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繪畫種類繁多,每個都有它獨特的表現方式,真要讓我選一種作為長久的興趣,那麼我一定會選油畫。」
確實,面對油畫的多元化的流派風格,愉悅的視覺效果和不同的色彩屬性,鵬鵬也被這樣的畫種深深迷住了。
今天鵬鵬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油畫的入門技巧,讓那些零基礎想學油畫的人也進入油畫世界。
技巧一:挫
挫是用油畫筆的根部落筆著色的方法,按下筆後稍作挫動然後提起,如書法的逆鋒行筆,蒼勁結實。
學員@曲麗雪
筆尖與筆根蘸取顏色的差異、按筆的輕重方向不同能產生多種變化和趣味。
技巧二:拍
用寬的油畫筆或扇形筆蘸色後在畫面上輕輕拍打的技法稱為拍。
學員@MS0336梅
拍能產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顯,又不致過於簡單,也可處理原先太強的筆觸或色彩,使其減弱。
技巧三:揉
揉是指把畫面上兩種或幾種不同顏色用筆直接操合的方法。
顏色操合後產生自然混合變化,獲得微妙而鮮明的色彩及明暗對比,並可起到過渡銜接的作用。
學員@飛兒加油丫
顏色也會比較的柔和,趨於平緩的感覺,一種朦朧的氣息。
技巧四:線
線是指用筆勾畫的線條,油畫勾線一般用軟毫的尖頭筆。
但在不同的風格中,圓頭、校形和舊的扁筆也可勾畫出渾厚的線條。
學員@佑華
東西方繪畫開始時都是用線造型的。
在早期油畫中通常都以精確嚴謹的線條輪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線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
技巧五:掃
掃常用來銜接兩個鄰接的色塊,使之不太生硬。
趁顏色未乾時以油畫乾淨的扇形筆輕輕掃掠就可達到此目的。
學員@傑傑啊
也可在底層色上用筆將另一種顏色掃上去來產生上下交錯、鬆動而不膩的色彩效果,非常的有筆觸肌理的效果。
技巧六:跺
是指用硬的豬鬃畫筆蘸色後以筆的頭部垂直地將顏料跺在畫面上。
跺的方法不是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時候才應用。
比如,花瓣肌理強,可以用到。
學員@金喆
技巧七:拉
拉是指油畫中有時需要畫出堅挺的線條和物體邊緣,如畫鋒利的劍或玻璃的側面等。
學員@Han憨憨
這時可用畫刀調準顏色後用刀刃一側將顏色在畫面上拉出色線或色面。
畫刀畫出的形體很堅實,是畫筆或其它方法難以達到的。
技巧八:擦
擦是把畫筆橫臥,用畫筆蘸上濃稠的顏色在已幹的色面上用拖筆磨擦的方式。
完成從亮色塊到暗色塊的過渡及亮部、高光的色彩。
學員@飛兒
可形成不同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
在幹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技巧九: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溼的顏色層上輕輕向下壓後提起,顏色表面會產生特殊的肌理。
學員@墨顏zulyu
在有些需要刻畫特殊質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技巧十:砌
用刀代替畫筆,像泥瓦匠那樣將顏色砌到畫布上去。
直接留下刀痕非常有塊面感重疊的效果,可以產生不同的厚薄層次的變化。
學員@浪逐波
刀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會產生豐富的對比,顏色不宜作過多調合,任其在畫面上自然地混合產生微妙的關係。
技巧十一:刮
刮是油畫刀的基本用途,一般用刀刃刮去畫面上畫得不理想的部分。
也可用刀刮去不必要的細節或減弱過於強的關係,讓顯得緊張的畫面關係鬆弛下來。
顏色幹後也可用畫刀或剃鬚刀,把高低不平處颳得平整一些。
學員@李玲李玲
還可在未乾的顏色層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從而顯現各種肌理,有些人喜歡這種立體浮雕的效果,便會用刮的技法。
這淺顯易懂的油畫技巧你學會了嗎?
看了鵬鵬的文章,你是不是對油畫又有了新的認識呢?
如果還沒有找到屬於你的答案,不用著急,還會有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