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陽:一本不可多得的生命教育繪本

2021-02-19 啟發童書館

最經典 | 最動人① |  最動人② | 最特別 | 最新銳

蝴蝶以蝴蝶的形態

只能活幾個星期。

當它們由蛹成蝶,翅膀幹了,

它們便在綠葉和鮮花間飛舞撲閃。

起初,它們鮮亮、敏捷,

但隨著時光匆匆,

它們的動作漸漸慢下來,

最後,再也飛不動了。

它們停棲在枝頭

……

這是蝴蝶的活法,

是它們的有生之年。


這段話來自於澳大利亞著名作家布萊恩·梅洛尼做文、國際安徒生大獎獲得者羅伯特·英潘繪圖,中國著名翻譯家馬愛農翻譯的《有生之年》。

人生最大的問題,無非是生與死。莫謂兒童無知,其實他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著這些具有初步哲學啟蒙的終極問題。

一般而言,當4-5歲的孩子開始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時候,就意味著生命教育可以提上日程了。孩子們會發問,然後逐漸了解,什麼是生命,而什麼不是生命。但他們還是要問:那麼,為什麼會有死亡?

我們當然要以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跟他們談論生與死,比如親子共讀生命教育類繪本。

對讀圖階段的孩子來說,一本不可多得的生命教育繪本:

一則將有助於孩子們解決其疑問;

再則,將通過溫情地講述,親密地陪伴,使孩子們獲得莫大的安全感,破除其疑慮,消解其恐懼;

更重要的是,我們藉由這一繪本的閱讀,將對生命的深沉思考的種子,埋在了孩子們的心裡。

這是《有生之年》一書的一個特質,即便狹隘地看,我們也可以將之看作生命教育的讀本。

閱讀中,成年人也將與孩子一起,重新思考我們的有生之年。

作者說:「每個活的生命,都有起點和終點。在這之間,便是有生之年。」這是繪本的核心表述,當然也是一個常識。但所謂常識,不正是那些我們以為普通而經常不加注意,其實卻至關重要的部分嗎?作者用各種不同的生命體,反覆舉例,重新詮釋,螺旋上升,將最大的尊重與尊嚴,賦予了生命。

鮮花,有美麗的春天;

高大又結實的樹木,以靜默的姿態,在陽光和雨露中佇立,甚至能佇立百年以上。

這是這些生命的有生之年,它們的特質各有不同,或動或靜,或短暫或漫長,但都在這個世界中展示了它們最為優美的姿態。而人類尤為不同,因為人類是唯一擁有思想的生命。如笛卡爾所說,人類所有的尊嚴,便來自思想。

因而這一繪本,我們首先看作生命教育的繪本,而非單純跟孩子討論死亡的繪本。

其實,《有生之年》遠不止於此,更多的是一種生命哲學的思考。作者將著眼點,放在了「有生之年」,放在誕生與死亡之間那漫長的人生,那麼,個體的意義何在?

 

我們經由閱讀,體會生命千姿百態的曼妙,思考這千姿百態的生命之後的深沉意味,從而展開生命哲學的沉思。

比如,死亡,是生命的特質之一。石頭沒有死亡,石頭便不是生命。但如果我們明白向死而生的哲學意蘊,那麼我們就可以坦然跟孩子討論這件事:因為前面有死亡的存在,所以你唯一的有生之年,才顯得那麼重要。


也許,我們只剩下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你的有生之年,活出意義來。這唯一的有生之年的特質在哪裡,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在哪裡?

如繪本所言,「人們做著自己能做的各種事情,比如長大,比如,做成年人。」

這裡,做一個成年人,就意味著需要去承擔生命所賦予的一切,美好的,或者艱辛的,或者平緩的。敞開自我,去坦然接納這一切。

畢竟,生命,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如愛默生所說:我們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氣,可以在一小時內又狂暴又平靜。這些精彩的瞬間,乃至不那麼精彩的瞬間,都是生命的瞬間,彼此累積疊加,構成我們生命的底色,啟發個人追問生命的終極意義。

我很想引用一句微信裡很流行的雞湯:你所謂的穩定不過就是在浪費生命。達觀、坦然,接受生命的饋贈,這是必要的,這不是消極,而是領悟。重要的在於,出生到死亡之間,這有生之年,我們必將親自走過,親身體驗,你獨特的生命,需要你留下獨特的軌跡。而更進一步的思考,也許就在你的思想中萌發了:有限而平凡的生命,如何真正掌握在我們手中,從而實現自我超越呢?

