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1秒就得幾十上百萬的電影特效為什麼這麼燒錢?原因在這!

2020-12-26 漫威電影情報局

我們經常在聽人聊科幻大片,尤其是漫威、DC這類特效滿天飛的大片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一秒鐘的特效需要花費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經費」「每一幀畫面都是經費咆哮」

更有實際的數字案例就是《蜘蛛俠3》製作成本2.58億美元,但其中特效經費就佔1.55億美元之多!

那麼,究竟為什麼漫威、DC這個類科幻大片經常使用的電影特效如此「貴」,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電影鏡頭裡,可能這一秒鏡頭就需要後期渲染一個月之久?

相信你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漫威、DC大片中這些高到令人乍舌的特效後期製作為什麼會這麼貴:

其實很多影迷對於電影特效貴的理解,很多都是局限於電影畫面本身,甚至可能在一部分粉絲看來,這些特效貴就是單純的後期電腦製作貴而已,但實際上,對於電影特效貴的內容,遠遠不止有電腦後期製作這一點而已!

簡單來說,粗略羅列一下一個完成的電影特效製作就包含了:

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

這裡面每一個成本,對於一個完成的電影特效製作都是不可獲取的部分,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依照每個成本消耗,來細細聊一下——

1、你口中的「幾毛特效」背後可能就有幾十人上百人的配合;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一些有電影特效的作品中,依照電影特效的精細程度,調侃到這部作品花費了「幾毛」特效,雖然一般來說,不少粉絲吐槽作品值幾毛特效,也是變相的在吐槽作品方將經費都付給了天價演員們,留下的錢只能做這些粗製濫造版本的特效場景。

但如果我們拋開這一點來說,一部正常的電影特效製作常規就要包含美術原畫、3D建模、骨骼綁定、元素特效、場景合成、音畫合成、渲染導出等步驟,每一步都需要一個或幾個小組負責。

因此,如果按照咱們常說的5毛特效來看,起碼也是需要2-30人不止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的特效部分的人力需求。

這就更不用說漫威、DC這類特效精細程度令人髮指的大片了,隨隨便便都是上百人的製作團隊,而依照不同技術門檻的定位,每個人的酬勞基本上也不會太低,這一點在用人成本更高的好萊塢更是如此。

典型的:

當年《阿凡達》特效團隊人數高達1855人,《復仇者聯盟》特效團隊有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特效團隊也達到了1180人!

而且一般對於一部電影的特效製作、渲染周期長的可能有1-3年,這樣算下來光是人力成本的支出就得在幾百上千萬左右(國外單位直接換為美元)。

當然了,個別電影還會邀請一些國際頂級團隊製作,這其中的費用就更是高了。

2、按秒收費,1秒24幀,1幀渲染數小時;

對於一些電影影迷來說,應該都是知道,電影特效的製作,很多都是按照秒來收費的,而電影中一秒鐘的鏡頭可以拆分為24幀畫面,對於漫威或者是DC這類特效大片來說,經常都是直接按照一幀、一幀的畫面來進行特效製作以及後期的渲染的。

因此如果我們按照最常規的的特效製作的話,假設一秒特效1000塊,那麼一分鐘的特效就得6萬塊起步,而一部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整部電影起碼也得有60分鐘朝上的特效時長,這就得360萬了。

當然了!

這只是一個假設,因為現實中對於院線電影的特效製作,很多是按照咱們前面說的「幀畫面」來渲染製作的,這個花費就更是高出幾個檔次,而且很多時候對於電影中的一幀的特效的鏡頭渲染,就需要按小時為單位來計算。

所以,很多時候特效大片的一秒鐘鏡頭就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算是下,這裡面的花費也是天文數字!

3、特效軟體成本也是一個吞金大戶;

對於電影特效的製作,很多時候為了節省時間,所以在電影特效鏡頭的渲染時長上為了加快進度,直接無腦利用增加渲染伺服器的數量來加快渲染效率,這其中的每臺渲染伺服器的價值可不是普通的電腦!

