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百公司涉足口罩業務,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現狀與趨勢分析

2020-12-23 艾媒諮詢

新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極度稀缺商品。在國內外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大批公司紛紛投入到口罩的生產鏈中,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A股涉足口罩業務的上市公司已超百家,不少公司跨界生產口罩。

隨著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披露,口罩業務的業績貢獻量已初步揭開面紗。在口罩產能催化下,從事口罩生產的天華超淨、奧美醫療、道恩股份、陽普醫療、藍帆醫療和英科醫療均在一季度取得不俗成績。其中據天華超淨業績預告,2020年一季度業績為4592.03萬元至4833.72萬元,同比增長280%至300%。天華超淨表示,今年一季度,疫情防控產品對其淨利潤貢獻約2333萬元。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經過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國民眾對口罩的消費觀念也有所改變,從非必備常態的產品轉變為必備的臨時防護用品,預計2020年口罩行業的發展將領跑中國防護用品領域。如今過百公司涉足口罩業務,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如何通過提高口罩品質、品牌價值以增加口罩產品的附加值和出口海外的競爭力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口罩成為緊缺物資

口罩是一種醫療防護用品,可以通過過濾進入肺部的空氣減少感染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以降低環境中的微小汙染物(如PM2.5、飛沫)對呼吸系統的侵害。口罩成為2020年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需求量最大的重要物資。但由於市場存貨嚴重不足,導致口罩突然變成疫情期間的緊缺物資。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口罩行業需求現狀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受訪用戶中,新春期間使用口罩數量為「5個及以內」的人數佔比最多,比例為36.1%,其次是使用口罩數為「6-10個」和「11-15個」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5.8%、22.3%。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從調查數據看,新春期間(15日)內,84.2%的受訪者存在一個口罩使用多天的行為,口罩市場出現嚴重的供貨不足。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產業鏈分析

口罩根據用途可分為普通紗布口罩、醫用口罩、日用防護型口罩和工業防塵口罩四大類。中國2020年初的肺炎疫情導致醫用口罩的需求急劇攀升,又趕上春節休假期產能下降,口罩供應短缺,以致後來出現口罩限購和預約購買等措施。據公開資料顯示,醫用口罩的生產原料主要為高熔指纖維聚丙烯,而原材料端的供給充足。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加快恢復口罩產業中遊企業產能,解決省際上下遊物料運輸問題,是保障疫情期間口罩供應的關鍵。

2020-2021年中國口罩行業產量數據分析

從2017-2021年中國口罩總產量及預測數據可以看到,在2017-2019年,中國口罩行業規模保持持續增長狀態。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2020年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量口罩行業上下遊企業集體增產轉產,刺激了中國口罩行業的大躍進式發展,而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口罩的需求下降,過剩的口罩產能將面臨較大的調整,總體產量在2021年有所回落。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中國口罩行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超百億的成熟產業,口罩的貼合度、過濾效率、舒適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醫用外科口罩,還出現了防塵、防花粉、過濾PM2.5等多個細分品類,在醫院、食品加工廠、礦井、城市霧霾天裡等場景,都能看到口罩的身影。據艾媒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在原有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達到714.1億元,預計在202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整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總體仍呈擴大趨勢。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消費趨勢分析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受訪用戶中,已拿到為復工準備的口罩的人數佔比為62.2%,在未拿到為復工準備的口罩的受訪者中,有38.1%的人正在努力購買。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目前有超過六成的居民已拿到為復工準備的口罩,在政府相關宣傳引導下,短期內民眾購買口罩的熱情有所緩和,而未能拿到復工用的口罩的居民超過半數有購買意願,且口罩具有庫存期限,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口罩行業的消費量將持續穩定地增長。

2020-2021年中國口罩行業發展趨勢

1、加大行業研發投入,建立產業生態體系

目前中國口罩行業的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國家一些相關規定和標準的出臺,一些依靠低價、抄襲模仿或者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和企業,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隨著口罩行業規模的逐漸擴大,僅依靠勞動生產而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經營效益將會趨向下滑;行業巨大的生存壓力通過淘汰低價值企業、倒逼主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來優化企業質量。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未來中國口罩行業將會切實增強創新能力,包括產品生產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切實提升口罩企業的競爭力水平。

2、優化產業結構,以口罩出海策略消化產能

2020年初口罩企業都加大產能,而隨著疫情的消退口罩需求也會不斷降低。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口罩這種多環節生產且各環節生產工藝技術、生產要求不盡相同的產業,應當在生產環節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產業生態體系能更好地提升行業整體產出質量和效益。同時在銷售環節,應當加大出口,推動中國口罩產品成為世界口罩產品的主要供給者。

3、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更注重消費者體驗

以往中國的口罩企業大多僅以達到國家標準即可,消費者對口罩的要求也較為基礎,而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社會相關的防護意識有所轉變,口罩行業也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大量資金及技術的湧入將促進中國口罩行業的專業化發展。

