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跑步小白到跑完全馬,從月跑量50以內到月跑量200以上,跑步技能雖有所提升,但是對於跑鞋卻一竅不通,於是在網上搜集耐克跑鞋的各類文章和信息,現在加以整理匯總,供自己以及大家參考。
【跑鞋科技】
在介紹跑鞋前,先來介紹下現在Nike跑鞋主要的科技,搞懂了跑鞋科技再看鞋子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Air氣墊」
Air氣墊技術,這是讓Nike翻身的最大功臣。根據面世時間不同,依次為:
1、air sole技術
AIR SOLE是Nike氣墊的最初形式,以高壓方式將Nike AIR氣體灌入一個堅韌的合成橡膠層內而成,在裡面充滿了氮氣或者是空氣。它至少由10層微層聚合物疊加而成。而這些微層聚合物,主要分為兩種。作用也不同,簡單點說,一種是為氣墊提供彈性和柔韌性,一種是為了阻止氣墊裡的氣體不往外跑。
2、air max技術
Max Air簡單來說就是Air sole的升級版,更輕更軟壽命更長,說白了就是氣壓更大、氣量更足的開窗氣墊,結構上與Air sole基本相似,原理相似,多為全掌或者後掌。一般來說腳感較生硬,較沉,直到air max 180、360技術在近幾年成熟之後才有所轉變。MAX AIR是耐克氣墊緩衝科技中最大的。它為衝擊提供了最高的緩衝量。MAX AIR是可以看到的氣墊,允許我們可以增大它的體積由於我們不用將它壓縮放在鞋底中層。結果是讓鞋子擁有了更好的緩衝。同時,鞋款重量的減輕,可進而減少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消耗。
3、air zoom技術
Zoom Air結構就與上面兩者不同,Air max是劃分為一個個區域,zoom就是一整個氣墊,然后里面充滿高彈力尼龍纖維,用熱壓的方式固定在氣墊的上下內壁,因氣墊內氣壓高過外部,氣體會向外膨脹,所以會把尼龍纖維拉直成緊繃狀態,當氣墊受力,尼龍纖維就會收到擠壓彎曲,隨著你的卸力,尼龍纖維就會回彈,給你提供支撐力。
4、三種技術區別
(1)面世時間不同
nike air sole是nike最早的氣墊鞋底,面世於1978;air max作為aie sole的改進,面世於1987;air zoom面世於1995。
(2)功能特點不同
air sole技術在緩震和速度方面表現平庸;air max在緩震方面尤為出色,可以很好保護穿著者的肌腱;air zoom強調回彈力與爆發力,速度強大。
(3)產品系列不同
air sole普遍用於nike的各個運動鞋系列;而air max與air zoom都有自己專門的系列。
「ZoomX」
Nike家最頂級的中底科技,ZoomX 是由 Pebax 塑料為原材製作,重量僅有 Cushlon 材質的三分之一,但是卻擁有更棒的吸震緩衝效果,而且其能量反饋達到 85%,阿迪家的 BOOST中底則為 70% 左右,因此 ZoomX 幾乎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反饋表現最為出色的材料,這將讓腳掌在每一次踩踏過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幫助。
「React」
Nike2017年發布的中底科技,由Nike工程師歷經數年研發的創新緩震材料,集「柔軟、回彈、輕質、耐久」等特性於一身,創新性的突破了中底材料難以實現多個特性於一體的難題,雖然在柔軟性上不如boost,但綜合素質更高,且耐久性要優於ZoomX材料。
「Joyride」
2019年Nike發布的最新緩震科技,Nike Joyride 的獨特的地方在於中底部分放置 TPE 顆粒,每個顆粒的位置都經過精密研究。TPE 顆粒在鞋底各部分將會分隔出不同區域,腳掌的不同部位會放置不同數量的 TPE 顆粒,這些 TPE 顆粒在接觸地面時能夠自由的向四面八方延展移動,Nike 稱其為 「多重空間位移」。每個人在穿著過程中,都能根據個人行走、跑步的習慣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穿著腳感。
「VaporWeave」
Vapor中文意思蒸汽,Weave中文意思編織。VaporWeave是採用工程梭織網絡打造,非常輕薄透氣,堅固舒適。
「FlyKnit」
Knit中文意思編織。編織鞋面,一般帶knit的都是編織鞋面版的鞋子。編織鞋面的優點就是重量輕、透氣性好、貼合性好,缺點是支撐性比較差,而且不容易清洗,於是,有的鞋中加入了flywire設計。
「flywire」
Flywire的中文意思是飛線,線就是一種高強度尼龍纖維做成的,擁有有很高的強度質量比,也就是強度高,並且質量也很輕。原理類似於蜘蛛網(蜘蛛網就是強度重量比超級高)。設計靈感來源於鋼索大橋。下圖中黑色的線就是Flywire。
【跑鞋矩陣(不完全)】
與按支撐/緩震介紹其他品牌跑鞋不同,Nike跑鞋按系列來進行介紹,系列內進行高中低檔劃分。
「競速系列-Zoom」
競速系列是Nike品牌最具競爭力的跑鞋系列,尤其是Next%系列跑鞋在馬拉松等專業賽事裡的出鏡率、佔比更是其他品牌不能比的。那麼競速系列有哪些劃分,現在在售的型號有哪些呢?
