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鄉美景畫在石頭上

2020-12-16 騰訊網

第一次用專業的畫筆和顏料在石頭上畫畫,14歲的平措次旦毫不猶豫地畫了一座雪山,那是他家鄉的樣子。不用想,閉上眼,腦子裡就有。

6月1日這天,是平措次旦升入初中後的第一個兒童節,也是「童話·童畫」藝術興趣課堂拉薩首站開課的第一天。課堂上,來自拉薩柳梧初級中學不同班級的40多個同學,和他一樣,都沒受過任何系統的專業訓練,更不懂什麼是繪畫技巧,可是他們一下筆的感覺,就讓作為老師的畫家劉曉寧吃了一驚,甚至超出他之前的預期:「這些孩子畫西藏、畫家鄉,根本不需要任何參考物,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因為那些,是他們內心裡本來就有的東西。」

「小眼鏡」平措次旦性格活潑,特別敢於表現自己,課堂上興致來了直接跳起鍋莊舞,可一旦拿起畫筆卻完全是另一種狀態。「你看他畫畫時候認真的樣子,就知道他是在用心描繪自己的家鄉。」劉曉寧說。

平措次旦「處女作」的雪山下面,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用色和構圖都很有想法。劉曉寧試著啟發他,是不是可以在雪地上加一些牛羊,這樣畫面看起來更有生命力,當然不加也可以,看自己的感覺。平措想了想,點點頭。

教從沒學過畫畫的西藏孩子畫油畫,是劉曉寧幾年前就有的一個大膽的想法,「就畫他們家鄉的山和水,把對西藏最純真的感受畫出來。」

「準確點兒來說不能稱為『教』,因為我不是科班出身,沒辦法教會孩子們繪畫的專業技巧。我只是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的繪畫常識,引導他們畫出家鄉的山水,畫出自己的感受。」劉曉寧說。

上世紀90年代末,不惑之年的劉曉寧偶然第一次拿起畫筆,之前他沒受過一天正規的美術教育。該從哪裡下手?去拜一位老師,還是按照初學繪畫的流程去掌握一些繪畫常識、臨摹一些範本?這些理論上該做的功課劉曉寧都沒做,當時他只有強烈的欲望「要往畫布上抹東西」。沒有素描關係,沒有結構造型,一筆下去,劉曉寧再也停不下來。

而他結緣西藏的經歷同樣充滿傳奇。2008年,劉曉寧第一次進藏,當時的他大病初癒,就「不要命」地直奔阿里。蒼茫雪山環抱之中,藏羚羊在荒原中奔跑,那種高原獨有的孤寂純淨之美,瞬間喚醒了他身體裡潛伏的能量和血性。神奇的是,當時他不但沒有任何高原反應,很多地方甚至感覺似曾相識,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回家了。

雪域高原、冰川草甸、變幻的雲朵、蔚藍的湖水、犛牛、羊群、藏族孩子清澈的眼神、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堅守……劉曉寧的油畫記錄著在遙遠的西藏正在發生的一切,付諸畫布的傳統西藏元素大致相同,但內心的表達相差千裡。他說,自己的畫呈現的永遠不是西藏某處具體的風景,而是用打動過他的西藏元素進行的個性組合,單純、靜寂、憂鬱、神秘交織,那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方淨土。

「每個人都可以拿起畫筆去塗滿畫布,繪畫和電影、攝影一樣都是一種語言,最終還是要通過它把自己的話說出來。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東西。」除了油畫布,劉曉寧也在拉薩河邊撿來的石頭上,院子裡的廢棄花盆上作畫,拒絕章法,卻遵從自然的美感,像孩子般任性地表達。

在劉曉寧眼裡,西藏農牧區的孩子沒有接受過專業繪畫訓練,這反而是一種優勢,「他們從小生長在西藏,對於這方水土的理解肯定有別於他人。我只需要提供畫材,講講基本的繪畫常識,他們筆下的西藏一定是和諧統一的,不會矯揉造作」。

拉薩市柳梧初級中學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拉薩周邊的牧區和農村,他們每10天回一次家,在家休息4天,學校班車負責接送孩子們回家。平措次旦父母都在那曲工作,他和奶奶住在堆龍德慶縣德慶鄉昂嘎村。德慶鄉距離拉薩50公裡,班車要開一個半小時。奶奶會在班車停靠站等他,然後一起步行回家。

