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今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未來五年過渡期繼續...

2020-12-1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今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捷報頻傳。12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接連舉辦兩場新聞發布會,分別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以及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發布會上介紹,上個月,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建立監測機制防返貧

雖然到今年年底,我國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但脫貧工作卻未到終點。如何保障脫貧不返貧?歐青平表示,今年初,已指導各地普遍建立了防止返貧和監測幫扶機制,在對剩餘脫貧攻堅任務攻堅的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止返貧致貧。

同時,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及時出臺了《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在監測對象方面,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已脫貧但不穩定戶和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在監測範圍方面,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

在監測程序方面,《指導意見》要求,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幹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在幫扶措施方面,《指導意見》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主要採取開發式幫扶措施,包括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對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進一步強化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等。

未來五年堅持「四不摘」

今年喜「摘帽」的同時,廣大脫貧群眾心裡也有著這樣的擔憂:大量扶貧資源投入還會持續多久?會不會沒了這些支持又會返貧?對此,歐青平給脫貧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未來五年過渡期,將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未來將設立過渡期,今後五年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

同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我們現在搬了有將近一千萬的貧困人口,還有五百萬的隨遷人口,這部分人後續的幫扶工作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資源的投入。」歐青平說。同時,還要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並且繼續強化各方面社會幫扶力量。

此外,還將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幫扶機制。歐青平表示,初步考慮是在西部地區已經脫貧摘帽的縣中再選擇一部分困難的縣,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這些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內生發展動力。

1461億專項資金蓄足脫貧「糧草」

如果說脫貧是一場攻堅戰役,那麼財政資金就是重要的「糧草」。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2016至2020年,我國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其中,2020年專項扶貧資金達到1461億元,發揮了精準扶貧資金主渠道作用。同時,今年又一次性安排綜合性財力補助資金300億元,支持補齊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短板弱項。

除了蓄足「糧草」,創新的資金管理方式還做到了將小錢變大錢,化零錢為整錢。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介紹,通過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政策,2016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超1.5萬億元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被注入到全國832個貧困縣,每個貧困縣可支配的財政扶貧資金由整合試點前的年均幾千萬元,提升到整合試點後的年均超3.6億元。這項創新政策,也剛剛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這項政策的創新點和益處是什麼?吳奇修介紹,首先是充分放權。中央和省級將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涉農資金的配置權,完全賦予脫貧攻堅一線的貧困縣,允許貧困縣「用打醬油的錢買醋」,因地制宜自主安排資金、確定項目,聚焦短板弱項精準發力,集中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捷報頻傳。12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接連舉辦兩場新聞發布會,分別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以及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發布會上介紹,上個月,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建立監測機制防返貧

雖然到今年年底,我國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但脫貧工作卻未到終點。如何保障脫貧不返貧?歐青平表示,今年初,已指導各地普遍建立了防止返貧和監測幫扶機制,在對剩餘脫貧攻堅任務攻堅的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止返貧致貧。

同時,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及時出臺了《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在監測對象方面,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已脫貧但不穩定戶和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在監測範圍方面,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

在監測程序方面,《指導意見》要求,以縣級為單位組織開展,通過農戶申報、鄉村幹部走訪排查、相關行業部門篩查預警等途徑,由縣級扶貧部門確定監測對象,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在幫扶措施方面,《指導意見》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主要採取開發式幫扶措施,包括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對那些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進一步強化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等。

未來五年堅持「四不摘」

今年喜「摘帽」的同時,廣大脫貧群眾心裡也有著這樣的擔憂:大量扶貧資源投入還會持續多久?會不會沒了這些支持又會返貧?對此,歐青平給脫貧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未來五年過渡期,將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未來將設立過渡期,今後五年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

同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我們現在搬了有將近一千萬的貧困人口,還有五百萬的隨遷人口,這部分人後續的幫扶工作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資源的投入。」歐青平說。同時,還要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並且繼續強化各方面社會幫扶力量。

此外,還將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幫扶機制。歐青平表示,初步考慮是在西部地區已經脫貧摘帽的縣中再選擇一部分困難的縣,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這些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內生發展動力。

1461億專項資金蓄足脫貧「糧草」

如果說脫貧是一場攻堅戰役,那麼財政資金就是重要的「糧草」。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2016至2020年,我國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其中,2020年專項扶貧資金達到1461億元,發揮了精準扶貧資金主渠道作用。同時,今年又一次性安排綜合性財力補助資金300億元,支持補齊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短板弱項。

除了蓄足「糧草」,創新的資金管理方式還做到了將小錢變大錢,化零錢為整錢。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介紹,通過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政策,2016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超1.5萬億元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被注入到全國832個貧困縣,每個貧困縣可支配的財政扶貧資金由整合試點前的年均幾千萬元,提升到整合試點後的年均超3.6億元。這項創新政策,也剛剛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這項政策的創新點和益處是什麼?吳奇修介紹,首先是充分放權。中央和省級將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涉農資金的配置權,完全賦予脫貧攻堅一線的貧困縣,允許貧困縣「用打醬油的錢買醋」,因地制宜自主安排資金、確定項目,聚焦短板弱項精準發力,集中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

