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20多枚為國家文物,網友:都是文明古國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

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這批走私文物包括中國漢唐、清朝以及民國時期的錢幣,最早可追溯至中國西漢甚至更早的戰國時期。此前,中國國家文物局專家已經確認其中20多枚古錢幣為國家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近年來,中國和埃及在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交流領域合作不斷加強。這批古錢幣是自2010年兩國籤署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協定以來,埃及政府歸還中國的第二批文物。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法國計劃歸還西非國家部分文物

法國國民議會日前全票通過一項法案,將歸還部分來自西非國家貝寧、塞內加爾的文物。法案將交由參議院(議會上院)進行辯論和表決。

根據法案,法國將歸還塞內加爾的文物包括一把屬於19世紀西非著名軍事和宗教人物奧馬爾·賽義杜·塔勒的戰刀及所配刀鞘,1893年在班迪亞加拉戰爭中被一名法軍軍官奪走;法國將歸還貝寧的26件文物中包括達荷美王國的王冠和塑像,1892年被法國軍隊從貝寧阿波美宮殿擄掠。法國發展署將協助在貝寧修建可以接收文物的博物館。

歐洲多個大型博物館收藏著大量從非洲非法掠奪的文物。非洲國家曾多次呼籲相關國家歸還文物,屢遭拒絕。2016年,貝寧總統塔隆呼籲法國歸還從達荷美王國掠奪的文物。法國方面並未同意,理由是法律規定法國公立機構收藏的藏品不可讓渡,且非洲國家缺乏保護文物的必要資源。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上任後不久表示,將委託專人調研歸還文物相關事宜。2017年他承諾,5年內將「暫時或最終將非洲文化遺產歸還給非洲」。2018年,法國藝術史學家薩瓦和塞內加爾學者薩爾發布報告指出,法國的博物館收藏了大約9萬件來自非洲的文物,大部分存放於法國凱布朗利—雅克·席哈克博物館。報告建議修改法律,歸還法國在非洲殖民時期「軍隊、探險家等在武裝分子庇護下或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得的物品」。

今年7月,法國政府開始審議相關法案。政府發言人阿塔爾指出,歸還文物「符合總統所作的承諾」,可以讓非洲年輕人了解他們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同時也是法國和非洲重建友好文化關係的重點之一。

包括貝寧在內的多個非洲國家認為,法國歸還的文物只是待歸還非洲文物的「冰山一角」,相關程序過於繁瑣和漫長。塔隆表示:「各方應共同制定法律,依據文物清單,在全球範圍內歸還文物。」

(原標題: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其中20多枚為國家文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u006

