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深以為然,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錢是人性的試金石,可以幫我們看透人心;
錢是感情的測謊儀,可以幫我們檢驗真情;
錢是人品的探測器,可以幫我們測出人格。
透過金錢往來,可以讓我們快速看清很多人和事。
借錢見人心
俗語有言:「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人生得意的時候,願意與你來往的人有很多;
可當你處於低估的時候,願意伸出援手借錢給你的人,卻寥寥可數。
想起那句非常扎心的話:「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借一次錢,你就能看透人心。
早年間,林語堂趕赴哈佛留學,剛開始一直靠著獎學金維持生活。
但是一年後,獎學金被停了,他的生活開支出現了困難。
林語堂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親朋好友們對他的難處也是有心無力。
處在困境的林語堂,走投無路之下,他鬥膽給胡適發了電報求助,希望對方可以給自己做擔保人借1000美元,並保證學成歸國後還。
電報發出去一段時間後,林語堂就收到了胡適的匯票,上面還附言說這筆錢是北大預支給他的工資,讓他在美國安心讀書。
林語堂藉助這筆錢解決了燃眉之急。
畢業後,林語堂拒絕了國外許多高校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到北大。
本想當面感謝胡適,恰逢胡適去上海講學,林語堂便直接找到北大校長,想著把錢直接還給北大好了。
誰料校長卻說,北大從來沒有給教師預支過工資。
林語堂這才恍然大悟,那些錢其實是胡適自掏腰包借他的。
這份情誼讓林語堂深受感動,一直銘記於心。
很多時候,要看清一個人的真心,問他借一次錢就一清二楚了。
利益見人性,患難見真情。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的:「惟有身處卑微之時,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在你落魄的時候,願意雪中送炭,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還錢見人品
生活中,錢借出去很容易,想要回來往往卻很難。
相信你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借錢的時候和你好聲好氣,但是錢借出去了,還錢的時候卻不守信用,你去要回來的時候,他甚至翻臉不認帳。
殊不知,這樣不守諾言的行為,無異於在消耗自己的人品。
錢,不僅僅是感情的照妖鏡,更是人品的試金石。
古時候,有一位書生,寒窗苦讀十多年,只為一朝金榜題名,奈何家境貧寒,進京路途遙遠,沒有足夠的路費。
於是,他找到當地的財主,向他借了一些錢,並寫下了借據。
誰料長途跋涉上京趕考,卻未能如願高中。
他心情沮喪地回到家,日子一天天過去,還款的日期馬上就到了,書生還沒有籌夠還給財主的錢。
這時候,財主家不幸失火了,家中大部分物品被燒毀,那張借據也被燒沒了。
得知此事,書生心想,反正財主也不差這點錢,既然借據沒了,那些錢乾脆就不還了。
於是死皮賴臉地欠錢不還。
這件事傳開後,大家都紛紛遠離書生,不再與他來往。
《論語》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言而無信的人,絕不可深交。
人在金錢面前的態度,是最真實的;
透過一個人對還錢的態度,我們就可以看清他的品行。
要知道,別人願意借錢給你,是相信你的為人,錢要主動按時歸還,方才不辜負對方的信任。
一個信守諾言,按時還錢的人,人品一定不會差。
好的關係,一定要談錢
曾經看過一句話:「不談錢的人,永遠不會成熟。」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把「談錢傷感情」這句話掛在嘴邊,從不敢主動談錢,好像只要一談錢,就會破壞彼此的情誼一樣。
殊不知,不談錢更傷感情。
好的關係,一定要談錢,經得起談錢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樂樂最近開了一家咖啡店,因為新店開業,店裡面事情比較多,有時候會忙不過來。
這時候,她就會打電話找閨蜜過來幫忙。
閨蜜是個全職太太,平日裡反正閒著也閒著,也很樂意來幫忙。
雖然閨蜜生活比較寬裕,並不在意這點錢,但是每次只要閨蜜過來幫忙了,樂樂都會按正常工資給她結算,從不讓她白幫忙。
有時候,閨蜜在店裡面消費了,也會和正常的顧客一樣付款,從不會仗著她們之間的關係,在店裡免費吃喝。
她們十多年的朋友了,該收的錢照收,找給的錢一分都不會少給對方。
很贊同一段話:「好朋友之間的相處,重在坦率,重在舒服。
我不希望他有困難時,想找我借錢卻難以啟齒;我也不希望找他還錢時,需要小心翼翼。」
檢驗感情的最好標準,就是談錢。
願意談錢,才是對一段感情最大的負責;懂得談錢,才能讓這段感情更加堅固。
俗話說:金錢有價,人情無價。
即使是親兄弟,都要明算帳。
能把金錢和人情區分開來的感情,才能更加長久。
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是透過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往往可以折射出很多人情冷暖和人格品質。在你有困難的時候,願意借錢給你的人,是真心待你的人,要記得感恩。圖: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