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古鎮、古村千百年來能流傳下來,除了它獨具魅力的古民居、古建築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優越適宜的居住生態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和順這座西南邊陲的古鎮就是這樣一座歷史悠久,自然環境清幽的歷史古鎮。
古鎮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鋪就,縱橫交錯,一座座別具特色的民居、古建、牌坊、古剎、祠堂錯落有序地排列,一條小河沿古鎮靜靜地流過,數座拱橋跨河而建,在蜿蜒的河道上,迂徊成的一些天然湖塘,水質清澈見底。沿著河道在清風徐徐中悠閒地漫步,能閱讀到和順古鎮歷史的滄桑,感受到和順古鎮的悠悠情懷,讓心被一種遠離了凡世塵埃的清幽和靜謐。
當走進和順古鎮的時候,似乎找到了夢中棲息的地方,總想停下腳步在這裡多看看那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觀賞這裡的四季田園的優美風光,讓人產生與山鄉天長地久,慢慢變老的欲望。
沿著小河和湖塘慢慢行走,每隔一段會有一個古樸典雅的小亭子矗立在水邊,鎮子裡的婦女在小亭子裡洗衣,這就是全國獨有的洗衣亭。和順的先輩為了讓婦女洗衣時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從清光緒年開始就陸續沿河修建了多座形態各異的洗衣亭,現已被認為是和順最獨特、最溫柔的公益事業。
這樣的洗衣亭不僅可以洗衣、洗菜、納涼,也可以遙望遠方,寄託相思。幾百年來和順的男人們亦儒、亦商、亦農,不少男人為了生計他們遠走四方,創財富,建事業。為了讓在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時不被風吹日曬,就建起了這樣的亭子。這是遠走他鄉的和順男人對自己女人最平易、最貼心的饋贈。
「遠山茫蒼蒼,近水河悠揚,萬家坡坨下,絕勝小蘇杭。」——民國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詩中如此讚賞和順。這個西南高原上的古鎮,有著如詩如畫的江南光景,青山秀水,垂柳拂岸,綠影婆娑。數百年來這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棲,過著悠哉悠哉的安逸生活,安詳寧靜,仿佛來到了那夢裡的江南水鄉。
信步於和順的小街、巷道、岸邊,總讓人感到有種說不出的清幽和愉悅,晶瑩亮光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匾、簌簌作響的古樹垂柳、依山傍水的家廟宗祠、河中倒映的參天大樹……,所有這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和諧,向世人展示出儒家文化獨有的寧靜與儒雅。
和順古鎮地處雲南邊陲騰衝縣,一條小河繞鎮而過,人們將它取名為「河順」,後來取「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和順古鎮。古樸幽靜的自然環境,恬靜安逸的鄉間景象,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蘊,來到了這裡就像來到了夢中的世外桃源。洗衣亭、石拱橋、水車、溼地、龍潭與亭臺樓榭,交相輝映,雅趣盎然,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幅韻味無窮的農家田園牧歌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