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道吉日」的起源考證
「黃道」本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個名詞,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行軌道。黃道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又從希臘傳入印度。隋唐時,這一概念隨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了中國。當時中國天文曆法已經有了發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體系,因此,黃道十二宮傳入之後,對中國傳統天文學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
直到明朝末期,基督教傳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學知識介紹進中國,黃道十二宮才逐漸被廣泛應用。黃道十二宮星座分布的位置和中國太陽曆(夏曆,也是民間所說的陰曆、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樣,也正是這個原因,黃道十二宮才融入了中國的天文學之中,在農耕、氣象預測等領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黃道吉日,是中國傳統曆法「黃曆」(萬年曆)中的特有詞彙,指的是諸事皆宜的日子。黃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執、成、開"稱為小黃道日),這黃道六神值日之時,諸事皆宜、不避兇忌,即為「黃道吉日」。
「黃道吉日」在很大程度上是從氣象預測上來解釋的。古人做任何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其中「天時」一說,很大程度上包括氣象條件在內。所以,通過看「黃道吉日」來預測未來天氣變化還是頗有可取之處。
二、「黃道吉日」推算方法綜合闡述
中國人自古有觀天象測兇吉的理論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關於日子的吉兇的記載。這種獨特的測吉兇擇日文化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在民間具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中國人並沒有特意保護其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傳承了下來。自古以來,擇吉日的選擇有佛、儒、道等諸學派,流傳下來的就有《玉匣記》、《萬寶樓》、《敖頭通書》、《靈棋經》、《協紀辨方書》等書,對怎樣選擇良辰吉日法門甚多。擇選吉日術形成完善於漢,漢後至元代以前的有關著述,大都湮沒無存致使許多問題難以考辨;現今可見的擇吉文獻,以清朝乾隆時所編纂的《協紀辨方書》最詳備、最具代表性。
(1)傳統曆法:「黃道十二宮」
用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方法,黃曆便是用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的傳統曆法。黃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一種萬年曆,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在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每天的宜忌、幹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運程、吉神兇煞(黃道、黑道)等。"黃道」本是天文學上的專門術語,天文學上還有白道、赤道,但並無「黑道」;"黑道兇日"這概念是古代黃曆編制者相對「黃道吉日」而創的術語。
古人認為,吉日的選擇並不是不顧年、月、時的吉兇,而要相互觀覽,綜合選擇。傳統曆法選擇將「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等六辰為兇神,認為犯之不吉;將「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稱為六黃道,所謂黃道吉日就是這六神所在的日子。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就叫黃道吉日,諸事皆宜、不避兇忌、吉祥如意。正統的黃道吉日必須結合用事者的生辰進行參詳選擇。
(2)擇吉推算綜合闡述
《漢書·天文志》記載:「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黃道天空中共分布著十二個亮度最高的星座,它們是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等。所謂黃黑道是天體中的自然現象,古人總結了這種現象對人類影響的規律,圍繞二十八宿星運行、值日,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趨吉避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
黃道日有小黃道日和大黃道日兩類。大黃道日通常以青龍黃道為首來進行推算,有六個黃道吉日和六個黑道兇日;同時,每日的十二個黃黑道時辰也用大黃道來推算。小黃道日是以月建為首順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沒有大黃道日可用,即選小黃道日。
