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的樂趣

2020-12-11 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

  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讚」

  近期,「考古盲盒」火了,成了一款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誇獎的「網紅」產品。

  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微型版」的文物藏進土中,隨著一點一點地被挖掘,神秘的「寶物」慢慢呈現全貌,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12月初,豆瓣網友發圖文帖,直播自己開「考古盲盒」的過程,立馬引發豆瓣網友的關注。「考古盲盒」價格也比較親民,按照不同等級分為70元、80元、90元三個價位,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好心動」「被種草」。

  網友的行動力不可小覷,這股從網上掀起的熱潮,迅速蔓延到河南博物院的文創店,線上線下頻頻斷貨。在河南博物院線上商店,「考古盲盒」的銷量已經突破5000個。據河南博物院統計,「考古盲盒」5天的線上銷售額超過50萬元。

  和傳統盲盒單一的材質不同,「考古盲盒」採用銅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材質,可以說是「真材實料」。另外,河南商報記者還了解到,包裹「寶物」的土全都來自邙山,連土都自帶古代陵墓的「神秘」,更讓人感受到產品的用心。

  「考古盲盒」迭代升級,將聯合河南21家文博單位推出「定製款」

  不難看出,河南博物院正在努力卸下文物的神秘感,幫助公眾建立對考古的好奇心。

  「考古盲盒」的爆火,是偶然,也是必然。從2016年到現在,河南博物院探索文創產品已有快5年的時間。去年2月份,河南博物院正式成立了文創辦,和近百家省內外企業合作,梳理出適合開發的文物元素100餘件(套),並不斷改良產品。

  以「考古盲盒」為例,前後經歷了十來稿的修改,目前也仍在提升中。

  下一步,「考古盲盒」有沒有迭代升級的計劃?

  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介紹,今年11月,河南博物院牽頭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共有22家會員單位,乘著「考古盲盒」的東風,將聯合這些博物館推出「定製款」,比如在盲盒裡設置各館鎮館之寶的隱藏款,並設置後續活動,例如集齊河南各館寶物可享受特殊優惠等。

  「考古盲盒」之後,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會是什麼?

  一個爆火的「考古盲盒」,讓河南博物館文創揚眉吐氣,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會是什麼?或者說,想要成為「網紅」,需要有哪些基因?

  「河南的文創大多比較粗糙,河南博物院最新推出的產品,才展現了一些水準。」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郜向平直言,打造「網紅產品」,做工要更加精緻,不能只是仿製,要大膽創新改造,使其符合現代審美,還要有實用性。

  「好的文創產品,在公眾拿到手的時候,一定要能講得出故事,有說頭,有辨識度,有記憶點。」文化產業部開發科科長杜華說,賣出去的產品要和公眾產生情感連接,讓人願意向外「安利」,自覺或不自覺地起到對文物的宣傳和推廣作用。

  同時,時尚性也是打造爆款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研究受眾,尤其是年輕人,我們就要突破局限性,試圖走進更多群體,不斷打破邊界,像『盲盒』的形式,就是當下年輕人很流行的玩法。」「考古盲盒」已經出海,宋華期待著有更多河南文創產品繼續乘風破浪。