當疫情逐漸控制時,口罩行業過剩的產能將會有所調整,口罩企業和品牌的價值將會受到重視,在資金及技術的支持下,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會出現一批類似3M公司的口罩企業,同時中國口罩行業會以這些企業為主導,進一步擴大口罩的出口規模。

以上部分數據、內容來自艾媒研究院發布的報告《艾媒報告|2020-2021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狀況與趨勢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控制推動供需矛盾...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控制推動供需矛盾有望進一步緩解  2020-03-13 11:10:16
  • 2020年中國醫用口罩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市場規模...
    2020年中國醫用口罩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將超80億元  2020-03-25 11:00:56
  • 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附產業鏈圖)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肺炎疫情下「一罩難求」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2020年2月11日0—24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15例(湖北1638例),新增重症病例871例(湖北增加
  • 2020-2026年中國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線電視運營商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有線電視運營商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有線電視運營商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
  • 2020-2026年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住宅產業化」的進程也大大加快。中國城市化率加速增長期將持續到**年,屆時中國城鎮人口將佔總人口的65%。與現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著未來**年內將有1.6億左右的新增城市人口,其所帶來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築等基礎設施的需求無比巨大。
  • 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年度現金消費支出分別為19,968.00元和8,383.00元,城鎮居民人均年度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2.38倍。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文具消費群體尤其是城鎮消費群體的持續擴大,為我國文具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消費者基礎。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胡椒研磨器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胡椒研磨器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胡椒研磨器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胡椒研磨器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胡椒研磨器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
  • 中國物聯網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顯示,國內標準研製方面,我國對傳感器網絡、傳感器網絡與通信網融合、二維碼和RFID、M2M、物聯網體系架構等共性標準的研製不斷深化。
  • 中國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服飾零售信息化技術標準、服飾零售信息化市場規模、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潛在問題與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服飾零售信息化行業投資價值、服飾零售信息化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 中國診斷試劑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診斷試劑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展 望未來,雖然我國診斷試劑行業現階段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從發達國家的醫學臨床實踐來看,診斷費用已佔到整個醫療費用的20%~30%,而我國診斷費佔醫療 費用的比例尚不足10%,這表明該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尚未開發。
  • 2020-2026年中國綜藝節目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綜藝節目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生活時尚類綜藝節目全面崛起,成為電視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內容產品之一。綜藝類節目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表現在題材多元化、類型日益豐富。綜藝節目相對於常規電視欄目能夠在短時間內聚合受眾注意力,擴大頻道影響力,快速提高收視率。
  • 中國咖啡飲料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年我國咖啡行業消費市場規模約163.8億元。近幾年我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圖  國際咖啡價格自 **年 **月達每磅 238 美分高位後,出現了持續下行趨勢,直到 **年初開始反彈。造成價格長期下行的原因是主產區出口可供量普遍充足。
  • 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現狀分析與前景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現狀分析與前景趨勢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文具相關協會的基礎信息以及文具科研單位等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文具行業發展環境、文具產業鏈、文具市場供需、文具重點企業的現狀進行深入研究,並對文具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 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文具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在教育、健身方面投資的擴大,人們對文具及辦公用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營造出潛力巨大的文化用品市場,中國文化用品市場未來仍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毫無疑問,這個行業的前景極具誘惑力。
  • 中商產業研究院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
    其中,可用於病毒防護的醫用口罩佔比高達54%,但是短期內口罩供給不足有三大原因:一是前期儲備不足;二是春節假期開工不足;三是民眾對不同環境口罩選擇認知不足。當前,在疫情大背景下,口罩行業前景如何?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口罩行業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推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 2020年沙發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2020年中國沙發行業現狀...
    《2020年中國沙發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沙發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沙發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沙發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沙發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20年中國丙烯酸樹脂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中國丙烯酸樹脂類為主的自粘塑料板(39191010)進出口數據統計表  《2020年中國丙烯酸樹脂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丙烯酸樹脂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丙烯酸樹脂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2020-2026年中國配電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市場容量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配電變壓器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隨著我國「節能降耗」政策的不斷深入,國家鼓勵發展節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電變壓器產品。截至**在網運行的部分高能耗配電變壓器已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面臨著技術升級、更新換代的需求,未來將逐步被節能、節材、環保、低噪音的變壓器所取代。
  • 2020-2026年中國信託投資市場現狀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受「資管新規」影響,**年,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減少到22.70萬億元,截至**年**季度末,資金信託規模合計為18.53萬億元。  《2020-2026年中國信託投資市場現狀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信託投資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信託投資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信託投資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中國移動醫療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移動醫療有助改善看病難題,新醫改啟動以來,中國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需求和發展潛力巨大。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業務,深耕醫療衛生行業成為行業焦點。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移動醫療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低成本的手機及全球性移動通信網絡的普及,明顯為這種醫療概念提供了可行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