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初戀最讓人印象深刻一樣,第一次吃到的食物很容易成為你的「本命食物」。
本喵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吃的西式快餐食物是肯德基的漢堡。
雖說就是一個普通的雞腿漢堡,但在小孩子心裡,卻永遠記得那麵包的柔軟觸感、白芝麻粒發出的溫柔微光、牙齒咬合金黃雞塊發出的咯吱聲,舌尖觸到油脂的滾熱和芳香,還有酸奶油,輕輕一咬就從另一邊溢出來,沾到手指上都要舔乾淨……
雖然三明治、熱狗、披薩都是變著花樣的麵餅加肉,但本喵就是覺得,它們都不能代替漢堡的地位!同樣喜歡漢堡的還有美國作者安德魯·F·史密斯,據他回憶第一次去麥當勞吃漢堡幸福得就像走進了華麗的宮殿一樣。
所以,即使是在那些漢堡大國,漢堡也曾給大家帶來這樣大的憧憬。
提起漢堡,不少人腦中就浮現出「兩片圓麵包中間夾一塊滾湯的肉餡餅」的畫面來。
雖然印象統一,但到底是誰在何時,哪個地方發明了漢堡,至今都沒有一個確切答案。
2007年3月,德克薩斯州通過議案,認定德州阿森斯市是「漢堡的發源地」。然而同年8月,威斯康星州議會就來打臉,宣稱西摩鎮才是真正的「漢堡之鄉」。同時,還有來自紐約和康乃狄克州的競爭對手也跑來宣稱是自己發明了第一款漢堡。
總之,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大概一輩子搞不明白了。唯一能知道的是,漢堡是19世紀末工業化盛行的產物。
在那一個又有一個勞動的寒冷夜晚,漢堡餐車昏黃的燈光給飢腸轆轆的人們帶來了光明,麵包加牛肉餅,既提供了必要的碳水和蛋白質,又滿足了大家站立即食的需求。誰又能拒絕那混合著麥香、肉香、油脂香與洋蔥香的騰騰熱氣呢?
二戰以後,漢堡連鎖店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以麥當勞為首的漢堡連鎖店,改變了以往汽車餐館的運作模式——不需要顧客坐在車裡猛按喇叭,也沒有點餐女郎走出來幫忙點餐。只需要二十秒,幾十美分,就可以自助拿到一套漢堡套餐。
雖說套餐標配就是一個漢堡加一份小食再加一份飲料,但到底搭配什麼,怎麼吃,也絕不是那麼馬虎的事情。
原教旨主義者最推崇的搭配自然是薯條,秉承了「肉配土豆,越吃越有」的飲食原則。
但薯條種類也是多多,有薄如紙片、咬起來嘎嘣脆的「Saratofa chips」,也有外酥內軟、中心微甜的「French fries」。至於吃法上,美國人喜歡撒鹽加番茄醬,比利時人和荷蘭人喜歡美乃滋和花生醬,而英國人更喜歡薯條加麥芽醋。
當然了,不管薯條內部如何變化,畢竟屬於同一個派系。另一個小食大派是裹了麵糊油炸的洋蔥圈。
飲料除了王牌肥宅快樂水可樂以外,還有奶昔派、冰淇淋派等幾大派別,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用漢堡搭配啤酒或紅酒。
雖然,「漢堡到底搭配什麼最好吃」的爭論就像豆腐腦或者粽子到底甜的更好吃還是鹹的更好吃一樣永遠讓人爭論不休,但不得不承認無論什麼配菜,只要配上麵包加肉餅,總是能帶來美妙的化學反應,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當然了,雖說就是麵包加肉餅,但不管是漢堡大小、形狀、風味、配料,一直以來都在被不斷鑽研,發生變化:
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家漢堡連鎖店都出了哪些好吃的漢堡,趕緊收藏起來,以後就不用只點香辣雞腿堡或者吉士漢堡啦。
McDonald's 麥當勞
麥辣雞翅麥樂雞套餐+宮保雞丁蘸醬
麥辣雞漢堡與麥樂雞一直都是麥當勞的長紅型明星產品,乍看之下似乎吃不出什麼花來。但是最近的新一代套餐搭配了麥當勞史上最受歡迎的明星蘸醬——酸中有甜甜中帶辣的宮保雞丁蘸醬。
這款蘸醬原本是1998年麥當勞為宣傳《花木蘭》而發明,之後又在高人氣動畫《瑞克和莫蒂》中被瑞克爺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哪怕再等97年死也要吃到這款蘸醬」。
