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在古代確實有著巨大的優勢,不僅是在人群中更為亮眼,而且在古代打仗也更為重要。在古代戰場身材高大的將軍,往往有著更充沛的體力和更遠的攻擊範圍。
東漢末年,三國東晉,英雄豪傑輩出,名將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武聖」關羽,在歷史上的粉絲中知名度相當高。書中記載,他身長九尺。但是這個尺究竟是多少釐米呢?關羽放到今天,究竟有多高?
一、尺的單位在各朝代的數據是不一樣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便於統治者管理,統一了度量衡。這也是秦始皇的另一大重要的貢獻,堪比秦長城。因為每一個國家要是連尺寸標準都不同,那麼將會非常不方便。如前所述,鄒忌身高八尺有餘,戰國時期的一尺相當於今天的七寸,約2米3。
這個比例單位會隨著朝代的演變,數據也發生不斷的變化。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關羽被封為「武聖」,這除了他武力高強外,關鍵是要講義氣。
在桃園結義中,他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共同懷揣著匡扶漢室的理想,創一番大的事業。從然是曹操給出的豐厚條件,他仍不為所動,身在曹營心在漢。為了追隨義兄劉備,他過五關斬六將,備受人們尊崇。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就對關羽異常的敬重,對他的外貌形態有大量的描寫。描述他身長九尺,鬍鬚長達兩尺,人皆稱其美號「美髯公」。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關羽身高九尺,鬍鬚長二尺。
按照嘉慶時期的度量衡來計算,一尺約為32釐米,即關羽身高2.88米,如同患了巨人症一般。
每個朝代的換算單位都不一樣,如果按明朝的數據,這般身高宛如噩耗。但是你想知道關羽的真實身高,找到事情的真相,一定要探究漢代的尺寸數據。一千年後的今天,通過漢代的文物,仍然可以了解古代文化。
二、洛陽古墓出土漢代尺子發掘關羽真實身高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漢朝的統治者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算法,西漢為23.1釐米,東漢為23.39釐米,中間的波動不大。考慮到關羽是東漢末年的人,自然要以東漢的度量衡為標準來推算關羽身高。
放到今天,關羽的身高是在人群中鶴立雞群般的存在。而在那個時候,蜀國大將趙雲、張飛據說都有八尺,按照這種說法,大約一米八多。具體數字可以根據出土文物來判斷。洛陽曾經出土過一把一尺的漢代尺子,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一直使用。
當時,木匠工作時,都會使用這把尺子,這把尺子相對公平。而現代的標準中,一尺與等於23.4釐米。
那麼關羽身高就約為2.1米。這個數據或許能夠被公眾廣為接受,或許是最接近關羽的真實身高的。因為球星姚明的身高也有著2.26米,並非是人類身高所難以企及的。況且關羽作為古時候的習武之人,要比一般人高大威猛也似乎是合理的。
根據今天發現的古人遺蹟,我們不難發現,古代人的身高方面並不是特別突出。隱藏在當時,身高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我們都知道關羽的戰績很厲害,除了敗走麥城,基本上很少有敗績。他一生中的巔峰之爭就是水淹七軍和誅顏良斬文丑。
在那個時代,如果說武力值比關羽強得多的,恐怕只有呂布了。據史料記載,呂布也是高大兇猛的類型,這也可以清楚地解釋為什麼兩個人都喜歡赤兔馬。和他們高大的人一樣,過一遍馬很難駕馭,而赤兔馬本身就很高大,所以很容易駕馭。
三、參考古代的身體標準,了解那些知識
在戰場上選拔將領時,身高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標準。秦朝的將領本身就很高大,所以你可以參考秦始皇兵馬俑,那裡的士兵大多在兩米左右。這些都是秦始皇軍隊的真實寫照。如果參照這個事實,那麼關羽兩米多的身材就是一個可信的說法。
在古代,因為受到生產力的限制,百姓吃不飽,平均身材矮小,導致身高成為了巨大的優勢。武聖關羽作為一代名將,升高2米也合乎道理。
如今,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走著獨屬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伴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中國人的平均身高也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