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機箱改造計劃:變身家庭娛樂主機

2020-12-13 Tiger5G

在假期沉迷文明一個多月及不少網友催更之後,這次要更新一臺最新裝機作業了,依舊是一臺ITX鋼炮,不一樣的大概是選了一個小冷門的箱體,而且這個箱體原先最大優勢是作為NAS機箱,最後整機安裝效果如何?可以繼續看文章。

選了一臺長得像「微波爐」ITX機箱

這次作業選了一臺冷門的ITX機箱,也是我購物車的私藏就是來自分型工藝的NODE 304。個人主要被這系列極致風格外觀設計吸引,甚至超過了FD家其它箱體。一直沒裝這箱子的原因是本來打算等一個安裝APU的案子再作業,因為感覺這箱子非常適合丟客廳當家庭影音娛樂主機。剛好這次的機主的要求其實也是類似這樣,影音娛樂主機,機子會放置在客廳,一開始設定的方案是小烏鴉2,畢竟這箱子我太熟悉,價格不貴且結構合理,最後想到了NODE304這箱子,其實更加適合家庭客廳風格,隨即給機主看了下,然後就拍板了,就用NODE304白色版本裝一臺預定預算10K以內的影音娛樂主機。

NODE304這箱子實際有黑白兩色,個人是偏好白色,雖然是一款老箱體,不過其實整機從外觀到內結構都比較符合現在的平臺配置。整機19L多點,對於一臺ITX箱體來說好像不算小,不過要注意,這個箱子最多可以支持6塊3.5HDD,甚至可同時搭配一張PCIe擴展卡(顯卡、網卡、存儲卡)之類的;而常規裝機方案也可以支持31cm長卡跟標準12cm風扇側吹塔式散熱,所以也算屬於小肚能容的類型了。

白色箱體也是流行的「北歐性冷淡」搭配合適的家居環境也是挺特別的。

配置選擇--8K左右的娛樂主機

配置一開始機主就確認了選用性價比較高的銳龍3平臺,所以主板部分個人建議選了性價比更高的B450,畢竟比X570便宜了近千元。其餘配件其實都是針對機箱風格來做調整選擇了,比如電源、散熱器,內存部分則挑選當時的性價比型號,運氣不錯體制ok;稍微要注意的就是顯卡了,這箱子雖然支持長卡,不過對於顯卡有點小挑剔。

最後配置如下,費用差不多9K以內,比較貴的主要這機子選了1T的SSD跟3T HDD的存儲組合,要不整機價格應該是可以壓縮到8K以內。當時內存跟SSD雖然已經是年後小漲了,不過還是比現在便宜點,近期要裝機的要著重提前買存儲了,還有就是近期intel的CPU也有所漲價,其它配件倒是隨緣購買。

CPU: amd R7 3700X

主板:華碩ROG STRIX B450-I GAMING

內存:金士頓駭客神條 Fury雷電ddr4 3200 8g x2

SSD:三星PM981 1T

硬碟:東芝P300 3T

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GTX 1660 SUPER Ultra 6G

機箱:node304白色

電源:海韻GX750W

散熱:追風者12DX白色

定製線:X-Enlazar定製線白色海韻

前面也說了,這箱子其實非常適合做影音主機,就是傳統的HTPC,一方面是外觀顏值特別家電化,另外一方面就是NODE304這不到20L的身材,居然還支持6塊3.5寸硬碟,而多出來的pci插槽,也很方便未來擴展SSD或者網絡設計。所以我這邊針對APU用戶也寫了一套配置供參考。

CPU: R5 3400G

主板:華碩ROG STRIX B450-I GAMING

內存:金士頓駭客神條 Fury雷電ddr4 3200 8g x2

SSD:WD SN750 500G

硬碟:東芝P300 3T

機箱:node304白色

電源:海韻GX550W

散熱:原裝散熱

安裝過程--臥式箱體理線麻煩?

