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話說,從前有個放牛娃牛郎,有日撞見一位仙女在河裡洗澡,牛郎一見傾心,身邊黃牛開口說人話慫恿牛郎去偷仙女的衣物,以此勾引仙女。仙女發現衣物被偷便跟了過去,兩人一見鍾情,走在了一起
但仙女本是天庭的一位織女,王母得知後大怒,派出天兵天將前來抓拿織女回庭,還丟下釵子化作銀河隔離兩人。後來,每年七月七日無數鵲鳥組接一塊形成鵲橋,讓牛郎織女二人相見
世間流傳的「牛郎織女」大概就是這麼個模板,各個版本之間細節有所不同
小時候覺得有點意思,長大後覺得故事過於扯淡,有多處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這個黃牛開口說人話就不現實,什麼西王母丟下釵子化作銀河也過於玄幻,還有一個「天庭」人員的離開為何會引起上級如此興師動眾、大動幹戈?(這裡面涉及了一個千古之謎,後面我會揭秘)
事實上,任何的神話故事或藝術作品,都是依託於現實原型,注入個人想像力加工完成的,這牛郎織女也不例外
首先,牛郎原型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不是別人,正是商朝始祖王亥
那為何要叫牛郎,不叫馬郎、豬郎,那是因為王亥當初和弟弟王恆曾假扮成牛羊商販,隱藏身份,便於接近西王母部落。在從前,一個人若沒有姓名便以他的職業作姓,這種文化很常見,比如陶姓意為制陶,司馬意為主管馬匹的官。西方有smith,意為鐵匠、鍛工
而織女原是西王母部落的一位女巫,沒有看錯,就是女巫,在那個蠻荒時代,掌握祭祀的人等於具備了和鬼神溝通的能力,享受統治者待遇(在其他文化裡也有類似情況,比如西方就是宗教統治)
這個西王母部落是指女媧後人的部落,西王母不是特指某一個人,而是,每一屆西王母部落首領都叫作西王母
此外,西王母部落的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天國
那,憑什麼說西王母部落是天國,此處是需要辨明的一個要點:讀過我前文《什麼是風水,第一個發明風水的人是誰?》的朋友會知道,首位發明易經的是伏羲,之後是女媧繼承了伏羲的遺志,稱為第一次演易,易經是從天上飛行的大雁身上提取靈感創造而出
因此,易經中所說的「天」是指代天上飛行的大雁,其知識集合成的智慧是「天書」,是「不周易」,是「易經」
如此,掌握著這門技術的部落則稱為天國、天部落
而上古文化中所謂的「天」,是周文王、周公、孔子的「天」,是指意識化的天,是神性化的天,如同古人認為山有山神,樹有樹神,頭頂上的天空自然就對應天神
此二者雖同樣寫作一個「天」字,含義卻截然不同,前者才是真正意義的「天」
所以,後世不明真相的人把天國和天界混為一談,自然會錯誤地把天國派出的人描繪成了天兵天將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想懟:你這開局一張嘴,內容全靠編
依據當然有,實際上,牛郎織女故事原型主要來自易經中的《蹇》卦
蹇:表示鈍,指困苦,不順利
隱含的三層意思:
1.通謇,指口吃結巴(下面換成了一個言,表達、語言的意思)
2.通褰,指衣物(下面是個衣服的衣)
3.通蹇,指行走困難(下面是個足)
那,是什麼事情,同時滿足了不好言語、與衣物相關、行走困難三個要素呢(為照顧閱讀體驗,這裡不做深入剖析)
答案呼之欲出,那是因為,女巫在河裡洗澡的時候,衣物被王亥偷走了,女巫發現衣物丟失,礙於羞恥,不敢聲張,只得焦急的、躡手躡腳的四處尋找
蹇卦的六句爻辭(科普一下,每個卦共六爻,每句爻辭配有一句爻辭,六句爻辭組合成為一段故事):
初爻:往蹇,來譽
二爻:王臣褰褰,匪躬之故
三爻:往褰來返
四爻:往褰來連
五爻:大褰朋來
六爻: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一句句地解讀
初爻的「往蹇,來譽」
往蹇:去,去幹什麼?當然是去偷人家的衣物啊,初爻的這個蹇嚴格來說,該寫成「褰」才是
來譽:她回不去後,就會來。來了,就會給你帶來榮耀和利益
注意,關鍵來了,為什么女巫一來,就能帶來榮譽和利益呢,這裡就是前面說的千古謎的關隘
因為這個女巫非同常人,她原是西王母部落的一名織女,為什麼叫織女?因為她在部落從事的是織布工作,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欲記錄易經的知識,只得將知識內容織於布上,這位女巫正是身居此要職的人
王亥這一切的行為,就是為了得到易經,看過我前文的人就知道,易經的本質就是教人求權、求財、求人丁的技術,只嘆,王亥心機之深
而孔子著的《繫辭》第十一章中卻說:《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當文王與紂之事耶?是故其辭危
一個絲毫不懂易經的人,竟然敢說易經是起於殷商而盛於周朝
以周初歷史解易,是忘了《周易》是中華民族文化根源的屬性。孔子成了一堵牆擋在那裡,擋在了前邊,無人敢向中國文化源頭上去探索
此外,他的這部《繫辭》居然還被吹成了經典集大成者(關於孔子對易經所作的惡,我暫時不做過多講述,但,不能因為他是孔子,他做錯的事情,我都要硬說他是對的)
二爻的「王臣褰褰,匪躬之故」
