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補短板優布局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2021-01-07 貴安新區官網

俯瞰北京師範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學校。

貴州師範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初級中學學生在上課。

北大培文學校貴安小學學生在操場上玩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貴安新區圍繞打造全省優質教育示範區和教育惠民先行區的目標,始終堅持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新區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補齊教育短板、優化資源布局,推動貴安教育跨越式發展。

  「十三五」以來,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目標,貴安新區在「一張白紙」「人少事多」的艱苦環境下,構建了基本教育體系,改變了教育形象,初步實現貴安教育由「農村薄弱」向「城鄉均衡」、由「封閉落後」向「開放現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三大轉變。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新區的規劃和建設一定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不能降格以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安新區時作出的重要指示,貴安新區高起點謀篇布局教育事業,先後制訂了《貴安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15—2030》《學校布局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規劃布局幼兒園75所、小學43所、中學30所。

  貴安新區社會事務協調局教育處處長唐華介紹,新區成立以來,累計投入教育資金60多億元,其中義務教育投入約30.7億元,新建學校7所,改擴建學校10所,拆並整合學校8所,投入756萬元採購圖書60餘萬冊,投入4000餘萬元為中小學配齊實驗儀器設備,投入1193萬元在各校教室及功能室配齊「班班通」。

  截至2019年底,貴安新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98所,其中公辦56所、民辦42所,包括幼兒園54所、小學35所(含教學點2個)、初級中學4所、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32486人、學前教育在園(班)幼兒6360人。在2017年獨立舉行中考的基礎上,貴安新區在2019年還順利平穩舉行首次高考。

  在不具備市、縣兩級教育機構和人力的情況下,貴安新區2017年順利通過「普及十五年教育」及「兩項督導」省級驗收。2018年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省級及國家級驗收,實現了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到2019年,完全具備獨立實施中、高考的能力。

  大力引進名校名師

  不僅「有學上」,還能「上好學」,是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心願,也是貴安新區孜孜以求的目標。

  為提升教育發展水平,貴安新區採取「高位嫁接」「強弱聯姻」方式,明確利用3到5年時間,通過名校引進、合作辦學、引進優秀教師等方式,快速提升辦學能力。

  貴安新區先後引進北京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學校、北大培文貴安高級中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貴州省實驗中學等優質學校,逐步構建起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鏈條、一條龍、公辦民辦並重的優質教育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每個鄉鎮和功能區都有1所標準化現代學校。同時,貴安採取「1+N」輻射模式,促進優質學校幫扶薄弱學校,促進校際師資平衡、資源共享,縮小校際差距,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

  辦好教育,除了好學校,還要有好老師。2015年以來,貴安新區從全國各地引進優秀教師224名,評選骨幹教師129人。目前,貴安有中高級教師620人、省級名校長4人、省級名師18人。

  「優質教師資源的注入,將為貴安教育發展帶來新理念、新機遇和新動力。」唐華說,今年貴安繼續多措並舉,通過公開招考、人才引進、特崗、僱員等方式引進了100餘名優秀教師。

  貴陽優質資源進駐貴安

  今年,貴安新區又引進了兩所優質學校,分別是貴州師範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初級中學和貴陽市實驗小學貴安分校。兩所學校均於8月31日開學,讓500餘名中小學生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8月31日,貴陽市實驗小學貴安分校迎來首批新生。作為助力貴陽貴安融合發展的又一舉措,貴陽市實驗小學貴安分校由貴安新區牽頭引入。據貴陽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校長鍾海燕介紹,貴安分校在教育教學、管理、課程等方面均與總校統一,總校將派出骨幹教師,保障學生獲得優質教育。

  「分校有超越總校的硬體條件,能讓學生的課程生活更豐富。」鍾海燕說,貴安分校注重「貴在持之以恆,安於教學相長」,致力於培養具有「厚德仁愛、多能創新、善思能辯、國際視野」的現代學生。

  「學校教學理念很好,老師們也很負責,娃娃在這裡讀書,我們都特別放心。」貴陽市實驗小學貴安分校二年級(1)班學生家長江黎黎說,今年6月聽說貴陽市實驗小學要在貴安新區辦分校的消息後,她便著手準備讓孩子轉學,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經過半個多學期的學習,孩子很喜歡也適應學校的學習氛圍,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貴師大貴安附中位於黨武鎮,有42個班、2100人,是由貴安新區管委會投資興建、貴州師範大學領辦的一所信息化、標準化、現代化的公辦學校。目前,學校已面向貴安新區招收首批七年級新生269人,共6個班。