NODE304我之前自己也沒裝過,所以安裝之前在選購配件時我就做了不少作業。特別是搜索這箱子實際用戶的使用評價,這樣來避免安裝過程的翻車。對於這種臥式小鋼炮自己也算非常有經驗,以前DIY主機第一批小鋼炮差不多都是類似這樣的臥式結構,比如最早期的銀欣SG、建基G3XX、聯力V3xx系列等,最大區別一般就是電源倉位置的設計,導致安裝兼容的不同。

1. 電源選擇:是的,這箱子首先要注意的其實是電源。按兼容跟空間利用來說,這箱子利用率算非常高,不過是建立在配件理想化的情況下。比如我這個案子,是打算裝一套同時擁有3.5寸硬碟跟標準長度顯卡,要實現首先電源長度不能太長,而且最好全模塊化,電源線材為了這樣的極致空間內走線,也最好不能太硬或者長度可以定製化。

最後電源方案我根據配置選了海韻GX 750W +X-Enlazar定製線的組合,電源當時750W特價,所以比較划算,而且未來擴展也留有充分的餘量。

其實海韻新的一系列電源型號,除了安靜、全模塊跟高效以外,另外一個顯著優點就是長度僅為14cm,這在不少箱體裝機作業中會提供不小便利。比如這次NODE304 跟海韻這系新電源幾乎是絕配,完美避開了電源長度導致擋到全長顯卡的問題,所以考慮這箱子的用戶建議都可以考慮。

自帶電源線挺好的,不過這邊也只能捨棄了

2.散熱器

因為電源倉前置的設計,所以這箱子有個好處就是支持中等規格塔式散熱器。考慮到整機白色化的風格,所以這次散熱器我也選了追風者12DX白色 這款性價比較高的白色散熱器。散熱規格、外觀還有價格都是可接受範圍,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裝得下。

實際作業中也要注意CPU風扇前面區域的淨空。

NODE 304 這箱子雖然走不了背線,不過花點心思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隱藏的藏線或者固定線材的地方

3.走線

這種小箱子跟常規塔式機箱,在理線方面還是有不少差異,基本就是毫無規矩可研,什麼地方可以藏線就儘量優化。實際作業過程,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定製線的使用,這邊要考量的實際就是定製線的長度,所以配件到的時候我要先預裝一次,然後針對性的方案測量預估長度。最後我這個方案的數據長度為主板24PIN 40CM,顯卡 25CM,CPU供電 54cm,SATA及D口供電 45 cm,數據供參考,實際略有冗餘,只不過長了至少比短了好。

4.顯卡

這箱子支持顯卡長度31cm,對於ITX箱體來說算很好了,對顯卡高度也幾乎沒有限制。不過實際作業中要注意,比如你打算上6硬碟的話,只能放棄長卡了,會擋到硬碟架;另外像我這邊拆掉顯卡區域硬碟架然後顯卡兼容規格最強的話,顯卡限制反倒來自於顯卡厚度,就是標準2插槽的卡,厚度不要超過53mm(儘量50以內)的卡。

安裝後的整機效果如下,壓制3700X 這顆8c16t線程CPU,同時支持31長度以內顯卡,HDD硬碟最大可擴展至6顆,其實早期小鋼炮的標準不僅包含高性能,還包含擴展兼容性,比如顯卡長度,還有HDD數量,所以那個時代的鋼炮箱擴展規格都不錯。

整機走實用向整理,首先保證線材不會擋住散熱器風道,另外就是未來機主要拆裝也要儘量方便。

性能—PBO+系統設置+超內存

跑分前還是先整機優化,特別折騰下超頻吧。。這機子實際沒有超頻需求,只不過一般我也會摸一下上限,然後給機主保留設置,供他未來自己選擇。這套機子主板選了華碩ROG STRIX B450-I GAMING ,內存選了小熱門的性價比超頻條金士頓駭客神條 FuryDDR4 3200 C16 8Gx2,加上盒裝3700x,個人期許首先是內存能上3733,然後CPU性能有略微略為提升。

華碩ROG STRIX B450-I GAMING這塊板,現在的價格可接受度就高很多了,畢竟跟X470版幾乎一樣,價格便宜了一百,而X570版也是延續了這代的設計。實際使用來看,這塊主板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兩個M.2插槽,方便未來升級。如果你是單SSD的話,建議先裝正面的那個M.2插槽。

金士頓的性價比普條。DDR4 3200C16自己買過幾次,基本沒失望過,這次也是,直接上到3800,雖然時序不好看,但畢竟是自營的條子,而且價格便宜。

BIOS超頻設置部分華碩ROG STRIX B450-I GAMING 折騰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首先這U如果要超4.3G的話,電壓比較高,所以我放棄了,改為PBO+降壓的方案,性能對比默認設置情況下還是有小幅提升,而且整機溫度更加省心。

內存部分在金士頓3200C16 有不少機率是CJR,手上這對沒有特別挑,畢竟直接JD買的,沒打算換,所以也沒特別看具體顆粒,最後測試結果是可以到3800 c18 flck1900 ,不算極品,但也不錯了。