相關焦點

  • 今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未來五年過渡期繼續實行「四個不摘」
    12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接連舉辦兩場新聞發布會,分別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以及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發布會上介紹,上個月,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 國務院扶貧辦:今後五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摘帽」不摘責任
    對此,12月2日,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給脫貧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未來五年過渡期,將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歐青平坦言,今年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決定性成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集中了大量的資源,投入到貧困地區,解決了多少年來沒有解決但想要解決的問題。
  • ...辦: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結束 未來五年是「過渡期」
    如果以後沒了這些資源的支持,脫貧人口會不會面臨較大的返貧風險?對此,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決定性成就,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集中了大量的資源,投入到貧困地區,解決了多少年來沒有解決但想要解決的問題。脫貧攻堅結束後,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就結束了。
  • 下一步如何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日電 2日,國新辦就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指出,「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消除絕對貧困。但是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並不意味著貧困問題在我國就不存在了,相對貧困還將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做好有關工作。在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上個月我們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已經脫貧摘帽,到今年年底所有貧困人口也將脫貧,預示著我們「十三五」期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
  • 過渡期內 保持政策總體穩定
    在12月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介紹說。  強化事前事中幫扶  當前,我國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剩餘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但部分已脫貧人口政策性收入佔比較高、自我發展能力還顯不足、發展基礎相對薄弱。  歐青平說,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已脫貧但不穩定戶和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
  • 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在回應如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何精準識別認定時,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表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是搬遷工作的關鍵環節,五年來全國共有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搬遷,到2019年底,有920萬已經實現了脫貧,今年剩下的40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經解決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 我國所有貧困人口收入水平都超過脫貧標準
    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務院新聞辦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表示,五年來,我國就業扶貧成效顯著,所有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都超過了脫貧標準。
  • 江西省貧困縣清零 目前還剩9.6萬貧困人口
    本報訊 4月26日上午,江西省貧困縣脫貧退出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會議宣布江西剩餘7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江西省全部2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目前全省還有9.6萬人尚未實現脫貧。發布會現場,江西省扶貧辦主任史文斌宣布省政府公告:于都縣、興國縣、寧都縣、贛縣區、鄱陽縣、修水縣、都昌縣均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經研究,批准以上7個貧困縣脫貧退出。至此,江西境內的貧困縣實現清零。
  • 雲南省扶貧辦主任黃雲波: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譜寫好中國...
    ,繼續保持省、州(市)、縣(市、區)各級派出幫扶單位定點幫扶保持不變、幹部結對幫扶保持不變,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鎖定目標任務,倒排工期、攻堅克難,啃下最後的「硬骨頭」,確保2020年6月底前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出列貧困村、未摘帽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脫貧摘帽成果得到有效鞏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性工程取得全勝。
  • 民革中央建議脫貧攻堅政策設立過渡期 不應「斷崖式」退出
    來源:華夏時報民革中央建議脫貧攻堅政策設立過渡期 扶貧政策不應「斷崖式」退出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居住條件和消費能力明顯改善,成績舉世矚目。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 黑龍江省扶貧辦主任崔培元:誓奪脫貧攻堅戰全勝
    誓奪脫貧攻堅戰全勝黑龍江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 崔培元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 6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56.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本報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梁峽林)在12月21日舉行的省政府新聞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新聞發布會上,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表示,臨夏州56.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即將甩掉困擾多年的絕對貧困帽子。
  • 這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永昌縣如何實現縣摘帽、村退出、貧困人口全部...
    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將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縣委常委及副縣長全部調整為15個貧困村的包抓領導,有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細。二是精準謀劃推進。2015年以來,全縣共落實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34億元,組織實施了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素質提升、種養基地建設、「兩後生」培訓、光伏扶貧電站、到戶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就業扶貧等扶貧項目300多項,覆蓋了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籌資3500萬元註冊成立永昌縣扶貧開發擔保有限公司,累計為22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1.3億元政策性貸款擔保支持。
  • 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完全有信心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
    11日,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在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全有信心克服疫情影響,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省內幫扶的貧困村貧困戶6月底可全部出列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完成精準脫貧攻堅戰任務。
  • 貴州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本報貴陽11月23日電  (記者顧仲陽、蘇濱)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剩餘9個未摘帽的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 ...國務院扶貧辦關於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國務院扶貧辦關於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通知 2020-06-03 0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將消滅絕對貧困,那些「無力脫貧又無業可扶的」怎麼辦?
    因為家庭人口多,一些重大疾病的藥物卻往往並不在醫保名錄中,這造成短期內大額的剛性支出,而巨額的醫療支出瞬間就能將一個家庭壓垮。  岜奪村地處半山區,一直以來都是深度貧困地區。全村建檔立卡戶151戶、貧困人口674人。岜奪村「脫貧出列」是在2019年底,當時該村的貧困發生率是0.31%,有3戶共11人未脫貧。
  • 【地評線】荔枝網評:「清零」摘下貧困帽,「歸零」開啟新徵程
    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邁上新的臺階。2014年,我國公布832個貧困縣。
  • 這裡的工作,被國務院扶貧辦主任稱為「南疆頭一份」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新疆和田調研時,對海澱的技能扶貧工作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新疆和田有一個名叫超高蘭的米粉加工作坊,生意原本不溫不火。在這裡,海澱區人力社保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程昌志首創扶貧車間師帶徒培訓模式,按照每人15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屬地就業。超高蘭工作坊擴大了規模,陸陸續續招用了28名周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