每臺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幾十萬上下,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每一臺電腦上所需要對鏡頭渲染的軟體都必須是正版軟體,否則用盜版軟體,可能賺的還沒賠的多,因此,對於電影特效的製作基本上都是正版軟體打頭。

而對於這些軟體的購買就是一個吞金大戶!

比較典型的就是當年做了《阿凡達》和《霍比特人》的特效公司維塔數碼,一年僅在渲染器這一軟體上的花費就要近2億人民幣。

4、為節省渲染時間,「渲染農場」操作了解一下;

就像咱們前面說的那樣,一部電影的特效,很多我們在電影院看的時候一眨眼就過去了,但實際上就這一眨眼的時間裡的特效製作,所花費的經費就是天文數字,而這些特效鏡頭的製作背後,就是龐大的渲染伺服器的功勞結合,也就是我們說的「渲染農場」。

很多大型的特效製作公司都會在進行特效製作的時候,同時利用幾百上千臺渲染伺服器進行工作,以此來節省製作周期,但在這背後,每一臺渲染伺服器等硬體也是一個大花銷,幾百上千萬在這裡基本上算是比較常見的配置開銷標準了。

所以,一秒幾十,上百萬上下的特效經費,真心不是開玩笑的說法~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1秒幾十萬」的電影特效,為啥這麼貴?1秒鏡頭需渲染50天!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據統計,好萊塢視效大片的投入比例一般都達到了總製作費6成以上。《變形金剛5》製作成本2.17億美元,特效佔1.3億美元。阿凡達製作成本2.37億美元,特效產1.5億美元。
  • 大成本電影錢花在哪?《鐵達尼號》10秒上百萬美元
    然而這部電影並沒有用很多的大牌明星,甚至有些還是友情客串,所以這5億是實實在在用在了拍攝與製作上。而最花錢的要數各類槍枝彈藥。據爆料,影片中用到的軍艦等軍資設備造價便佔據了2個億。經典原著小說改編電影《狼圖騰》投資七億,耗時五年才拍攝製作完成。因為原著中描述的場景都十分宏大,所以劇組是在內蒙古的大草原上實地取景,而且由國內特效團隊做出了極為逼真的狼。
  • 你為什麼喜歡漫威,你喜歡的是漫威電影宇宙還是漫威漫畫?
    為什麼喜歡漫威電影 ,笑得我不要不要的。 那是第一次看漫威的電影,就感覺我可能已經喜歡上了漫威,隨後我就找著漫威上映的電影看,想要一個都不放過。
  • 漫威:小兵送死,特效不足,戰鬥乏力,漫威電影都有這些通病!
    #漫威電影是爆米花電影,就算漫威迷們都不會去否認這件事,因為漫威電影的確就是一種給觀眾帶來歡樂的電影,看漫威電影不需要很多的思考,只需要享受劇情帶來的爽快感就行了,但這並非意味著漫威是爆米花電影就毫無內涵和價值可言,它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也有,只是沒有別的電影那麼強烈。
  • 死得最不值得漫威英雄——快銀被特效費打敗,看到金剛狼我哭了!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大家好,我是一枚和你們一樣喜歡看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的妹子!在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我們結結實實地領略了一把什麼是失去的痛苦,我們不僅失去了頂梁柱鋼鐵俠託尼斯塔克,還失去了黑寡婦,原來超級英雄也有無力的時候啊。
  • 漫威:蜘蛛俠「為什麼大家都在婚禮上哭?」託尼「這是我的葬禮」
