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DQ200」變速箱特點解析:沒有優點-只談缺點

2020-12-16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乾式雙離合器概念解析,DQ200型號的缺點,以及正常的選擇標準。DCT·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釋義為【雙離合變速箱】。大眾汽車以特殊的「DSG-直接換擋變速箱」進行了不同的命名,不過本質是沒有任何差異的;而所謂的「DQ200」僅僅是其雙離合中的一個系列,是品質等級最低且製造成本也最低的機型,降低成本的方式是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

01AMT&DCT

「雙·離合器」是為了與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進行區分的定義,也就是AMT機型。這種機器是基於手動變速器的結構進行升級,加入TCU電控單元、電機離合器控制系統,與電磁閥換擋結構實現換擋自動化。

由於基礎結構與MT機型沒有不同,包括集成於飛輪罩裡的離合器都是一樣的;所以換擋的動作也沒有差別,只是換擋的積極性比較差,換擋的速度也比較慢,所以在換擋過程中仍然會感受到手動擋汽車一樣的頓挫感,但是這種設計也有一個優點-【省離合】。

基礎知識:

奇數擋1/3/5/7由一組執行離合器控制偶數擋2/4/6/8由另一組離合器控制所謂的雙離合就是將前進擋一分為二,通過兩組離合器分別輸入動力,並且分別執行換擋操作動作。不過在換擋時可以做到幾乎同步,也就是在分離前進擋之前做好「預備結合」動作,分離瞬間即可進行結合;換擋的時間會被縮短到幾百甚至幾十毫秒,於是換擋頓挫的問題解決了,但為什麼換擋快就不頓挫了呢?

原因:自動擋汽車換擋頓挫是因為出現「發動機制動」,概念為換擋之前的轉速高且滑行車速高,換擋過程時間太長且要鬆開油門,於是轉速就會降低太多。結合擋位時的轉速變得很低,低轉速能夠實現的車速也過低;只要低於滑行車速則會在加油門之前出現制動,或者理解為低速運轉的發動機拖拽了傳動系統和車輪,這一瞬間就會減速,加油門之後才能取消。

頓挫的本質就是這樣,說白了就被動的「剎車一次」;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出現正是為解決該問題,但是第一批乾式機型問題非常突出。

02通病

【半聯動頻率×2】且積極性大幅提升,這是導致離合器快速磨損的核心因素。為了實現起步加速與低速換擋的平順,過程中就會延長半聯動的時間;可以理解為以半聯動狀態加速到合理的車速,之後再完全釋放壓力,使發動機飛輪與離合器全聯動結合傳動。

半聯動到目標車速80%,全聯動開始正常駕駛,落差小則平順。半聯動到目標車速50%,全聯動開始加速,此節點轉速偏高,可正常加速不熄火但仍會有加速衝擊感。這種狀態就像是駕駛手動擋汽車起步或低速換擋時,離合器踏板如果松的太快,車輛是不是也會出現闖動感呢?所以說離合器是不能松得太早的,只有延長半聯動的時間才能平順加速,然而問題又來了。

「半聯動」指一定程度抬起離合器彈簧,降低給壓盤施加的壓力;此時離合器片與飛輪的摩擦係數會因壓力降低而同步降低,但是飛輪輸出的轉矩範圍是不變的。那么半聯動時的摩擦力就會小於轉矩,飛輪的轉速就會超過離合器,這不就是是一種打磨的狀態嗎?

所以同樣使用幹摩擦式離合器,AMT的換擋積極性差且半聯動效率低,會出現頓挫但是磨損可控;然而乾式雙離合就無法有效控制磨損了,因為解決頓挫的基礎就是高頻率的「打磨」。而如果像DQ200變速箱一樣降低聯動效率,結果又會是出現明顯的頓挫感,唯一的優勢就是高速換擋時會平順一些而已——有多少車輛是每天都能在暢通道路駕駛的呢?