  記者在貴師大貴安附中看到,教學樓乾淨整潔,廊道、操場等均凸顯出學校藝術教育的特色。該校校長範向東介紹,學校結合全寄宿制實際,以藝術體育教育為亮點,培養學生音樂、美術、播音主持、書法、足球等藝術體育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力爭將學校打造成一所全省一流的優質品牌初級中學。

  作為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近年來,貴安新區不斷增加「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以「一張網」「一朵雲」「一張卡」為抓手,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以建設「三通兩平臺」為契機,貴安新區與中國電信、騰訊公司合作,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以打造「智慧校園」為目標,鋪好教育「一張網」(校園光網),建好教育「一朵雲」(教育雲),用好教育「一張卡」(教育卡),分步實現43所中小學「校園光網」全覆蓋,所有學校實現了「1000兆到校、100兆到班」目標。

  為大力推動教師在平臺上進行教學、教研、備課、資源共享及教育教學管理,使廣大中小學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貴安新區各中學與各鄉鎮小學加快構建「同頻課堂」,推進微課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將獲省級獎的微課上傳到新區教育雲平臺,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同時,充分發揮貴安教育雲平臺在教育扶貧、網絡扶智中的作用,努力提升數字教材和其他數字資源的課堂使用率,提升基礎教育教學及管理效率。

  走進貴州省實驗中學貴安校區高二(1)班的化學課堂,正在上課的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任課教師僅憑手中的平板電腦和一部投影儀就能開展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上課模式。

  在講解相關知識點後,老師利用電腦教學為同學們展示複雜的化學分子結構,同學們可通過手中的平板電腦清晰直觀地認識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組合變化。學校老師說,通過電腦開展化學實驗演示教學,可以彌補因高消耗、易燃易爆、有毒有汙染等原因而無法進行現場實驗的教學遺憾。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5G網絡等技術的迅速發展,貴安新區將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

  打造「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

  亮點點擊

  「一校一特」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天8點10分,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都會響起一片琅琅誦讀聲。該校校長黃美芳介紹,學校自2017年9月開學以來,遵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方案,除開足必修課外,還創新性地開設選修課、合作課、探索課,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藝術素養,讓他們擁有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生活技能。

  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的探索,是貴安新區推動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個縮影。按照「一校一特、校校特色」的思路,貴安新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學習能力為重點,強化學科學習和實踐技能「雙提升」,改變過去「重學」「重優」「重考」的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各學校也廣泛開展閱讀、詠誦、社團、培優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貴安新區附屬學校不僅按照標準化學校建設要求完善校園設施,還圍繞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兩大核心素養,以「科技節」「中英戲劇節」「讀書節」「心理健康教育節」等品牌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還開發了「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博雅課程」特色課程體系,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無獨有偶,貴安實驗中學、北大培文貴安高級中學、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湖潮小學等也分別開發了「傳承經典做時代公民」課程體系、「博雅陽光知行合一」校本課程體系、「愛的教育樹形課程體系」、「布依族文化進校園課程體系」等。

  以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為例,該校圍繞「讓兒童充滿生活力」的課程設置理念,開設了科學課、管樂課、烘焙課、舞蹈課、音樂課等不同類型的課程。「課程是學校最重要的產品,課程的設置決定了學校的品質。我們希望學校不僅服務於周邊鄉鎮,還成為更多新區市民子女就地享受優質教育的載體。」黃美芳說。