    #一部電影最燒錢的地方是哪裡?如果看國產電影,那麼一部電影最燒錢的地方是演員的片酬,然後才是製作電影的費用。而在外國,演員的片酬通常都會不超過電影製作的片酬,因為演員是次要的,電影的拍攝準備和製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外國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天價片酬的情況,但其實也有例外;就例如漫威電影裡的《復仇者聯盟4》,這部電影是十分令人震撼的一部電影,不僅用布局十多年的漫威電影宇宙給觀眾帶來震撼的感覺,還將那些平時都沒機會一起合作的演員全部都聚集在一起,讓觀眾一次性就能夠看到超多的演員一起出演漫威電影
  • 為什麼DC超級英雄電影在票房上遠落後於漫威呢
    並不是說DC超級英雄電影不好看,而是兩個巨頭目前的境遇完全不一樣 。首先說漫威,自08年鋼鐵俠1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之前,被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穩穩的壓制,誇張點兒說都讓漫威淡出人們的視野。那會兒除了蜘蛛俠,大眾對於漫威的超級英雄根本不了解,更別提什麼鋼鐵俠、黑寡婦等等一系列漫畫二線角色了 。鋼鐵俠1大賺之後,漫威就有了崛起的資本,而且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創造前所未有的超級英雄宇宙,所以,之後拍的每一部影片,都是這盤大棋的一顆棋子,慢慢的積累人氣,最終在復聯3和4大爆發,而在那之後的蜘蛛俠英雄遠徵,更是創造了超級英雄個人電影票房記錄。
  • 《漫威》中的特效到底有多牛?鋼鐵俠是替身,雷神眼罩是特效
    ,要麼另外想辦法,最終漫威的特效團隊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找了個身形和唐尼很像的替身演員,讓他來拍攝後半部分那些,需要走動的鏡頭,最後再用特效把唐尼的臉貼上去,後來在《美隊3》中,年輕版的鋼鐵俠也是這麼做出來的。
  • 電影史上最「燒錢」的6個經典鏡頭
    這只是一部奇幻的英雄電影,而且以好萊塢的特效科技,這場爆炸戲是可以通過特效來完成。 諾蘭導演是錢多嗎? 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真實。 這聽起來可能很難理解,一部奇幻片要講什麼真實?為什麼要強調真實感? 在拍攝這部電影前,其實「蝙蝠俠」系列已經走到末路。(下圖是1997年花錢最多又最失敗的《蝙蝠俠》系列)
  • 電影如日中天的漫威,為何電視劇不溫不火?漫威劇集何時出頭?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實際上,《復聯1》之後,隨著漫威電影宇宙大獲成功,漫威就推出了多部劇集,這些劇集有些是獨立作品,有些與MCU有所關聯,而按照這些劇集與MCU的關聯度,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與MCU高度關聯型——這一類劇集是只有兩部,一部是《神盾局特工》,也是漫威劇集最
  • 漫威DC比較,3大原因分析,為什麼DC幹不過漫威!
    很多朋友在沒有看漫威和DC系列電影的時候,還以為鋼鐵俠、蝙蝠俠和超人是一家的呢。在看《復聯》的時候,也會驚訝,為什麼蝙蝠俠和超人沒有出現呢?我們在看漫威作品的時候,也是非常輕鬆愉快,在一些暴力鏡頭的處理上,沒有出現暴力鏡頭的特寫,因為這要照顧到大部分年齡小的朋友,畢竟漫威不僅大人喜歡看,小孩更喜歡看。
  • 漫威蝙蝠俠即將登場漫威電影宇宙,但為何不是電影?
    這四個人格交替輪換,還能在一起「對話商討」,若說得再「直白」一些,基本上就是「人格分裂」。由於他有著「億萬富翁」的身份,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巨大「秘密基地」,而他的老管家就成為了他的助手。億萬富翁、秘密基地、忠實的老管家兼助手、夜晚行動的蒙面英雄、格鬥高手,是不是覺得「耳熟」?
  • 越是漂亮的女演員,特效妝就越醜?漫威這操作真的是狠!
