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鍵盤,右手奶瓶,職場媽媽生存報告調查|八隻眼

2021-02-13 八隻眼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就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電影《找到你》

   

據統計,中國的勞動參與率是76%,只有24%的人沒有參與工作,這24%裡邊包括老人、孩子和學生。

中國男性佔90%以上都參與勞動,這並不稀奇。其他國家男性參與率也挺高,如巴西、菲律賓、印度的男性勞動參與率都是90%。

中國只有女性和這些國家差別最大,去年全球女性參與率是48.5%,發展中國家69.3%,發達國家是52.6%,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超過70%,為世界第一。其中,25到55歲的中國女性參與率甚至高達90%。在全球堪稱一騎絕塵,甚至超過許多國家的總參與率。

而‍‍‍‍‍‍‍‍‍這一年齡階段,又正好是為人母的階段。由此可見,職場媽媽已經成為中國家庭的主流角色。

演員姚晨就曾在《星空演講》中自訴了《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如今頗多人對職場媽媽抱有誤解。

傳統觀念認為,女人嘛,照顧好家庭、把孩子帶好,便是完成了任務。只顧著賺錢,不承擔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便是失職。‍‍‍‍‍‍‍‍‍

但從職場上來看,也許職場媽媽會為了照顧孩子而不時請假,工作態度不如沒有結婚生育的女性積極,而且家庭問題似乎永遠高於工作任務。

身為職場媽媽,不僅要做到扛起工作壓力,也要能夠兼顧好家庭。不可謂不辛苦。

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很高,一個職場媽媽,想要在男性社會當中去生存,擁有事業一席之地,同時還要兼顧好家庭,不被人指責說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是有多麼的困難。如若不能做到很好的平衡,便會引起很大的問題。

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研》指出,職場女性認為工作和生活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所以,家中是否有人能夠共同分擔起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責任,成為了職場媽媽平衡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一大因素。

以一般職場女性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來看,一般全天路上通勤時間為1-2小時。所以,職場媽媽在平日下班到家後,陪伴家人、輔導孩子的時間約為2小時。一周7天,平均每天投入家庭的時間為3.17小時。

同理,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職場媽媽在職場女性中是不加班比例最高的。

許多職場媽媽工作的時候無法全情投入,而在家中也容易被工作的事情牽扯,最後的結果是身心俱疲。

公司是產生效益的場所,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個人困難而增設特權,在職場中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定位,謹記除了母親這個角色外,自己首先是個職場人,要具備職業精神。

工作與生活並不是水火不容的,只要積極尋求解決方法,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快樂積極的職場媽媽,同時兼顧家庭與職場兩不誤。

那麼,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應該如何進行好的時間管理,讓家庭和工作達到平衡呢?

首先,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如何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變得更加優秀,和丈夫生活更加和諧美滿。

其次,學會對時間的統籌規劃。比如,每天完成工作需要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多少時間。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家務,統統可以分包出去。

在家庭總收入方面。

職場媽媽和已婚未育職業女性相比,收入佔家庭總收入20%-50%以上的為大多數。因為職場媽媽的資歷、職位和工作經驗要高於已婚未育女性,所以相應的,收入也會更高。

職業女性對個人獨立和發展的訴求日益提升,勞動參與度也年年居高。她們的收入已經成為支撐家庭的重要經濟力量。已婚女性大部分的收入已經佔據家庭總收入的30%-50%。

根據數據分析,從步入婚姻的職場女性人群對比來看,已婚女性收入佔家庭總收入10%以下的比例高於職場媽媽,而職場媽媽人群收入佔家庭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比例高於已婚未育的女性。其他區間兩類人群分布比較平衡。

在收入分配方面,子女撫養和教育是最普遍的收入分配途徑。她們收入的85.12%都用在這一方面,而房租、房貸,吃喝玩樂和儲蓄理財三個方面開銷也較大。

1月9日,一則哺乳期女性的「維權」信息在遼寧省大連市本地的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9個月大的孩子發燒42度,小王向單位請事假遭到主管拒絕,要求按照公司的規章如期上班,否則要按曠工處理。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規定: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餵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鐘。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鐘。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併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十條: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可是又有多少職場媽媽按照法律規定,享受了法定的產假和哺乳假呢?

調研顯示,有60.1%的職場媽媽享受了法定的產假和哺乳假。可是,仍然還有39.9%的職場媽媽沒有享受到該有的福利。

所以,在懷孕前,準媽媽就應該向公司了解其在這方面的規定,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事先與公司協商好,哺乳假需要如何休。

只要公司不剝奪職工的合法權益,準媽媽們可以儘量按照公司的規定來休,力爭減少對工作的影響,協調好與公司的關係。

如果公司不願履行相應的義務,拒絕給哺乳期職工提供哺乳假,且不願作出相應補償,職場媽媽在與公司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和訴訟。

職場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必然會遇到生養問題這一人生大事。生養對於一個女性來說,不僅僅是生平中的大事,更是職業生活中的要害階段。

升級為「媽媽」,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但同時在生活方面和職場方面,又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問題。

所以,職場女性在決定生養之前,就應該要認真地思索好自己的職業定位,做好職場規劃,以免陷入「職業危機」。

就職業規劃來看,未婚、已婚未育和職場媽媽三大人群中,未婚女性可以獨當一面,接受更多的工作挑戰。而已婚未育和職場媽媽的職業規劃幾乎不相上下。

 而對於職場媽媽來說,晉升的主要障礙是因為照顧家庭,職場精力被分散,從而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

作為職場媽媽,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呢?

