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裡,丁元英(王志文飾演)一再提及文化屬性這個概念,並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屬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文化屬性影響了主體的命運。就此而言,芮小丹的犧牲也成為了文化屬性支配的結果。
其實對這個名詞並沒有太專業的理解,僅僅談談自以為的理解。
關於設定芮小丹(左小青飾演)的死,本心來講,真的不想是這樣的命運安排。作為女主角,芮小丹的死讓人真心意難平,不管是原著的自殺還是劇中的犧牲。
當然,以她刑警職業以及個性所展示出的文化屬性來看待她的犧牲,倒也合乎邏輯。畢竟,這是個絕對高危的職業。她自己對此有清楚的認知,但卻以超越常人對生死的態度,以英雄主義的無畏和獻身精神來平靜面對。
這也是芮小丹與父母之間最大的分歧,尤其是父親。沒有誰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總是置身危險環境之中。況且,芮父憑藉職業敏感以及對女兒前途的考慮,希望她做演員或者做編劇,只是,芮小丹很有自己的主見。
這也是丁元英感到無能為力的地方。即便丁元英已經將世事看透,對世俗之事採取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包容、憐憫,甚而是冷眼旁觀,但對於讓自己心動的紅顏知己,他並不能做到如對其他人那樣無動於衷。因此,本著安全的考慮,丁元英字斟句酌地提示芮小丹脫離這個職業,但她堅持自己的選擇。這成為ta們之間的一個結。
客觀的危險因素不去除,生命遇到危險的概率總會高於常人。
以現在的生命觀念衡量,對於劇中設計的路遇逃犯多人竟然隻身應對,而且還是女性的情況,十分不能認同。
即使她是警察,沒有避險的權力,但是,她可以求援,在車裡時刻關注逃犯動向,等到隊友到來一起行動。畢竟,幾個逃犯此時並沒有正在實施犯罪,沒有緊迫到非要警察出手解救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程度。她沒有必要非得犧牲自己!
這倒讓人想到以前的教育,鼓勵責任,輕視生命,比如對賴寧救火而犧牲自己給予英雄的稱號,等等。難道這個結局的設計是受此觀念的影響?
劇中的安排是失血過多犧牲,書中的結局是自殺,讓失去雙腳、嚴重毀容的芮小丹朝自己胸口開了一槍。
以文化屬性來解釋芮小丹的死,那麼主動給自己一槍更能升華這個概念對個體命運的掌控。殉職,則側重職業的文化屬性對個體的影響,減弱了個體內在意識的能動作用。
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是結束此時的肉體痛苦和餘生的煎熬,絕不貪戀此生的長短。這其實也算是悟道了吧!
這就與丁元英對生死的看法達到了一致。他絕對不會讓自己孝順的名頭建立在父親的痛苦之上,倒寧願他沒有痛苦地安然離去。他不貪戀與親人間的肉身相見,甚至於對此世的活也沒有過多地貪求。就如同與韓楚風談到可能被林雨峰殺害時那種坦然面對死亡的從容,的確是視死如歸般自然,輕飄飄一句「就當作盡緣了」,何等的雲淡風輕。
至於有人說芮小丹的死歸因於女人屬性,這個看法實在不能苟同。難道女人與男人在一起就要以死明志?是否太宋明理學影響下的女人對男人的依附心理了?
分析認為芮小丹無法站著與丁元英對話,所以自殺,這個理由好牽強。如果這是女人屬性,那麼丁元英前妻怎麼沒有自殺?
而且,從肖亞文的口中得知的丁元英前妻的信息,也是一位悟性極高的人,並且對丁元英的剖析也稱得上深刻:他對世俗文化有著居高臨下的包容。
作為妻子,她當然也希望站著與他平等對話。但是,這樣一位對丁元英有深刻體認的女性,選擇了離開,而且非常及時,僅僅半年時間就結束了他們的婚姻。
既然從劇中可以看出芮小丹也是一位很有慧根的人,那麼她怎可能僅僅因為所謂的不能站著對話就自殺。相反,劇中一再展示的是,芮小丹從未有與丁元英長相廝守的心思。她只是珍惜現在的相互守候,連女性最容易陷入的婚姻,她都不曾設想過。從這一點來看,她對這份情感的處理倒有了出世式的自如自在。
至於王廟村扶貧禮物的因果報應到芮小丹身上,仍然不是太說得通。
這次高明的商業布局,給貧窮的王廟村帶來了利益。作為推動者,芮小丹總該算是有點功德吧。雖然給樂聖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損失,但這都是丁元英的設計,而且最後促成的雙方合作可說是共贏了,只是中間發生了極具戲劇性的明爭暗鬥。至於說林雨峰的自殺,他可是死在芮小丹犧牲之後。如果說他們之間有因果之說,豈不是因果倒置了。
綜上,職業危險係數高為芮小丹犧牲提供了客觀的基礎,對現世生命的無所貪戀以及對生命尊嚴的維護讓其能夠當生則生,當死則死。的確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