個人另外針對BIOS比較常用的功能就是BIOS設置存檔跟風扇策略優化,這兩個功能都是實用且方便的。

除了超頻以外,還有電源模式。開啟PBO之後系統默認是平衡模式,網上不少人說這個模式性能會更好,實測來看調整為最佳性能之後,CPU分數還是更高一點,所以建議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後測試驗證下。

優化後的整機跑分,跟手動4.3G的有小差距,但更省心跟冷靜。

娛樂大師整機大概46w

blender cpu渲染測試耗時16分鐘,跟9900k算同級別表現。

遊戲娛樂性能:這次換21:9 顯示屏環境

搭配測試的顯卡是GeForce GTX 1660 SUPER。GTX1660S也是近期個人5-8K預算常用的選擇,除了一些針對1080P級別屏幕的遊戲主機,也包含一些個人工作站,畢竟這級別的甜品卡用於GPU加速性價比是比較出色的。

顯卡選了七彩虹iGame GeForce GTX 1660 SUPER Ultra 6G,當時考慮了價格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這卡是NODE304裝得下的卡,厚度43mm,不會超過機箱限制。卡本身自帶一鍵超頻,實際個人測試手動超頻,未破解情況下,通過自帶軟體核心可以超個100Mhz,顯存大概還可以超個500MHz。

超頻後的理論性能,這邊特意跑了SPEC13測試,主要是1-2K價位的甜品N卡,是經常用於搭建個人組裝工作站的選擇,性價比非常高。方便一些專業用戶參考。

GTX1660S這級別的甜品卡,最適合解決的就是1080P解析度,這次測試環境也是1080P,只不過是21:9帶魚屏,實際解析度是2560x1080,性能要求是高於常規16:9的1080P解析度。這也方便一些選用帶魚屏的用戶參考這級別的卡能跑到的實際幀數。

搭配的顯示是飛利浦的342B1C,34英寸、21:9帶魚屏、1500R曲率跟75Hz刷新率,這類超寬屏現在也收到更多的用戶選擇,畢竟不管是辦公還是娛樂都可以帶來不一樣的視野享受。

首先是兩款競技性網遊吃雞跟OW。在全屏模式2560x1080解析度最高畫質情況下,兩款遊戲一款達到了123平均幀,一款達到了131平均幀,都可以跑到100+的水準。

刺客信條奧德賽:作為3a遊戲的代表,最高畫質下平均幀大概45幀,關閉非必要的抗鋸齒,大概就可以接近60幀。

極限競速地平線4:作為一款畫面享受型遊戲,平均幀居然也跑到了100幀,有點意外。

所以GTX1660S搞定這類1080P級別的帶魚屏基本是剛剛好,哪怕你是高刷版本的。

散熱測試:這個「微波爐」熱不熱?

其實我自己也擔心NODE304的散熱上限,所以當時機主整機要求配置規格屬於中配我也才放下心。這類臥式箱體,比較難解決的就是CPU散熱的問題,一個是CPU散熱器規格,另外一個是前面板進風的問題。

實際情況NODE304散熱規格是比較可觀的,自帶一枚14cm風扇、兩枚9cm風扇;針對顯卡側面也有專門的防塵網開孔。自帶的風扇液壓軸承風扇本身就是比較安靜的,而且機子還自帶一個風扇控制器,有三檔轉速可控。

前面板看起來是封閉式的,進風口在上下網狀,而且風扇前面還有防塵網設定,這其實也加劇我對它實際散熱效果的擔憂,所以針對CPU、GPU 我也做了單雙烤機測試,來看下整機的散熱上限。

單烤情況下CPU溫度在84℃,顯卡在70℃;雙烤情況下CPU溫度在86℃,顯卡在70℃。這個結果頗為意外,就是雙烤情況下,顯卡給CPU帶來的升溫並不明顯,而目前哪怕常規中塔ATX箱體,顯卡因為布局都很容易導致CPU溫度比較明顯的上升。這雖然不一定能夠準確說NODE304散熱風道有多優秀,但至少可以證明它的散熱風道不差,整機的熱量都可以及時排出不導致熱堆積,也就是悶箱。