【特殊缺點-雙質量飛輪】是DQ200與眾不同的問題,大部分乾式雙離合沒有採用這種飛輪扭振控制系統,原因也許是「前車之鑑」吧;大眾汽車的DQ200雙質量飛輪很容易生鏽,而生鏽後就會影響運行的穩定性,在飛輪扭轉振動的狀態下會出現尖銳的異響。

重點是這種異響一旦出現就無法解決了,只有更換總成才能回到新車狀態;而除了飛輪的潛在成本開支以外,如果道路擁堵的情況比較嚴重(低車速行駛·半聯動換擋頻率過高),離合器的使用壽命可能只會有三四萬公裡,更換一組總的費用4~5k,綜合飛輪計算是不是有些偏高了呢?

03延緩方式

DQ200為了提高離合器的耐用性,似乎可以降低半聯動效率,以換擋頓挫為代價降低用戶用車開支。只是效果仍然是不夠理想的,如果運氣不好選擇了裝備這臺機器的大眾汽車(包括同類機型的其他品牌車輛),想要再延長一些就要用「半自動駕駛模式」。

【Manual·±】手動換擋模式可以善加運用,在D擋時顯示為1擋或3擋,其實已經做出半聯動預備換擋的動作,離合器的磨損必然很大且容易高溫宕機。但如果使用M擋操作的話,用擋杆控制前進擋則不會半聯動,只有在做出升降檔動作的瞬間,TCU採用控制離合器運轉,這就能大幅降低磨損程度了。

綜上所述,MT&AMT兩種變速箱不用擔心磨損,前者是主觀控制半聯動,後者是遲滯的控制結合分離,兩種狀態都不會有事沒事的去磨離合器。

然而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屬於能力不行但又要做高難度工作的低端機型,這種機器是不建議選擇的;不過溼式雙離合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變速箱油會對離合器進行潤滑和溫控,其實有些CVT變速箱也是用過「溼式多片式離合器」的,比如奧迪曾經用過的無級變速器,只是成本更高所以現在的大眾奧迪不太使用而已。

