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就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電影《找到你》
據統計,中國的勞動參與率是76%,只有24%的人沒有參與工作,這24%裡邊包括老人、孩子和學生。
中國男性佔90%以上都參與勞動,這並不稀奇。其他國家男性參與率也挺高,如巴西、菲律賓、印度的男性勞動參與率都是90%。
中國只有女性和這些國家差別最大,去年全球女性參與率是48.5%,發展中國家69.3%,發達國家是52.6%,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超過70%,為世界第一。其中,25到55歲的中國女性參與率甚至高達90%。在全球堪稱一騎絕塵,甚至超過許多國家的總參與率。
而這一年齡階段,又正好是為人母的階段。由此可見,職場媽媽已經成為中國家庭的主流角色。
演員姚晨就曾在《星空演講》中自訴了《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如今頗多人對職場媽媽抱有誤解。
傳統觀念認為,女人嘛,照顧好家庭、把孩子帶好,便是完成了任務。只顧著賺錢,不承擔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便是失職。
但從職場上來看,也許職場媽媽會為了照顧孩子而不時請假,工作態度不如沒有結婚生育的女性積極,而且家庭問題似乎永遠高於工作任務。
身為職場媽媽,不僅要做到扛起工作壓力,也要能夠兼顧好家庭。不可謂不辛苦。
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很高,一個職場媽媽,想要在男性社會當中去生存,擁有事業一席之地,同時還要兼顧好家庭,不被人指責說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是有多麼的困難。如若不能做到很好的平衡,便會引起很大的問題。
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研》指出,職場女性認為工作和生活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所以,家中是否有人能夠共同分擔起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責任,成為了職場媽媽平衡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一大因素。
以一般職場女性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來看,一般全天路上通勤時間為1-2小時。所以,職場媽媽在平日下班到家後,陪伴家人、輔導孩子的時間約為2小時。一周7天,平均每天投入家庭的時間為3.17小時。
同理,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職場媽媽在職場女性中是不加班比例最高的。
許多職場媽媽工作的時候無法全情投入,而在家中也容易被工作的事情牽扯,最後的結果是身心俱疲。
公司是產生效益的場所,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個人困難而增設特權,在職場中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定位,謹記除了母親這個角色外,自己首先是個職場人,要具備職業精神。
工作與生活並不是水火不容的,只要積極尋求解決方法,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快樂積極的職場媽媽,同時兼顧家庭與職場兩不誤。
那麼,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應該如何進行好的時間管理,讓家庭和工作達到平衡呢?
首先,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如何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變得更加優秀,和丈夫生活更加和諧美滿。
其次,學會對時間的統籌規劃。比如,每天完成工作需要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多少時間。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家務,統統可以分包出去。
在家庭總收入方面。
職場媽媽和已婚未育職業女性相比,收入佔家庭總收入20%-50%以上的為大多數。因為職場媽媽的資歷、職位和工作經驗要高於已婚未育女性,所以相應的,收入也會更高。
職業女性對個人獨立和發展的訴求日益提升,勞動參與度也年年居高。她們的收入已經成為支撐家庭的重要經濟力量。已婚女性大部分的收入已經佔據家庭總收入的30%-50%。
根據數據分析,從步入婚姻的職場女性人群對比來看,已婚女性收入佔家庭總收入10%以下的比例高於職場媽媽,而職場媽媽人群收入佔家庭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比例高於已婚未育的女性。其他區間兩類人群分布比較平衡。
在收入分配方面,子女撫養和教育是最普遍的收入分配途徑。她們收入的85.12%都用在這一方面,而房租、房貸,吃喝玩樂和儲蓄理財三個方面開銷也較大。
1月9日,一則哺乳期女性的「維權」信息在遼寧省大連市本地的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9個月大的孩子發燒42度,小王向單位請事假遭到主管拒絕,要求按照公司的規章如期上班,否則要按曠工處理。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規定: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餵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鐘。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鐘。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併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十條: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可是又有多少職場媽媽按照法律規定,享受了法定的產假和哺乳假呢?
調研顯示,有60.1%的職場媽媽享受了法定的產假和哺乳假。可是,仍然還有39.9%的職場媽媽沒有享受到該有的福利。
所以,在懷孕前,準媽媽就應該向公司了解其在這方面的規定,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事先與公司協商好,哺乳假需要如何休。
只要公司不剝奪職工的合法權益,準媽媽們可以儘量按照公司的規定來休,力爭減少對工作的影響,協調好與公司的關係。
如果公司不願履行相應的義務,拒絕給哺乳期職工提供哺乳假,且不願作出相應補償,職場媽媽在與公司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和訴訟。
職場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必然會遇到生養問題這一人生大事。生養對於一個女性來說,不僅僅是生平中的大事,更是職業生活中的要害階段。
升級為「媽媽」,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但同時在生活方面和職場方面,又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問題。
所以,職場女性在決定生養之前,就應該要認真地思索好自己的職業定位,做好職場規劃,以免陷入「職業危機」。
就職業規劃來看,未婚、已婚未育和職場媽媽三大人群中,未婚女性可以獨當一面,接受更多的工作挑戰。而已婚未育和職場媽媽的職業規劃幾乎不相上下。
而對於職場媽媽來說,晉升的主要障礙是因為照顧家庭,職場精力被分散,從而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
作為職場媽媽,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呢?
首先,應當明確職業的定位與目標。
其次,合理規劃時間安排,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再次,找到自我需求與職業的均衡。
最後,維護好家庭的平衡。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職業成長順遂的職場媽媽有著相同的共性。那就是,他們在準備生養之前就已經確定好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知道自己在生養之後職業生涯應該怎樣成長和規劃。
所以,在重返職場之後,他們可以更加從容的恢復到最佳狀態,朝著本身的職業目標穩步邁進。
很多職場媽媽們,在職業規劃方面走了太多的彎路,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成長平臺。
結婚生子,對女性們來說終將是一生中會完成的幸福義務。然而,現在職場對每個人的要求非常之高,各項技能都要能夠應付飛速發展的節奏。
倘若由於生養問題而遠離職場,造成過長的「職業空窗期」,無疑會讓自己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