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聖誕。
寫聖誕最多的作家,大概是狄更斯。狄更斯寫聖誕,說來可憐,一大半是為了稿費養家餬口。但他在書中用文字描繪了一些經典的聖誕節慶祝場面,對後人影響至深(有人說英國人的聖誕節就是狄更斯的聖誕節)。Merry Christmas這句祝福語也來自他的小說《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聖誕節的主色調是綠色和紅色。北半球的聖誕節在冬天,這兩個顏色在白雪皚皚中尤為突出。不曉得南半球的聖誕節怎麼過,或許聖誕老人穿著大褲衩送禮物?
理論上只要是長青的呈三角形的植物都可以裝飾成聖誕樹。比較常見的是松樹或杉樹。三角形意味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合一(holy trinity)。這幾天在街上見到很多棵聖誕樹,其實高架旁偽裝成大松樹的通信基站也可以打扮一下嘛。
聖誕星這種植物則來自墨西哥,在1825年由美國駐墨西哥大使Joel Roberts Poinsett引入美國。所以聖誕星的英文名就叫Poinsettia,中文叫一品紅。頂上紅色的其實是葉子,花心處才是它真正的花。
聖誕節常見的植物還有這種,葉片帶刺,成串結著紅色果實,英文叫holly,中文叫枸骨。我記得小時候畫卡片,總是喜歡畫這個,紅綠相映煞是好看。最近發現小區裡也零星種了一些。在德國,人們認為在家裡掛一束枸骨,可保家宅安寧,防邪佞入侵。在聖誕禮物包裝上也常常見到它的身影。
聖誕節最出風頭的植物,當然是槲寄生(Mistletoe),尤其在英美地區,不少影視劇裡有它推波助瀾。第一次知道這個植物的名字,是因為一本痞子蔡的小說(好像暴露年齡了)。槲寄生是一種寄生類植物,聖誕節的時候扎一把槲寄生,倒掛起來,如果有人剛好站在槲寄生下面,那麼任何人都可以過去親吻她,不可以拒絕(狄更斯書中也有描述)。所以槲寄生又叫Kissing Bough。哈利波特和張秋就是在槲寄生下接吻的。在古希臘傳說中槲寄生有著不可述的奇特藥效(大家猜)。鑑於目前槲寄生的生長趨勢,判斷傳說不可信,不然老早被吃光。
上面提到的這些植物,基本上一到聖誕節就會齊齊出現,簡稱「聖誕福娃」。各種排列組合一下,就是製作聖誕花環的原材料。
今天動手做了一個花環應景。拘於原材料,以及慳吝本色,做了一個永不枯萎版,明年倒飭倒飭可拿出來再用。
所有材料在淘寶買的,桂皮、橡果、松果等,一顆顆用熱膠槍粘上去。花了三十分鐘。十分鐘製作,二十分鐘用來欣賞。如果有機會去植物園,倒是可以隨路搜集一下這些天然素材。熱膠用起來很方便,粘在手上也沒事,等幹了撕掉就好。這點比其他的化學膠水好,方便小朋友操作。掛在牆上還挺有過節氣氛的。
最後,祝大家聖誕快樂。我要去重溫一遍老電影《真愛至上》,你們呢?
其他:
1,聖誕熱酒食譜;
2,聖誕餅乾食譜;
3,文中引用圖片,部分來自pixabay;植物圖譜引自《奧託手繪彩色植物圖譜》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