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蔚 字體設計概念不是單純的文字變形,更不是狹隘的文字編排, 而是一種作為獨立設計藝術存在的構想與創作行為。
文字是帶有特殊含義的一種視覺符號,可以把一個個筆畫看成是曲直有度的幾何圖形,只有找到了筆畫特徵,尤其是筆畫間或由筆畫組成單個文字間的關係,我們才能找到創作潛在的契機。
字體中的一筆一畫、偏旁部首的組合定式,都以結構的形式表現出自身的風格,基本筆形和結構不僅是決定字體構成的本質性因素,更是字體創意的根本源點。
基本筆形是文字筆畫形象構成的規範性元素,以基本筆形形成字體創意的主導風格,是操縱字體創意源點的主要手法之一。在漢字中的點、豎、橫、撇、捺、起收筆、頓角等基本筆形中,要善於抓住最易形成個性特徵的元素,以一種個性化的元素強化於每一基本筆形中,從而形成基本筆形的系列風格。
結構是文字構成中的基本定律,它以偏旁、部首、筆畫彼此間的構成定律形成某種字體的組合規範。結構主要體現在文字中筆畫、偏旁、部首間的組建關係,正是由於這種組建關係的形成,才產生出字體的種種風格。
每組文字因為含義不同,都具有自己的個性。所以設計起來就該賦予它們不同的樣貌,有的穩重、有的張揚、有的古典高雅、有的現代時尚。在設計時除了考慮基本筆畫和結構外,還要有一定的視覺感知力,注意賦予文字一定的形式趣味, 營造一種文字氛圍,使設計後的字體具有生命力,讓它「活」起來。
漢字設計其最終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文字之間的形態關係、大小關係、主次關係、虛實關係、疏密關係、節奏關係、圖底關係等多方面的關係,這時的文字創造與組合其實就是一次視覺圖形的創造。每一個字或每一個字母之間的組合構成了象徵意義上的點、線、面的形態關係。
①筆畫拉長或縮短。結合字體特徵將筆畫以有變化的拉長或縮短的形式進行變化。
②筆畫共用。根據字體筆畫特徵,找到字與字之間可以共用的筆畫相連接,使文字組結構更加緊湊優美。借用筆畫與筆畫之間存在的共性而巧妙地加以組合。
③筆畫替換。在字體結構中充分運用形象改變原有的結構風格,能從字體構成的本質特徵上形成突破性個性。其或以抽象的線形改變結構的局部筆畫,或以簡潔的喻義形象轉借某一筆畫,或以個性化形象替換某一筆畫,或以某種形象與某一筆畫構成互依性形象。
④筆畫整合簡化法。根據字體特點,利用視覺錯覺合理地簡化字體部分筆畫的形式。
⑤運用統一的形態元素。根據字體筆畫特點,對相同的筆畫作同一改變。
⑥局部筆畫變異。在統一的形態元素中,把個別筆畫加入或變成另類不同元素。
⑦裝飾附加法。在字體內外添加配合表現的圖形或圖案的形式。
⑧單字大小組合法。多用於三個單字以上的文字組,把單個文字作大小、位置的變化,再重新排列組合,組合後的筆畫可以作相應的關聯。
⑨中英文組合法。把中英文看成一個整體進行組合設計。
⑩底圖法。將字體鑲嵌於色塊或圖案中的形式。
象徵法。將字體的筆畫進行象徵性演變的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與具象的圖形結合 , 使受眾能更加快速地理解傳達的信息內容,並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找到兩者之間的特徵屬性以及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