    對於超級英雄的設定,自古以來不論是中外電影作品,貌似都在秉承這一個默認的原則,就是好馬配好鞍、英雄配美女,因此,即便是在漫威電影、DC電影這類的大型世界觀構架系列中,也不是不能免俗。
  • 8部《哈利·波特》電影,哪部製作成本最「燒錢」呢?
    當然,歸其原因,製作團隊的付出功不可沒,但好看的特效也與真金白銀的投資脫不開關係。今天,小斯就按照製作成本,來為8部《哈利·波特》排排序,咱們來看看到底哪一部最「燒錢」呢?第8位 《哈利·波特與密室》——1億美金《密室》是這一系列的第二部,但它的投資比第一部還少了2千5百萬美金,成為了最「省錢」的一部電影。但錢花得少,不代表它在製作上打折扣,因為在服裝道具舞美等方面延續第一部的風格,設計上省下了不少錢,所以重頭戲密室大戰蛇怪時,電影中的場面要比小說更加地緊張刺激。
  • 去掉特效的漫威鏡頭一個個造型巨尷尬,尤其是片場的滅霸演員!
    喜歡漫威的粉絲很大一部分的設定原因就是因為電影中的特效非常逼真,也正是靠著每秒都在瘋狂燃燒的特效經費,漫威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特效設定也是讓不少粉絲相當受用。但是!對於這些漫威電影的特效的背後,或者說在電影的片場拍攝過程是什麼樣子的,估計很多粉絲都不清楚,甚至,很多時候,只是單純地認為漫威的電影特效全程都是電腦建模完成的。
  • 漫畫中是王者,電影中成了青銅,這4位漫威角色被削得面目全非!
    漫畫中是王者,電影中成了青銅,這4位漫威角色被削得面目全非!眾所周知,漫威電影無論是劇情、人物以及設定都是根據漫威漫畫改編而成的,不過由於改編成電影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成本、平衡性以及劇情需要等待,有些角色可能在漫畫中實力吊炸天,但是電影中卻被削成了弱雞,下面我們來看看漫威漫畫中原本是王者,卻被削成青銅的幾位漫威角色吧。
  • 漫威:鋼鐵俠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給戰爭機器打造一套反浩克裝甲?
    漫威:鋼鐵俠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給戰爭機器打造一套反浩克裝甲?在電影《鋼鐵俠2》中,鋼鐵俠就把一整套的戰甲送給了羅德上校,雖然看起來是羅德私自穿上搶走的,不過實際上,如果沒有鋼鐵俠的授權,羅德連一塊鐵皮也拿不走,羅德也因此成為了超級英雄,變成了現在的戰爭機器。
  • 漫威誰的特效最貴?浩克最便宜,最貴的不是鋼鐵俠,而是他!
    好萊塢大片的特效質量一直是業內領頭羊,其中眾所周知的漫威系列即使劇本故事簡單粗暴,符合電影需要且恰到好處的特效看起來確實神清氣爽,咱去電影院,圖的可不就是大場面,大暢快。電影特效要精良,一要求導演有追求完美的心,二就是肯砸錢。
  • 漫威取消了4部《鋼鐵俠》電影,原因竟是沒錢,但有1部將要到來
    但實際上漫威也曾計劃過4部額外的《鋼鐵俠》電影,但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全都被取消了,歸結原因要考慮到歷史遺留問題,以及MCU的發展上。在漫威拍攝《鋼鐵俠》之前,他們就曾策划過3部不同版本的《鋼鐵俠》電影,但全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這些早期版本夭折。
  • 漫威和漫威電影的那些事,站在漫威身後的其實是迪士尼「爸爸」
    2008年《鋼鐵俠》第一部上映,藉由此部電影我們認識了浪蕩不羈的公子哥託尼·斯塔克和他的那身帥氣的紅色機甲。時至今日我們再看《鋼鐵俠》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漫威藉助這把鑰匙開啟了持續了十年時間之久的漫威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