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心肺復甦術

2022-01-25 南醫大超級用戶

心肺復甦(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是針對心跳、呼吸停止所採取的搶救措施,即用心臟按壓或其他方法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達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不是單純的技巧(體力)

      而是一系列的評估幹預(腦力)

心跳驟停的定義:臨床角度不同定義不同

WHO:發病或受傷後24h內心臟停搏為心跳驟停;

AHA:冠心病發病後1h內心臟停搏為心跳驟停;

Cecil Medicine:任何患者,在未能估計到的時間內,心搏突然停止,即應視為心跳驟停。

心跳停止3秒鐘——頭暈

心跳停止5-10秒鐘——暈厥

心跳停止15秒鐘——暈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30-45分鐘——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鐘——瞳孔固定、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心跳停止4-5分鐘——大腦細胞不可逆損害

心跳停止6分鐘——腦細胞全部死亡

4分鐘內進行復甦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鐘內進行復甦者10%被救活

超過6分鐘存活率僅4%

超過10分鐘存活率幾乎為0

 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內!!!

    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獲救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

原則是:越早實施越好

關鍵是:準確的評估

正確的幹預

      需要正規的培訓

觀察現場的安全情況,如:有無明火電源,是否會出現坍塌等危及到救助者及傷員生命安全的情況。若有,則需立即轉移傷員至安全地方,再進行心肺復甦。

①表明身份;

②撥打急救電話120;

③尋求幫助;

④尋找除顫器(AED)

  我是學過急救知識的,這邊有人暈倒了,請這位身穿白色衣服的先生幫我撥打120,並將結果反饋給我,懂急救知識的人過來幫忙,其他人幫忙尋找除顫器AED。

①用手觸摸喉結旁開兩指的位置,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及呼吸

②用面部靠近感受患者呼吸,眼睛看胸廓有無起伏

(對於非專業急救人員,可不必觸摸患者是否有頸動脈搏動,只要發現無反應的患者沒有自主呼吸就立即胸外按壓!!!)

整個過程在5-10秒內完成,採用1001、1002、1003...計數方式

①呼救同時,迅速將病人擺成仰臥位,頭側;

②解開病人衣領、領帶以及拉鏈;

③擺放地點:地面/硬板床

④翻身時整體轉動,保護頸部;

⑤保持身體平直、無扭曲;

①按壓姿勢:

地上:採用跪姿,跪於病人右側,雙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應站立於腳踏板,雙膝平病人軀幹;

雙臂繃直,與胸部垂直,不得彎曲

以掌跟按壓、兩手手指翹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②尋找按壓位點

兩乳頭與前正中線交界處;

或胸骨1/3交界處;

③進行30次胸外按壓

按壓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cm

按壓頻率至少100-120次/分

按壓與放鬆短時間各佔50%

(計數方式:01、02、03、04、05、...28、29、30,保持頻率一致)

①清理口腔:清除呼吸道雜物:假牙、嘔吐物、血液等;

②體位:病人平臥在平地或硬板上,採用仰頭抬頦法使病人口腔與咽喉成直線

  

操作方法:操作者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額,用力將頭部下壓,右手置於病人下頜骨下緣將顏部向上,向前抬起,可以起到暢通呼吸道的作用。

①在患者口鼻部蓋一層單層紗布或隔離膜;

②打開患者呼吸道:將患者額頭輕輕向後按,下巴向上抬

③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

④自然吸氣後屏氣,雙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氣(至少1秒),同時觀察患者胸廓起伏情況;

⑤吹氣畢,鬆開捏鼻孔的手,胸廓完全回落後,捏鼻進行第二次吹氣。

(按壓與通氣比率為30:2。)

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必須交替進行,一般進行30次胸外按壓之後,馬上給予2次人工呼吸,在交替進行五組之後,快速暫停觀察患者呼吸、心跳,如沒恢復呼吸心跳,則繼續心肺復甦循環。

(當堅持按壓和人工呼吸到一定時間感到疲勞時,及時向周圍群眾求救,及時換人保持繼續按壓,保持按壓的深度和頻率。

心肺復甦有效體徵:

   ①昏迷變淺,出現各種反射

   ②身體出現無意識的掙扎動作

   ③自主呼吸逐漸恢復

   ④觸摸到規律的頸動脈搏動

   ⑤面色、口唇轉為紅潤

   ⑥雙側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恢復

心肺復甦終止搶救指徵:

   ①病人自主呼吸和心跳已有效恢復;

   ②確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復甦進行30分鐘以上,檢查病人仍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現場又無進 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