「競速系列-頂級競速」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官方定價高達2299元的頂級競速跑鞋,這款跑鞋中底採用全掌ZoomX泡棉,起到緩震的作用,中層嵌入全掌碳纖維板提供支撐與反彈,底層前掌部位嵌入兩個Air Zoom氣墊,增強回彈與緩震性能。鞋面則是Flyknit的升級版Atomknit,透氣性更好。這雙鞋集Nike的頂尖科技於一體,綜合性能卓越,專為專業馬拉松選手打造。
NIKE ZOOMX VAPORFLY NEXT%
同為頂級競速跑鞋的Vaporfly Next%,在定位上比Alphafly Next%略低,科技上這雙鞋使用的同樣是ZoomX泡棉科技,但簡配掉了前掌的Air Zoom氣墊,同樣在中底嵌入了全掌碳纖維板,鞋面方面則是更輕薄的VaporWeave鞋面。因定位比Alphafly要低端一些,官方定價在2099元。
「競速系列-專業競速」
NIKE ZOOM FLY 3
這雙鞋是2019年夏季發布的跑步鞋, 中底為React泡棉材料,提供緩震性能,中間嵌入全掌碳纖維板,提供回彈性能,鞋面則是工程網布搭配內靴結構設計,穿著舒適。
這雙鞋並沒有搭載ZoomX科技材料,使用的是React泡棉,在緩震性能和能量回饋上要差一些,但耐用性更出色,搭載全掌碳纖維板,使其具備專業競速跑鞋的性能。筆者認為這雙鞋應該叫React Fly 3,因為使用的是React泡棉。
2020年西馬我穿的就是這一款鞋。第一次穿的時候,感覺腳踝很用力,應該是腿部和腳踝力量不夠導致的。
「競速系列-競速訓練」
NIKE AIR ZOOM TEMPO NEXT% FK
Tempo的中文意思是速度。這雙鞋是Next%系列裡的基礎款,前足使用的是ZoomX泡棉,足跟則使用React泡棉,兩種泡棉的使用平衡了緩震與耐用性能,同時前足嵌入一體式複合板提供推動力,兩個Air Zoom氣墊嵌入前掌,增強緩震性能。鞋面則是Flyknit鞋面,透氣性能優秀。
此款鞋子官方定價1399元,相比AlphaFly和VaporFly來說,這個價格顯然更具吸引力,也更適合日常訓練穿著。
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
Pegasus的中文意思是飛馬,Turbo的中文意思是渦輪增壓器。Nike超級飛馬2,此款鞋子是2019年秋季發布的,中底使用的是ZoomX泡棉,腳感非常好,可能超級飛馬2要被Tempo Next%系列取代。
「競速系列-日常訓練」
NIKE AIR ZOOM VOMERO
Vomero是義大利那不勒斯一座山的名字。第14代中底使用的是全掌React泡棉,搭配全掌Zoom Air氣墊,緩震性能優越,耐用性不錯。
第15代則將React泡棉升級到ZoomX泡棉,能量回饋更高,重量也更輕,但將Air氣墊縮減到只有前掌配置,官方定價1099元。
NIKE AIR ZOOM PEGASUS 37
飛馬系列是耐克日常訓練系列裡的拳頭系列。這款鞋子中底採用React科技泡棉,緩震性能和耐用性都不錯,前掌則嵌入Air Zoom氣墊,增強緩震性能。37代是2020年夏季發布的,預計38代將在2021年夏季發布,並將中底材料升級到ZoomX科技泡棉。
這也是賣的最火的一款跑鞋,每次去店裡,店員就推薦飛馬37。
NIKE ZOOM WINFLO 7
反光設計,這款鞋子是基礎款日常訓練跑鞋,在前掌和後跟位置嵌入了Air氣墊,提升緩震性能,橡膠外底,中底泡棉官方未說明使用的是什麼科技,預計是前幾代的泡棉科技。6使用的是cushlon泡棉,估計這雙鞋使用的也是cushlon泡棉,競爭力不強。
「緩震系列-React」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FK