王臣:王是誰,並非固有觀念中的男性帝王,卻是西王母部落的首領西王母,當時西王母部落掌握著易經的技術,擁有絕對權威,是貨真價實的王,而西王母的臣,自然就是這個女巫,是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
躬:弓著身子,彎著背部。身上沒有任何衣服還需要找尋自己的衣服,由於是女子,還需要護住自己的私處,在找尋衣服時只能弓著身子在河岸跳來跳去
整句話的意思:(由於羽衣是在牛郎手裡)織女不停地、翻來覆去地找尋她的羽衣,不是那麼彎著腰找啊找就能夠找回來的
三爻的「往褰來返」
往:前往,表示沒有衣物的她,不能赤身裸體地前往西王母部落
返:來到,她回不去部落,只能找路人詢問她衣服的事情,來到牛郎這裡
四爻的「往褰來連」
聯,連也。從耳,耳連於頰也,從絲,絲連不絕也
織女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一步步朝著牛郎這邊走來,看到牛郎後,聯絡、問詢牛郎有沒有看到自己的衣服。回不去的織女最終留下來與牛郎建立了「耳連於頰」、「絲連不絕」、「耳鬢相磨」的婚姻關係
五爻的「大褰朋來」
大褰:織女做了牛郎的妻子後,做了一件為他們招來大禍的事情——大量的製作帶有易經知識的布,把易經的知識洩露給了牛郎
朋來:朋友來了,來的不是牛郎的朋友,而是織女的朋友,織女從前在西王母部落認識的人。因為織女背叛部落且洩露易經的事情被西王母知道了,西王母派人前來尋訪、追蹤、發現了織女的行蹤,暗示危險來臨
六爻的「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六爻講西王母的人已到來。吉,慶幸要做的大事已經完成,即便此時去見西王母、讓織女回到西王母身邊去,也已經心理上有所準備,也已無所遺憾
易經的爻辭中多處出現「大人」這個次,多表示有地位的人,此處指代西王母
以上,就是整個牛郎織女神話原型,其本貌講的是一個小偷改變家族命運,改寫歷史進程的事,可以說,王亥要是沒有偷到易經的話,不會有之後商朝六百年的偉業。了解完真相後,原本離奇的神話故事再次變得合情合理起來
為什麼直到今天仍然會將從事夜場公關的男人叫做牛郎?萬惡之源來自於此,本意是指對女性比較有手段的男性
為什麼有河南出小偷的傳說?因為牛郎王亥就是河南人,而西王母部落對應的則是山西一帶
為什麼會有西王母劃銀河隔離兩人?真相是易經被盜的事觸怒了西王母,她以河流為界線,不允許商部落的人再踏足她的領域
事實上,中國文化中的很多神話故事的原型都來源易經,何止牛郎織女,如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盤古開天、玄鳥生商、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等,以後我會逐步講到
關於牛郎王亥的結局值得交代一下,下場當然不會好,先被人割了鼻子,然後五馬分屍而死,這又牽連出了另一個更加陰暗的事情
最後,再說說這些個什麼七夕節
現在是資本時代,通俗點,誰錢多誰就是老大
資本家想要最大限度地榨取平民的金錢,就要絞盡腦汁地弄出各種方法來圈錢,把「有錢就應該拿去消費」的觀念植入大眾腦髓
想通了這個點,你會發現這種套路又何止限於「節日促消」呢,比如什麼把房子和婚姻幸福、生活安定、內心安全感綁架在一起,迫使很多人早早地把一生交給了銀行
以資本操縱輿論,讓這類觀點塵囂甚上,不斷腐蝕你的思想,使你逐漸喪失獨立思考能力,一個個成為如同模具印出來的產品。無形之刃,毫不留跡
有人可能想懟,你是個極端主義,我覺得有的權貴挺有愛心的,經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回饋社會
我承認,是有一些上層階級人是博愛的,但更多的精英階級,他們是不會有什麼所謂國家、民族概念的,他們只關心一件事情——如何讓自己越爬越高
平民在他們眼中如同牛、羊一樣,隨宰隨吃,就像你吃牛、吃羊的時候你會考慮它們的感受嗎?當然不會,你只會想,肚子餓了就要吃
亦如雜草一般,現在割了一批,過段時間,雜草又能自行恢復,有需求了,再割一批,如此循環
好像香港的天價房產,我曾經看過一個國外記者的報導,其實香港有不少土地是未經開發的,那些財團為何要這麼做,目的就是為了繼續保持高房價,保證高收益。曾經有官員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政策,最終都遭到彈劾,先後被下課
包括明星劉德華曾經參與了一個支持填海的《東大嶼都會》宣傳片工作,之後也遭到人身攻擊,肆意抹黑
民眾或許到死都不太明白究竟是誰讓自己過得如此艱苦,只會把積蓄的怒火傾向政府
至於那節,藉口節日搞點社交聚會本無可厚非,我只是比較反感這種被人牽著鼻子走,被人愚弄的感覺
還是要祝各位玩得開心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期就是這樣咯,之前事情比較多,更新頻率低了點,之後我會努力更勤點
留言區
往期精彩文章
︱什麼是風水,歷史上第一位提出風水的人是誰?︱
︱被世人誤解千年的「狐狸精」傳說︱
︱古代帝王為何總稱自己為孤家寡人?︱
︱我來告訴你富婆命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