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錠銀兩在唐代能做些什麼?別再被他們給忽悠住了,真實是這樣!
我們在看影視劇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人買東西或者餐館用餐時,爽快的甩出一錠銀兩並開口:「不用找了,再給我上兩碟菜和一壺酒。」
想必很多朋友對於一錠銀兩的觀念並不是那麼的清晰,覺得這應該和現在的一百塊錢差不多,真有如此想法那就錯得離譜了,我要是個餐館老闆,你真丟一錠銀兩齣來就要幾個菜加一壺酒的話,那可真天天盼著你來吃飯還多附送你幾個菜。
那麼一錠銀子等於多少兩呢?唐宋以後的計量單位基本偏差不大,一錠銀子最大的有二十兩,按現在白銀價格來算起碼4000元錢,有些人直接就是甩幾錠銀子,算起來都一萬多塊人民幣之外了,試想這些都是最平常看到那些路邊攤或者小餐館。古代一些店小二一個月正常的收入才一兩銀子,電視劇裡那些出手闊綽的「高手」一次消費用掉正常人少則一年多則好幾年的收入,這還是最普通的路邊攤。
一錠銀子在古時能買些什麼呢?在唐朝時期的購買力很穩定,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3000元左右的購買力,當時能買一千多斤的米,一錠銀子可以足夠買頭牛,還能顧個人來幫忙放牛。
瓜果蔬菜類的話,白菜每斤二文錢,這一錠銀子可以買是個卡車了,李子每斤五文能買八千斤,食鹽每斤五十文可以買四千斤。而一般影視劇和小說中,的情節設定往往是為了更讓人看上去覺得大氣,不符合實際情況,買點東西就要一堆銀子。
一兩銀子能買十匹一般的布,一錠可以買滿幾個馬車,且能請縫紉師傅製作幾百件衣服。
古代一錠銀子能買一個終身丫鬟,按當時唐朝的京都放假可在長安購買一座院子,多加點銀子再僱寫傭人,假如有人穿越了,還能當一把員外癮。
所以在看影視劇或者小說之時,那些動不動就是用銀子砸人的手段只是為了烘託情景的效果,並不是真實,不值得去學習,就連古代的武林高手們,窮時還不得不去幫達官貴人們賣命,接官府的懸賞上山打老虎剿滅土匪等,所得報酬不過區區一錠銀子,若吃頓飯就用完了,大俠晚上也會餓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