因為生活在牧區,平措次旦的畫裡出現得最多的是家鄉的雪山、草原、帳篷和牛羊。而家在德慶鄉桑倉村的初二女孩丹增央吉,從一開始就出乎老師們的意料,她沒有去描繪家鄉熟悉的風景,每一幅畫裡都是粉色的桃花林。

「畫面很美很抒情,包括顏色的處理和應用,沒有受任何人的限制和幹擾,完全是自己獨有的風格,而且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劉曉寧說。

自從看了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丹增央吉就迷上了桃花,一心想去林芝看桃花,現在大家都叫她「粉紅女孩」。

雖然在西安和拉薩都有自己的工作室,但劉曉寧從不「閉門造畫」,他的微信名是「浪人」,這也是他的創作方式——流浪式作畫。從藏北草原到藏南谷地,從藏西秘境到藏東明珠,從2008年第一次進藏到現在,劉曉寧的足跡遍布雪域高原。數不清自己這是第多少次進藏了,但那種「觸動靈魂的美」永遠讓他感到親切。

「我去過世界各地,藍天白雲隨處可見,但西藏的雲是不一樣的,有種力量在這裡。」行走在西藏的山水間,劉曉寧不僅迷戀於這片土地上的自然風光,更感動於這裡淳樸的人情:「藏族人民純淨簡樸,人與人、人與動物獨特的相處之道,構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西藏。我想讓藏族孩子用自己的清澈眼睛和生活體驗,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

和劉曉寧一樣,小蛇也不知高原反應為何物。對西藏這片熱土相同的熱愛,讓他們幾年前在拉薩一見如故。小蛇原名朱秋君,是這次「童話·童畫」項目的發起人和策劃人。身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大學畢業後卻喜歡「到處浪」,如今在西藏已經工作生活了8年,小蛇會定期到學校做一些天文科普活動,經常和西藏孩子們「親密接觸」。

6年前小蛇做過一個名為「童畫·同畫」的公益活動,邀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新銳藝術家前往大藏區教小朋友們畫畫,然後把藏區孩子的畫在廣州展覽和公益拍賣,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繼續下去。今年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她和劉曉寧提起這件事,兩個人說幹就幹。

「前期我們和學校一起準備了大量的石頭和片巖供孩子們畫畫,大部分顏料和教學用具也是從內地發上去的。」小蛇說,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用專業繪畫工具畫畫,有的甚至連筆都握不穩,「他們對在石頭上繪畫充滿好奇,挑選喜歡的石頭本身就是件特別開心的事兒,因為每塊石頭都有不同的形狀和紋路,所以下筆前他們都會認真思考和討論畫面的結構和布局,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創作的開始」。

和網上訂購的畫布、顏料不一樣,石頭是「土生土長」的西藏元素。這次在拉薩開課,劉曉寧有個特別樸素的想法,就是教孩子們一個技巧,告訴他們一個常識,給西藏的孩子們提供一種選擇人生的機會,「即使將來沒有機會接受更好的美術教育,在自己家鄉用撿來的石頭畫出美景,至少也是一門生存技藝,何況這些孩子中還可能有天才」。

和劉曉寧不一樣,這次一起參與「童話·童畫」藝術興趣課堂的兩位90後老師都是科班出身。從事繪畫行業7年的許凱,西北大學設計系畢業,是這次藝術興趣課堂美術教師、項目教學課程設計。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的文斌,在課堂上主要負責現場指導。兩人之前都有過西藏工作的經歷,對西藏一樣特別有感情。

第一天,兩位年輕老師特意準備了一堂「開放課」,沒提供參考物,主要是現場互動和頭腦風暴,儘量讓孩子們在放鬆的狀態下體驗繪畫。第二天是範畫指引,讓孩子們在和老師共同完成一幅畫的過程中,學習一些相關的繪畫知識。「不管有沒有繪畫經驗,首先讓孩子憑自己的感覺來作畫,不加以局限,目的是讓他們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在激發孩子們的自身潛能方面,學院派和劉曉寧不謀而合。

