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用戶對於英特爾酷睿i7的普遍認知是性能強、價格貴。
前者毫無疑問,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確實是目前數一數二的高性能平臺,但是「價格貴」這一點卻並不一定。早年聯想小新系列的開山之作就以主打「3999元酷睿i7本」的概念一炮而紅,近年來雖然鮮有如此有「魄力」的產品出現,但想要找到便宜的酷睿i7筆記本電腦其實也並不難。
當下,筆記本電腦正處於第八代酷睿時代,而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升級幅度是近幾代酷睿中最為明顯的,因此對於不少用戶來說,這一代升級的價值很大,因為它能夠讓用戶明顯體驗到性能升級帶來的紅利。看一張測試圖就可以明白,下面是上一代英特爾酷睿i7 7500U處理器CINEBENCH R15多核心性能跑分,大概只有348分,而這一代英特爾酷睿i7 8550U處理器CINEBENCH R15多核心性能跑分平均值基本在645分左右,有些散熱好的產品能夠達到710分左右,這樣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在近幾代中並不多見。
酷睿i7 8550U與酷睿i7 7500U多核性能對比
那麼什麼價位的酷睿i7本算得上是便宜的呢?就眼下的行情來看,4500元-5500元價位的酷睿i7產品是價格低點,這個區間段的產品擁有非常不錯的性價比,值得考慮!
·聯想ideapad 330C
聯想ideapad是其老牌產品系列,不過如今隨著產品線劃分越來越細緻,ideapad旗下已經鮮有高端產品出現。像這款ideapad 330C就是主要面向主流市場推出的高性價比產品,全系列最高價格僅為4799元,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 8550U處理器,堪稱目前酷睿i7筆記本中的性價比之王。
聯想Ideapad 330C
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 8550U處理器在不同模具中的性能表現差異較大,主要在於PC廠商能否將散熱和性能做到最大化的平衡。在我們的實際測試中,酷睿i7 8550U處理器的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區間大致在550cb-730cb之間,這在以往的處理器上是很少見到的。
而從另一個側面來說的話,能否調校好產品散熱設計從而發揮出酷睿i7 8550U處理器的性能潛力,也是這一代產品最大的看點。
聯想ideapad 330C總體調校水平不錯,基本能夠在多核性能上達到645cb的成績,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了。
英特爾酷睿i7 8550U處理器的性能跑分差異較大
其它配置上,ideapad 330C搭載了4GB內存、128GB固態硬碟以及1TB機械硬碟,同時還搭載了NVIDIA GeForce MX110入門級獨顯。總體配置來說,短板在於內存,4GB內存在Windows 10系統下會略顯不夠用,可以自行升級到8GB或16GB,整體體驗會有明顯提升。其它硬體無需升級,MX110獨顯雖然不能玩大型遊戲,但運行《英雄聯盟》等等這些網路遊戲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作為一款5000元以內的高性價比酷睿i7本,ideapad 330C在顯示屏上也並未降低配置,而是採用了15.6英寸1080P全高清顯示屏;擴展性上,這款機器配置有標準的HDMI接口、乙太網口、2個USB 3.0接口,滿足日常的擴展需求沒有問題。
不過,ideapad 330C在高性價比上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其外觀設計偏於傳統,並無太明顯的特色,是一款以實用性為主的產品,比較適合只把筆記本電腦當學習、辦公工具的人來使用。
·戴爾靈越飛匣3576
戴爾產品一向給人的印象是同配置比其它品牌會略貴一些,但是今年推出的靈越飛匣3576卻讓人一改對戴爾的這個印象。目前5000元以內能找到的主流品牌酷睿i7本,靈越飛匣的性價比其實與ideapad 330C不相上下。
雖然這款產品的售價為4999元,比ideapad 330C貴200元,但靈越飛匣標配了8GB內存,目前筆記本4GB內存的價格大概在250元左右,ideapad 330C自行升級內存的話,其實最終價格基本與靈越飛匣持平,可能還略高一些,所以綜合來看,靈越飛匣3576的性價比真是可圈可點。
戴爾靈越飛匣3576