(大眾奧迪汽車同款車型的美版基本幾乎全部使用AT變速箱,包括捷達都在用8AT,DQ200系列的詭異車輛是否值得選擇就去自己斟酌吧)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國產旅行車-「寶駿RC·5W」特點解析
    :寶駿汽車作為合資自主品牌總是有些不走尋常路,近期推出的車型不是跨界車就是旅行車,似乎都是些冷門車型;而劍走偏鋒的原因應當是主力車型缺少競爭力,比如RS系列SUV沒有理想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可以使用,面對一線國產汽車顯得比較落後。
  • 「CVT·變速箱」的離合器與變矩器知識解析:哪種結構更理想?
    那麼兩種傳動結構有什麼區別,CVT又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01基礎知識解析兩類結構的優缺點,首先需要掌握無級變速器的優缺點。這種機器的唯一優點是製造成本低,發明這種機器的人是荷蘭人「範·多明斯」;發明的初衷是降低自動擋汽車的消費門檻,說白了是能夠以低成本的製造變速箱,而讓可以自動換擋的汽車更便宜。
  • 為什麼其他品牌的雙離合叫DCT,大眾汽車叫做DSG呢?
    而大眾汽車卻將雙離合定義為DSG,是direct shift gearbox的縮寫,翻譯應為「直接換擋變速箱」,字面上的區別應該如何理解呢?「直接換擋」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通過離合器結構,與電機操控的換擋結構實現結合分離與檔位切換,說白了就是機械自動變速器(AMT)的另一種解釋。而DSG/AMT其實又都是對DCT功能的解釋,兩者的區別僅此而已。
  • 哪種類型的自動變速箱品質最高?
    內容概述:手自一體概念,以及四類主流自動變速箱特點解析。「手自一體」普遍被理解為AT變速箱的代名詞,然而這是絕對錯誤的定義。「M·﹢﹣」檔位是手自一體功能的標識,單詞為manual手動操作。在自動變速箱中自然是手動模式的概念,由於同時具備兩種操作方式所以稱之為「手自一體」。但是各類型的變速箱都能實現這一功能,因為這只是一套控制程序而不是純機械控制機構;這就是連用鋼帶錐輪控制的CVT,都用用模擬方式實現M擋的原因。1:AT變速箱是目前燃油動力汽車最優秀的選項。
  • 大眾汽車國產版本使用「DSG·雙離合」,美版真的用AT嗎?
    DSG·direct shift gearbox,釋義為直接換擋變速箱;這種定義是大眾汽車專用的名詞,其本質為「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DCT雙離合變速箱」。其結構特點是利用兩組執行離合器分別控制兩根動力輸入軸,每根軸上分別布局奇數和偶數前進擋;在換擋過程中以接近同步的交叉式動作實現高效換擋,但這也帶來了問題。
  • 雙離合變速箱和AT變速箱到底哪個更好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幾乎每家都購買了汽車,汽車變速箱分為手動擋以及自動擋,自動擋變速箱領域又分為CVT,AT以及雙離合這三種,CVT因為比較平順沒意思,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喜歡的自然就會選擇,不喜歡的也自然不會考慮cvt,所以不存在較大爭議,但是at與雙離合變速箱有著較大的分歧,這兩類具體有哪些缺點跟優點?詳細來了解一下。
  • 羅永浩的優點與缺點
    我從中總結出了羅永浩的優點與缺點,算是一個「脫水版」,附在下面,有助於你們理解複雜的他。我個人的感受是:羅永浩是一個品性極佳的網紅,有超凡的個人魅力。他所具備的優點,是絕大多數優秀的人共有的,那些異常的,通常是因個人過剩的「潔癖」、「節制」等底色決定的。羅永浩是一個災難級的企業家,做他的員工當真是不幸福的。
  • 雙離合變速箱「乾式·溼式」區別詳解:只有溼式才適合家用汽車
    01DRY-CLUTCH所謂的幹摩擦式離合器指「空氣冷卻結構」,使用這種離合器的機型包括:MT手動變速箱,AMT所謂的「溼式多片離合」其實還是單組的概念,因為控制的只是單根動力輸入軸;而之所以要用到多片結構,原因是因為摩擦片加入了ATF(變速箱油)的溫控和潤滑。普通乾式離合器依靠行駛中的氣流進行分冷散熱,這種效率是相當差的;所以高頻率半聯動與換擋都容易高溫,磨損也難以控制。
  • 雙離合變速箱「乾式溼式」區別詳解:只有溼式才適合家用汽車
    相信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離合器的耐用性,因為乾式類型出現過太多問題,那麼就來了解一下這種結構的缺點吧。01DRY-CLUTCH所謂的幹摩擦式離合器指「空氣冷卻結構」,使用這種離合器的機型包括:MT手動變速箱,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以及品質較差的雙離合變速箱,核心結構包括以下幾組。