黃道吉日的推算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十二值日」,另一種是十二地支配「十二神煞」。
十二值日為:黃曆以「建日、除日、滿日、平日、定日、執日、成日、收日、破日、危日、開日、閉日」等日以定吉兇。將「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個字分別注在黃曆中的每個日期的下方。凡與「除、危、定、執、成、開」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黃道吉日;與「建、滿、平、破、收、閉」6個字對應的日子,就是黑道兇日。
(3)十二值日口訣:
除危定執-黃(黃道),建滿平收-黑(黑道);
成開-皆可用(黃道),破閉-不可當(黑道)。
十二神煞為:「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等十二吉兇神煞。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為六黑道。
(4)基本原則:
擇吉日的基本原則就是八個字:「以事為綱,以神為目」,或者是「以事為經,以神為緯」。這兩句話的意思都是說,選擇吉日因事而起,根據所辦事情的性質去尋找最能帶來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時明確最可能造成大災大難的兇神惡煞,然後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與所理之方,這便是所需要的「黃道吉日」與吉山吉方。然後推算出兇神惡煞所值之日與所理之方,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兇日」與兇方。
因此,擇吉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日子裡有哪些神煞,其吉兇宜忌如何,力量大小與善惡輕重之程度怎樣等等。接著根據所要辦理的事情,尋找最適宜於它的吉神,以及它最忌諱的兇神,趨吉避兇。從原則上說,每一位事情,都有一至若干個最適宜於它的吉神和為它所忌諱的兇神。所辦事情明確,所宜所忌神煞清楚,然後根據諸神煞之所從起,逐一推排,即可獲得所需的吉時吉方。
(5)吉兇宜忌取捨原則:
據《協紀辨方書》卷十:「凡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凡吉兇相抵,德喜之事仍忌;吉不足勝兇,則從忌不從宜。」
具體而言,吉兇神煞互相摻雜及其對待方法不外這樣六種情況:
其一,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
其二,吉足抵兇,遇德則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宜亦從忌;
其三,吉不抵兇,遇德則吉勝,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四,兇勝于吉,遇德始相抵,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五,兇又逢兇,遇德從忌不從宜;不遇,諸事皆忌;
其六,兇疊大兇,遇德仍諸事皆忌。
並非一遇兇煞,不分力量大小輕重主次一概迴避。
(6)擇吉步驟:
1、首選黃道日,然後根據己的八字進行擇日,再過濾掉民俗忌日,最後每日的宜忌按照「建除法」的規則去挑選,這時所挑選的日子就是最適合自身的。
黃道吉日是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六神所在的日子。
2、使用八字擇日,使用自身的年歲幹支信息與當日的五行幹支信息進行運算,去掉衝、克、刑、害對自身不好的日子,挑選有助自身的好日子。
3、再過濾掉民俗忌日,各地的民俗忌日有很多,下面只列出最主要的一些忌日,擇日時最好避開下面的日子。
①四離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叫做離日。一年中共有四個離日。
②四絕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絕日。一年中共有四個絕日。
③四廢日:春季:庚申、辛酉日。夏季:壬子、癸亥日。秋季:甲寅、乙卯日。冬季:丙午、丁巳日。
④十惡大敗日:日逢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為十惡大敗日。
⑤三娘煞日: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這種機率就不會太高。
⑥楊公忌日: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在玄空家的眼裡,在這十三個日子裡不宜辦大事。
按照"建除法"確定每日的宜忌進行選擇。
(7)十二值日:
十二值日是古代陰陽五行家用「建除」等十二個規定的字,配合十二地支,以決定時日的吉兇的一種術數之法。《淮南子》曰:正月建寅,則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戍為成,主小德;亥為收,主大備;子為開,主太陽;醜為閉,主太陰。
以「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等十二值日周而復始觀其所值,以定吉兇。每月交節則疊兩值日,其法以月建上起建,與鬥杓所指相應,如正月建寅,則在寅日上起建,順行十二辰是也。