      當你開始胸外按壓時,你正在創造一個人工泵,通過良好有效的按壓,使血液圍繞心臟流動,並直達大腦。用力快速按壓,以增加壓力,保持血液流向腦部,至少按下去5cm以保證壓到心臟,使血液流出來,以100-120次/分的頻率按壓,是持續泵送血液的必要條件。如果按壓深度不夠或按壓不夠快,血液不能到達腦部;按壓太快,心臟就沒有時間重新灌滿血液,不能泵出足夠的血液;如果不讓胸部完全回彈,心臟也沒有機會重新灌滿血液,無法泵出血液。進行按壓的關鍵目的是保證含氧血流入心臟並達到腦部以保持大腦活性。

  這首歌被稱為全球統一的心肺復甦歌曲,節奏頻率跟胸外按壓的頻率一致,01、02、03、04、05、06....27、28、29、30。

除顫儀:是利用較強的脈衝電流通過心臟來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竇性心律的一種醫療器械,是手術室必備的急救設備。對於進行心肺復甦,除顫是很重要的步驟之一。

①打開AED電源開關後,根據語音解開患者上衣,撕開電極片,按照圖示貼在患者胸前;

②把電極線導線插入主機,主機會自動分析,主機分析過程不要觸碰患者;

③如果分析到可電擊的情況,機器會自動充電,充電完成後,語音會提示按「電擊」按鈕;

④完成電擊過程中不要觸碰患者,第一次電擊完成後立刻開始心肺復甦,無需取下電極片;

⑤每2分鐘AED會再次自動分析,如有必要,會再次建議電擊。

   搶救患者過程中,不必擔心判斷失誤而電錯人,AED會自動分析,如果心率不符合電擊指標,主機不會充電,語音不會讓你電擊。只要具備除顫條件,必要時可盲目除顫。

  如果你問我,遇到陌生人心臟驟停時,你敢上前施救嗎?

