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國內的品牌,都開始用上國產玻色因了,微博之前討論了一段時間因,所以簡單整理了下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吧。
用得最早的可能是MixXlab,然後最近華熙的米蓓爾也出了玻色因的產品,至於淘寶上魚龍混雜的就更多了,濃度從10-40%不等。
玻色因的專利問題
之前一直傳言玻色因的專利快過期了,所以從去年開始,生產玻色因的供應商也越來越多,阿里巴巴上面能找到各種廠家做的玻色因,價格在4000-8000元/公斤不等。
也有供應商說歐萊雅在中國沒有專利,全球的專利差不多今年過期,這可能也是對的,畢竟100多塊錢的美即都用上了玻色因。
但涉及具體專利的問題,現在還是要謹慎,比如找些專業的機構搜索下,我就找到一些類似的專利,但都是組合專利,不是單個成分的。
要是真的沒有成分本身的專利,或者真的過期了,那就隨便用,就和煙醯胺一樣,完全沒事兒。
關於玻色因的商標
我以為很早就有,但比較詭異的是,歐萊雅在今年,對,就是今年的3月16日,申請了玻色因三個字的商標,在它們專利快過期的時候,這大概是最後一招殺手鐧:就算你用了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這個成分,也不能叫玻色因,看你怎麼辦?
現在商標還沒批准,暫時玻色因三個字還能叫……
其實早在去年,南京的一家公司(生產玻色因的一家原料商)就試圖申請玻色因的商標,但是——失敗了,否則就真的很搞笑了,所以歐萊雅今年乾脆就自己申請了,免得很被動。
關於合成還是天然
其實玻色因都是合成的,不存在純天然,歐萊雅也是,這個從2009年歐萊雅自己的論文就看出來(標黃)。
玻色因的一部分結構是木糖,這個是天然提取的,但接下來就是走合成路線了。國內的估計全部都是合成的,反正木糖是不是天然也沒啥關係,歐美人會比較關心罷了,大多數人不會因為這個是不是天然的,來影響購買決策的。
玻色因產品的價格區間
玻色因大概四五千一公斤,估計質量好的要七八千。
算到配方裡面,30ml的精華液,添加30%的玻色因,其他什麼活性物都不加,至少要40-50元人民幣,但化妝品的售價一般要翻5-10倍(貴婦品牌翻20-50倍左右),差不多賣300左右我感覺合適,否則很難賺錢。
米加的面霜,50g的賣300多,理論上還行,但賺得很少了,所以會懷疑是不是真的添加足量。MixXlab之前也跟我說,做30%的玻色因,成本太貴,做不了,或者定價太貴沒人買。
我看到那個41%的玻色因,才賣100塊錢,就不可能了。
是不是足量添加
這個之前也和品牌方說過,光宣稱不行,最好找第三方給檢測報告,做色譜,是多少就多少,否則再怎麼說,你也不是歐萊雅,大家是不信的。
之前好像也有博主去測MixXlab的玻色因,結果發現確實是3%的濃度,推算就是10%的原料組。其他的品牌,還是要測一下比較靠譜,最好多測幾個批次。
玻色因的名稱
這個嘛,剛剛說了,現在可以亂取名字,歐萊雅的商標還沒批呢,以後要改,但叫什麼還真是個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名字。
米蓓爾說是山毛櫸精華 /提取物(當然有爭議,裡面並不是植物提取物),MixXlab是說普斯林,自己編的名字,這些都是沒啥大問題的,堂而皇之地說玻色因三個字,將來等歐萊雅商標註冊好了,就有風險。
然後玻色因三個字,歐萊雅的定義是【水+丙二醇+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我們說30%玻色因,就是 9% 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這是老梗了,就不說了。
國內的玻色因成分,去掉了丙二醇,就是水+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但濃度還是30%左右,也有更高的,可以定製。
和多肽一樣,我們說10%多肽,默認的不是10%的多肽粉末,因為多肽原料組裡面,多肽的含量是ppm級別的,基本上都是十萬分之幾的添加。
標準的說法是10%的【多肽商品名】,比如10% ARGIRELINE,10% SYN-COLL 等等。
小結
總之,要是不放心國產玻色因,還是買歐萊雅唄,美即大概5%,逆時瓶10%,歐萊雅松露和羽西蟲草都是10%,也有不少選擇。
以後等玻色因多起來了,品牌方競爭激烈了,自然大家都去做檢測,就稍微好點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