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4日,NBA官方宣布:將結束與斯伯丁長達38年的合作關係,從2021-22賽季起,威爾勝將成為NBA新的比賽用球贊助商。
在我們的記憶中,斯伯丁和NBA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幾乎一想到NBA,你腦海中就能浮現出那顆印有「SPALDING」字樣的橘色籃球。今天NBA「換球」的消息一出,籃網球星凱文-杜蘭特馬上髒話回應,可見那些用慣了老球的超級巨星們,對於這一變動並不感到開心。
籃球的品牌江湖長啥樣?
阿爾伯特-古德維爾-斯伯丁1876年創立斯伯丁品牌,致力於為運動員提供運動裝備。該公司專門生產各項球類運動的比賽用球,棒球、足球、壘球、排球和美式足球都在其生產和經營範圍之內,但最最出名的,當屬籃球。
1894年,斯伯丁應籃球運動的發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之邀,開發了第一顆基於棒球設計的籃球,從此全面進入籃球領域。1983年,斯伯丁與NBA成為正式合作夥伴,從那時起,一直是NBA官方用球的指定供應商。
除了NBA之外,斯伯丁的觸角也伸到了其他職業聯賽,除了為與NBA關係密切的WNBA和NBA發展聯盟提供比賽用球外,他們還在2012年成為歐洲冠軍聯賽及歐洲杯比賽的官方用球供應商,同時也是西班牙、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加拿大、希臘等多國職業聯賽的官方合作夥伴。
不過,這次取代斯伯丁成為NBA官方用球供應商的威爾勝(Wilson)也非「泛泛之輩」。 該公司是一家總部設在芝加哥的美國運動器材製造商,為美式足球、羽毛球、棒球、籃球、壘球、高爾夫球、壁球、足球、網球和排球等運動項目提供比賽用球。
威爾勝的前身是一家肉類包裝公司,1914年開始生產體育用品,1915年正式更名為託馬斯-E-威爾勝公司,並很快將業務拓展到足球和籃球方面。
早在斯伯丁之前,威爾勝就曾是NBA的官方用球指定供應商,而直到現在,他們還是NCAA籃球的官方合作夥伴,同時為印度籃球聯賽、葡萄牙籃球聯賽以及國際籃聯3對3世界錦標賽提供比賽用球。值得一提的是,威爾勝在美式足球屆有著更大的影響力,是NFL官方用球的指定供應商。
除了斯伯丁和威爾勝之外,摩騰(Molten)也是籃球品牌江湖的一方豪俠。與斯伯丁和威爾勝不同,摩騰是一家日本球類生產和銷售商,成立於1958年,主要的產品囊括籃球、足球、排球、手球等競技項目,其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了10%。
摩騰籃球2004年起成為CUBA的指定用球,並為中國男籃和美國男籃提供過官方用球,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摩騰籃球曾經被多屆世錦賽(包括2019年中國籃球世界盃)和奧運會指定為官方用球。
羅林斯是另外一家老牌的籃球生產商,從1902年就開始製造籃球,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該公司以生產10片球和傳統的8片球聞名,是業餘體育聯合會和美國最大的3對3籃球錦標賽「格斯-麥克」的官方比賽用球供應商。
此外,像耐克、阿迪達斯等知名運動品牌也都有自己品牌的籃球,其中耐克籃球還曾是(在斯伯丁之前)歐洲冠軍聯賽和歐洲杯的官方指定用球。另有一些像鄧祿普(Dunlop)、迪卡儂(Kipsta)之類的品牌也都有籃球產品,但影響力有限,在此不做贅述。
換球對球員表現有影響嗎?
NBA作為一個職業體育聯盟,更換商業合作夥伴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與此前冠軍、阿迪達斯、耐克等球衣、球鞋合作品牌的輪番坐莊不同,比賽用球的調整,勢必引發更多擔心:這會對球員的表現產生影響麼?