   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敢!因為那是一條生命!那是一個家庭!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將不會放棄!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應該學習心肺復甦術嗎?
    Santos在學校學過急救和心肺復甦術。  再後來,2017年,Walter Virany的一位15歲的朋友在公園裡玩滑板倒下了。他失去了脈搏,嘴唇發紫。幸運的是,Virany去年在學校學過CPR——並且,他能夠拯救他朋友的生命。
  • 心肺復甦術竟然出現在中國兩千多年的一本醫書中,你知道嗎?
    偶然間閒來無事,沐浴洗手,恭敬地打開張仲景祖師的著作《金匱要略》,閱讀書後不引人注目的三篇時竟然意外的發現了兩千年前的心肺復甦術。心肺復甦,顧名思義就是用外在的力量來幫助病人進行被動呼吸和血液循環搏動,最後使之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急救手段。
  • 援鄂醫生自費擺攤普及心肺復甦 已有十幾位醫護人員加入隊伍
    【援鄂醫生自費擺攤普及心肺復甦】6月8日晚,山東濰坊的人民廣場上來了一位特殊的「攤主」,他的「商品」也很特別,就是跪地講解心肺復甦術,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識。這位「攤主」是來自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麻醉科醫生張軍橋,他是山東省第十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不久前在湖北黃岡的武穴市奮戰了近兩個月。
  • 平頂山新新街|志願者教你心肺復甦術,把握黃金四分鐘
    急救成功率的高低,檢驗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公共衛生水平。為了提高急救知識普及率,平頂山五礦吳冬梅志願者聯盟志願者,他們深入到社區、街道進行急救知識培訓,為緊急事件發生後的「黃金四分鐘」院前急救儲備力量。
  • 急救知識進高校:心肺復甦與新冠肺炎防控公益講座順利開展
    急救知識進高校:心肺復甦與新冠肺炎防控公益講座順利開展 2020-10-14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酈都社區黨支部開展 「紅色星期天」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培訓活動
    2020年7月19日下午5點,為加強應急救護知識宣教培訓,提高社區居民自救應急技能,鄭州市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酈都社區黨支部聯合鄭州市紅十字會法律工作志願服務隊、酈都社區愛馨託老驛站、慈善志願工作服務站、盛世物業酈都物業管理處在亞星盛世酈都東門口開展應急救護進社區培訓活動。
  • 「工匠講堂」技能人才培養系列報導——突發疾病急救處理課程走進...
    為提高企業員工安全意識,增長員工現場突發疾病急救處理知識,近日,江門市職業訓練指導中心以黨建紅色加速度為引領,在我市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舉辦「工匠講堂」系列——突發疾病現場急救處理培訓班,來自26家生產企業71名企業職工參加了培訓。
  • 市一院舉辦「專科護士進社區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培訓活動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冠心病患者也不斷增加,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為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冠心病預防知識和急救意識,12月18日,市一院護理專業急危重症組和災難組受邀來到蕪湖市正海興源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為職工們進行了一場「專科護士進社區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的培訓活動。
  • 心肺復甦、止血包紮——急救 守護生命之花
    在醫學上有「鑽石四分鐘」的說法,指的是在對於心搏驟停的患者,在4分鐘內進行及時的心肺復甦,成功率可達到50%;而超過這一時間,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因此,對普通人來說,掌握心肺復甦等急救的技能,對挽救生命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燒燙傷、外傷止血等急救技能也應該掌握,這會為後續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推動急救技能普及,讓社會大眾更加關注急救事業,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 雨天觸電心臟驟停導致缺氧性腦病,重症醫學科綜合急救終於恢復意識
    心肺復甦術分為以下幾步:1. 現場評估:在搶救患者前,要先判斷周圍環境,請先保證自身安全,然後把患者轉移到安全,易於施救的場地。將患者放在較為硬實的平面上,切忌放在軟床、軟沙發、有坡度的地面。2. 判斷病情:先判斷患者是否意識消失,輕拍患者,並在其耳邊大聲呼救。
  • 桑植:「黃金6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演練走進澧源鎮一小
    桑植融媒11月5日訊(記者 尚柳 梁桂釗)根據研究數據表明,呼吸心跳驟停者在4分鐘內獲得心肺復甦搶救者,有1/2可能被救活,超過6分鐘後存活率僅4%。11月4日,桑植縣教育系統「黃金6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演練走進澧源鎮一小,開展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培訓,普及心肺復甦急救知識。
  • 青島白沙灣足球基地AED投放到位,急救培訓同步進行!
    AED培訓,並組織30餘名員工接受專業急救知識培訓。講師細緻講解心肺復甦、AED使用操作程序等內容,通過假人道具進行徒手心肺復甦和AED應急救護實操訓練,為了確保每位學員能夠熟練掌握,培訓採取了指導加操練的模式,每一位參加培訓的學員動手練習,做到人人動手、人人過關,有任何疑問當場解答,進一步提升
  • 被起訴毆打殺害雙髻鯊,他竟說在給鯊魚做心肺復甦術
    「伍藤先生後來又改變了他的『故事』內容,並嘗試向我解釋他擊打鯊魚的胃部位置是為了讓空氣更多進入它的肺部,」官員寫到,「接著他說,『這類似於對鯊魚做CPR(心肺復甦術)。』」——法院傳票原文近日美國又出了位讓人氣憤的「奇人」,發生了一樁讓人無奈的「奇事」。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讓更多人能夠出手急救
    內容提要: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
  •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極其安全、極其簡單的「救命神器」,但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因此,在公共軌道交通配置AED後,還要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引導民眾遇到突發疾病患者時敢救、會救。
  • 急救從我做起,濟寧市AED使用及心肺復甦社會志願者培訓班開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錫巍 通訊員 孔祥勝為提高公眾應急救援能力,在關鍵時刻挽救患者生命,11月28日,由濟寧市急救指揮中心、共青團濟寧市委聯合舉辦的「AED使用及心肺復甦社會志願者培訓班(第一期)」順利開班,共有30餘名社會志願者參加了培訓
  • 遇到突發心臟驟停,應該如何急救?教你抓住急救黃金四分鐘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足壇巨星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離世;11月25日晚,一名男子在南寧市古城路新夢百貨門口突發心臟病暈倒,受到熱心市民相助救回一條生命……突發心臟驟停應該如何正確急救?如果在公共場合遇見突然倒地的患者,該怎麼辦?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急救專家。
  • 黃金四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措施
    在兩側耳旁大聲呼喊詢問;(3)觀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斷心臟驟停的結果:(1)如果呼喊沒有反應;(2)呼吸停止;(3)呼吸不規律;這時候基本可以判斷為心臟驟停,我們應該立即採取:現場急救措施(心肺復甦)以及大聲叫喊周邊的人幫忙撥打120告知患者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當下的狀態,3、立即啟動心肺復甦急救措施,尋求周圍人士幫助在急救措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流程步驟:(1)馬上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部位:兩個乳頭連線中心點;
  • 海德健康:普通人為什麼要學習急救,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心源性猝死最佳搶救時間和方式是在發病的最初4分鐘進行心肺復甦術和除顫。由於交通狀況等原因,120急救車往往很難在4分鐘內到達現場。因此,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學習和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救援常識,對於減輕事故後果,實施有效的救援非常有必要。
  • 安師大附外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
    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高學生在面對突發事故時的現場救護和自救水平,有效處置校園突發事件,給莘莘學子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12月28日,安師大附外邀請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心血管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安徽省第六批援鄂隊員吳明,為初一年級500餘名師生進行以「健康進校園」為主題的宣講活動。