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紫砂是個神奇的東西」
今天先和大家聊聊文革時期的紫砂花盆清人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中,對紫砂泥燒後的色澤和肌膚有極高的評價:「若夫泥色之變,乍陰乍陽,忽葡萄而紺紫,條橘柚蒼黃,搖嫩綠於新桐,曉滴琅琊之積翠,積流黃於葵露,暗飄金慄之香,或黃白堆砂,結衷梨號可談,或青堅在骨,塗髹汁號生光。彼琚煜之窯變,非一色之可名如鐵如石,胡玉胡金。備正文於一器,具百美於三停。遠而望之,巍若鐘鼎陳明庭,近而察之,燦若流金璧浮精美。豈隨珠之趙璧可媲,異而稱珍者;
當今市場可收藏的「文革盆」是文革後生產的盆景盆。它是一種微型紫砂花盆,不但有實用價值,更有陳設賞玩收藏的功效,這批盆主要生產時間約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參與製作的人一般都已成為當代的紫砂工藝美術大師和工藝美術師,其中就有徐漢榮,顧紹培,何道洪,劉建平,陳國良,施小馬等第二、三代的紫砂藝人中的領軍人物。
文革 紫砂仿青銅器盆 (二件)
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的紫砂款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無款;
2. 蓋有邊框的「中國宜興」篆書方章;
3. 蓋有邊框的「中國宜興」篆書方章,加蓋作者名款章;
4. 只蓋作者名款章的;
綜上所述,現最具有收藏價值的文革紫砂盆,一定是宜興紫砂一廠出品,由第二、三代紫砂工藝師,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參與製作的文革盆景用盆,這批盆具有製作精細,輪廓清晰,線條挺刮 ,造型優美,泥料滋潤,品種繁多,數量稀少等特點,已成為當今紫砂收藏的新龐, 印章的名款有: 漢棠、紹培、阿平、堯臣、坤生、尊嚴、程輝、集泉、吉根、國良、春、承權、寅仙、桂珍、婉芬、洪芬、偉芬、同芬、碧玉、碧芳、秀芳、慧芳、建芳、琴芳、洪芳、國勤、紅華、建華、定華、志華、正華、映華、愛華、沛華、婉華、小馬、小清、小芬、小華、小仙、小庚、玉琴、芷琴、玉英、玉蘭、庭梅、金鳳、雪娟、士娟、杏娟、寶娟、其雲、淑雲、雲娥、榮妹、建妹、元若、若希、淑希、淑玄、友如、燕萍、六萍、慧萍、建平、偉平、志平、樂平、生弟、順弟、楊芳等。
文革 花鳥昌蒲小方盆
文革時期的紫砂盆早期一般都沒有落款。起初蓋有阿拉伯數字1XXX、2XXX的編號,後逐步使用中國宜興,宜興紫砂一廠等款識,再後來使用中國宜興時就加了制盆工匠的名款,因當時製作紫砂壺處於大蕭條時期,故許多技藝精湛的制壺高手都不得不制盆,如沈漢生、範洪泉、周桂珍、程輝、潘持平、毛國強、陳國良等等。徐漢棠在上海隱瞞師傅顧景舟大師為上海盆景愛好者製作了二百五拾多款盆景用盆。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在那特定的年代生產出許多優質花盆,可別小看沒落款的花盆,其中很多都出自名家高人之手。其中一等品都出口到日本及東南亞市場,二、三等品供應國內市場,因此,文革時期的紫砂精品花盆現在在市場上少之又少,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文革 潘持平制橢圓盆 (三件)
文革 毛文娟制紫砂高圓盆
文革 三腳段泥鼎盆
文革 紫泥粉漿金鐘圓盆
文革 紫泥粉漿松樹盆 (一對)
文革 桂花砂雲腳馬槽盆
文革 鼓釘圓盆
文革 紫泥粉漿圓金鐘盆
文革 紅泥彩段陶刻花鳥及詩文漂口盆
文革 粉黃泥方盆
宜興一廠文革蒲草小盆
文革 雙色荷口回文足小盆
文革前期 何道洪小長方盆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
同分享,互學習,共進步
文章有微型大賣場 提供
微型盆景諮詢合作:15189011297(微信號)
結交天下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