NBA上一次將官方指定用球從威爾勝改為斯伯丁,因為時代久遠,產生的影響已經不易考證。不過,NBA曾在2006-07賽季有過一次換球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2006年夏天,NBA和斯伯丁聯合宣布,將在即將開始的新賽季推出一種新的比賽用球。「新球」不再是用皮革製成,而是採用斯伯丁公司開發的一種複合材料,新材料有擴散汗水和加速蒸發的能力,並且有比皮革更好的摩擦力。
為了讓球員們提前適應,NBA為每名球員都發放了一顆新球,但在作出這次換球決定之前,他們並沒有徵求球員們的意見。日後,大衛-斯特恩談及此事,承認「這是一個錯誤」。
斯特恩在2006年12月11日接受採訪,承認NBA正在重新評估換球的決定:「我們的球員對這一特殊的複合材料制球的反應一直是負面的,我們正在採取相應的行動。」第二天,聯盟宣布從2007年1月1日起,恢復使用皮質籃球。
NBA球員對於新球的牴觸來自幾個方面,當時尼克斯隊的射手昆汀-理察森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高興我們又回到了老樣子。新球一旦舊了,就會變得非常糟糕。它會變得很滑,根本沒法抓牢,到處亂跑。」
更為嚴重的是,包括傑森-基德在內的多名球員都抱怨,新球所使用的超細纖維會割破他們的手指。在收到種種負面反饋之後,球員工會在12月1日向國家勞資關係委員會提交了一份不公平勞動實踐請願書,抗議聯盟未經球員同意就更換用球。而NBA在反覆權衡之後,最終決定恢復原來的皮質用球。
在後來的一次官方聲明中,斯特恩談道:「雖然斯伯丁和NBA進行的相關測試顯示,新的複合材料籃球比皮質籃球更穩定,而且在投籃、得分和與球相關的失誤方面均有改善,但最重要是的數據還是球員們對此的看法。」
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美國男籃的隊員們再次經歷了類似的狀況,因為當時摩騰籃球被指定為奧運會官方比賽用球,用慣了斯伯丁的夢之隊成員們感到很不適應。
「我們必須得保持雙手乾燥,」德瑪爾-德羅贊當時在接受採訪時談道,「我們都必須明白這一點。」有類似想法的不只德羅讚一個,當時美國隊的隊員們普遍認為,與他們日常使用的斯伯丁籃球相比,摩騰籃球更輕,也更滑。
當時效力步行者隊的前鋒保羅-喬治就表示:「真的很難適應,也許在球迷看來,這就是個籃球而已,但它和我們平時用的真的大不一樣。不只滑,感覺還有點小,根本就是一顆完全不同的球。」
在奧運會前的熱身賽期間,美國隊顯示出對摩騰籃球的不適應,7月29日在芝加哥對陣委內瑞拉的比賽中,全隊三分球命中率僅為16%(25中4),這對於大牌雲集,且實力碾壓的夢之隊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當時美國隊主帥邁克-沙舍夫斯基也表示,即使在休息日,球員們也會到球隊進行投籃訓練,只是為了努力找到對球的感覺。
不過,後來美國隊的表現證明,他們逐漸適應了這一改變。奧運會前兩戰,他們都投出了超過5成的命中率,最終也順利贏得了又一枚奧運金牌。
威爾勝這次能否順利「接管」NBA?
在今天NBA將與斯伯丁結束合作關係,改用威爾勝籃球的消息被曝光後,杜蘭特第一時間發了一條推特,內容很簡單:「哦不,該死!」
前NBA總冠軍成員,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無比活躍的電視評論員肯德裡克-帕金斯也表示:「我希望NBA把比賽用球從斯伯丁換成威爾勝是一次正確的決定,因為上次他們嘗試做這種鳥事時,都沒撐到全明星!!!」
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總是習慣性地有牴觸情緒,但客觀冷靜地看待這次換球,它更多是一種商業行為,而2006年斯伯丁將皮球改為複合材料制球則是一種改革的嘗試,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實際上,威爾勝不僅是NCAA錦標賽的官方指定用球,在全國大多數高中比賽中也被廣泛使用,NBA球員對它應該並不陌生。
NBA的斯伯丁籃球直徑為29.5英寸,重約22盎司,而NCAA的威爾勝籃球直徑也在29.5到30英寸之間,總量在20到22盎司之間,尺寸上並無太大差別。而且在成為NBA用球的官方供應商之後,威爾勝也完全可以在更嚴格的標準下製造出符合NBA球員使用習慣的皮球,這一點,並不值得擔心。
至於籃球材質和設計等方面,威爾勝與斯伯丁肯定會有所差別,但同樣是八片式設計,採用皮革材料,這種差別應該不會大到沒辦法適應。
想當初參加裡約奧運會期間,吉米-巴特勒就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新球」的適應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給你一個籃球和一個籃筐,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的。」
同樣是那屆夢之隊成員的哈裡森-巴恩斯也說:「你已經習慣了NBA比賽用球,因此當你一開始用這個球投籃時,感覺是『哦,喔,真的不一樣。』不過經過了熱身賽和訓練中的適應,每個人都很好地掌握了新球。」
對於NBA那些年輕球員來說,離開校園不久,對威爾勝籃球的手感可能會更熟悉,適應起來也肯定更快。相對來說,那些以遠投見長的老將們,換球所帶來的衝擊則會更大一些。
比如投籃完全不用瞄準,隨時隨地靠感覺抬手就扔的史蒂芬-庫裡,NBA生涯場均出手8.2次三分,命中率高達43.5%。而他在代表戴維森大學徵戰NCAA的三個賽季中,使用威爾勝籃球投出的三分命中率是41.2%。
41.2%的三分命中率也已經是很了不起的表現了,但考慮到NBA的三分線距離比NCAA更遠,庫裡的三分命中率不僅沒有下跌反而有明顯提升,這裡面完全是因為他自身的球技進步了,還是和斯伯丁籃球手感更好也存在關係,就只能留待日後驗證了。
(文/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