這是《有生之年》一書最為動人之處:就像一曲舒緩而深沉的生命讚歌,平靜的述說,卻喚醒了生命的尊嚴;舒緩的節奏,恰開啟了思考的靈明。

我們每個人都將經過獨一無二的有生之年,我們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怎樣度過自己的有生之年。比如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墓志銘,用最簡短的話語,概括了他的有生之年:寫過,愛過,活過。

蔡朝陽:

文藝中年,資深奶爸,四十歲重新發現理想。

曾獲評《時代周報》「2010影響中國時代進程100人」。出版有《閱讀抵抗荒誕》《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合著)、《尋找有意義的教育》等著作。其中《尋找有意義的教育》獲評《新京報》2012年度致敬書籍。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直達《有生之年》購買連結。

電話 | 010-59307688

新浪微博 | @啟發童書館

QQ閱讀分享群 | 110662380

圖書訂購 | 010-59307688-發行部

相關焦點

  • 關於愛與死亡的溫情故事,亦是一本生命教育的兒童繪本
    美好的生命,神聖的靈魂,崇敬的大地。這是屬於聖誕節的聲音,還有瀰漫在空氣中的屬於聖誕的味道!客廳裡的一切都被籠罩在溫暖美好的氣息中,那麼溫馨,那麼絢麗,金光閃閃,美得幾乎令人窒息。讓人潸然淚下的爐邊故事,亦是一本關於生命教育的兒童繪本我們平時對孩子的保護總是無微不至的,珍愛生命,快樂生活的思想也時常灌輸給孩子。但關於生命之重的話題卻鮮少提及,更不要說教孩子如何去正視生命的逝去,如何走出失去的悲傷。《雪地天使》一反往常我們習慣的輕鬆快樂,簡單直白套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向我們呈現了這個生命課題。
  • 《爺爺變成了幽靈》:關於生命教育的繪本,你害怕跟孩子談生死嗎
    如果你看了《爺爺變成了幽靈》這本繪本,一定會對生命教育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大人們總忌諱在孩子面前談論生死,大多數時候會對孩子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爺爺變成了泥土」,是的,主人公艾斯本的爸爸媽媽就是這麼告訴艾斯本的,可是艾斯本不信,他不相信爺爺會變成天使,也不相信爺爺會變成泥土。
  • 一本「黑書」,卻讓人慾罷不能
    謝謝阿啃 ^_^文=蔡朝陽  |  編輯=勤霞近段時間總是想起一本「黑書」。是一個繪本,全書基本上只有黑白兩色,除了封面的書名是橙黃色和結尾處太陽出來的地方有點橙黃色之外,都僅為黑白兩色。這本書於2009年由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出版簡體字版,啟發文化出品,我則於2012年才讀到。第一次跟菜蟲讀完這本書,就會心的笑了。
  • 童年的生命質感,未來的嶄新高度 ——麥琪·蘿絲《繪本旅行家》新...
    發布會以繪本的童真世界為旅程,嘉賓們以創意的「動物旅程手印」的方式為麥琪·蘿絲首個繪本館揭幕。為了讓更多家長感受到麥琪·蘿絲繪本課程的魅力,此次論壇採取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孫勤和Jessica Zhu與麥琪·蘿絲的教研團隊一起為線上和線下的家長們帶來了繪本教育的深度解讀。
  • 讓孩子在繪本的世界裡徜徉,可你真的了解繪本裡的教育意義嗎?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繪本,你會推薦哪一本?對於繪本這個推薦真的難不倒幼兒園老師,因為每天和小朋友相處真的是離不開故事環節。如果說推薦一本繪本我覺得簡直太可惜了,對於經常看繪本的人來說每一本繪本都有它精華的地方。接下來為大家推薦繪本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最權威的兒童繪本排行榜,一定有一本適合你的孩子
    下面就有小童來為你推薦一些好的繪本~凱迪克大獎1998年凱迪克銀獎 ▍適合年齡段:3-6歲簡介這是一本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的兒童繪本,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
  • 分類整理的3—6歲兒童必讀繪本書單,以及買繪本不踩坑的小技巧
    孩子的內心並不會因為父母不斷用言語煽動,就會強大,但繪本可以,可以讓孩子用自身的力量去踏實鍛鍊,由此逐漸強大。更何況,帶孩子看繪本也是不可多得的親子時光,並且,不論什麼時候,多看書總是不會錯的。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選擇繪本呢?
  • 孫儷跨界當主編,繪本《陪你長大》給孩子講述生命之歌
    親子閱讀、關愛小動物,這兩個生命主題的碰撞和結合,就有了這套《陪你長大》系列繪本。1】五本繪本故事,就像五首生命之歌歷時近一年,這套由孫儷主編、小時候童書出品的《陪你長大》系列繪本,已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
  • 生命的故事,早期幼兒性啟蒙、性教育繪本《媽媽的乳房》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媽媽的乳房》吧!作者簡介:朱惠芳,湖南省汝城縣盧陽鎮人,畢業於郴州師專中文科,現任汝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出版日期:2016-01-01繪本導讀:媽媽的乳房星期天,太陽剛剛升起來,草葉上的露珠還在滾來滾去,朵朵就忙著跑出家門,去幫福奶奶摘草莓啦!