具體硬體配置上,靈越飛匣3576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 8550U處理器、8GB內存、128GB固態硬碟、1TB機械硬碟,以及AMD Radeon R520獨立顯卡,如果ideapad 330C不升級內存的話,就默認配置來說,靈越飛匣3576在Windows 10系統下的體驗會更好一些。如果ideapad 330C升級內存的話,二者體驗相當,因為AMD Radeon R520獨顯的性能表現其實與MX110差不多。
如今高清屏普及已經從趨勢變為落地,靈越飛匣3576同樣搭載了15.6英寸1080P全高清顯示屏。這款機器整體重量2.2kg,鍵盤部分帶有數字鍵區,非常契合辦公用戶的使用場景,標準HDMI、乙太網口、USB接口一應俱全。不過與ideapad 330C一樣,也是區域傳統外觀設計的產品。
其實如果能夠接受靈越飛匣3576較為中庸的外觀設計的話,那麼在5000元以內價位段,這款產品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酷睿i7筆記本了。買來直接用沒有任何壓力,沒有升級內存的煩惱,適合學生、初入職場辦公的白領、或者家裡的長輩使用。
·惠普星13
「3000預算進筆吧,Alienware抱回家」。放心,在我們這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既然是推薦高性價比酷睿i7本,那自然要從一而終。兩款5000元以內的酷睿i7本在性價比上是沒得說,但也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只看性價比不看外觀,如果你的預算沒有鎖定在5000元以內,那麼接下來幾款5000元出頭的產品就可以考慮了。
惠普星系列主打青春風暴,邀請了TFBOYS的王源做代言,因此這款產品在外觀設計上也就更加注重展現青春活力的一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就是輕量化的機身設計,擁有良好的便攜性;
其次就是配色更為多樣,選用顏色更為青春靚麗。沒有黑色、灰色這種比較沉悶的顏色,而是選用了銀色、金色、粉色這些能夠體現活力的色彩元素。
銀色、金色、粉色三種配色可選
售價上,本次推薦的惠普星13搭載最新的英特爾酷睿i7 8565U處理器,8GB內存、256GB固態硬碟的機型僅為5288元,性價比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另外其屏幕達到了72% NTSC色域,這在同價位筆記本電腦中是比較少見的。如此等級的色域覆蓋範圍,即便是對於視覺設計師來說都差不多夠用了,更別說普通用戶了。
惠普星13輕薄筆記本電腦
此外,這款產品也採用了時下流行的窄邊框顯示屏設計,5.38mm窄邊框提升整體屏佔比,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惠普星13
英特爾酷睿i7 8565U與酷睿i7 8550U基本參數對比
最後來說說酷睿i7 8565U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是2018年第三季度英特爾推出的基於Whiskey Lake架構的全新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相比於2017年第三季度推出的、時下普遍使用的酷睿i7 8550U來說,主要是最大睿頻上有了大幅度提升,達到4.6GHz,而酷睿i7 8550U處理器為4.0GHz,也使得這顆處理器在性能表現上有了更高的上限。
·a豆13輕薄本
與惠普星系列類似,華碩在今年也推出了主要面向年輕用戶群體的a豆品牌,而且整體的配色風格同樣摒棄黑、灰這樣的色調,選擇了玫瑰金、冰鑽金和星辰銀三種更為靚麗的配色,從中可見如今的PC廠商正在思考如何去抓住95後、00後的年輕人,這或許也是未來幾年PC行業的大趨勢。
a豆筆記本13整體給人一種嬌小活潑的感覺,這與其小巧的機身和多彩的外觀有直接關係。作為一款13.3英寸產品,得益於四邊窄邊框設計,使其能夠將13英寸屏幕做到12英寸級別的機身中,因此整體的便攜性要好一些。其屏幕左右上三部分邊框僅有4.3mm,下邊框也只有9.84mm,屏佔比達到90%。而且在年初的CES 2018上,這款產品也被評為最小的13英寸筆記本電腦。
A面採用了鎂鋁合金材質
在產品定價上,a豆也充分考慮了目標人群,比如這款頂配版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 8550U處理器、8GB內存、256GB固態硬碟的機型售價也只有5299元。而且整個系列劃分非常簡單,i7、i5、i3各一款產品,只是在顏色上有所區分,讓時下的年輕用戶更容易辨認。