因為一度絕版,這款史詩級辣醬甚至曾引發了要求麥當勞重新供應的萬人大遊行,一小盒價格也曾炒到10000美元以上。
如今,這款蘸醬在千呼萬喚中重出江湖,再度引發吃貨們的狂歡。不管是麥樂雞塊還是麥辣漢堡,只要添加一點宮保雞丁蘸醬,都能增加不少變化風味——記住了,你品嘗的不是漢堡,而是所有麥當勞愛好者的懷舊風潮。
肯德基爺爺是我們的老朋友,熱衷於出新品的它曾帶給我們無數美好回憶:雪頂咖啡、老北京雞肉卷、還有每次人滿為患的嫩牛五方……滿滿炸雞桶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每次在家邊看電視邊吃,怎麼吃也吃不夠。
它近年的新品,超級塔可和重磅肉霸堡,都是捨棄了漢堡原有的麵包部分以炸雞來代替,一口咬下去就是肉肉肉!是肉食愛好者貼秋膘的福音。
超級塔可還添加了五種蔬菜和濃厚墨西哥特色的牛油果醬,是一款相當具有異域風情口味的漢堡。
漢堡王一向以誠意滿滿的厚牛肉餅稱霸漢堡界。其所用的安格斯牛在國內則是與神戶和牛、義大利奎寧牛和法國夏洛莉牛並稱的四種最好吃的名牛。
這種起源於蘇格蘭安格斯郡的古老牛種,由於高地晝夜溫差的緣故,牛肉肌肉多且厚實,脂肪沉澱分布均勻,煎制出來汁水豐沛、肉香四溢,再搭配上經典的黃油麵包、新鮮的番茄片和水生菜、Q彈的大塊蝦仁,一口咬下去,滿滿幸福。
Fatburger光看名字似乎熱量爆表,事實上卻是新鮮(fresh)、正宗(authentic)和美味(tasty)的結合體。
作為好萊塢熱寵,特富客注重食物品質,所有肉餅採用精純瘦肉,薯條也有寬薯條、紅薯條等多種品類。
最大特點是配料自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加入蛋黃醬、芥末醬、番茄醬、生菜、番茄、酸黃瓜、洋蔥丁、奶酪、煎蛋、辣椒、烤蘑菇、培根……
總之,你能想到的一切配料都可以加進去,這樣的漢堡你還怕吃得不夠幸福嗎?
The Habit Burger Grill 哈比特漢堡
照燒鳳梨牛肉特堡
作為誕生於美國加州的漢堡新秀,哈比特漢堡崛起迅速,2015年曾獲得「速食漢堡排行全美第一名」,呼聲之高勝過老牌In-N-Out漢堡。
和特富客一樣,哈比特漢堡也主打品質。除了招牌火烤牛肉特堡,添加了一大塊厚鳳梨片的照燒鳳梨牛肉特堡,在讓人嘗到牛肉的豐腴多汁的同時,加入酸甜清爽的鳳梨解膩,真正做到一口咬下去,「將你帶到充滿微微海風、陽光和棕櫚樹的加州海邊」。
摩絲漢堡的名字雖然在國內不如前幾家出眾,但在日本卻是名聲響噹噹的知名漢堡連鎖店。除了招牌和牛漢堡以外,以煎得焦黃的米飯餅代替麵包的米漢堡也是相當具有霓虹國特色。
漢堡內餡加入大量蓬鬆水靈、切得細細的捲心菜絲,整體風味保持了日式料理一向的清爽,想嘗試真正日式漢堡的同學不要錯過。
粉色桌椅、粉色吸管、粉色包裝紙,一進Charlie's 家滿眼浮誇的粉色總讓人印象深刻。
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不摻一滴水,用純牛奶和土豆泥,融合日式北海道麵包和美國土豆麵包配方製作出的漢堡麵包,具有出奇柔軟的雲朵般軟綿綿口感。
鵝肝愛好者必須要來一塊夾入了超級大份鵝肝的鵝肝漢堡,坐下來慢慢體會鵝肝入口即化的溫柔。只要嘗一口,你就會立刻明白:這絕不是那種只靠裝修博人眼球的店。
Shake Shack一向以國際網紅、紐約三寶著稱。除了經典的牛肉漢堡和雞排堡,為素食者準備的蘑菇漢堡也是Shake Shack的一大特色。
選用傘蓋肥碩厚實的巨大洋菇包裹上芝士油炸,肥厚多汁的蘑菇滲出芝士的濃香,而菇類特有的香氣在素油油炸之後越發醇厚,一大塊咬下去快感賽過吃肉,難怪無數肉食愛好者在嘗過之後大呼「真香」,表白想要放棄肉類成為素食愛好者。
以及Shake Shack也是較為少見的那類,以搭配奶昔出名(而不是肥宅快樂水)的那類快餐哦!
在上海,你還能夠喝到專程的上海限定「粉抹豫園」。草莓醬、柚子汁、抹茶粉和奶油芝士組合出嗲嗲糯糯的少女色彩,喝起來清爽酸甜,值得嘗試!
哪裡可以吃到好吃的漢堡呢?本喵已經給你準備好啦,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