為了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劉曉寧甚至在課堂上放起自己四處搜集來的藏族音樂,讓孩子們邊唱邊畫,「憑我自己的經驗不想在理論上告訴他們更多的東西,我需要他們多畫,多失敗,多出問題我才好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我更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是實戰型的孩子,拿起筆來就能『打仗』」。

這個暑假回家,平措次旦要去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挖蟲草,帶著乾糧和水,一天下來有可能一根蟲草都挖不到,儘管如此,他卻說,只要用心去尋找就一定能挖到,「蟲草是大山給我們的,我們要愛大山」。為期8天的「童話·童畫」藝術興趣課堂上,平措次旦畫了很多牧區的風景,現在他最想畫的是布達拉宮。一次,他問劉曉寧:「老師,我畫的畫可不可以?」劉曉寧回答:「非常棒!」男孩一下子特別開心:「我想把石頭畫帶到北京,讓大家看看我的家鄉有多美。」

「在西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越是偏遠的地區,人的眼神越純淨。」每次進藏,劉曉寧都是能跑多遠跑多遠,阿里、那曲他百去不厭。在藏族牧民家裡一住就是半個月,語言不通,就靠肢體動作交流,「很多東西不需要語言,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真摯的眼神、一聲簡短的問候,足夠了」。

劉曉寧從沒想過結束自己浪跡天涯的生活,「西藏賜予了我無限的靈感,我不能只從這裡『拿走』,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得到的『歸還』給這片我深愛的土地」。

幫助孩子們拿起畫筆,這或許就是輪迴的開始。

「如果孩子們從繪畫中感受到了快樂,就一定會堅持下去,他們的人生也就此改變。」劉曉寧說,孩子們接觸繪畫後,至少可以多一種渠道來認識和了解自己,知道什麼是美好,什麼是媚俗,這便是收穫。

小蛇印象特別深的是初二男孩德慶久米,之前上美術課他畫得最多的是椰樹,因為一心嚮往去海邊,自從來到藝術興趣課堂,他最喜歡畫有帳篷和犛牛的那曲草原,他發現家鄉是最美的,最獨一無二。

「西藏的孩子們和外面的世界是相對隔絕的,這次活動只是一個切入點,通過繪畫給他們接觸外界提供一種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家鄉有多美,從中找到自信。」在小蛇看來,用藏區孩子們的繪畫語言和高原之外進行交流對話,不但讓農牧區的孩子們能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還能借著孩子的眼睛和畫筆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生動、淳樸自然的西藏,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家鄉和生活狀態,了解藏區的變化,關注藏區青少年的成長。

拉薩首站之後,「童話·童畫」藝術興趣課堂計劃今年10月之前在西藏完成6站,並對6站學校在藝術興趣課堂的後期普及上提供協助和輔導,對有天賦的藏區小藝術家進行一對一的跟蹤輔導。此外,孩子們完成的石頭畫、卡紙畫,雕塑和裝置類童趣作品還計劃在國內外知名的藝術中心和學校巡展,相關文創產品公益售賣所得款項,會給西藏孩子購置教學用具和繪畫材料。

由於疫情原因,國內外巡展很可能要在線上舉辦了,長久看,這項公益活動要可持續發展,資金和人力也都是問題。這些天,劉曉寧從孩子們一雙雙眼睛裡看到了太多的渴望,正因為如此,他的焦慮也在加重:「當一個從未吃過糖的孩子第一次嘗到了糖的味道,這可能會成為他們一輩子都抹不去的記憶。如果沒有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因為個人力量所限這個活動不能繼續下去了,那對孩子們來說這算不算一件好事呢?」

不過小蛇對此比較樂觀:「目前我們通過自有資金和自籌經費去完成這個事情,先做起來,慢慢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這件事做下去,做得更好更長久。」