首先,應當明確職業的定位與目標。

其次,合理規劃時間安排,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再次,找到自我需求與職業的均衡。

最後,維護好家庭的平衡。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職業成長順遂的職場媽媽有著相同的共性。那就是,他們在準備生養之前就已經確定好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知道自己在生養之後職業生涯應該怎樣成長和規劃。

所以,在重返職場之後,他們可以更加從容的恢復到最佳狀態,朝著本身的職業目標穩步邁進。

很多職場媽媽們,在職業規劃方面走了太多的彎路,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成長平臺。

結婚生子,對女性們來說終將是一生中會完成的幸福義務。然而,現在職場對每個人的要求非常之高,各項技能都要能夠應付飛速發展的節奏。

倘若由於生養問題而遠離職場,造成過長的「職業空窗期」,無疑會讓自己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

相關焦點

  • 左手右手
    這樣矛盾糾結苦痛好些天,雖然跌跌撞撞雞飛狗跳忙得昏頭昏腦,僥倖卻也沒有耽誤任何大事。一些急需處理的事務告一段落,瑣碎家務倒也可以敷衍維持著,總算有機會喘口氣歇息修整,不再心急火燎,人也就慢慢冷靜下來。仔細端詳起雙手,不禁有些驚愕,只見左手竟然青一塊紫一塊且有不少劃痕。心疼地用依然疼痛無力的右手輕輕撫摸著左手,想起左手因為笨拙卻又不得不代替右手操勞辛苦的每一個瞬間,不禁有些難過。
  • 奶爸文,兵王升級為帶娃奶爸,左手奶瓶右手尿布,還要給娃找媽媽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奶爸文,兵王升級為帶娃奶爸,左手奶瓶右手尿布,還要給娃找媽媽!第一本:《養成一個奶爸》——時光藏砂(點擊下方,閱讀小說內容↓↓↓)【精彩導讀】儘管這頓飯味道一言難盡,但是沒誰剩下,就連葉園園也吃完了。吃完後,葉園園去清洗碗筷的時候,林寶兒抱著馮御頗覺不好意思。「寶寶,媽媽以後一定好好學習廚藝,給你做好吃的。」
  • 職場媽媽生存報告 | 新書速遞
    (購買戳👆)作者: ,隨後進攻約旦及敘利亞,在六天內大獲全勝,史稱「六日戰爭」。然而,當託比•格林踏上西非這片土地,他發現真相併非如此。從傳染的角度去審視和應對各類問題,或許能為我們提供全新的啟示。@星塵:從傳染病疫情到暴力行為,從愛滋病到自殺傳染,從金融危機到網絡謠言…… 作者試圖讓我們重新認識「傳染」這個詞。它絕不僅僅只適用於醫學範疇,我們所經歷的傳染,也絕不僅僅只發生在今年的新冠疫情當中。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發布:兩性差異不斷縮小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3月9日消息,寶寶樹聯合智聯招聘共同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當前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於男性17%,但較去年的23%進一步拉近差距。
  • 求婚戒指戴左手還是右手_求婚戴左手還是右手
    求婚戒指戴左手還是右手?求婚戴左手還是右手?因為據說,左右的無名指是直通心臟的,這代表隊愛情的忠貞。
  • 怎麼看手相圖解男右手 左手為兇右手為吉
    男人看手相看那隻手  很多人不知道看手相要看左手還是右手?左右手的在手相裡代表意義為:左先天、右後天。
  • 八款奶瓶的使用心得
    大部分新麻麻或準麻麻在初次選擇奶瓶時都會完全暈掉,幾十種奶瓶擺在那裡完全不知道該選擇哪款,選擇什麼樣的奶瓶給孩子用呢?是最貴的還是賣的最多的?材質該如何選擇?前不久我做了一個寶寶奶瓶的調查,讓麻麻們說一下在給寶寶使用哪種奶瓶,結果跟之前護膚品一樣收到了眾多媽媽們的反饋(在這裡謝謝各位親),今天文章寫出來了,有了這篇文章妞兒們就不用那麼糾結了 。
  • 左手招福,右手招財
    這其中要說最討喜的還是招財貓因為它左手招福,右手招財招財貓起源於日本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商家的招財貓舉右手可以招白天的來客,舉左手則是招來夜間生意和特種行業的客人;另外舉右手象徵招財、錢財幸福到來;左手則是象徵招人、客人絡繹不絕、買氣旺(後來商家貪利,才外加肚子上掛個金元寶的,之前是沒有的)。
  • 女人左手手相比右手好 女人手相看左手還是右手
    手相算命大師:女人左手手相比右手好 女人手相看左手還是右手女人左手手相比右手好
  • 戴左手還是右手?
    戴左手還是右手?貔貅手鍊好處貔貅作為神獸靈力強勁,能夠在我們運勢不佳的時候,幫助我們轉變不良的運勢。佩戴貔貅手鍊不僅可以達到裝飾的效果,而且還能有利於風水運勢,達到招財旺運闢邪的功效,因此受到了眾多人士的喜歡和尊崇。而且貔貅手鍊比起貔貅擺件來說更方便攜帶,可以隨時隨地佩戴,也讓自己與貔貅之間的感應力更強。
  • 【排行榜】中國媽媽最愛買的五大品牌奶瓶
