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而你強的時候,世界最公平。
而在這次重溫《知否》原著時,我也覺得這句話,和明蘭與賀弘文的經歷,有某種微妙而又神奇的契合。
就像賀弘文一家,以為明蘭會妥協,所以放任明蘭和表妹正面對抗。
而當他們發現明蘭不是非賀弘文不可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又開始發生轉變。
01賀弘文之前的不作為,是篤定明蘭不會變
曾經,在明蘭和盛老夫人眼中,賀弘文是個非常適合結婚的對象。
理由是:
弘文哥哥著實是個品行端方的君子,自立自強,溫厚可靠,他自小便發願不想納妾。
這在古代,實屬難得。
而如果與這樣一個男人在一起生活,兩情相悅最好,但如果不能兩情相悅,起碼也能做到相敬如賓。
更別提明蘭和賀弘文本就自幼相識,關係也一直很不錯。
因此,對於向來務實,想尋覓一個好人家的盛老夫人和明蘭祖孫倆,賀弘文是一個特別好的人選。
這裡的「特別好」不是指除了賀弘文之外,就沒有更好的男人,而是指明蘭作為一個庶女,由於身份的限制(也算是自身實力),選擇的空間有限。
而賀弘文,是她有限選擇空間裡的,最佳選擇。
盛老夫人和明蘭都知道這點,所以在確認了之後,就安心等著兩人到了年紀之後定親。
賀弘文和賀家人也知道這點。
起初,他們也一門心思等著在定親之後,迎娶明蘭進門。
可在賀弘文的表妹曹錦繡出現之後,他們的心思,卻起了微妙的變化。
曹錦繡命運坎坷。年少時,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沒多久,曹錦繡家人犯事,連累全家被流放。她也因為流放地實在荒涼,吃不了苦,而給人做了妾。
等到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她才逃離苦海。而這時,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哥。
在曹錦繡看來,姨媽向著娘家,表哥性子溫和,那他們只要同意娶自己進門,自己又能過上好日子,而曹家人也能跟著享福。
因此,曹錦繡不惜一切代價,哭求賀弘文,納自己為妾。
看著表妹可憐兮兮的樣子,一向溫柔的賀弘文也下定不了決心拒絕。加上在那個時代,男人納妾本是常事。
賀弘文也就慢慢有點忽略了自己曾經不願納妾的想法,開始半推半就起來。
到後來,他和母親還有祖母甚至還想著,賀弘文和明蘭的婚事早已鐵板釘釘,因此,不如把難題拋給明蘭。
如果明蘭同意,賀弘文就可以順勢收了曹錦繡,而如果明蘭另有想法,得罪人的,也不是賀弘文。
這種遇事縮頭,把難題拋給女人的行為,真正讓人不恥。
但好在,明蘭並不吃這一套。她甚至還表示,如果曹錦繡進門,自己和賀弘文的親事,就會告吹。
這是明蘭少有的,在外明確表示自己強硬的態度。甚至,在看到賀家態度一直曖昧不明之後,盛老夫人還直接對賀家表達了不再結親的意思。
這種強硬也讓賀弘文有了危機感,進而表態說不會和曹錦繡有任何除兄妹之外的關係。
說白了,之前賀弘文的不作為,就是篤定了明蘭不會變。
因此,當明蘭,以及盛老夫人的態度發生改變時,賀弘文的態度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種相對來說圓滿的結局,但這種非要靠自己爭,才能得來的所謂的幸福,明蘭並沒有那麼甘之如飴。
02明蘭後來的妥協,是因為無奈
有時候,命運真的很神奇。
當曾經一個你以為很優秀的人,在你面前的形象幻滅之後,你又會迎來他形象的一次又一次的幻滅。
起初,賀弘文態度強硬地拒絕了曹家母女,也表達了自己只願娶明蘭一人的決心。
見此,盛老夫人和明蘭的態度也有些鬆動。
這種鬆動,一方面是因為賀弘文的表態,證明了他對明蘭的重視,另一方面,是對命運無奈的妥協。因為盛老夫人,真的很難再為明蘭找到一位,人品不錯,且家裡人口不那麼複雜的人家了。
而最後,讓盛老夫人和明蘭點頭同意和賀弘文婚事的決定性因素,是她們得知,曹錦繡在做妾的時候,被正房太太灌下過無數次紅花湯。她已經不能再生育了。
要知道,一個不能生育的妾室,對正房太太其實沒多大威脅。
加上論相貌,論德性,明蘭都強過曹錦繡百倍。她也有自信能籠絡住賀弘文的心。
因此,明蘭在明知賀弘文要納曹錦繡為妾的情況下,也默認同意嫁給賀弘文。
需要補充的是,賀弘文納妾,是因為曹家母女再一次賣可憐,說賀弘文不娶,曹錦繡就不能活了。
賀弘文只得妥協,但也提出要求,說如果曹錦繡進了門,曹家就不能是賀家的正經親戚。偶爾幫幫可以,親戚情分就不必再提。
看到原著這部分劇情的時候,我覺得挺唏噓。
在強悍的命運面前,人好像真的很無力,因為人總是很難對抗命運的安排。但人卻又總會活得很努力,在能夠選擇的範圍內,為自己找到一條好走一些的路。
而在這之後,可能是波折太多,也可能是緣分沒到,明蘭和賀弘文的婚事終究沒成。
明蘭嫁給了顧廷燁,開啟了另一種人生。而他也成了賀弘文心中的白月光,再也不見,卻時常想念。
03寫在最後
梳理明蘭的經歷時,你會發現,一個人不夠強大的時候,選擇的餘地也是有限的。
在這種情況下,在你選擇餘地中,分數最高的人,如果給你壓力,你的處境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妥協,不甘心。放手,又覺得可惜。
所以,整個人會變得非常糾結。
但明蘭的處境,是因為出身,以及庶女的身份。加上她身處在那個年代,這些硬性的內容幾乎是無法改變的。
如果沒有顧廷燁的突然介入,明蘭也只有認命。
但我們卻不同。我們身在一個靠自己努力就有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時代。
那與其固步自封,對這幾個都不怎麼好的選擇糾結,不如先緩一會兒,把注意力轉回到自己身上,讓自己更強大,讓自己更有力,也讓自己有更大的選擇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