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女孩」這個詞,我最近才聽說。剛開始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後來看到「六月不脫毛,七月獼猴桃」才完全懂了。▼
夏天裸露的皮膚越來越多,身上的毛毛和肉肉一樣藏不住。尤其是四肢、腋下、後背的毛毛,對穿衣選擇有非常大的阻礙!▼
很多女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都有過困惑:到底要不要脫毛?脫毛有沒有傷害?全身都要脫毛嗎?▼
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過來人的指點迷津,真的不太容易搞清楚,又不好意思問別人。
還好,這裡面總有勇士,前幾天有個小夥伴在後臺向我提出了這個問題,才有了今天的分享~▼
01脫毛的利弊?
為了好看想去脫毛,又擔心會對身體和皮膚造成傷害。
其實大可不必,脫毛只是作用於皮膚表面及毛囊,只要脫毛的方法及護理得當,是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的。包括汗水量、味道等,都不會有變化。▼
但好處卻很多,比如可以減少細菌、可以很好的排汗、讓身體清爽等等。包括腋下、私密部位的味道和炎症,也會有一定的抑制。▼
視覺上的美感就更不用說了,隨便穿不同款式的衣服,舉手、抬胳膊也都可以很大方啦。▼
02脫毛的類型和效果
脫毛的類型很多,根據部位、效果等有不同的技術選擇,價格也不一樣。
再加上,毛髮有成長初期、成長後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過程,脫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般來說,臉部約1.5個月一周期,身體約2個月一周期。期間需要反覆照射。所以大家在選擇時,要根據自己的時間、經濟等條件衡量。▼
1,雷射脫毛
雷射脫毛通過對毛乳頭組織的破壞,能達到接近「永久脫毛」的效果,但這個一定要去正規醫療機構去做。▼
用雷射定點吸收皮膚中的黑色素,毛囊及真皮的黑色素都能被清理。唯一的問題是,非常纖細的毛孔處理不到位,所以不能保證100%無毛。▼
根據個人差異,脫毛大概5~7次,持續1年半~2年可以完成。保持光滑狀態,需要8~12次,約2~3年。不同部位所需要的次數也有差別。▼
2,光子脫毛
美容院常用的是光子脫毛,肌膚會有輕微痛感,可以讓毛變稀少、抑制長出來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消除。(右)▼
光子脫毛有很多種類別,通過脫毛原理分為IPL脫毛、SSC脫毛、SHR脫毛。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價位和次數。▼
現在有好多家用光子脫毛器可以買到,價位在2~3千。光子脫毛有抑制生長效果,汗毛生長會變慢。▼
自己處理時,記得不要太用力按壓皮膚。自己在家光子脫毛後,用溼毛巾覆蓋脫毛部位進行保溼。▼
3,脫毛膏
脫毛膏是一種化學製劑,利用其中的化學物質溶解毛髮結構,以達到脫毛的目的。
可以把毛連根拔起,所以生長周期會變長,持續使用毛髮也會變軟。但也有引起毛髮根部炎症的風險。▼
而且很多脫毛膏都是鹼性的,在脫毛後的護理工作絲毫不能馬虎,否則容易使皮膚乾燥、紅腫、粗糙。▼
4,刮毛刀
刮毛刀就只是把毛毛的皮上部分刮掉,刮完之後往往會有毛髮留下的黑點。▼
但因為很快速,隨時刮、隨時有效。所以也不失為一種救急的方案。刮毛時把身體浸溼、軟化角質層;然後用沐浴產品起泡在要刮的部位。▼
刮毛的口訣是:順毛和保溼。任何部位都要順著毛毛的生長方向刮。刮完做好保溼工作。▼
因為只是刮掉了表層,所以很容易冒出新的毛毛,大概一周要刮1~2次左右。▼
脖子後及後背上的毛毛不要自己刮,因為自己很難看清楚,容易留下死角。▼
此外,還有用小鑷子拔毛的方法,但這個只適合幾根毛毛的時候,並且要去美容院,千萬不要在家自己拔。▼
03脫毛過程注意事項
脫毛處理不當會造成角質層脫落、乾燥、粗糙等風險,所以要做好準備工作和脫毛後的護理。▼
1,脫毛前要確保肌膚是健康狀態並軟化。把皮膚和毛毛用溫水軟化後更容易剔除,可以在洗澡時處理。▼
2,塗抹保溼乳液或脫毛膏,在皮膚上起泡可以保護皮膚不受傷害。▼
2,脫毛後,尤其是脫毛當天不要飲酒、洗澡、運動,避免這些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的事情,以防增加炎症、紅腫和疼痛感。▼
3,注意防曬。脫毛後肌膚敏感,容易受紫外線和乾燥等影響。做好防曬也有利於減少黑色素的生成,出門時建議撐傘。▼
4,保溼!脫毛後可能會造成角質層脫落,要想皮膚不幹,一定要做好保溼。化妝水、美容液、乳液、乳霜等,給肌膚一個安心的護理吧。▼
5,還有一些人脫毛後發現有些部位暗沉,那大概是皮膚與衣物長期摩擦形成的,經常使用美白洗護品可以改善。▼
Yumi說:女生可能就是要乾乾淨淨、清清爽爽才吸引人吧,至今為主好像只有湯唯在《色戒》中是帶腋毛出鏡的。
露出毛毛確實很讓人害羞,但是一定要正規脫毛,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客觀條件選擇哦~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