它比暫時性染髮劑更耐香波的清洗。由於不需使用雙氧水不會損傷頭髮,所以近年來較為流行。永久性染髮劑的染後色澤持續時間最長,可維持1~3個月,因此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類染髮劑。主要為氧化型染髮劑,其配方組成主要包括染料中間體、偶聯劑和氧化劑等。其染髮原理是不直接使用染料,而是使用無色的染料中間體,這些染料中間體分子量較小,可滲透到髮絲內部,與同樣滲入髮絲內部的氧化劑、偶聯劑發生氧化聚合反應變成大分子染料而使頭髮上色,在髮絲內部形成的大分子染料很難從髮絲內部滲出,因而難以被洗掉,色澤持續的時間較長。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染髮都前應先檢查頭皮,如果頭皮有傷痕、破損、瘡癤、皮炎的人,最好不要染髮;兒童、懷孕及哺乳期女性、哮喘、蕁麻疹、過敏性疾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等人群由於抵抗力差,或容易引起嚴重過敏反應,造成較大傷害,最好不染髮。另外,部分人會對染髮劑產生過敏反應,染髮前經皮膚試驗出現過敏反應,曾出現染髮過敏現象的,最好不要染。無論是染什麼顏色,染髮頻率都不能過於頻繁,最好一年不超過2~3次;兩次間隔時間最少半年。對於一些常年染髮的中老年人,沒必要次次染黑,建議只染新長出的白髮部位。在染髮4到6個星期後為髮根潤色。通常,隨著髮根生長,會使髮根與髮絲產生顏色偏差,但不要再次染全部頭髮,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乾燥,損壞豐盈秀髮。染髮根和頭髮頂端,按照平常那樣進行染髮過程。用棉籤沾取少量染髮劑在手臂內側或者耳後,塗抹少量染髮膏進行皮膚過敏測試,48小時後,期間如無紅腫發癢等不良症狀、確定測試部位皮膚無任何異常方可染髮。染髮前一周為頭髮做一次深層護理,讓頭髮保持滋潤。因為頭髮的狀態越好,染出來的顏色也會越亮麗。儘量避免染髮前洗頭,這樣能更好著色,而且頭皮分泌的油脂能在染髮過程中保護頭皮,防止有害物質滲入到體內。還可以在頭髮外圍的皮膚處塗抹一些乳液,增加皮膚的油脂,保護頭皮的健康,減少染髮劑對身體的損害。若染髮前洗頭,不要用護髮素,因為護髮素會將毛鱗片閉合,影響著色。如果頭髮非常乾燥,則可在染髮前一周開始,每晚用護髮素進行護理至少5分鐘,並在染髮前一晚停止護理,此舉可避免染髮後頭髮變得過於乾燥。染髮前先隔離髮際線、耳朵和脖子。可使用凡士林、潤唇膏或染髮劑產品附帶的護髮素;塗上隔離層會使你更輕易洗淨黏附在皮膚上的染髮劑。儘量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染髮劑,更不要直接汙染眼、面、口唇等部位,以免發生刺激或導致過量吸收。如果是老人在家染髮,染髮時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普通橡膠或乳膠手套均可),儘量避免皮膚接觸到染髮劑;遮蓋任何可能沾上染髮劑的表面,並在地面鋪上報紙,手邊備著紙巾,以處理液體外溢;把毛巾圍在肩膀上,接住染髮過程中可能滴下的液體。染髮時如感覺癢或痛,應立即停止染髮;按照說明及時清洗染髮劑,不要為了顏色更「牢固」而擅自延長染髮時間;染髮的時候,如果染髮劑不小心流進眼睛裡,要立即用清水反覆衝洗。染後護理十分重要,因為染髮的過程,是強行把毛鱗片打開上色,所以染後的頭髮就像在裸奔,很容易導致角蛋白流失。就跟皮膚流失膠原蛋白會塌掉一樣,頻繁燙染會讓頭髮變得脆弱發黃、分叉易斷,這是因為頻繁染髮讓發質受到損傷,使頭髮中水分失去平衡,並使大量的蛋白質變性,從而導致頭髮變脆、纖維斷裂,失去自然的柔軟、韌性和光澤。除此之外,染髮劑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會導致頭皮和毛囊的炎症反應,時間長了,毛囊會萎縮,頭髮由粗變細,最後脫落。另外,染髮還會造成皮膚過敏,這也是在染髮中比較常見的反應之一。1.染髮後不應立即洗髮。剛染好的顏色其實附著度還不高,如果染後馬上清洗,那麼顏色還未到達毛鱗片之內就已經被衝洗乾淨了。染後的頭髮需要一些時間來鞏固,所以不要急著去清洗,48小時後清洗比較好。一來是染髮後需要固色,二來頭皮所分泌出來的油脂是頭皮天然保護膜,可以降低染髮劑對頭髮的損害。2.染髮後避免高溫洗髮、燙髮。高溫是發色流失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染髮後建議使用溫水洗髮、吹乾,在使用電卷棒、平板夾及其他熱造型產品時,也需要避免過高的溫度,如果不知道怎麼掌控溫度,可以嘗試用冷風吹乾。3.染髮後要持續護髮。染髮過程中,大量鹼性物質進入毛髮中,破壞了原有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所以染後頭髮容易乾枯、失去光澤和彈性,因此染後要做持續的護髮工作,用來補充流失的蛋白質和水分,增強頭髮的韌性和彈性。染髮的女生常常會碰到的問題是,頭髮看起來乾乾的沒有光澤度,這是頭髮缺少水分及養分,所以不論染燙,對頭髮進行基本養護是絕對必要的,而發尾是最容易看出乾燥分叉的部分,建議可讓護髮素在發尾多停留5~10分鐘,同時每星期進行一次深層的護髮,完整修護髮絲,才能展現健康的光澤感。乾洗會導致色彩流失,所以染髮後應該儘量避免乾洗。日常最好使用含鹼量低、性質柔和的洗髮水。洗髮水與護髮素應該選用能穩定色素粒子、使之不易流失的染後專用洗護產品。頭髮幹應避免使用去屑洗髮水,因為去屑洗髮水相當於去油,會使頭髮更幹而且發色看上去會變淡。4.避免於染髮後遊泳等。泳池中含有氯氣等對皮膚和頭髮有傷害的物質,很容易令染好的頭髮掉色。而海水中的鹽分同樣容易令秀髮乾燥脫水,變得暗黃乾枯。染髮滿足了愛美人士對美的更高追求,但染髮後的護髮尤其重要。想要秀髮保持光澤順滑,染髮前需要對頭髮進行護理,挑選染髮產品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染髮產品,染髮後更要對秀髮保養,才能擁有健康靚麗的秀髮。
責編:桔子
喜歡記得來一個
李慧良 | 楊志剛 | 馮瀚毅 | 吳志剛 | 王昌濤 | 董銀卯 | 何聰芬 | 張殿義 | 林翔雲 | 劉玉亮 | 劉 毅 | 徐新軍 | 呂 智 | 張 穎 | 李思婷 | 傅 炯 | 閆世翔 |
趙 燕 | 崔曉紅 | 方祥銘 | 解衛星 | 二 山 | 邢興懷 | 韓 李 | 王 彬 | 李應坤 | 黎 明 | 徐龍虎 | 解 勇 | 鄭元東 | 騰 飛 | 金 武 | 張美峰 | 張吉勝 | 邱顯榮 |
訂閱熱線|010-68730910
投稿熱線|010-68920860
郵箱|ccr20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