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凌晨,高密市電閃雷鳴,一場疾風大雨,受雷擊和龍捲風影響,給位於柏城鎮棗行村農田的10千伏崇賢線、尹家線、朱家莊線、故獻線同杆(塔)四回線路造成極大損傷,部分杆塔之間發生斷線故障,致使3個用電村9個臺區500餘戶居民和6家企業用電受到影響。
「10千伏崇賢線速斷跳閘,重合失敗,請儘快查明原因,快速搶修送電!」當日凌晨4點20分,高密市供電公司柏城供電所張磊、張啟運等人接到調度故障搶修指令後,立即組織人員連夜冒雨對受損的線路進行全線排查故障點。
故障發生後,高密市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要求緊急搶修,保證當地客戶正常用電。
半個小時的全面排查及現場勘察,發現故障點在棗行村東部的農田區域,同杆(塔)四回線路的10千伏尹家線缺相,這條線路13號杆塔至15號杆塔之間絕緣線落地對地放電,放電處絕緣線頭被雷擊斷,地面有一處5釐米深的放電空,全是絕緣線外皮和雜草的灰燼。另外7根絕緣導線脫落在農田旁的生產路一側,線路損毀嚴重。
柏城供電所報告受損線路狀況後,請求運維檢修部增派搶修力量趕赴現場共同搶修。
清晨5點,該公司運維檢修部、柏城供電所、五洲電氣分公司、光明分公司共計40餘人的搶修隊伍冒雨迅速集結,在最短的時間到達故障現場。
根據勘察結果,多部門協調聯動,搶修人員迅速制定搶修方案,對同杆(塔)四回線路的10千伏尹家線1號至36號杆塔停電搶修,36號之後杆塔實施負荷調整,實現線路「手拉手」聯絡供電。現場工作負責人對搶修安全措施同步進行了部署。搶修方案確定後,搶修人員立即投入戰鬥。
搶修現場,雨並未停歇,為儘快修復受損線路,搶修人員選擇冒雨搶修。因一夜大雨,搶修地點的生產路和農田泥濘不堪,派出的9臺大型吊車、牽引機、工程車等機械設備進入現場特別困難。為讓機械車輛儘快到達指定位置,他們讓挖掘機當起了「開路先鋒」,機械車輛後面搶修人員用人工推著一步步往前「挪」,不多會兒工夫,機械車輛就位。進入現場時,搶修人員的鞋子上沾著一圈圈泥土,鞋子與腳「不同步」;有的搶修人員乾脆赤腳上陣。
冒雨搶修帶來諸多困難。水泥杆受到雨水衝刷,表面溼滑,使杆上作業難度與危險性成倍增加。「在杆上搶修,雨水會模糊眼睛,搶修難度比平時要大很多,要時刻注意墜落帶來的危險。」搶修人員夏國亮說。據他介紹,搶修人員不向困難退半步、只向勝利添精彩,他們穿上雨衣,多次嘗試固定爬杆腳扣,小心翼翼地爬上水泥杆,杆上作業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
一個個困難在他們面前迎難而解,風雨中搶修工作有條不紊。
午後雨停,搶修仍在繼續。雨後烈日的暴曬,再加上雨水蒸發的溼氣,搶修現場異常悶熱潮溼。為了加快恢復供電,搶修人員毫不畏懼,他們一字排開,分別在18米高的9基水泥杆頂處,加緊加固處理,對新更換的80米絕緣線進行扎線、緊線,更換2組新的耐張線夾。另外一組,搶修人員藉助挖掘機和吊車的配合,對大風颳歪斜的水泥杆扶正處理。
搶修爭分奪秒,送電刻不容緩。直到下午3點30分左右,部分搶修人員才吃午飯,為的是分秒必爭搶修線路,給百姓早點恢復供電。
多個部門的搶修人員並肩作戰,配合協作,有的在水泥杆上麻利地作業,有的在杆下監護,還有的拉拽導線,身手不凡。此時此刻,搶修人員工作服背面已出現大片發白的「汗花」,這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服被汗水溼透又被陣陣熱風吹乾,留下的一個個「軍功章」。
18點27分,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受損的10千伏崇賢線、尹家線、朱家莊線、故獻線等同杆(塔)四回線路搶修完畢,全部恢復送電。(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國勝 都鎮強 通訊員 賈聚光 劉玉龍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