現在,孩子們經常把暑假生活拍成視頻發給小蛇,給她展示家鄉的美景,好幾次小蛇看得眼淚都流下來了。她把「童話·童畫」藝術興趣課堂計劃看作自己的成長,所以再難也會「很愉悅地做這件事」,「我們給孩子打開了一扇窗,孩子們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有時候愛的付出就是一種得到。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們是純粹和快樂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7月17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他手繪家鄉美景並做成了明信片~
    陳武侃畫出了康樂莊裡最具代表性的八處建築。  500年時光流逝,鵬垌村的美景未變,鵬垌人的情懷也未變。一位在鵬垌村土生土長的80後年輕人陳武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手繪家鄉美景並做成明信片,留住家鄉的美,展示家鄉的美。  陳武侃在大學裡學的是理工科,畢業後進了玉林一家國企工作,從小就有一種文人情懷的他,最終選擇離開企業,回到家鄉擔任鵬垌村康樂莊村民理事會秘書長,積極參與到鵬垌村的治理改造中。
  • 家鄉的美景——日湖
    江東區戎徐小學302班 劉思遠 小記者證號:1523110 指導老師:金良萍我的家鄉在寧波一進去,有一片巨大的廣場,廣場上可熱鬧了,有的人在打羽毛球,有的人在溜冰,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日湖岸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花兒在樹木下更加美麗,草坪上經常有人在這裡搭帳篷,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湖面上有一群群鳥兒飛來飛去,一轉眼,又飛到了我們的遊船上。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片湖了,一到暑假,爺爺就帶我到這裡玩沙子,遊泳。我用工具把沙子堆成一座座大橋,房子,大山……可好玩了。
  • 《我和我的家鄉》將上映 群星介紹家鄉美食美景
    《我和我的家鄉》將上映 群星介紹家鄉美食美景 發布時間:2020-09-28 12:19:41   作者:李季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
  • 韓昊霖和他的家鄉!這位餘姚童星向全國安利了家鄉的美景美食!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黃渤、王寶強、劉昊然、葛優、範偉、張譯、韓昊霖、鄧超、閆妮、沈騰、馬麗等領銜主演。影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在歡笑和淚水中喚起觀眾對家鄉的眷戀。
  • 石頭上的曼陀羅,這麼美的手工畫,沒有美術功底,一樣畫出美麗
    石頭畫,看起來不僅美觀,而且製作起來也很簡單,把撿回來的石頭,用丙烯顏料直接在石頭上作畫,繪製出來的效果你會喜歡的,今天就和小愛一起看看美麗的藝術創作,以後要是宅在家裡,想打發時間,那麼石頭畫曼陀羅是可以治癒你的。
  • 父親節到了,給爸爸的石頭畫和石頭賀卡
    今天分享兩個用石頭做的手工。給爸爸的石頭畫先分享一個給爸爸的石頭畫,可以在石頭上寫上祝福的話或者畫上爸爸的肖像。材料很簡單:外面撿的石頭、丙烯顏料和筆刷。在石頭上寫上給爸爸的祝福。畫上爸爸的肖像。爸爸是什麼樣子的?戴眼鏡的爸爸,戴領帶的爸爸,還是有著小鬍子的爸爸。石頭賀卡再分享一個用石頭做的賀卡。這次要用小個頭的石頭。準備一張白色的賀卡,照著圖片中的樣式,給爸爸做張別致的賀卡吧!
  • 在石頭上畫無臉男居然這麼簡單
    受動畫片的影響,我從小對畫畫就很痴迷,記得老家的房子裡,屋裡屋外,牆壁上只要是我能觸及到的空白牆面,都有我畫下的痕跡,全都是動畫片裡的人物。畫的最多的就是日本動漫《美少女戰士》裡的水冰月了,真是美極了。好了,關於動畫片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吧。下一篇文章我們繼續聊…開始準備材料,這裡的石頭是我上次去黃河邊散步,隨便撿的表面比較光滑的,便於上色。
  • 看山望水憶鄉愁 春日美景入畫來——探訪石良鎮水夼村
    沿著村路拾步而上,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石頭房、泥房、古房,讓人有些恍惚穿越了430年前,回到初建村時的情景。然而,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卻又提醒著我們,這是新時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下,水夼村告別了泥土路,全村道路進行了硬化,村裡還安上了自來水,通上了公交車,享受著美滋滋的幸福生活。
  • 日本藝術家真會玩,白撿的石頭,畫上畫後轉頭賣幾千塊
