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日本人造假,中國人憑真本事驚豔了所有國家!
在生活中我們常用鬼斧神工來形容藝術技巧高超,非人力所能達到。鬼斧神工不僅用來形容藝術技藝之高超,而鬼斧神工本來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藝術品界有一朵璀璨的明珠,名叫鬼工球。鬼工取自鬼斧神工之意,鬼工球不僅技藝獨特,工藝精湛,並且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世人了解鬼工球應該追溯到宋代,當時鬼工球的技藝已經很高。由於鬼工球的材料是象牙,人們通常稱它為象牙球。它採用中國傳統的鏤空技藝,在宋代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三層的象牙球。後來經過幾代藝人的不斷改進,到清代的時候,象牙球已經能被雕出十四層之多。
清末年間,有一個廣東象牙球藝人名叫翁昭。翁昭的父親是個象牙球藝人,由於從小的耳濡目染,小小的翁昭對象牙雕技藝十分喜愛。父親看到翁昭喜歡象牙雕,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對小翁昭多加教誨,加上小翁昭的勤學苦練,二十多歲的翁昭已經能夠雕出二十四層以上的象牙球了。
二十出頭的翁昭在當地已經成了名人,自己的作品更是遠銷海外。1915年美國在舊金山舉辦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北洋政府要求各地選出當地的特色產品參加萬國博覽會。當時連年戰爭,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哪有特色產品拿出來參加萬國博覽會。翁昭所在的廣東雖屬繁華之地,但是連年戰爭,難得有好的藝術品。無奈之下,當地官員想到了翁昭。翁昭想到此事是為國爭光,於是精心雕刻了25層的象牙雕,代表廣東參展。
廣東官員拿著翁昭的二十五層象牙雕,本想這件稀世珍品肯定能一舉斬獲金獎,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原來在此次博覽會上,日本的象牙球居然是二十六層。中國代表團成員認為當今世上不可能雕出二十六層的象牙球,於是對小日本的象牙球提出異議,認為其中有詐。
為了顯示此次博覽會的公正,組委會答應了中國代表的請求。於是將兩件象牙球同時放入沸水中,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金不怕火煉,中國的象牙球在沸水之中完好無損,而小日本的象牙球卻原形畢露。原來小日本的二十六層象牙球是用膠水粘起來的。真相大白,小日本的鬼伎倆終於露出原形了,而中國人憑自己的真本事,讓世界各國驚豔不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