  • 我的繪本我做主-中國教育新聞網
    面對不確定的世界,經歷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志遠小學美術組深化學校「美術作業繪本化」的研究,從收集的近2000份學生課堂作業中選取了20%,把原本計劃現場舉行的繪本插圖作業展搬到了網上……以兒童生命成長為原點小學美術課上灌輸式教學仍然存在,學生只是模仿,缺少自己想法;短短的一節課,繪畫作品、手工作業只完成了一半,時間受限;一本小小的作業本,怎麼能承載那些優秀的創作
  •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圓滿舉行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小琳、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綜合教育研究部部長徐燕、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校長劉銳娟、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質量管理中心主任劉波,以及「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繪本劇大賽」項目承辦方有關負責人出席了活動。
  • 一本兒童繪本的N種讀法...
    為了滿媽精心推薦繪本的亮點不被浪費,為了讓好的繪本發揮最大的價值和作用,更為了讓大家花的每一分書錢全都物盡其用!今天,我要好好聊下,一本兒童繪本的N種讀法。在介紹一本繪本的讀法之前,滿媽想跟大家聊一聊兒童繪本的意義。
  • 《我想吃一個小孩》:黑色幽默繪本,揭露背後教育智慧
    剛接觸《我想吃一個小孩》這本書時,我有些詫異這樣一個名字竟然會是一本兒童繪本的名字。顯然在我們的認知中,兒童繪本是充滿童趣和教育意義的,應該有一個溫馨、有趣的名字,而這本書看起來卻有些與眾不同,它的內容或許也讓許多人在看完之後一頭霧水,甚至懷疑是否應該給小孩子看,那麼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 童年的生命質感,未來的嶄新高度——麥琪·蘿絲《繪本旅行家》新...
    (原標題:童年的生命質感,未來的嶄新高度——麥琪·蘿絲《繪本旅行家》新課程正式發布!)
  • 一本如搖籃曲般的繪本!| 《寶寶睡 睡飽飽》
    這是一本真正的睡前讀物,搖籃曲柔美舒緩的韻律,繪圖純淨淡雅的色調和細膩簡潔的筆法,最適合家長在睡前跟孩子一起念誦、一起翻閱。繪本採用橫版,大跨頁的靜美遼闊與單頁面的恬靜溫馨相互錯落,映襯了搖籃曲的節奏感和音韻美,無論在語言、繪畫,還是在情感方面,對孩子都起到了啟蒙、浸潤的審美教育作用。
  • 兒童情緒教育繪本書目
    希望看了這些繪本的小孩,長大成人後,繪本的溫情能留在他們心中的某個角落,當人生遭逢痛苦、絕望時,能回想起這些溫柔的感動。」這是印在《兒童情緒療愈繪本解題書目》封底的綠色背景上的一段話,出自日本繪本作家巖崎知弘之口。陳書梅女士編選的《兒童情緒療愈繪本解題書目》(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版)是一部針對兒童閱讀治療的很有特色的專題書目,出版這本書是因為「汶川地震」。
  • 重視生命教育,KaDa故事發布年度榜單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所以,兒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這次針對「生命教育」專題,KaDa故事數字閱讀研究院基於自有用戶數據,從作品打開率、閱讀完成率、重複閱讀率、訂閱量等維度,從數億的數據中分析出:哪些繪本閱讀率更高,哪些內容更受歡迎,由此發布生命教育的年度書單排行榜。
  • 獻給孩子的生命之歌 孫儷跨界主編《陪你長大》繪本上市
    如今,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她,想要通過兒童繪本,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這場生命教育:學會付出愛和接納愛,學會尊重除了「人」之外的萬物生命。   關於這套繪本的創意,源於孫儷多年來的親子閱讀習慣,和孩子一起閱讀有趣的故事,感受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她說,無論拍戲多忙,只要是在上海,總是盡力趕回家,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 2019繪本課堂| 閱讀無大小,繪本有天地
    我們對繪本的感知,其實可以因為人生的歷練而有不同的解讀,尤其,在歷經世事風霜雨露之後,還可以因為一本小小的繪本,到達不需言說就能「醍醐灌頂」的清明境界呢!當我們在看待繪本時,很有必要打破那既有的「小孩專屬,爸媽陪讀」的疆界,不分年齡、不分時地,繪本既可以拿來共讀,也可以讓人獨自悠遊、或細細品味,而不論是「三讀繪本」或是「再三讀繪本」,都會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 線上活動・玉蘭姐姐課堂:「看見幸福'閱'出夢想」親子繪本閱讀
    本周「玉蘭姐姐」繪本課堂給家長和小朋友分享《活了100萬次的貓》繪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