    藝術有許多種類,藝術家們也在不斷地嘗試新的材料,新的創作方式,在地上繪畫,在木板上繪畫和在牆上繪畫,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許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被藝術家拿來創作精彩的作品。石頭我們都知道,在路邊上隨處可見,在山上和小溪邊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種石頭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價值,除了一些造型奇怪的石頭會被人收藏之外,大多數的石頭人們看都不會看上一眼。
  • 酒泉市肅北:舉辦手繪石頭畫培訓班
    11月16日至18日,肅北縣蒙語辦聯合紫亭社區舉辦了「玲瓏巧手我當家,巧手剪出夕陽紅」手繪石頭畫培訓,邀請到北京神墨藝術教育集團蘭州分校校長及甘肅神墨教育繪畫課程督導師孫亮為大家講解手繪石頭畫的製作,社區40多名居民前來參加此次培訓班。
  • 石頭畫手繪教程——貓頭鷹
    第2步:山溪裡撿來的石頭,洗刷乾淨後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個人建議如果是要畫細緻的,就要選擇表面較為光滑的更容易上色,如果是畫面風格想要粗糙古樸的,可以選擇不光滑的石頭。 第3步:先用鉛筆起形
  • 小山竹在石頭上作畫 畫的草莓能以假亂真
    小山竹在石頭上作畫 畫的草莓能以假亂真
  • 有趣的石頭畫,年底了畫一隻貓,讓我們一起趕走這個鼠年
    一般繪畫都是在紙面和布面上完成,事實上,在許多材料上都可以繪畫,畫在牆上的壁畫、畫在玻璃瓶上的內畫、畫在木板上的版畫,繪畫的方式沒有改變,只是繪畫的材料發生一些變化,畫作也變得特別起來。
  • 聖誕系列:聖誕老人送禮物了,7個石頭上的畫,你最喜歡哪一個?
    今天,也是絳紫藝術聖誕系列石頭畫的最後一期,聖誕系列的石頭畫,小絳一共繪製了7個圖案,有小雪花、禮物盒、聖誕樹、薑餅人、馴鹿和雪人,最後一期的石頭畫,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猜到是聖誕老人。
  • 玩創意:50款創意石頭畫,活靈活現
    石頭上畫畫,你帶孩子體驗過嗎? 醜陋的石頭,孩子畫上幾筆,就可以變得很漂亮。 無論石頭是什麼形狀的,孩子們都能發揮創意,將自己喜歡的景色、卡通人物、花草樹木、小動物、生活物品,甚至愛吃的水果蔬菜等,都畫在石頭上,創作出精美的石頭畫。
  • 水中石頭怎麼畫?老藝術家教你畫 喜歡畫國畫的快來臨摹,收藏
    水中的石頭畫法水中的石頭是國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畫的基礎。畫石頭要經過勾、皴、擦、染等幾個基本步驟。基本畫法「石分三面」的基本規律很簡單。古人講「石分三面」是指畫出石頭的三面就可以表現出石頭的結構和立體感了。
  • 一峰一姿,一石一態,一松一畫,到處都是美景的黃山!
    黃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勝地,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示範遺址,以及中國十大著名山峰,世界上最美麗的山脈。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它有72個峰。主峰蓮花峰在海平面以上。
  • 她賦予石頭生命,畫出一系列呆萌可愛的石頭動物,逼真極了
    富有創意的藝術家們常常會注意到這些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物件,接下來五雲車就為大家介紹一位特別的藝術家,他用石頭創作的作品雖然冰冷,卻會讓人忍不住想握在手中溫暖它們。這位藝術家就是有「石匠」之稱日本藝術家中田晃,中田晃知道,大家對可愛又呆萌的小動物一般沒啥抵抗力,於是石頭成為她的畫布,而小動物們成了她描繪的對象,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在她的手中,經過各種顏色的顏料塗抹之後,變成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可愛的小狐狸,小貓,小海豹等等,不僅可愛,還十分逼真,讓人忍不住要捧在手心裡愛撫。
  • 法國家鄉美景入設計 巴黎高定珠寶來臺誘貴婦
    導讀:法國家鄉美景入設計 巴黎高定珠寶來臺誘貴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手繪石頭畫——治癒系小公主
    亮麗的色彩總是很容易讓人耳目一新,今天的這塊石頭要畫一枚小公主圖三用肉色、白色、橙色、生褐畫人物皮膚,用湖藍、白、酞菁藍、生褐、馬斯黑、肉色畫人物眼睛圖五用生褐、大紅、朱紅、橙色畫人物的裙子圖六用土黃,培恩灰,沙普綠,白色畫人物的頭髮用培恩灰,湖藍,白,土黃畫小兔子,整體調整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