這次裝機介紹作業就到這邊,預告下次應該就是一套APU的安裝使用攻略了。

硬碟不多於2硬碟的話,CPU散熱器前方的淨空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焦點

  • 家庭NAS部署指南(一),如何搭建自己的第一臺NAS主機?
    我需要一臺NAS主機麼?NAS全稱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獨立網絡存儲器)。 NAS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1、家庭數據中心以家庭使用為例,我們可以用一臺nas作為家庭資料庫。
  • NAS部署指南——NAS主機的硬體和系統該如何選擇?
    我需要一臺NAS主機麼? NAS全稱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獨立網絡存儲器)。 NAS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1、家庭數據中心 以家庭使用為例,我們可以用一臺nas作為家庭資料庫。
  • 暗黑MOD水冷主機首曝(全文)_機箱_機箱電源評測...
    DIY主機的範疇,或許你把它擺放在某個商場,路人們也猜不出這是一個主機吧。沒錯,這就是酷冷至尊的經典產品——「COSMOS系列機箱」,作為家族中最後與世人「見面」的新品,也不乏是一個改造的好坯子。視覺震撼極強    「COSMOS」系列的機箱產品一直有著一群忠實的粉絲在追隨者,經典的版型以及多處可拆卸的設計也給了人們更多改造的想法,諸多組件都能夠拆卸進行分段噴繪及改造,很多的定製組件也能夠安置其中
  • 什麼是ITX機箱 ITX主機機箱是什麼意思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ATX機箱,但是聽過ITX機箱就很少了,一些小夥伴還不清楚什麼是ITX機箱,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科普一下ITX主機機箱是什麼意思。
  • 打造客廳影音娛樂,PS5和高性能PC主機我全都要!
    搭建智能家居體驗區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測評智能家居產品時能夠有一個較為貼近家居生活化的場景,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大家能夠在工作之餘娛樂放鬆一下。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智能家居體驗區影音娛樂都用到了哪些設備。
  • 蒸汽多:「設計至上」 — 水冷式機箱主機AT-7使用評測
    設計,指設計師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技術性的創作與創意活動。設計的任務不只是為生活和商業服務,同時也伴有藝術性的創作。
  • 寧美 卓CR700一臺專注辦公的電腦主機,重度辦公+輕度娛樂
    機箱整體用的是MATX設計,小巧的體積可以和顯示器並排放在桌面上也不會佔用很大的地方。看了這款主機的接口,我終於明白專業商務主機和普通辦公電腦的差別,機箱前面板的右邊從上到下分別是耳機、MIC風接口。然後就是誇張的4個USB 2.0接口,再往下是2個USB3.0接口。
  • 鞋盒做機箱!你這樣操作不怕主機造反嗎?
    機箱的價格也從便宜的100多元到貴的上千元不等,但由於機箱不能提升整機的性能,所以在主機DIY的時候,它一般不被用戶重視。  2、散熱  機箱內部的散熱功能越好,運行就越穩定。  一般來說主機內部至少有3個風扇,1個在CPU上,1個在顯卡上,1個就在機箱上,銅芯的較為優質。
  • ITX主機不好裝?ITX機箱是燜罐?親手裝一臺來看看效果如何
    創作立場聲明:ITX可選擇的硬體越來越多,小巧的體積,精緻的做工,甚至可以裝進背包走,ITX主機也越來越受人歡迎,但一直以來ITX主機的散熱都是用戶所詬病的地方,本文介紹了本人一次ITX裝機的經驗,可以給一些打算入坑ITX的用戶經驗借鑑、避雷、少走一些彎路,願打算入坑ITX的用戶早上用上自己的ITX主機。
  • 加裝了風扇,為什麼主機還是熱 機箱風扇的正確玩法原來是這樣
    《電腦報》在5月份時就已經為大家帶來了主機夏季散熱的攻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裝機箱風扇,提升散熱性能。可是近期我們收到不少玩家的反饋,他們說即便是加裝了機箱風扇,可是主機發燒的狀況未見明顯改善,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多半是由於機箱風扇沒用好導致的,所以有必要再為大家科普一下機箱風扇的正確玩法。
  • 超小主機應該怎麼組裝?組裝超小機箱需要了解的知識介紹
