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簡單的重複,把昨天今天明天過得毫無差別。有人可能會說,生活本來就不是電視劇,哪有那麼多跌宕起伏的情節,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質。就如同書中所說,我們用盡了全力,只為過好這平凡的一生。可是平凡不等同於平庸。
若我們在平凡的人生中,對儀式感毫不在意,那生活的確是夠苦的,因為毫無樂趣和期待可言。
那麼什麼是儀式感呢?是人類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關於這點,作者列舉了《老友記》中三個單身女孩燒掉前男友禮物的例子。三個人圍著火堆又唱又跳,很是開心,雖然巨大的火焰讓人誤以為此處發生了火災,消防車也出動了,並且有一位消防員對其中一個女孩一見鍾情。扔掉或者燒掉前任的禮物,等於告別過去的戀情,也等於迎來新生。想必,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這麼做過。其實這也是一種儀式感,通過摒棄東西來告別過去,讓自己不再負重前行。若這樣做真的能讓人放下過去,放下怨恨,何樂而不為?
有人說,即便我燒掉東西,放下過去,也未必能順利迎來新生。其實,若人生主動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那就把儀式感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之中,這樣再平淡的生活也會變得有滋有味。哪怕,只是在午後看一本書,只是給勞累了一天的愛人做一頓飯。只要抱著某種目的和心情去做事情,再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會成為生活中彌足珍貴的記憶。
作者在寫書的時候也是有儀式感的。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為什麼人生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變化、儀式感如何讓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儀式感為什麼是一種修行、儀式感為何在人類感情世界如此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此書布局精心,詮釋到位。文如其人,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人。
很多時候,麻木是相當可怕的。它不是劇毒,不是尖刀,卻能慢慢緩緩腐蝕一個人,讓一個人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變成一具缺乏感受力的喪屍,把生活變成簡單的活著。
真正的人生不應該是將就的,而應該是講究的。
本書告訴了我們,我們需要身體力行地證明愛。愛是通過行動表達出來的,父母愛孩子需要儀式感,兩個人談戀愛也需要儀式感。有人說,愛不需要過多說明……可是有時候不說,不做,拿什麼證明愛呢?套路也好,技巧也罷,至少是用心的體現。在這方面,村上春樹可謂是一語中的。他說,沒有這些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
的確如此,我們覺得生活無聊,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本身無聊,缺乏激情,沒有希望。如何看一個人是否內心缺乏激情呢,缺乏儀式感就是最好的體現。補上缺乏的儀式感,生活就會從腐朽的狀態變回鮮活的樣子。
能夠看到這本書,還挺欣喜的。它讓因為生活的重點而步履沉重的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期望,讓我願意用更好的心態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有的時候,若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夠精彩,不妨動用儀式感這神奇的力量,化腐朽為神奇,讓平淡無味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