相關焦點

  • ...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補短板固底板育長板...
    (記者 蔣凱)近日,我市印發《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深入落實全國、省市教育大會要求,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核心關切,推動資源供給高標準、隊伍建設高水平、教育教學高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賽罕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賽罕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0-12-13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豐順:立德樹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表示,要進一步做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同學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學習,將來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 豐順縣委辦供圖 在少先隊大隊室,曾永祥詳細了解了少先隊員們開展節約糧食主題活動的情況,鼓勵學生們要爭做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愛惜糧食、珍惜生活,養成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踐行「光碟行動」,節約糧食,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十三五」,福州教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十三五」以來,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超越,圍繞「補短板」「促發展」核心任務,創新教育發展模式,推進以優質、均衡為特徵的內涵發展,堅持抓質量促公平、抓改革添活力、抓扶貧惠民生、創文明護安全,全面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兩會聲音」補短板讓教育更優質更公平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何花教育,牽繫千家萬戶,事關前途未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連日來,參加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們就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著力補齊教育事業發展短板弱項建言獻策。
  • 教育補短板 三年大盤點 看看安溪的靚麗答卷
    2017年秋,省、市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交出靚麗的成績單,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崛起為發展新增長極強健根基。
  • 居家學習,教育該補哪些短板
    補育人短板    ——調整教書與育人的關係談及學生居家學習面臨的困難,不少教師、校長表示現在的學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學習時坐不住。    補生活教育短板    ——調整教育與生活的關係有意義的生活是最好的課程。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始終強調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繫,要求課程教學回歸生活。但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圍繞升學導向、考試大綱、教材教輔運行的局面並沒有真正改變,教育脫離生活的現象仍然非常嚴重。
  •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城陽這4所學校成為市級實驗學校
    劉鵬照對市級實驗學校建設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明確實驗學校建設的重大意義,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二是要明確實驗任務,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三是要加強工作保障,確保取得預期效果。特別強調了要著力推進三全育人、五育並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校活力等四項改革創新,實現立德樹人、素質教育、輕負高質、增強學校活力等四個方面的突破。
  • 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城市品質
    縱觀博羅縣城,山水綠地相得益彰,生態環境保育良好,但建成區綠地覆蓋率不高,供市民休閒、遊憩的公共開放空間不足;居住環境逐步改善,但綜合服務功能不足,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和排水、環衛、停車場等市政公用設施需進一步加強。 因此,加速縣城新型城鎮化進程,補短板強弱項勢在必行。
  • 精心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
    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部署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優化戰略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精心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西篇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提供堅強支撐。省長易煉紅主持會議,省領導趙力平、吳浩出席。
  • 加快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龔正主持座談會分析研究2021年...
    龔正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對「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把民生工作謀劃推進好,加快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全面小康 教育擔當 | 宿遷:全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實現教育「資源配置更優化、學校發展更均衡、學生就學更方便、接受教育更公平」的目標,宿遷市抓問題、補短板,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2017年開始,泗洪縣縣財政每年投入120萬元,使得留守和困境兒童人數超過50人的村社區,都建成了「關愛之家」,為留守和困境兒童提供「四點半」課堂、興趣培養、安全教育、視頻親情通話等服務。 「我們將以農村教育優質均衡為重點,圍繞教育部門職責主業,突出強短板、補弱項,全力完成行動方案交待的各項工作任務。」 泗洪縣教育局副局長陳敏說。
  • 三部門:部署公共衛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工作
    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使命感,為人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牢牢抓住寶貴時間窗口,擼起袖子加油幹,交出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二是不辱使命。要系統梳理短板漏洞,日夜兼程開展工作,切實強化發熱門診、可轉換傳染病區、可轉換ICU、生物安全實驗室、傳染病檢測、醫療廢棄物處理、急診急救「七個能力」。
  • 「輝煌「十三五 」奮進奔小康」教育布局不斷優化 教育綜合實力...
    「十三五」期間,我區教育系統以努力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優質教育為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提高質量、強化服務,各級各類教育協同發展,教育布局不斷優化,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我區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衡南校園懇談會:堅持立德樹人 辦人民滿意教育
    胡果雄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創新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充分吸納集體智慧,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改革創新,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著力培養高素質學生。」「要適應高考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切實把握高考發展趨勢和方向,制定新措施、新辦法。」
  • 增進人民福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在鞏固成果基礎上,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去產能是當前結構改革的重要任務。」辜勝阻表示,推進去產能要堅持更多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措施,把去產能與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優化布局結合起來,統籌謀劃和推進,加快制定完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大對違法和不達標企業的監管和懲處力度。
  • 領導幹部談(45)李嘉穎:重振虎威 辦中山人民滿意的一流教育和體育
    去年12月27日,賴澤華書記主持召開「辦人民滿意的一流教育」座談會,指出:教育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夢想和希望,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直接決定著未來城市的競爭力,是發展中的民生、民生中的民生。辦好人民滿意的一流教育,已經成為全市人民最關切、最緊迫、最需要、最重要的民生實事。徵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
  • 遍栽桃李樹 廣育棟梁材 仙遊縣全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設教育強縣
    會上通報了教育強縣工作取得的成效,公布了仙遊縣教育局《關於表彰2020年中高考成績優異師生的通報》等,這是該縣實施教育強縣戰略結出的豐碩果實。近年來,仙遊縣委縣政府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出發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力補齊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整體實力,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眼下,新學期拉開序幕,全縣上下正以一鼓作氣的魄力,勇於擔當的實幹,辦人民滿意教育。
  • 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
    衝鋒號已經吹響,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我們除了要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還要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補短板、強基層 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
    會上,湖北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塗遠超表示,公共衛生體系在整個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短板和弱項,所以下一步把「補短板、強基層」列為打造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