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
◇林清玄
聞名世界的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在被訪問到他如何成功地設計出獨創一格的服裝時,談到兩個頗值深思的問題。
一是他認為自己所設計的服裝只完成了「部分」,而把一半創造的空間留給穿衣服的人,這樣,穿衣服的人才能穿出自己的風格,並且使同一件衣服有極大的不同,依這個觀念設計出來的服裝不容易失敗。
二是他選擇衣服布料的時候,總是請布廠拿出設計、印染、紡織失敗的布料,他則依照這些被公認為「失敗」的布料找到靈感,裁製出最具獨創與美感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總是獨一無二,領導著世界的服裝潮流。
三宅一生的話給我們許多啟示。他無疑是當今日本最成功的服裝設計師,他的年收入大約5000萬美元。因為他,日本服裝業得到國際性的尊敬,東京的服飾新潮始能與巴黎、紐約、米蘭抗衡,成為世界流行的中心。
三宅一生的服飾近年也在臺北登陸,是臺北關心服裝的人所共知的服裝大師級人物。他的「失敗哲學」,頗有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對於一個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生活的進程最重要的是有成功的進取心,但是,成功不是必然的,惟有在失敗的因子裡找成功的果實,才可能創造真正的成功。
美國現代大畫家路西歐方達( Lucio Fontan),早年畫油畫時受到挫折,心情大為惡劣,有一天坐在畫布前面竟一筆也畫不下去。他生氣地拿起一把刀把畫布割破了。
在畫布破裂的一剎那猶如電光石火,他馬上有了一個靈感:「割破的畫布算不算是一種創作呢?」於是他把另外的畫布拿來,一一割破,然後公開展覽,竟使他創造了新的藝術觀,成為一代大師。
當然,像他們這樣在失敗中求取成功的人,歷史上不可勝數,我們可以把這種失敗稱之為「打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因為他們被失敗的蘋果擊中,才碰擊出成功的火花。
佛經裡有一句話:「眾生以菩提為煩惱,菩薩以煩惱為菩提。」或說「煩惱即是菩提」,意思不是煩惱等於菩提,而是說有慧心的人總能在煩惱中找到智慧,而且為了治癒更多的煩惱,產生更高的智慧。
平順的人通常不會比愈挫愈奮的人有智慧,真正的智者往往能不憚失敗的煩惱,安樂令人沉淪,憂患反而激發生存的力量,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失敗當然是一件可怕的事,幾乎沒有人喜歡失敗;可惜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成功者,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那些在人生後半段成功的人,是由於他們在人生前半段的失敗中找到了成功的靈感。」
惟有在失敗中成功,才不只是形式與事業的成功,而是連心靈也成功了。
喝彩
喜歡三宅一生,是因為他在T型臺上獨具一格的絢爛;為三宅一生喝彩,則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於失敗中求生存的法則。「在失敗的因子裡尋找成功的果實,才可能創造真正的成功」。
循著這一法則,三宅一生成功了,路西歐方達成功了,愛迪生成功了,居裡夫人成功了。
在偉人們成功的輝煌裡,我們再次體會到「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深刻,而且,從失敗中,我們奮起、拼搏,不再僅僅追求形式與事業的成功更追求心靈的成功。
讓我們銘記: 人生最重要的不只是運用你所擁有的,真正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在你的損失中獲利,這才需要真正的智慧,也才顯出人的上智下愚。命運交給你一個酸檸檬,你得想法把它做成可口的檸檬汁。
(王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