Inifinity的中文意思是無限無窮。這款鞋子中底使用的是React科技泡棉,且使用了更多的泡棉,使得這款鞋子的緩震性能更佳,且耐用性也非常不錯。鞋面則使用Flyknit科技,在透氣性和舒適性方面表現都不錯。官方定價1299元。
NIKE REACT INFINITY RUN FK 2 為NIKE REACT INFINITY RUN FK的二代。 與一代相比,二代加入了Flywire(飛線)技術,中足提供了更穩定的支撐。但是一代窄,尤其是足弓處,二代比一代寬。一代適合腳瘦的人穿。即使是二代,版型也偏小,筆者平時穿鞋37.5碼,React miler 穿38.5碼,二代要穿39碼。
這款鞋子最具有標誌性的就是中底外側和鞋底搖杆幾何設計,非常有辨識度。
NIKE ODYSSEY REACT 2 SHIELD
Obyssey的中文意思是艱苦的跋涉,長途冒險行路。
這款鞋子中底也是使用的React科技泡棉,但用量並沒有Infinity多,鞋面則使用了據水技術,雨天再也沒有理由不跑步了。
NIKE REACT MILER
這款鞋子中底使用React科技泡棉,外底則使用耐穿橡膠外底,增強耐磨性。 官方定價999元。特點:反光,適合晚上跑步穿。筆者覺得黑色比較醜,其他顏色還可以。這一款版型略寬,腳寬的小夥伴可以考慮這雙鞋,打折的時候也不貴。
NIKE JOYRIDE RUN FK
這款鞋子是Nike使用新科技Joyride的一次大膽嘗試,突破性的在鞋底分隔出數個空腔,填充進數千顆Joyride顆粒,通過顆粒間的互相運動來使鞋子更貼合不同人的腳型,使得每雙鞋都更適合它的主人。當然因為鞋子的特點,可能適用範圍要窄一些,對路面的要求可能更高,適合場地運動,戶外的話體驗可能不是很好。官方定價1399元。
NIKE JOYRIDE DUAL RUN
Joyride Run的簡配版,僅在足跟到中足部位設置空腔填充Joyride顆粒,前掌部位則以泡棉代替。官方定價899元。
「支撐系跑鞋」
AIR ZOOM STRUCTURE23
這款鞋是Nike家為數不多的支撐系跑鞋,所以單獨列出來。這款鞋前掌內置Air Zoom氣墊,起到緩衝的作用,足跟則在緩震泡棉的基礎上使用更高密度的支撐材料,尤其內側使用更多的支撐材料,起到支撐的目的。這雙鞋是為足外翻的跑者設計的,但因使用的泡棉及科技並不是非常高端,反響也一般。
「赤足系列-Free」
Nike赤足系列一般會在鞋子最後加入一個數字,比如NIKE FREE RN 5.0,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赤足感強烈程度,數字越小則越接近赤足感,數字越大則緩震效果越好。不是赤足愛好者,建議不要輕易嘗試這個系列。
【總結】
Nike的跑步鞋命名有個規律,以FK結尾的是使用了Flyknit科技鞋面的鞋子,以Shield結尾的則是使用了防水科技鞋面的鞋子,當然還有一些限定款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選鞋並不是越貴越好,尤其是頂級競速系列,能力不夠的跑者最好不要穿頂級競速系列。筆者認為普通跑者選一般競速鞋就可以參加比賽了。如NIKE Air Zoom Tempo NEXT%、NIKE AIR ZOOM VOMERO 15、NIKE Air Zoom Pegasus 37。
日常訓練方面,筆者建議選擇REACT系列的跑鞋,如NIKE REACT INFINITY RUN FK2、NIKE REACT MILER。
聲明:此文大部分內容為匯總整理,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