    或許是嫌棄全尺寸機箱以及中塔式機箱太佔空間的關係,現在越來越多用戶開始追求超小電腦主機,我們將超小電腦主機擺在桌面既不會佔太多空間,而且看起來既小巧又美觀。那麼問題來了,想要組裝一臺超小主機需要了解什麼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來好好了解一下吧。
  • Origin推出RestoMod復古定製主機:側透機箱,售價2007美元起
    國外定製品牌 Origin PC 近日推出了一款復古造型的遊戲主機 RestoMod。這款主機採用復古的米黃色外觀,正面面板印有懷舊的光碟機、軟碟機等圖案,以及豎條格柵散熱。儘管外觀十分懷舊,但鋼化玻璃側透設計能夠看出內部強大的硬體。Origin PC 於 2019 年被海盜船收購,因此這款遊戲主機基於海盜船 4000D AIRFLOW 機箱打造。
  • 升降桌式機箱:一張裝兩臺主機!我裝機10年,沒遇到這麼魔力機箱
    我們平時買電腦,還得準備一張桌子,但是今天要帶大家了解一款魔力產品,我裝機10年,也是第一次接觸,顛覆我對傳統機箱的認識。聯力推出了DK-05F與DK-04F,既是電腦桌子,又是機箱,能裝2張E-ATX主板、40cm長顯卡、8塊3.5吋硬碟,並且具有電動升降功能,更酷的是它的玻璃面板還能在透明與不透明間自由切換。
  • 小身材大能量,輕鬆滿足辦公娛樂需求,華碩VC66宇宙魔方迷你主機
    最近因為辦公需求的增加,僅有的一臺電腦已無法滿足使用需求,所以就準備再入手一臺電腦,選購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機箱的體積要小巧、配置不一定要特別高,但是一定要能夠滿足基本的辦公需求,在對比了幾款ITX主機和mini主機之後,結合硬體配置、價位、機身體積等幾個我比較注重的因素,最終入手了華碩(ASUS) VC66迷你主機。
  • XPG入侵者機箱 輕歌曼舞小蠻腰!
    很多電競玩家,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主機,即使不玩遊戲,也是房間中最好的點綴。當然,這個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你要有一個炫酷的機箱,或許你會說,我的機箱是黑的全包裹,那還等啥呢?換機箱唄?什麼?機箱不會選?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有料的機箱,讓你體驗輕歌曼舞的感覺。
  • 家庭NAS部署方案,鐵威馬F4-221使用體驗
    打開包裝箱,取出裡面的產品,除了NAS主機,還配有一根網線、電源線,電源,說明書和操作指南,螺絲,螺絲刀、標籤等。這款NAS主機,整體呈長方形,外觀簡潔時尚,機箱外殼為銀白色,採用鋁合金外殼,表面採用硬質陽極化處理工藝,觸摸有磨砂質感,不易沾染指紋、耐磨耐刮、散熱性好,看起來既堅固又安全。
  • ICE甲殼蟲beatles 淺談小尺寸機箱問題
    【IT168 資訊】隨著PC行業的深入發展,不論是品牌機市場還是DIY市場都呈現出了明顯的兩極化趨勢,家用辦公和遊戲娛樂成為了PC行業的兩大支柱體系。在智能行動裝置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PC用戶開始對佔用空間小、外觀時尚的小型PC主機產生了興趣,而且Micro-ATX主板的銷量也已接近主板總體銷量的一半,這表明小型PC主機的流行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不過小型PC主機要實現崛起仍然面臨著幾個的問題,都是與小尺寸機箱直接有關的問題。
  • 迷你PC主機:小而強大,還不佔地兒!
    在辦公室、SOHO家庭等場合很容易看到這種電腦。對於日常辦公的人來說,電腦主機的大小與性能深受用戶關注。而迷你桌上型電腦的體積小,如何能容納高性能硬體?性能方面搭載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5-10400桌面處理器,6核心12線程,最大睿頻可達4.3GHz,三級緩存12MB,性能非常給力,基本可以滿足家庭娛樂、辦公、設計剪輯等多場景需求。此外配備16GB 內存、256GB SSD+2TB HDD雙硬碟,無論是辦公學習,還是影音娛樂都能輕鬆應付。
  • 網友打造AMD線程撕裂者3990X主機,用上了47個機箱風扇
    IT之家3月7日消息 根據外媒NoteBookcheck的報導,一位叫Roxaduh的Reddit用戶打造了一臺AMD 線程撕裂者3990X主機,配上了兩塊RTX 2080Ti顯卡,以及47個機箱風扇。
  • 異形愛好者的機箱MOD大玩具,大水牛鐵血戰士機箱體驗
    在DIY主機領域,不管是因為辦公還是娛樂,不同的玩家總能DIY出不同的風格。而為了彰顯DIY主機的個性與主題,機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多數玩家的DIY主機很難同時兼顧性能、散熱與外觀,畢竟受限於不同的預算成本,各個硬體不能全都盡善盡美。不過在DIY主機方面,靜音、RGB與性能也沒有優劣之分,最重要的是開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