    但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形狀各異的奶瓶,很多新手媽媽會覺得無所適從。根據各大母嬰加盟店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媽媽喜歡的奶瓶品牌比較集中,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在母嬰加盟店裡,中國媽媽們最喜歡買的五大品牌奶瓶,給新手媽媽做個參考。第一名:愛親母嬰
  • 日本媽媽最愛用的幾款奶瓶
    貝親是來自日本的母嬰品牌,線上線下銷量基本都排名第一,在這次調查中,有超過26%的妞在給寶寶使用貝親玻璃奶瓶,也是這次調查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奶瓶。作為一款高價奶瓶,在這次調查中也有不少麻麻都在給寶寶使用,它被稱為奶瓶中的LV,所有奶瓶在製作過程中,都是採用手工製作完成。100%日本製造獨特的弧形設計就如吮吸媽媽的乳房,可使奶瓶中的氣泡順著曲線上升,有效地減少了寶寶在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而造成腹痛,打嗝,反奶等現象!還可以減輕吸奶時中耳壓力。符合人體工程學,奶嘴適合下顎的閉合,並且還能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
  • 左手右手?你是如何握手機的
    有49%的人用單手握持,36%的人一手拿著一手操控,15%的人雙手同時操控,而使用左手握持手機的人也超過左撇子的比率。手機越來越大,從可以拿來砸人的體積,演進到可以藏在手掌心,再演進到拖鞋般大,大大小小的手機當中,人們是怎麼使用現今的智慧型手機呢?
  • 銀手鐲戴左手還是右手?銀手鐲戴哪只手好?
    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銀手鐲帶左手還是右手,戴哪只手會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個問題吧。1、銀手鐲帶左手還是右手—左手篇一般情況下,大家的手鐲都是戴在左手的,因為日常生活中都用習慣右手,所以戴在左手不會經常磕磕碰碰。再者,我們心臟靠近左邊,把手鐲戴在左邊更利於養心。
  • 濟南職場媽媽生存狀況大揭秘!當媽的也很絕望啊,看完心累...
    為了追蹤職場媽媽的生存狀況,近日,智聯招聘對職場媽媽進行調研,分別從生育意願、職業發展影響、職場媽媽福利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首先了解了濟南地區職場女性目前的生育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已生育兩個或以上孩子的女性僅佔9.7%,育有一個孩子的女性佔47.4%,42.3%的女性暫未生育。
  • 佛珠戴左手還是右手?男人/女人戴佛珠應該戴哪只手?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佛珠戴左手還是右手好?男人戴佛珠、女人戴佛珠分別應該戴在哪只手呢?首先,關於男人或女人佩戴佛珠分別應該如何佩戴的問題,我們說男女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和講究。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關於佩戴佛珠的講究和禁忌都是一樣的,不存在男人戴哪只手、女人戴哪只手的區分。
  •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原標題: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_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 招財貓舉左手和右手的區別?我們經常看到商店裡擺放的招財貓非常可愛,一般來說招財貓有舉左手和舉右手兩種,舉不同的手代表的含義也不同哦!那麼到底招財貓舉左手右手分別代表什麼呢?
  • 翡翠手鐲戴哪只手好,左手還是右手,看看明星怎麼戴
    很多人在拿到翡翠手鐲的哪一刻,都會把手鐲戴到自己的手上,但戴在哪只手肯定是自熱而然的,應該沒有人會在那個時候去思考手鐲應該戴在哪只手,為什麼大家會去問翡翠手鐲應該戴在哪只手,應該是當你看到別人戴的手和你的不一樣,當你的和別人的不一樣,就有了一個明顯的對比,你就會去思考翡翠手鐲戴哪只手好,這是個很簡單卻又難以歸於至理的問題。
  • 右手定則——右手左手來個慢動作
    進入電磁學了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定則左手定則
  • 調查方法系列之八:如何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方法系列之八:如何撰寫調查報告 一、引言 此部分主要包括調查背景、調查目的、調查問題、調查內容、調查意義、調查方法等。有時學術性調查報告還須加上相關研究狀況,應用調查報告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