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海爾衣聯網踏著無錫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尾聲「壓軸」出場,召開以「衣聯生態 共創共贏」為主題的中國服裝物聯生態高峰論壇。
在無錫高新區管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信通院等見證下,海爾衣聯網聯合物聯網技術生態資源方,以及服裝企業、鏈群代表,發布了海爾衣聯網從網器到場景到智家雲生態的新成果與新規劃。
與此同時,高峰論壇現場還發布了一個好消息:2019年9月,由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海爾衣聯網旗下孵化小微海爾雲裳物聯、山東如意集團等組成的聯合體,成功入圍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服裝行業應用服務平臺)項目。
該項目的建設,將通過與服裝企業、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商等資源方合作,共同為服裝家紡企業輸出產品溯源、供應鏈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安全、數據管理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加速產業的聚集及升級。這也標誌著海爾衣聯網打造的生態平臺將由企業級上升為國家級平臺。
現場,中國中國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研究所技術研究部副主任池程,對於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及應用實踐進行了專題分享。
據池程介紹,在工業生產中,由於在工業標識、語義、數據模型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差別,導致工業數據交互困難重重。根據調查顯示,在已有的工業企業中,60%以上的企業有標識以及各自的編碼,但缺乏公共的編碼方案和解析體系。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目的就是處理異構標識,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的核心技術設施。
隨著國務院關於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發布,工信部落實發布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建設推廣指南,進一步梳理了關於標識體系的重點工作,包括完善標識解析技術標準、建立標識解析管理機制、建立各級節點,推進集成應用創新和推進技術產業能力等。
池程說,服裝行業是最具特點的行業,存在大量的異構標識和數據。目前已有基於標識解析體系的服裝行業應用案例,梳理了包括產品、原材料、消費者、量體和經營實體5大類的21種標識,在一定範圍內對服裝色彩的描述、服裝標準件等內容達成共識,增強供應鏈上下遊的高效協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庫存率。
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海爾雲裳物聯和山東如意聯合的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服裝行業應用服務平臺)項目,在於其實現了由網器到場景到生態(智家雲)的升級,為用戶提供衣物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智慧洗護生態平臺,同時將RFID等物聯網技術延伸到智慧溯源、智能製造、智能銷售等全產業鏈,滿足廠、店、家等不同場景下的衣物智慧管理需求。
池程說,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對於服裝行業來說,既是公共標識解析服務的基礎設施,又是標識解析集成應用的橋頭堡,海爾雲裳物聯等聯合體應加快二級節點的建設,在服裝行業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打造標杆性的標識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