相關焦點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為何網友嘲諷起韓國了呢?
    因為韓國巴不得把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及產物都納入他們囊中,還大言不慚地說是他們的,這與埃及主動歸還國家文物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了,所以埃及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啊。埃及國家明白這些文物是屬於非法販運過來的,並不是他們國家本來就擁有的文物,所以他們覺得屬於哪個國家的文物就應該物歸原主,這才是文明國家該有的做法。這與韓國形成了一個強烈對比,我們在感嘆埃及是文明古國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去踩韓國一腳,因為韓國在很多地方的確是「蠻不要臉」的。
  • 埃及向中國返還31枚海外流失古代錢幣 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轉交返還文物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文物返還儀式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米春澤):當地時間17號晚,埃及旅遊和文物部舉行文物返還儀式,向中方移交31枚中國古代錢幣
  • 中國古錢幣——方孔銅錢(一組十枚)鑑賞
    方孔錢是我國古代錢幣的俗稱,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由於發行時間和發行量均遠大於其他種類的錢幣,可以說是我國最具代表的貨幣類型,所以方孔錢等同於古錢幣的通稱。
  • 海寧工地發現一處洪武窖藏,出土300多斤古錢幣,大約2萬多枚
    在去年8月份,浙江海寧的工地上,有工人在挖掘作業中發現了大量的古錢幣,擔心此物會遭哄搶丟失,於是趕緊上報了有關文物部門,這些古錢幣大約有300多斤,相關考古學家立即採取了搶救性保護措施。相關工作人員把這些古錢幣裝入5個整理箱中,因為年代已經久遠,每個古幣上的表層都有厚實的黏土緊緊貼在上面。
  • 三色旗與薩拉丁雄鷹,「四大文明古國」之古埃及流傳至今的故事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其實有一個講究,除了中國之外,在埃及、巴比倫、印度這三個國家的前面都需要加一個「古」的前綴。這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文明進程都曾經中斷過。但即使如此,古今之間也有著非常多的聯繫。地處非洲的埃及地區被稱為「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的文明無論是輝煌的程度還是歷史的悠久都不遜色於同時代的中國。如今埃及的國旗是紅白黑三色旗,中間有一隻薩拉丁雄鷹,其實背後的故事就和古埃及的文明有關。
  • 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的罕見文物順利回國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這批文物的回歸,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
  • 中國古錢幣拍賣的最高成交記錄,御製祈福金錢12枚
    中國嘉德2017春拍中,13件拍品打破了成交紀錄,而其中一盒御製祈福金錢十二枚,以3650萬元的價格(含佣金最後成交價為4197.5萬元)創造了中國古錢幣拍賣的最高成交價格!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尼羅河畔,高大雄偉的金字塔,魔影籠罩的古老神廟,英姿勃勃的少年法老,妖豔性感的女祭司,陰森恐怖的木乃伊,劇毒致命的眼鏡蛇,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穿越千年只為探究,這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古埃及印象尼羅河所孕育出最早的文明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一百年(3100BC )左右。
  • 陝西兩男子帶金屬探測儀在拆遷屋轉悠,盜到9枚古錢幣
    接到報警後,天漢路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與文物稽查大隊一起將正在盜掘古錢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聶某抓獲,並繳獲古錢幣9枚。據了解,王某某、聶某兩人見錢眼開,經過私下商議,自行購買金屬探測儀、鐵鍬等工具,駕駛摩託車從聶馮來到秦漢新城轄區實施盜掘,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
  • 西方:中華文明來源埃及!有5000年文物作證明,不料被山海經打臉
    眾所周知,古埃及是文化悠久的國家,和古印度,古巴比倫,還有我們中國一起,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可能是現在四大文明古國,就我們中國比較強大,所以西方國家竟然發表了這一言論:中華文明來源埃及!其實就是因為一件距今5000年文物出土了。在19世紀,英國的一個考古學專家,在埃及南部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大批距今5000多年的文物。根據多方考證,這些文物被認為是祭祀古埃及歷史上的君王——美尼斯的文物。
  • 埃及法老墓出土2件「逆天」文物,超中國文明,專家:非地球之物
    中國的古城有很多,像南京、西安、北京、廣州等,同樣有好多名勝古蹟,吸引人們來探索。古老中國文化,依然讓很多外國人十分感興趣,不願千山萬水來中國探尋。無形當中,更是增添幾分神秘的色彩。四大文明古國,除了古中國之外,還有古埃及,絲毫不亞於我們。尤其是那些金字塔和獅面人像等,真的超出人們想像,如今都沒有辦法製作出來。如今藉助於這些旅遊景點,不知道給埃及旅遊業,賺來多少「外匯」。
  • 強悍的雅利安人摧毀了三大文明古國,為何單單在中國折戟沉沙?
    在同一時期,中國的戰力很牛逼!中華民族從來就是個多民族的偉大文明帝國。若是國人團結一致,任何外寇在中華民族面前都不堪一擊。倘若國人禸勾外媚如散沙時,必有外寇入侵的災難。自古至今都證明了這個道理!古埃及第一次被外族徵服是喜克索斯人,但埃及還是個獨立國家。第一次成為別人帝國的一部分是亞述帝國。
  • 走進四大文明古國,探尋四大文明發源地
    我們常說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華夏,也就是我們中國。眾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皆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漫漫長河裡,而唯獨中國文明延續至今,這是為什麼?
  • 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排名:中國僅排在第三,那第一是哪個國家?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說法叫做四大文明古國,而我們中國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並不是說這四個古國是歷史最悠久。之所以這麼說的主要原因是這四個古國都曾經傳播或者發明過影響深遠的文化,這才被成為文明古國。
  • 留學中東|3000年的文明古國,豈是靠旅遊那幾天就能探索完的?
    據考古人員說,死者40多歲,身高175釐米,身體健康。 埃及作為一個擁有3000年文化歷史的古國,一直都是考古學者,以及喜歡古文化同學的熱衷的留學目的地。 埃及
  • 中國女排5連冠功臣陳招娣,退役後患病去世,骨灰中發現多枚鋼釘
    而且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世界上一共有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綿延至今,從未間斷。而我國在文化上更是極具底蘊,我國文化無論是哪個方面,都引人注目。無論是我們的繪畫文化,還是我們的詩詞文化,甚至我們的體育文化,都引人注目。而近幾十年文化媒體的發展,使人們更多的關注到體育,不僅是體育明星還是體育運動,我們都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 古今兩大盛世合璧《盛世財富》宋代文物通寶典藏
    這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呢,還有從西方過來的經商的商人甚至在感嘆,咱們歐洲城主的生活水平連守城門的小兵都不如,世人所公認的《馬可波羅遊記》描寫的就是當時歐洲商人接觸到了中國文明後的見聞感受。當時,宋代的錢幣也被世界各國追捧,堪比現在的美元! 北宋宋神宗時的參知政事(副宰相)張方平曾經說過:「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
  • 古埃及的文物珍寶,確實不一樣,網友:我們的文字也該刻在石頭上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大約公元前5500年,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而在東方的中國,比這個更早,大約8000年前湖南澧縣彭頭山就人工種植水稻。而江西萬年仙人洞的水稻則有10000年歷史。
  • 拍賣歷史上最貴的十種中國古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秦代。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並由此而產生了頗具中國特色的錢幣之學。如今適逢盛世,各類收藏異常火熱。錢幣在各大拍賣市場屢創記錄,這裡給大家盤點近年拍賣價最高前十,大家可以留心觀看,後期要是有幸得到一枚,一夜暴富也未嘗不可。
  • 埃及法老墓一文物,被譽「死者之書」,描繪了死者復活之路
    導讀: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世界諸多知名文物,但該館只有一件鎮館之寶,那就是「亞尼的死者之書」。難以想像,一個世界最著名、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究竟是何等文物。這件文物到底出土何處?代表了什麼?對人類來說有什麼意義?此文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