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曾經有某女明星在被娛樂記者質疑是否做了削骨瘦臉時,大方宣稱:「我只是拔了四顆牙而已,臉形就發生變化了。」許多愛美人士信其言,並效仿之去拔除智齒,但臉型並未發生明顯變化。
拔智齒真的能瘦臉?
不能一概而論
從解剖和生理的角度來看,拔智齒不能直接起到「瘦臉」的作用。其原因簡單說來就是,臉的寬、窄、大、小與智齒沒有關係。人臉,其實就是一張「皮囊」,覆蓋在面部的骨骼和肌肉上。
顴骨、上頜骨和下頜骨,就像帳篷的支架一樣,把臉皮撐起來,決定了臉的大致形狀。而臉部的肌肉和牙齒只是對於臉型有一定的細節修飾作用。臉皮上部的支撐主要靠顴骨和上頜骨,最寬部位在顴骨。而上頜智齒位於上頜骨內,即使稍有向外傾斜,也還位於顴骨內側,顯而易見,它們對臉的支撐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顱面骨正面觀中的顴骨、上頜骨和下頜骨,顴骨和下頜角決定了臉頰的寬度。而影響人臉下部寬度的結構主要是下頜角和咬肌。咬肌是附著於上頜骨顴突、顴骨弓和下頜角上的肌肉。如果一個人的下頜角肥大,且咬肌發達,就會顯得臉很寬。在整形外科,通過下頜角截骨手術和下頜骨磨削手術可以實現改變臉寬和臉型的效果。咬肌的附著。下頜牙齒對臉型的影響主要是支撐嘴唇(前牙)和臉頰(後牙),維持臉部高度。
如果缺失了大部分的牙齒,像八十多歲無牙老奶奶那樣,臉部會呈塌陷狀態,但基本不會改變臉的寬窄。如果只是拔除一兩顆智齒,連對支撐作用的影響都是微小的,幾乎不會對臉部形狀有任何改變。
既然臉的寬度和形狀與智齒無關,那拔除智齒自然是不能瘦臉的。不過,不少人認為:「拔智齒瘦臉是因為智齒長歪了,頂在頰側,造成下頜角肥大。」這樣的說法實屬想當然。
長歪的智齒,醫學上稱為阻生智齒。大多數阻生智齒要麼完全埋伏在頜骨裡,要靠X線片才能發現;要麼「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冒出一點小牙尖。拔除這類智齒,周圍的軟、硬組織基本沒啥變化,對瘦臉不會有絲毫作用。
另外,醫學上並沒有發現長歪的智齒能夠使下頜角肥大的,除非是發生囊腫,使頜骨膨大起來,但這時的首要問題就不是瘦臉了,而是要治病救人。如果是智齒嚴重頰側(外側)傾斜並頂住頰側黏膜的情況,在咀嚼摩擦下,黏膜很容易破損、疼痛,恐怕還沒等到它「支撐」起黏膜,使你的臉變寬,你就不得不跑去拔掉了。
「拔智齒瘦臉」的說法長盛不衰,一方面表達了大家的美好願望,另一方面可能只是錯覺。拔除智齒後三五天內,臉部一般會腫脹,此時是「腫臉」,而不是「瘦臉」;但等臉部腫脹消退,恢復原形,大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之感,這種變化可能會給人「瘦臉」的錯覺。另外,拔牙後的一兩周內,在飲食方面是有些妨礙的,尤其是頭一周內醫生一般建議要「喝粥」。一段時間不能暴飲暴食,加上由於疼痛不適,影響休息,「為伊消得人憔悴」,瘦了也是理所當然。因此,當有些「大臉」妹子信誓旦旦地說「拔智齒瘦臉」確有奇效時,我們也不必感到太驚訝。只是,這「瘦臉」與拔智齒僅僅間接相關,而非直接因果。
想要真正有效地瘦臉,還是要靠減肥、抽脂、打瘦臉針、做下頜骨手術等途徑,拔牙的話,還是算了吧。
拔智齒會造成牙齒傾斜嗎?
在缺失牙的情況下,醫生往往告知病人需要儘快安裝義齒,不然會有臨牙傾斜的可能,這會增加後期修復的難度並且增加治療費用。既然牙齒會「自己」移動,很多有阻生牙的患者會擔心自己拔牙後,前方的第二磨牙會向「後方」傾斜。下面我們就根據牙齒的解剖生理闡述牙齒的移動原理,以及拔智齒後第二磨牙是否「安全」。
牙齒移動的正確姿勢
首先,我們說明一下牙齒為什麼會前移。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牙齒相鄰的兩個面在不斷地磨損,再加上對牙合牙齒的咬合力向前分力作用下,全口牙齒終身都會向前移動。結果就是在幾十年的使用過程中,人的牙弓會逐漸變短。所以在個別牙缺失時,後面牙齒會向前傾倒。
拔智齒需重視對牙合(he)牙
牙齒的天然磨耗以及行使功能的過程中並不存在向後的力,所以也就不存在拔牙後第二磨牙後移的情況。相較於考慮臨牙傾斜的變化,我們更多需要關注的是智齒對牙合(he)牙的垂直向的變化。
如果拔牙後對牙合牙沒有咬合接觸,在智齒拔除後對牙合牙將會伸長、過度萌發,甚至咬合時直接咬到對面牙齦上,造成咬合疼,進而影響正常咬合。同時,伸長的牙齒會造成明顯的食物嵌塞,對牙周組織不利。所以,針對這類患者,我們建議同期或者擇期拔除無咬合關係的對牙合智齒,讓自己的智齒不再成為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