  此外,在採訪過程中,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對於地方博物館來說,發展文創,還需要人才、資金的支持。有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博物館沒有地方相關政策的支持,銷售資金無法合理分配,這一窘境也希望能夠逐步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
  • 從考古盲盒到漆器體驗包:「體驗文化」消費需求旺盛
    成都漆器文創產品近年來,文創產業蓬勃發展,博物館、非遺項目、旅遊景區都競相推出文創產品,哪些文創產品能夠真正地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怎樣做文創才能更好地傳播文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成都漆器工藝廠的漆器體驗包的走紅,將大家的目光引向了體驗式文創產品。考古盲盒 體驗考古的苦與樂近日,河南博物院一款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據說已經被考古迷買到斷貨,媒體稱,河南博物院12月3日晚8點補貨450個,不到2分鐘就秒光,第二天補貨1650個,不到半天又賣光,是一款名副其實的「網紅文創」。
  • 「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微博截圖這是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文物模型包裹在特製的泥土中,用縮小版的考古專用工具洛陽鏟等挖掘,讓大眾體驗考古過程。12月初,經由一個社交媒體的開箱體驗帖,「考古盲盒」在網上大火。「考古和開盲盒很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任思雨)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會上癮
    來源:河南博物院賣斷貨的考古盲盒長啥樣?最近,一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火了,有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盲盒開箱的經歷,用小鏟子小刷子搗鼓半天,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來源:微博截圖。
  • 「考古盲盒」為何突然賣斷貨?
    考古盲盒宣傳海報@河南博物院  考古盲盒挖出「玉璧」@河南博物院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一款有趣又有意義的盲盒不僅衝上熱搜,還賣斷了貨。盲盒並非新奇之物,為何突然這麼熱?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全國文創市場及開發這款盲盒的河南博物院文創負責人進行了採訪。
  • 當文物考古遇上潮流盲盒——中國博物館文創新觀察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創產品。不同級別所能挖出的「寶物」稀缺程度不同,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寶物」都可能被挖到。「當然,『寶物』並非真正的古文物,而是做工精美的文物仿製品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
  • 豫論場丨「考古盲盒」可真香,搶不到該怎麼辦?
    □劉嬋最近,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賣到脫銷。如果你手速不夠快還沒搶到,又迫切想要一飽眼福,請戳下方開箱視頻,河南日報客戶端5位小姐姐幫你實現願望!「考古盲盒」就不一樣了,它的用戶體驗無與倫比——文物愛好者或者盲盒玩家在挖掘過程中,就像變身成為考古學家一樣,能挖出什麼,充滿不確定性,能感受到一種考古的樂趣、神秘與刺激。「考古盲盒」為什麼能火?以「文」為根,以「創」為本,無疑是個重要原因。不循老路、追求創新,不斷探尋自我變革的道路,是文創產品立足市場的根本。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正是最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探索和手段,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的文創產品不斷的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高價到低廉,慢慢的適應了社會各個階層和生活需求,從簡單死板的擺設藝術品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故宮的文創產品,更是在故宮文化的背書下,展現出極強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更是適合生活化場景使用,可以說文創產品將會成為以後的另外一個高速發展的領域。
  • ...上銷售額超50萬,河南「考古盲盒」火了!下個「網紅」產品會是啥?
    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銷售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
  • 快評| 「考古盲盒」裡的文創新路
    □曹 錚又到年底,作為消費熱門品類的文創日曆依舊銷售火爆,卻傳出深耕該領域多年的玩家決定急流勇退、轉場其他產品的消息;與此同時,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網上銷售大火,成為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
  • 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 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由河南博物院出品的「考古盲盒」,名為「失傳的寶物」,設有「傳承」「史詩」「傳說」等級別。玩家打開盲盒,取出包裹有「寶物」的土塊,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土」的瞬間如開獎般驚喜,成就感油然而生。  據介紹,不同級別的盲盒「挖出」的「寶物」等級也不同,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都可能被挖到。「手套一戴,是考古學家的感覺了」「這就是考古工作者的工作體驗吧,一鏟子下去可能有寶,有可能啥都沒有」……網友如是留言。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200萬: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丨下午茶
    文創產品漸成文化場館「標配」,然而一些「爆款」往往是價格便宜、簡單貼上文化元素和標籤的卡片、冰箱貼、鑰匙扣等;那些富含文化因素的產品往往因為價格較高、需要理解門檻而乏人問津。「考古盲盒」這一新興爆款,能為文創產品帶來哪些啟示?「考古盲盒」,火了!「這款盲盒我已經入手6個了!你不掐點進去買,不可能買得到。」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手拿各種工具,發現一件古文物,每個心懷考古夢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現在,你可以通過一款博物館的產品「實現夢想」——考古創意盲盒。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最近,一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火了,有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盲盒開箱的經歷,用小鏟子小刷子搗鼓半天,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  這些年,「小而美」的盲盒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更成為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新寵」。  在考古盲盒上熱搜的前一天,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也成了熱門,設計者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和紋樣為基礎,參考鴞、饕餮、觥大、觥二、犧尊、鳳鳥等形象創作出趣味性滿滿的Q版手辦,這款盲盒的抽獎微博收到了4萬多的轉評贊。
  • 【古都文創】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它火了…
    【古都文創】失傳的寶物「考古盲盒」,它火了… 2020-12-08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物 運氣差只有土
    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在玩家挖掘的過程中,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而「考古盲盒」的大火也直接帶動了其他文創產品的熱銷,近日豫博文創迎來了一個線上高峰,成交額屢創新高。  其實這款「考古盲盒」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生產了,但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大火」。
  • 旅遊文創產品難出圈,問題究竟出在哪?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線上銷售五天突破50萬;陝西歷史博物館「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上線首日即突破預定銷售額的200%;《國家寶藏》文創產品店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銷量可觀;三星堆博物館盲盒創收140萬美元……陝西歷史博物館青銅小分隊系列PVC盲盒受到市面上盲盒熱的啟發,近年來文旅行業也掀起了一波
  • 文創結合新潮,河南博物院這波操作厲害了
    在2020首屆博鰲文創周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曾經提到:「目前我覺得我們大多數博物館還沒有進入到每做一個產品,就進入到沉浸式的作品這種程度,而看到的爆款也還並不多。」「目前我覺得我們的博物館在創意的道路上面臨著一個是高質量,高質量要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