  • 汽車·增程式技術特點解析:以「火車頭」為分析基礎
    01火車驅動系統1:內燃機車(火車)早期嘗試過用柴油機驅動,匹配特殊的液力變矩的變速箱,結構特點就像是汽車的放大版,不過變速的結構與原理並不同。在六十年代試製過這種驅動技術,然而因使用的柴油機排量動輒200.00L+,普通的皮卡用的大多是2.0T的柴油機,輸出扭矩的差值有多大是可以想像的。結果則是運行中問題不斷,甚至出現過傳動軸崩斷而擊穿外殼的故障;同時耗油量也是極其誇張,這種技術相當的不理想,所以只有極少數特殊用途的火車頭還在用這種技術,但更多相對差的車頭用的是柴電系統。
  • 福特銳界&銳際發動機特點解析:CAF488系列的特點為「線性」
    從帳面參數可以看出兩臺機器實際沒有本質差異,因為功率與峰值扭矩的懸殊實在是微乎其微,而且是在基數足夠大的前提下體現出個位數的差異。所以「QE6/QB6」並沒有什麼不同,下面對發動機特點的解析也不再進行區分說明。
  • JEEP汽車技術與質量解析:菲亞特是分析基礎
    」。兩家企業在經歷了五年的攜手共進之後,菲亞特全資收購了克萊斯勒,至此這個知名美系汽車品牌只剩下品牌屬於「美裔」了。在技術方面歐系主流品牌汽車實在不敢恭維,知名品牌諸如大眾、奧迪、奔馳、寶馬、標緻、菲克、瑪莎等等品牌,特點基本都是性能強的汽車質量不穩定,穩定的汽車幾乎毫無亮點,克萊斯勒JEEP在被技術同化之後,產品特點也一度符合這種評價,只是近期才有一些轉變。
  • 變速箱cvt的缺點是什麼
    大家好,下面我跟大家聊一下CVT變速箱的的優缺點。缺點:CVT動力傳輸是靠鋼帶與兩個開口環錐形輪滑動摩擦進行傳動,金屬之間的摩擦會產生高溫,同時也會有正常的磨損,不是AT、DCT傳動齒輪咬合輸出,所以無法承受高扭矩。
  • CVT·無級變速器的缺點不僅為低溫保護·「高溫保護」更需要注意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準確釋義為「連續可變傳輸變速箱」,無級變速的概念是區別於普通齒輪結構自動變速箱的定義,「級」指的是固定齒輪比的前進擋,比如1/3/5/6等。
  • 汽車轉向助力系統-三類型「轉向機」特點解析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爭議的,因為絕大多數代步汽車都只選擇了一種,那就是「電子助力」(也稱電動助力系統),原因什麼什麼呢?想要了解電子助力的優點,首先要了解液壓助力的特點。液壓助力轉向機曾經被認定為最簡單的結構,只需要定期更換轉向助力油就能實現使用壽命與整車相同;而且即使轉向機損壞,短時間內也還能實現助力轉向數次,安全性也是比較理想的,所以重載車型也會用這種系統,不過現階段基本被淘汰了。缺點:液壓助力系統的力度變化並不科學,特點如下。
  • 汽車「最佳·發動機變速箱」組合模式分析:共計三個標準
    機型」。變速箱應當為「auto transmission-AT」為首選項,不過車輛的定位應當在中端範圍內;原因為發動機普遍裝備≥2.0T的高性能機,充足的動力儲備不用擔心變速箱的傳動效率會略低,說白了就是儲量足夠多則不在意少量的損耗。
  • 絲綢面料的特點:優點與缺點並存
    絲綢面料的特點:優點與缺點並存 2016-09-08 10:31: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蠶絲是一種生態學非汙染的天然纖維。
  • 它的特點有哪些?車主談了它的優點!
    它的特點有哪些?車主談了它的優點!》。目前的汽車界可謂此起彼伏,隨著車輛成為了家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上百種買車標準充斥著市場的真實要求,汽車品牌不具備全局視野很容易被打下擂臺。英菲尼迪Q60在英菲尼迪推動下備受關注,技術成熟的變速箱是它的特點,可以不錯地順應車主當前「踩油門就走」的心理需要,正是如此,英菲尼迪Q60才能具有好的評價。
  • 「2021款·寶駿510」競爭力解析:感覺還能掙扎一下
    2019年累計銷量158138輛2020年預計銷量≤6萬輛(截至11月共計51146)那麼累計的同比增長則會達到「﹣62%」以上,銷量走勢是不是所謂的「斷崖式」呢?其實19/18的同比增長也是很大的負數。
  • 五菱長安汽車特點與「耐用性」對比解析:大牌不見得有高品質
    01耐用概念解析對於汽車的耐用性可以這樣理解:只要核心總成沒有質量缺陷,正常保養與維修,性價比方面可以說五菱之光還不錯,因為價格足夠低;剩下的榮光V和宏光系列就相當一般了,因其發動機變速箱早已沒有技術優勢,而車輛的配置又極其低。比如以指導價為參考,5.5萬以下的宏光是連冷空調和我遙控車鑰匙都沒有的,作為製造成本相當低的準MPV而言,這臺車的品牌溢價過高,但麵包車品牌的影響力再大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