同時為了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a豆筆記本請來了陳立農作為首席體驗官,與自身產品的定位相得益彰。
a豆筆記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產品在接口配置上也考慮的非常細緻,USB 2.0、USB 3.1、以及USB TYPE-C 3.1各一個,滿足用戶的擴展需求。
·機械革命S1
在窄邊框設計出現之後,15.6英寸與13.3英寸筆記本成為時下的主流,迎合了用戶對於大屏幕、對於便攜性的需求。而原本位居主流地位的14英寸筆記本產品卻變得越來越少。其實,能夠通過窄邊框設計把14英寸屏幕做到13英寸級別的機身上來,對於用戶來說同樣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
機械革命S1筆記本電腦
機械革命S1就是這樣的產品。通過5.9mm窄邊框設計,機械革命S1在保持14英寸屏幕尺寸的同時,使得機身尺寸做的比普通14英寸產品更小,便攜性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能給用戶帶來14英寸顯示屏應有的體驗。
機械革命原本主要以遊戲本產品為主,不過近年來卻不斷嘗試推出非遊戲領域的產品,S1就是這樣一款主打輕薄便攜的機型,並且還保持了機械革命一貫的高性價比特色。它搭載了英特爾酷睿i7 8550U處理器、8GB內存、256GB固態硬碟以及滿血版NVIDIA GeForce MX150獨立顯卡,能夠將價格控制在5399元實屬不易,一般通配置機型的價格基本都會達到5699元以上,機械革命S1可以說是這一配置方案目前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機械革命S1特性一覽
此外在屏幕素質上,這款產品也採用了72% NTSC色域的高素質顯示屏,解析度同樣為1920×1080全高清,而且採用了IPS廣視角面板。
·結語
其實在給大家找這些產品之前,我也並未想到能夠找到這麼多5000元價位的酷睿i7本。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酷睿i7同樣與「貴」劃等號。尤其是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升級核心數量之後,更加深了這樣的印象。不過如果了解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特性之後就會覺得這個價位的產品可以說是換新首選。
綜合來看,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顯著變化有三點,也是這三點讓時下的酷睿平臺相比老產品更具優勢:
其一,核心數量變化。目前發布的處理器之中,桌面級由此前的最高四核八線程,進化為最高六核十二線程;目前發布的移動級低電壓處理器之中,由此前的最高雙核四線程進化為最高四核八線程,從而使得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這也是除技術架構優化之外,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因素。
8代酷睿Kaby Lake-U Refresh內核圖
其二,三級緩存變化。以酷睿i7家族為例,桌面級由此前的8MB提升為12MB,移動級低電壓處理器由此前的4MB提升為8MB。我們都知道,L3對於降低內存延遲,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有著明顯的幫助,這也是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提升,尤其在遊戲性能表現上更進一步的主導因素之一。
其三,處理器頻率變化。相對於第七代酷睿來說,第八代酷睿的頻率均有所提高,尤其是睿頻頻率得到了普遍提升。因此,從核心數到頻率、再到三級緩存的全方位提升,為第八代酷睿成為酷睿家族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奠定了基礎。
低電壓系列八代酷睿官方認為最高提升百分之四十
雖然已經沒有第一代小新那種3999元的價格屠夫,但如今想要找到5000元主流價位的酷睿i7本並不困難,惠普星13、a豆13、機械革命S1都是性價比極高的酷睿i7筆記本,聯想ideapad 330C、戴爾靈越飛匣3576則給人「更講究實用」的印象,可謂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