十二值日就是十二建星輪流值日。其順序是:建太歲、除青龍、滿喪門、平六合、定官符、執少耗、破大耗、危朱雀、成白虎、收貴神、開弔客、閉病符。一般情況下,每個字值一天,但也有連續值兩天的。排序是這樣的:在月柱時段內,與月柱地支相同的日即為「建」日。「建」乃一月之主。所以從「建」起義。「建」之後為「除」,「除舊布新」。由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為數之極,所以叫「滿」。滿則必溢,溢則平,故「滿」後為「平」,平則定,定則可執,所以相繼為「定」為「執」。執是守成之意,而物不成不毀,所以繼之以「破」。破則知危,知危則事能成,事成則必有收穫。所以「破」之後為「危」為「成」為「收」。至「收」,數恰為十,十為極數,然數無終極之理,勢必要 「開」,開不太過,須加約束,受之以「閉」。「唯其能閉,故復能建」,周而復始。
尋查某建星關鍵得知道從何處起「建太歲」,從每個月所值的地以起。每年從立春後第一個寅日起「建」,一天一位,按以上順序以此往後排。比如正月地支為寅,那麼就從寅日上起「建太歲」,以下順數,卯日則為除青龍,辰日則為滿喪門,巳日則為平六合,午日則為定官符,未日則為執小耗,申日則為破大耗,酉日則為危朱雀,戌日則為成白虎,亥日則為收貴神,子日則為開弔客,丑日則為閉病符。其它月份以此類推。一年共重複12次(十二建星排列順序為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這樣剛好保證下一年立春後的第一個寅日為「建」。查月建同排四柱一樣,以節為準,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8)十二值星也分別歸入黑道日或黃道日,分別如下:
建滿平收-黑(黑道);除危定執-黃(黃道);成開-皆可用(黃道);破閉-不可當(黑道)。
民間在運用黃道日與黑道日上有所變通,歌訣於下:
建宜出行收嫁娶;定宜上梁滿修倉;
破除療病執宜捕;危利安床閉丈量;
成開所遇均大吉;平日做事總平常。
十二值不管是黃道還是黑道,都有宜和忌,吉兇要根據具體事項而定,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具體的事項擇日。
(9)【十二值位名詞解釋】:
黃曆裡,在每個日子的下面標有:「建、除、滿、平、定、執、成、收、破、危、開、閉」(俗稱12值位)字樣,就是說明該日吉兇宜忌的,十二值位的宜忌也稱「建除法」。其具體含意如下:
十二值位具體含意:
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諸事可為,但不宜動土修建。
除日指清除的含意。除舊迎新大吉。
滿日指圓滿的含意。祭祀吉,其它不吉。最宜嫁娶。
平日指平順之意。喜、兇事均可辦。
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採納、商賈、拜訪、考試等,此外諸兇事不宜。
執日指凡事固執無變通。一切喜、兇事均宜忌。
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兇諸事均可辦理。
收日指收回、收斂的含義。只宜收斂、索取、埋葬。此外諸兇事不宜。
破日指破裂,衝破的含義。忌辦一切喜兇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說。
危日凡事應小心之意。可辦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開日指開通順利,百事可行。
閉日指不通閉塞。可以收斂、埋葬,餘事不宜。
十二神煞:
古時以星象神煞來推算吉兇禍福,擇吉推算的神秘難解在於神煞。《協紀辨方書》認為,所謂神煞,只是天地自然日月五星運行的規律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係,神煞就是這些規律或關係的代名詞,並不是真的有叫做某某的神或煞存在。神煞是天地自然日月五星運行的規律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係,擇吉術根據神煞擇日選方,實質上就是尊崇自然,按照天地自然的規律辦事。
神煞有年月日時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選擇主要是對日的選擇,就象算命術一樣重視日幹,但吉日的選擇並不是不顧年、月、時的吉兇,而要相互觀覽,綜合選擇。
黃道黑道神煞有十二個:「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叫黃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兇忌、萬事如意。
【十二地支配十二神】:
子日青龍,丑日明堂
寅日天刑,卯日朱雀
辰日金貴,巳日天德
午日白虎,未日玉堂
申日天牢,酉日玄武
戌日司命,亥日勾陳
十二原神吉兇宜忌論斷:
青龍
消息吉。青龍黃道,天乙星,天貴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明堂
吉。明堂黃道,貴人星,明輔星,利見大人,利有攸往,怕作必成。
天刑
驛馬強動。天刑黑道,天刑星,利於出師,戰無不克,其他動作謀為皆不宜用,大忌詞訟。
朱雀
口舌。朱雀黑道,天訟星,利用公事,常人兇,諸事忌用,謹防爭訟。
金匱
財星吉。金匱黃道,福德星,月仙星,利釋道用事,閽者女子用事,吉;宜嫁娶,不宜整戎伍。
天德
官貴吉。天德黃道,寶光星,天德星,其時大郭,作事有成,利有攸往,出行吉。
白虎
口舌官非。白虎黑道,天殺星,宜出師畋獵祭祀,皆吉,其餘都不利。
玉堂
吉。玉堂黃道,少微星,天開星,百事吉,求事成,出行有財,宜文書喜慶之事,利見大人,利安葬,不利泥灶。
天牢
兇星宜忌。天牢黑道,鎮神星,陰人用事皆吉,其餘都不利。
玄武
內小人盜賊暗害。玄武黑道,天獄星,君子用之吉,小人用之兇,忌詞訟博戲。
司命
官長吉。司命黃道,鳳輦星,月仙星,此時從寅至申時用事大吉,從酉至丑時有事不吉,即白天吉,晚上不利。
勾陳
口舌牽連。勾陳黑道,地獄星,此時所作一切事,有始無終,先喜後悲,不利攸往;起造安葬,犯此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