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外地學員給史教練講堂留言,她開的是手動擋,向史教練諮詢的本意是,她在加速到時速40公裡左右的時候,就會感覺有些發飄,心裡沒底,生怕失去控制。
但是在留言中,有處筆誤,我估計是為了省事,把時速公裡直接寫成下面截圖中的英制速度40碼。
常年為各地新手司機遠程授課並指導,我理解她筆誤所要表達的本來意思。但也由此發現了一個常見問題,就是新手司機經常會把碼/邁/公裡混為一談。這樣被有心人看到,容易出笑話,引起尷尬誤解。
在高速行駛時,常見的最高速度是110-120公裡/小時。但是,我曾經不止一次看到,有人說成120碼或者120邁,甚至依稀記得有篇事故報導,把女新手司機瞬間時速寫成80碼,駕駛員操作失控,車衝上綠化帶,連撞8臺車。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這三者之間,如何換算。
說實話,日常用公裡計算時速,很少涉及到英制的碼和邁,只知道大致差別,很少精準到小數點以後的具體數字,我也是上網查詢之後,再找到確切數字。
我們日常使用的公制時速單位,基本上都是千米(公裡)/時速。
不用形容,只要提到1米或1公裡,大家腦海中都有概念。
接下來,看一下,英制的測量單位——碼(yard)
1碼 = 3英尺 = 0.9144米
那麼上面報導中失控車輛時速80碼,計算之後,約等於73米/小時。
那是什麼樣的概念,神一樣的龜速,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動力,連撞8臺車?顯然是作者疏忽所致。
上面提到的英制單位——碼,下面再介紹一下,常用英制時速單位——邁(mile)。
1邁(英裡)≈1.609千米。
如果你跟朋友炫耀,高速上你時速接近120邁,那就是嚴重超速達到193公裡/小時。
通過上面的科普,大家基本上了解了碼、邁、公裡的差別,在國內開車,你的車速表上,顯示的也是公制時速——公裡/小時(km/h)。
所以,新手司機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笑話,還是儘量用我們熟悉的制式單位。
當然,有一部分進口車,會有兩種制式刻度,駕駛員無需換算,就能得到準確數字。
今天的文章就簡單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史教練講開車(史教練講堂),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驗與汽車養護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