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徐漢雄
日前,一段「保潔員喝廁所水」的視頻流傳網絡。保潔員從蹲便池裡舀出一杯水,當眾一飲而盡,並說,「也是希望公司的各個崗位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據本報10月15日A22版報導)
該視頻錄製地為山東一家飼料公司。10月13日,該公司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視頻中的保潔員為公司「標杆員工」羅某,喝廁所水並非公司要求,「她是我們的一個榜樣,這是她工作做到極致了。」「因為經過各方面檢測、到了便池水能喝的程度。」
面對外界質疑,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也是經歷了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震撼的過程。可能在人的觀念裡,便池就是盛大小便的,如果是一個盛水容器的話,可能就比較容易讓人接受。」這名員工說的沒錯,思想決定行動,有什麼樣的觀念,就能接受什麼樣的行為。
為什麼在外界看來很荒唐的舉動,在這家公司顯得很正常?視頻中,圍觀的人群對保潔員喝廁所水是報以掌聲,沒有誰覺得難堪,這種現實中的荒誕說明了什麼?就是一些人的觀念錯位了,把不正常的事看作正常了,反常之舉就成了合情合理的存在。
媒體多次報導過,有公司為了懲罰沒有完成任務的員工,逼喝馬桶水,甚至成為拓展訓練與內部培訓的項目,鞭策員工知恥後勇。網上也流傳過一則勵志故事,一名日本女學生在酒店的受訓期間,對擦馬桶感到難堪,上司當面舀了一杯馬桶水喝下去。女生感到十分慚愧,從此打掃廁所異常認真,也能喝馬桶裡的水了。這經歷成為了她一生的力量,以後成了女大臣。這則故事無從考證,卻並不妨礙以訛傳訛,成為一些酒店培訓員工的勵志案例。
山東這家公司的喝馬桶水邏輯,正是這樣的。可見,喝馬桶水有其生存的土壤,這不過是觀念錯位後的奇葩。把工作做到極致是必須的,馬桶乾淨到裡面的水能喝,可以視作是一種工作要求,卻不等於要喝馬桶水。畢竟,從衛生角度,肉眼看到的潔淨,與水質的真正達標,是有差距的;從心理角度,喝馬桶水也是難為情的。如果是願意喝,喜歡喝,還喝上了癮,也不能表明就是合理的,這時,只怕要看心理醫生了。
正如律師所說,喝馬桶水即便是員工自願行為,有違公序良俗,不應提倡。若是公司誘導,員工可請求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內的賠償。那些把侮辱人格的行為當勵志的,才是腦子進水,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